首页 > 88必威

中世纪暖期与小冰期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16:21
热度:

中世纪暖期与小冰期【摘要】:正中世纪暖期(MWP)与小冰期(LIA)是距现代最近的暖期和冷期。由于发生于现代气候变暖之前,因此公认为属于自然气候变率。所以,研究这两段时期气候特征及

【摘要】:正中世纪暖期(MWP)与小冰期(LIA)是距现代最近的暖期和冷期。由于发生于现代气候变暖之前,因此公认为属于自然气候变率。所以,研究这两段时期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有助于识别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及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估。MWP由于时间上与中世纪大体一致,所以得到这个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中世纪暖期 小冰期气候 气候特征 形成原因 现代气候变暖 自然气候变率 近千年 未来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年代学
【分类号】:P467
【正文快照】: 中世纪暖期(MWP)与小冰期(LIA)是距现代最近的暖期和冷期。由于发生于现代气候变暖之前,因此公认为属于自然气候变率。所以,研究这两段时期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有助于识别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及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估。MWP由于时间上与中世纪大体一致,所以得到这个名称[1]。Lam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过去2000年中国温度变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葛全胜,郑景云,满志敏,方修琦,张丕远

中国小冰期的气候    王绍武,叶瑾琳,龚道溢

中国的小冰期气候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    张德二

宁晋泊地区全新世温暖期以来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    郭盛乔,曹家栋,张静,林防,石英,杨丽娟,张文卿

唐古拉山东段布加岗日地区小冰期以来的冰川变化研究    王宁练,丁良福

全球小冰期的气候变化    王立国,钟巍,李偲

北京大学未名湖沉积物中公元1747年以来气候变化的氧碳同位素记录    夏正楷,陈福友,郑公望,马军,金德秋,周锡煌

气象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谭本馗,刘式适,钱维宏,张庆红,王绍武

ENSO变率的不规则性    王绍武,朱锦红,蔡静宁,闻新宇

贵州荔波地区2000年来石笋高分辨率的气候记录    张美良;程海;林玉石;覃嘉铭;朱晓燕;冉景丞;杨琰;陈会明;Edwards R L;

1904~1907年拉萨气候特征再分析    张雪芹,葛全胜

中国历史时期温度变化特征的新认识——纪念竺可桢《中国过去五千年温度变化初步研究》发表30周年    葛全胜,方修琦,郑景云

藏南沉错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王君波,朱立平

Decadal Climatic Variations Recorded in Guliya Ice Core and Comparison with the Historical documentary Data from East China During the Last 2000 Years    Shi Yafeng,Yao Tandong and Yang Bao Lanzhou Institute of Glacilogy and Geocry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Lanzhou 730000,P. R. China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Lim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Nanjing 210008,R R. China

广东埋藏古树反映的气候与环境变化    李平日;崔海亭;谭惠忠;冯炎基;刘鸿雁;穆治国;孙艳荣;宋丽莉;

我国过去千年地表温度序列的初步重建    初子莹;任国玉;邵雪梅;刘洪滨;

1468-2001年新疆精河5-8月平均温度的重建和分析    喻树龙;袁玉江;何清;李娟;吴则金;

罗布泊现代盐湖沉积与近两千年气候变化遥感研究    谢连文

江汉平原江陵地区9 kaBP以来的气候演化    谢远云

内蒙古岱海地区全新世以来的化学风化及古环境变迁    金章东

柴达木盆地贝壳堤剖面有机分子化石与沉积环境    李斌

中国东部亚热带地区树轮δ~(13)C年序列及方位变化的环境意义    赵兴云

近100年江河源区生态环境与气候演变趋势研究    胡良温

冲绳海槽中部37 Cal ka BP以来的古气候和古海洋环境研究    余华

洞穴石笋高精度ICP-MS铀系年代学与西南岩溶地区古气候变化研究    杨琰

新疆博斯腾湖记录的亚洲中部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    黄小忠

近代早期西欧的巫术与巫术迫害    陆启宏

神农架高海拔洞穴石笋古气候记录    刘殿兵

湖北神农架近2000年来的石笋气候记录    况润元

塔里木盆地南缘4.0 ka来气候与环境演变研究    王立国

青藏高原50年来气候变化初步研究    李廷勇

我国近500年格点式降水量距平场复原方法的改进、分析和西部代用记录的研讨    梁有叶

中国过去千年地表温度序列的初步重建及序列分析    初子莹

新疆三工河流域气候变化及水资源响应研究    杨余辉

天山北坡乌鲁木齐河源过去470a春季(4-5月)气候变化的重建与分析    崔宇

中全新世神农架高分辨率的石笋气候记录    张向华

吉林哈尼湖钻孔5000年来的植被演替与气候变化    崔美玲

重庆地区末次冰期气候变化的石笋记录研究    王建力;王丽;何潇;吴文戬;

太阳辐射驱动气候变化的泥炭氧同位素证据    洪业汤,刘东生,姜洪波,L.Zhou,J.Beer,朱泳煊,冷雪天,李汉鼎,秦小光,洪冰,王羽,林庆华,曾毅强

全新世亚洲季风,ENSO及高北纬度气候间的关联    洪冰;林庆华;洪业汤;

华南沿海近100年气温上升速率估算    陈特固;曾侠;钱光明;赵美霞;余克服;

贵州董哥洞近1000 a来高分辨率洞穴石笋δ~(18)O记录    何尧启,汪永进,孔兴功,程海

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认知    秦大河;陈振林;罗勇;丁一汇;戴晓苏;任贾文;翟盘茂;张小曳;赵宗慈;张德二;高学杰;沈永平;

南极地区温度和海冰的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    卞林根,陆龙骅,贾朋群

气候变化对全新世以来中国东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的初步研究    任美锷

南、北极海冰的时空演变特征    赵玉春,孙照渤,倪东鸿

东海内陆架泥区沉积物的环境敏感粒度组分    肖尚斌,李安春

北极海冰气候变率的模拟研究    王学忠

额济纳绿洲胡杨种群生活史对策研究    张昊

中国中世纪暖期气候研究综述    高建慧;刘健;王苏民;

气候变化对全新世以来中国东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的初步研究    任美锷

热带珊瑚的高分辨率环境信息与全球变化研究进展    刘羿;彭子成;周静;贺剑峰;江玉平;刘桂建;

公元1328~1330年寒冷事件的历史记录及其意义    王培华,方修琦,何立新

济州岛西南泥质区近2300a来环境敏感粒度组分记录的东亚冬季风变化    向荣;杨作升;Y.Saito;郭志刚;范德江;李云海;肖尚斌;石学法;陈木宏;

清代陕南生态环境变迁的成因探析    佳宏伟

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    程弘毅

清前朝(1644-1840年)湟水流域田赋制度的实施及其环境演变    王晓霞

松辽平原冰缘期的划分    孙建中;

十六世纪以来中国气候变化的若干特征    张丕远,龚高法

敦德冰岩芯古气候环境记录的初步研究    谢自楚;武筱舲;姚檀栋;L.G.Thompson;

中国西部末次冰期以来冰川、环境及其变化    郑本兴;

晚更新世以来我国北方沙漠地区的气候变化    董光荣;金炯;高尚玉;李保生;陈惠忠;

内蒙古岱海末次冰期以来的环境变迁与古气候    王苏民;吴瑞金;蒋新禾;

青海都兰地区1835年来的气候变化──来自树轮资料    康兴成,L.J.Graumlich,P.Sheppard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竺可桢

敦德冰帽中的小冰期气候记录    姚檀栋,谢自楚,武筱舲,L.G.Thompson

18世纪长江下游梅雨活动的复原研究    张德二,王宝贯

小冰期气候国际会议    陈家其

小冰期气候变化研究新进展    王劲松;陈发虎;杨保;陈建徽;

小冰期气候的研究    王绍武

东亚地区小冰期气候的模拟    陈星,刘健,王苏民

中国小冰期区域气候演化研究    李远平,杨太保

从MWP看20世纪全球变暖    赵引娟;钟巍;彭晓莹;薛积彬;

关于气候变暖的争议    王绍武,罗勇,赵宗慈,董文杰,杨保

中世纪暖期温度变化的模拟    刘健;高建慧;王苏民;

1400—1950年广东冻灾特征    肖清华;朱创鑫;

中国中世纪暖期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高建慧;刘健;王红丽;

青海湖水面波动对小冰期气候变化的响应    王乃昂;杨萍;程弘毅;李卓仑;董春雨;

我国过去千年地表温度序列的初步重建    初子莹;任国玉;邵雪梅;刘洪滨;

近千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    王红丽;刘健;况雪源;

近千年来东亚夏季风变化的模拟研究    况雪源;刘健;王红丽;

中国西部近2000年来气候变化研究    杨保;Achim Braeuning;施雅风;王涛;

青藏高原苟鲁错湖泊沉积高分辨率小冰期气候变化记录    李世杰;王小天;夏威岚;李万春;

未来百年我国气候到底是啥样    本报记者 华凌

全球变暖的历史透视    葛全胜;郑景云;方修琦

中世纪气候又现新说    

本世纪末全球气温上升2℃证据不足    本报记者 游雪晴

全球变暖为何冬天更冷    南京大学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陈星

称“千年极寒”为时过早    本报记者 张星海

气候变化需科学理性分析    本报驻京记者 王乐

科大研究成果揭秘    记者 桂运安 通讯员 曾皓

我学者提出热带地区气候变化新驱动机制    曾皓 记者 吴长锋

热带古海洋气候变化研究获进展    记者 郑菲

气候系统外部因子和内部因子对过去千年气候变化影响的模拟研究    彭友兵

“小冰期”对14世纪早期英格兰社会的影响    教盼盼

近2000年中国年代际—百年尺度气候特征及其全球对比    张娴

鄱阳湖沙山记录的小冰期气候变化及其区域社会经济响应    于玲玲

近千年全球及中国地区气候变化的模拟研究    陈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