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光伏发电并网与并联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1:02:18
热度:

光伏发电并网与并联关键技术研究【摘要】: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光伏发电技术成为研究与开发的热点。本文致力于对光伏发电系统的能量变换部分中的并网电流控制技术和逆变并联均流控制

【摘要】: 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光伏发电技术成为研究与开发的热点。本文致力于对光伏发电系统的能量变换部分中的并网电流控制技术和逆变并联均流控制技术进行研究。 光伏并网逆变器可通过L滤波器或LCL滤波器两种结构并网运行,本文先对L型并网电流控制研究,然后研究LCL型并网控制存在的特殊问题。针对标准对并网电流谐波畸变率、功率因数以及对参考电流跟踪误差的要求,本文推导了这些指标与闭环根频率f_n(闭环特征根的固有频率)的关系,由此提出了以闭环根频率f_n为控制系统设计的唯一量化指标的研究方法。以常用的PI控制为例,本文首次给出并网指标与闭环根频率的定量关系。 在L型并网中,针对离散化可能引起的系统稳定性下降的问题,本文分析并获得了PI控制离散化系统稳定范围时闭环根临界频率f_(nmax)与采样频率f_s之间的定量关系,针对离散化可能引起系统稳态特性下降的问题,对比分析了PI控制离散化前后的频域特性,综合考虑并网指标、稳定性要求和离散化对稳态特性影响三个主要因素,推导了离散化PI控制对最低采样频率的量化要求。 在L型并网中,考虑到离散化控制存在滞后一拍的问题时,本文分析并获得了离散PI控制系统稳定范围时闭环根临界频率f_(nmax)和采样频率f_s之间的定量关系;针对存在滞后一拍可能引起系统稳态特性下降的问题,分析了PI控制滞后一拍对频域特性造成的影响,综合考虑并网指标、稳定性要求和离散化对稳态特性影响三个主要因素,推导了存在滞后一拍的离散化PI控制对最低采样频率的量化要求。 在LCL并网中,针对LCL滤波器是否满足开关纹波电流抑制特性要求的问题,本文研究并获得了LCL滤波器所适用开关频率范围。针对LCL滤波器的谐振可能引起系统稳定性下降的问题,在连续域中分析了内电感电流反馈控制的稳定性,得出了闭环控制的稳定性不受LCL滤波器谐振的影响的结论。 在LCL型并网电流控制中,针对内电感电流反馈控制的稳态特性可能满足不了并网电流要求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电流跟踪特性、抗干扰特性等特性,获得并网指标对闭环根频率及LCL滤波参数的要求。 在LCL型并网中,针对离散化可能引起的系统稳定性下降问题,本文分析并获得了离散化PI控制系统稳定时闭环根临界频率f_(nmax)与采样频率f_s间的定量关系。考虑到离散化控制存在滞后一拍问题,本文分析并获得了系统稳定时闭环根临界频率f_(nmax)与采样频率f_s间的定量关系。 在分散逻辑均流控制中,均流控制策略需要明确参考电压调节量与环流之间的关系,为了描述该关系,本文首次提出了虚拟环流阻抗概念,并获得了虚拟环流阻抗的数学模型。针对电压瞬时反馈控制可能对均流控制带来负面影响,分析了虚拟环流阻抗数学模型,获得的结论为:增加电压瞬时反馈控制后,并联系统的虚拟环流阻抗值大幅减小,同时阻抗特性也发生改变。 在均值均流控制中,为解决参考电压的幅值控制与相位控制存在耦合关系导致均流控制的响应速度变慢的问题,本文采用了利用虚拟环流阻抗解耦的均流控制策略。 为进一步加快均流控制的动态响应速度,本文提出了基于虚拟环流阻抗调节器的瞬时均流控制策略。针对滤波参数不一致可能降低该瞬时均流控制策略的均流性能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滤波参数不一致时具有该策略的并联系统环流的数学模型,得出的结论为:该均流控制策略具有很好的鲁棒性。仿真与实验结果也表明该均流控制策略具有优异的动态及稳态特性。 【关键词】:并网 电流控制 并联 闭环根频率 离散化控制 控制滞后一拍 瞬时均流控制 虚拟环流阻抗 LCL滤波器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M615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3
  • 1 绪论13-29
  • 1.1 光伏发电产业的意义13
  • 1.2 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13-17
  • 1.3 光伏发电系统涉及的主要关键技术17-20
  • 1.4 选题依据20-27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27-29
  • 2 L型并网电流控制研究29-57
  • 2.1 引言29-30
  • 2.2 L型并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30-32
  • 2.3 连续域 L型并网电流 PI控制研究32-38
  • 2.4 并网电流离散 PI控制研究38-43
  • 2.5 存在滞后一拍的并网电流离散 PI控制研究43-48
  • 2.6 仿真验证48-53
  • 2.7 实验验证53-55
  • 2.8 本章小结55-57
  • 3 LCL型并网电流控制研究57-86
  • 3.1 引言57-58
  • 3.2 LCL型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58-60
  • 3.3 LCL滤波器的设计60-64
  • 3.4 连续域 LCL型并网电流 PI控制研究64-73
  • 3.5 并网电流离散 PI控制研究73-76
  • 3.6 采样频率不稳定区域的产生机理研究76-78
  • 3.7 存在滞后一拍的并网电流离散 PI控制研究78-80
  • 3.8 仿真验证80-84
  • 3.9 本章小结84-86
  • 4 基于虚拟环流阻抗的多逆变器并联均流控制研究86-113
  • 4.1 引言86-87
  • 4.2 并联系统的数学模型87-89
  • 4.3 并联运行环流产生的机理分析89-100
  • 4.4 利用虚拟环流阻抗解耦均流控制100-105
  • 4.5 基于虚拟环流阻抗的瞬时均流控制105-112
  • 4.6 本章小结112-113
  • 5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113-115
  • 5.1 全文总结113-114
  • 5.2 今后工作展望114-115
  • 致谢115-117
  • 参考文献117-128
  • 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128-129
  • 附录 2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12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大容量光伏发电关键技术与并网影响综述    雷一;赵争鸣;

大容量并网光伏电站技术综述    赵争鸣;雷一;贺凡波;鲁宗相;田琦;

一种基于LCL滤波器的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实用设计    单鸿涛;王淑惠;刘瑾;吕东;张凤新;

并网光伏电站控制技术综述    陈亚爱;李津;周京华;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光伏逆变器模型辨识    熊小伏;陈康;郑伟;沈智健;M.Shahzad Nazir;

基于直流侧保护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低电压运行特性分析    唐彬伟;袁铁江;晁勤;吐尔逊·伊不拉音;

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关键技术综述    陈奎峰;吴天明;

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曹太强

单相背靠背绿色节能试验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李芬

大功率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研究    马亮

分布式供电系统中储能电池均衡管理及逆变控制技术研究    徐顺刚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相关技术研究    赵杰

LCL型并网逆变器的解耦控制与优化设计    薛明雨

充放储一体化电站并联式功率调节系统的控制技术研究    刘宝其

10kW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制    刘志强

5kW光伏微网逆变器的研制    吴朋

含多个光伏电源的微电网规划    熊伟

光伏发电并网控制及其暂态过程研究    宋代春

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控制与孤岛检测的研究    张恩领

基于单周控制的有源滤波器在光伏并网发电中的应用    牛培涛

一种高升压比DC/DC变换器设计    吴小田

一种应用于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的功率解耦技术    李朵

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并网逆变器的单周控制方法研究    庹元科

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的并网光伏系统研究    梁芳

逆变电源并联技术    陈宏,胡育文

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逆变器并联系统的建模和环流特性分析    肖岚;李睿;

基于分散逻辑的UPS逆变电源并联控制技术    段善旭,刘邦银,康勇,陈坚

用于光伏系统的DC/DC模块化变换器研制    陈建富;梁从主;赵兴国;

风力发电系统中逆变器的研究    宋平岗,赵莉

基于主从控制的逆变器并联系统研究    肖岚,胡文斌,蒋渭忠,严仰光

UPS逆变电源波形补偿技术研究    林新春 ,康勇,陈坚,陈息坤

一种新型逆变器并联运行技术    刘凤君;

一种实现瞬时均流的UPS冗余并联新方法    邢岩,严仰光

光伏水泵系统中 CVT 及 MPPT 的控制比较    余世杰,何慧若,曹仁贤

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陶晓峰;谢君;

100kW风光互补电站设计    杨帮宇;

光伏并网发电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研究    王桂英;史金玲;纪飞;王欢;

太阳能光伏模块电气特性的数学建模与仿真    戴训江;晁勤;

太阳电池的负载匹配理论与负载变换技术    王康模;陈长缨;于志刚;刘兴华;刘小冲;赵俊;

基于电流单参量控制的MPPT系统的设计    洪岳;陈长缨;王康模;邓韡;傅倩;

基于PSIM的光伏模块建模与电气特性仿真    刘俊杰;张新燕;

跟踪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分析    高亮;蔡世俊;高鹏;李果华;施正荣;朱拓;

浅析青岛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的方向及推广对策    楚宪峰;黄翔;王岩;焦国嵩;王建华;

最大功率跟踪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    杨海柱,金新民

一种基于dp/dv=0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策略    荣延泽;刘士荣;毛军科;李松峰;

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方法的研究    李星辰;王琳;

基于PSIM9.0的单相光伏逆变系统的仿真研究    孙冰;白树忠;郑世松;

光伏并网给定电流幅值偏移的孤岛检测方法    郑世松;孙冰;王玉斌;

含蓄电池储能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董旭柱;雷金勇;饶宏;黄晓东;刘怡;李鹏;

基于线电流解耦算法的三相光伏并网系统    谭甲凡;

逆变器波形控制技术仿真研究    王昌盛;张波;王坚强;

Matlab/Simulink在计算机控制课程教学的应用    卢其威;程红;王聪;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张嘉英;马然;

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方法的研究    李星辰;王琳;

分布式电源的概率建模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王敏

数字化PWM逆变系统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杨金辉

考虑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综合负荷建模方法研究    钱军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投资风险及决策研究    朱震宇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检测及控制技术研究    谢斌

光伏发电关键技术及电动汽车充电站可靠性研究    于蓉蓉

基于酞菁铜的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刘一婷

逆变器并联系统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汪洪亮

基于分频控制的并联型APF关键技术研究    张树全

微电源并网同步检测与定功率输出控制技术研究    龚宇雷

弧形直线电机伸缩门及其控制研究    张志华

基于软开关PWM技术的光伏逆变器的研究与设计    曹建

用于矿灯充电的独立光伏系统研究    毛娟

太阳能光伏发电单相并网逆变器研究    李本元

太阳能LED照明系统控制器的设计    杜守增

光伏发电系统自适应控制研究    李亭

多模块并联DC/AC电力变换技术研究    吕世家

基于DSP的单级式光伏并网系统的研究    耿兴华

基于桥检车的驻车充电站系统的设计实现    杨光

用于城市公交车的能量再利用智能控制系统的研制    谢玉录

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与立法    李俊峰;

国内外光伏发电的新进展    昌金铭;

光伏发电市场急需政策法规的强力推动    吴达成;

太阳能光伏模块电气特性的数学建模与仿真    戴训江;晁勤;

电功率系统的通用定义研究    郑琼林,郝荣泰

电传动车辆动力电池组分布式管理系统设计    张承宁;朱正;张彩萍;张玉璞;

动力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    刘正耀;其鲁;戴嘉昆;李扬;

世界能源消费现状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上)    钱伯章;

变速恒频风电系统应对电网故障的保护电路分析    胡书举;李建林;许洪华;

基于LCL滤波器的双馈风电网侧变换器不同控制结构性能研究    张宪平;李亚西;许洪华;

并网风电机组在线运行状态评估方法和模型    胡姚刚;李辉;唐显虎;刘志详;

    中华新能源动力与储能委员会秘书长 夏凡

    记者 王建高

分布式电源的概率建模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王敏

基于Z拓扑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    程如岐

无变压器结构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及控制研究    马琳

逆变器并联系统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汪洪亮

基于LCL滤波器的单相并联有源滤波器控制技术研究    唐诗颖

光伏微网的发电预测与能量管理技术研究    陈昌松

基于分频控制的并联型APF关键技术研究    张树全

微网系统的运行优化与能量管理研究    张颖媛

中国地面太阳辐射长期变化特征及短期预报方法研究    马金玉

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问题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蔚兰

基于智能控制算法的逆变器控制技术的研究    张宏岭

基于组合式逆变器并网发电的控制策略研究    李鹏程

10kW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制    刘志强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宋玉萍

微网中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    李淅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建模仿真    刘翼

电网不平衡条件下LCL-VSR控制策略研究    丁杰

高效可单组调光DC12V30W大功率LED阵列驱动器设计    刘琦

光伏建模与并网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    邓向阳

智能建筑新能源应用及其节能评估方法的研究    陈志刚

光伏电站低电压穿越技术要求与实现    陈波;朱晓东;施涛;曲立楠;

基于级联逆变器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策略    周晓进;陈元娣;

大规模间歇式能源发电并网集群协调控制框架    薛峰;常康;汪宁渤;

基于BOOST-BUCK电路的光伏脉冲充电系统    涂小伟;陈皓;

有源配电网公共信息模型扩展及其标准算例系统设计    吴文传;刘鹏飞;张屹;张伯明;刘耀年;

风光储联合发电监控系统功能设计与应用    於益军;雷为民;单茂华;庄卫金;滕贤亮;黄华;

LCL滤波的光伏并网逆变器阻尼影响因素分析    雷一;赵争鸣;袁立强;鲁思兆;

光伏电站经VSC-HVDC并网拓扑及其控制策略    赵伟然;李光辉;何国庆;石文辉;徐青山;

基于光伏系统低电压穿越的无功控制策略    陈波;朱凌志;朱晓东;

兆瓦级光伏电站并网对配电网影响的仿真分析    郑建辉;王硕;林焱;徐永海;陶顺;

安徽首座变电站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谢红福;何鸣;张可;王晓;

基于光储系统的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研究    郭明珠;田世明;王莹;

光伏电站与配电网谐波交互影响    谢宁;罗安;马伏军;陈燕东;帅智康;

大容量并网光伏电站的建模研究    雷一;崔颖东;周勇;曹彬;谢渝春;蒋石强;

基于SOGI的单相电流型逆变器    张元吉;叶建华;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相关技术研究    赵杰

数字化光伏并网系统的逆变技术研究    张文

三相三电平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    杨滔

基于Z源网络的三端口光伏系统研究    高志强

基于分布式电源的微网控制及运行优化研究    赵耀

准Z源级联多电平光伏逆变器控制方法的研究    刘钰山

光伏并网逆变器辨识建模方法及应用    郑伟

大容量光伏逆变系统接入弱电网运行可行域研究    黄亚峰

新能源发电特性与经济性分析研究    蓝澜

微电网多逆变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陈燕东

计及感应电动机负荷的光伏并网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田华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研究    刘东冉

基于禁带宽度的独立式光伏发电智能能量管理系统的研究    邓栋

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技术关键及应用研究    钟筱怡

变电站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质量研究    何吉彪

双PWM变换器负载功率前馈直接功率控制    李明水

基于单周控制的有源滤波器在光伏并网发电中的应用    牛培涛

双频双Buck逆变器研究    吕剑峰

光伏并网系统逆变器控制技术及共模电流研究    高金玲

光伏系统最大功率跟踪及并网控制研究    刘思佳

有源滤波技术现状及其发展    顾建军,徐殿国,刘汉奎,公茂忠

基于DSP控制的逆变器并联    朱志杰;吴建德;何湘宁;

开关电源并联系统的数字均流技术    吴国忠;潘观立;

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的冗余结构及均流技术    田浩;杨向宇;张伟刚;龚晟;孙明;

一种新型并联混合有源滤波器的研制    涂春鸣,罗安,谭甜源

基于主从控制的逆变器并联系统研究    肖岚,胡文斌,蒋渭忠,严仰光

abc坐标系下广义无功电流和功率的定义及补偿    殷波,陈允平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电能质量扰动检测、定位与分类方法    魏磊,张伏生,耿中行,张柏林,李宁,刘沛津

一种无功与谐波的综合补偿方案    罗伟胜

多重化大容量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主电路结构研究    李红雨,吴隆辉,卓放,雷万钧,张鹏博,王兆安

模块化直流电源并联均流控制方法    张胜发;向龙;姚国顺;

大功率直流电源并联运行的均流控制    张强;姚绪梁;张敬南;

DC/DC变换器无均流线均流控制方法    符赞宣,瞿文龙

一种UPS并联的均流控制策略    冯锋,林新春,段善旭,康勇

Boost PFC变换器并联系统均流控制技术    孟丽婵;方宇;邢岩;

自主均流控制的并联Buck变换器稳定性分析    李明;戴栋;马西奎;李胜男;

并联Buck变换器的滑模变结构均流控制策略    贤燕华;罗晓曙;

并联UPS系统均流控制    于玮;徐德鸿;周朝阳;

模块化UPS并联的新型数字均流控制技术    单鸿涛;康勇;段善旭;张宇;余蜜;刘永桥;陈国英;

基于环流功率理论的单相UPS并联均流控制设计    周星亮;梁量;何国辉;和军平;

基于储能的功率调节系统并联均流控制研究    芦铭辉;段善旭;蔡久青;陈昌松;

光伏发电并网与并联关键技术研究    余蜜

变频发电机组并联均流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申淑静

基于混沌同步的DC/DC Boost变换器并联均流控制    余文婷

一种新型负载均流控制芯片的设计    张永良

DC/DC变换器模块并联控制技术研究    谭超

双相DC-DC电源管理芯片均流控制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武梅

航空直流起动发电机控制器技术研究    居蓉蓉

基于功率控制的UPS并联控制技术研究    李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