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太阳能高温熔盐优选及腐蚀特性实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0:29:56
热度:

太阳能高温熔盐优选及腐蚀特性实验研究【摘要】:为了改善自然环境和满足人类对能源的需求的不断增长,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是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的重要方向和选择。高温太阳能传热蓄热技术是太阳能高

【摘要】: 为了改善自然环境和满足人类对能源的需求的不断增长,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是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的重要方向和选择。高温太阳能传热蓄热技术是太阳能高温热利用的关键技术,在其中传热蓄热介质对于系统的效率提高和成本降低起这很大作用。 首先,本文对熔盐的物理性质规律和结构特性进行了简要介绍,讨论熔盐在共晶条件下其物理性质,包括相变潜热和熔点等的变化规律。混合共晶盐比单晶盐具有较低的熔点,同时相变潜热和比热也会同时发生变化。 为了选择适当的本实验室提出的氯化盐混合熔盐的配比,本文对整个范围内36种不同比例的熔点、相变潜热和比热进行了DSC分析,从经济性和传热蓄热性能方面对不同材料进行了评价。得出了三种不同比例混合共晶盐的熔点基本分布在400℃和460℃两个温度附近,相变潜热是无水氯化镁、氯化钠和氯化钾的质量比例为2:5:3的情况下相变潜热值最大,其值为279.1J/g,在质量比例为2:7:1的情况下经济型和比热的综合性能最好。 利用硝酸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盐作为显热蓄热材料,和无水氯化镁、氯化钠和氯化钾混合盐作为潜热蓄热材料,分别计算了不同功率下蓄热三个小时的平均蓄热成本,对比了各种情况下的平均蓄热成本。相变蓄热比显热蓄热平均蓄热成本低。 最后,对于优选的比热和经济性最好的混合氯化盐和304、316L、321、和2520四种不锈钢在静态下进行了腐蚀实验分析,指出了在氯盐环境下腐蚀的机理,验证与不锈钢的相容性,另外与Solar Two所使用的混合熔盐与不锈钢的腐蚀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所测试的氯化盐对不锈钢的腐蚀较为严重,需要找到更好的抗氯盐腐蚀的容器材料,或者涂层,防止在高温熔融氯盐环境下腐蚀。 【关键词】:太阳能 蓄热 传热 腐蚀 熔融盐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K513;TG17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物理量名称和符号表6-9
  • 第1章 绪论9-17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9-10
  • 1.2 太阳能热发电及其传热蓄热系统介绍10
  • 1.3 国内外太阳能高温蓄热的研究现状10-15
  • 1.3.1 太阳能热发电中蓄热和传热系统的重要性10-11
  • 1.3.2 太阳能高温蓄热的三种方式11
  • 1.3.3 国内外蓄热技术利用现状11-14
  • 1.3.4 传热蓄热介质的热物性研究现状14-15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15-17
  • 第2章 熔融盐的结构和物性17-25
  • 2.1 引言17-18
  • 2.2 熔融盐的特性18-19
  • 2.3 熔融盐的结构19-20
  • 2.4 盐的熔点与结构特点的关系20-22
  • 2.5 熔融盐的密度22-23
  • 2.6 本章小结23-25
  • 第3章 太阳能高温熔融盐的优选25-39
  • 3.1 实验仪器及设备25-30
  • 3.1.1 差示扫描量热仪的测量原理25-26
  • 3.1.2 DSC 的温度和灵敏度校正26-27
  • 3.1.3 影响DSC 曲线的因素27-30
  • 3.2 实验药品制备30
  • 3.3 高温混合盐的熔点优选30-32
  • 3.3.1 实验过程和步骤30-31
  • 3.3.2 混合盐的熔点测试31
  • 3.3.3 测试结果及分析31-32
  • 3.4 高温混合盐的比热优选32-35
  • 3.4.1 实验原理32-34
  • 3.4.2 测试过程及分析34-35
  • 3.5 混合熔融盐的相变潜热35-36
  • 3.6 高温混合盐的综合优选36-39
  • 第4章 不同蓄热系统及其成本比较分析39-53
  • 4.1 高温罐显热蓄热系统39-40
  • 4.1.1 工作原理及特点39-40
  • 4.2 熔盐-水换热器设计40-46
  • 4.2.1 设计要求40
  • 4.2.2 设计原则40
  • 4.2.3 热力计算40-46
  • 4.3 潜热蓄热系统46-49
  • 4.3.1 工作原理及特点46-47
  • 4.3.2 设计计算原则47-49
  • 4.4 两种蓄热方式的成本分析49-52
  • 4.5 本章小结52-53
  • 第5章 不锈钢在混合熔融盐中的腐蚀特性研究53-65
  • 5.1 试验件的选取53-54
  • 5.2 实验过程54
  • 5.3 结果分析54-63
  • 5.3.1 氯化盐腐蚀机理分析54-57
  • 5.3.2 腐蚀形貌对比57-59
  • 5.3.3 腐蚀动力学59-61
  • 5.3.4 与硝酸盐对不锈钢腐蚀对比61-63
  • 5.4 本章小结63-65
  • 结论65-67
  • 参考文献67-7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1-73
  • 致谢7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LiNO_3熔融盐水平管内强制对流换热实验研究    叶猛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李斌,李安定

空间站太阳能蓄热/吸热器轻量化研究    崔海亭,袁修干,邢玉明

国内外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综述    李文婷,刘宏,陈慧玲

高温相变蓄热容器的优化设计及参数分析    崔海亭,袁修干,邢玉明

非共晶相变材料应用于太阳能吸热蓄热器的数值分析    侯欣宾,袁修干,李劲东

热管式吸热器单元热管传热的数值模拟分析    徐伟强,崔海亭,袁修干

太阳能光伏发电前景展望    杨军

高温氯盐环境中金属材料的腐蚀    马海涛

太阳能PV技术与LED光源——建筑照明节能的新途径    郝培华;马小军;詹俊;

LC4铝合金板材在EXCO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郭宝兰,刘晓松,李荻,张琦

熔融盐电镀金属钛的探讨    陈书荣,候怀宇,谢刚,刘国华

磷脱氧铜和不锈钢在醋酸介质中腐蚀行为的电化学研究    胡荣宗,林昌建,谭建光,孙占梅,吴雪芹,王魁

利用废旧紫铜生产上引铸造无氧铜杆的研究    陈一胜,李勇

太阳能驱动的制冷与空调系统研究综述    赵加佩;丁曙光;

常压塔塔顶腐蚀及防护    董华

纯铁及40Cr钢在熔融LiCl-10%Li_2O中的腐蚀行为    王旭,屈献永,祝美丽,李海英,刘瑞岩,张俊善

风力/能发电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陈璟华;杨宜民;

高强耐磨铝青铜合金在10%H_2SO_4溶液中腐蚀的研究    路阳,袁利华,李文生,金玉花,莫世雄

高技术引领生物质能协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理河;冼萍;陆豫;钟莉莹;

太阳能在牧草干燥中的应用研究    宋莎莎;黄净洁;李粤;

严寒地区农村住宅在应用被动式太阳能技术上的优势    周春艳;周春涛;

(LaF_3)_x(LiF)_(1-x)熔体结构和性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谢刚;许春富;张义忠;李荣兴;

铬酸钠溶液结构和性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    阎江峰;谢刚;朱华山;杨大锦;李荣兴;

济南地区太阳能热水器的有效利用    董旭光;王栋成;

建设项目气象应用技术研究与业务系统开发    王栋成;张爱英;董旭光;杨慧春;刘焕彬;汤子东;王新堂;曹洁;王静;

现阶段普及推广太阳能建筑的可行性分析    张滨;赵建平;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    张耀明;孙立国;张振远;张文进;刘晓峰;

太阳能热发电控制技术    孙利国;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复合掺杂阴极材料的研究    马文会

熔融盐循环热载体无烟燃烧技术的基础研究    何方

热能贮存和应用中若干热物理问题研究    张海峰

熔盐电化学法制备Fe-W功能梯度材料的基础研究    李运刚

镜漫反射下多层吸收散射性介质内的瞬态耦合换热    罗剑峰

山东省地热资源综合信息远景预测    方宝明

中国能源领域内的政府管制研究    高健

新型PV-Trombe墙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易桦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李晓刚

人工智能及其在风—光互补发电场中的应用研究    张伯泉

我国能源消费趋势统计分析    陈刚强

关于抛物槽集热器的光学与热学的性能研究    刘毓伟

钢的大气腐蚀预测专家系统    田育

稀土金属卤化物熔盐体系熔体结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    崔衡

铁屑内电解法对苎麻废水的预处理研究    詹燕

机械与氧化化学法抛光金刚石膜研究    陈春林

铝电解质初晶温度、分子比槽前分析仪的研制与应用    秦文忠

LC4铝合金应力腐蚀与腐蚀疲劳特性研究    巩伟杰

钛镍形状记忆合金断裂等特性研究    郭一萍

稀土永磁材料NdFeB磁粉改性的研究    李华

几种碳酸盐熔融体的粘度计算    辛嘉余;王华;何方;张智民;

国内外蓄热材料发展概况    刘玲,叶红卫

利用太阳能规模制氢    郭烈锦,刘涛,纪军,赵亮,郝小红,延卫

国内外生物质的开发与利用    王海;卢旭东;张慧媛;

玉米芯在超临界水中气化制氢实验研究    吕友军;张西民;冀承猛;郭烈锦;

利用高炉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中废塑料的前景    储永浩,廖洪强,李军旗

喷动床反应器气固流动模型的研究进展    李水清,姚强,赵香龙

流化床在废塑料回收生产中的应用    曹志荣

废塑料裂解制取液体燃料的研究    黄英,颜红侠,张秋禹,李郁忠

废塑料混合物分段热裂解的研究    李法鸿,袁兴中,陈晓青

多孔介质内往复流动下超绝热燃烧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    邓洋波

稀薄预混气体在多孔介质中超绝热燃烧的研究    杜礼明

融盐自发浸渗过程与微米级多孔陶瓷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研究    黄金

多孔介质中预混气体超绝热燃烧机理及其火焰特性的研究    史俊瑞

高温相变蓄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王胜林

储能铝合金容器的腐蚀与防护的研究    余岩

金属基相变复合蓄热材料的实验研究    祁先进

太阳能相变蓄热槽的数值模拟研究    熊辉东

太阳能高温熔盐传热蓄热系统设计及实验研究    朱建坤

相变蓄热技术的数值模拟研究    陈俊

铝硅二元共晶合金储热循环稳定性及其对容器的表面处理研究    沈学忠

太阳能热发电用无机复合储热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张炳

LiNO_3熔融盐水平管内强制对流换热实验研究    叶猛

21世纪高温氧化的发展方向    李铁藩

空间发电系统热能储存容器的二维模型    邢玉明,侯欣宾,栗卫芳,杨春信,袁修干

太阳能热动力系统吸热/蓄热器能量分析    侯欣宾,袁修干,崔海亭

太阳入射热流对吸热器换热的影响    侯欣宾,袁修干

组合相变材料换热管吸热器性能的数值分析    侯欣宾,袁修干,崔海亭

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吸热器换热管试验及数值模拟    侯欣宾,袁修干,邢玉明,崔海亭

蓬勃发展的青海省光伏事业    刘宏;

我国第一艘硅太阳能游船    曾勇新;

太阳能采油    颂阳;

太阳能自行车    

国际太阳能新闻    敏感

太阳能和风能在开发西部的重要作用    杨联康;

美国1987财政年度太阳能的预算    刘景民;刘灵;

太阳能输水装置    

太阳能貯水间    邹占武;韩春梅;

太阳能冷库    

国际太阳能新闻    

北京市某农村居民住宅太阳能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实验分析    于喜哲;李德英;高岩;

太阳能利用及太阳能新材料发展状况    宋力昕;章俞之;

温州市太阳能资源初步评估    郑峰;吴正可;

新千年中国太阳能光伏的曙光    崔容强;胡宏勋;秦玉茂;殷石健;黄燕;孙铁囤;车孝轩;

太阳能固体除湿制冷吸附剂的特性研究    崔群;姚虎卿;陶刚;

对黑龙江省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思考与建议    康树人;

太阳能在建筑物供暖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李忠;郑瑞澄;何涛;

太阳能在便携式小家电产品中的一种应用    陈永郑;张磊;鹿红伟;吴民安;陈坚波;周国勇;王世阳;李良;

太阳能+热泵热水工程节能分析    苑金芳;李红;

太阳能再生式连续除湿换热器的试验研究    赵耀;葛天舒;代彦军;

太阳能联姻热泵    本报记者 吴林

皇明跨品牌领养太阳能“孤儿”    周春玲

中国太阳能秋交会将现身今年经洽会    周青松姜玉涛

德国面临太阳能组件短缺    陈曙辉 编译

探访北京首座太阳能大厦    本报记者 霍霞

太阳能与墨西哥农业    袁炎长

全市倾力打造的系统工程    本报评论员

“五星太阳能”现代营销理念见成效    马津

“绿色环保”太阳能的推广者    本报记者 杨自力 刘衍华 通讯员 主明春

铸就节能阳光伟业    高海燕

喷射器与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研究    张博

小型高效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涡旋发生器特性研究    王艳

Ni-AlN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中频磁控溅射技术研究    周家斌

太阳能光合生物制氢系统及其光谱耦合特性研究    张军合

太阳能光合细菌连续制氢试验系统研究    李刚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    赵为

熔盐体系中甲烷还原氧化锌制取合成气和金属锌的基础研究    敖先权

耐候性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的研究    黄群武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热动力学问题研究    明廷臻

太阳能土壤蓄热供暖(冷)系统埋地换热器性能研究    王芳

优化太阳能和水蓄热技术的控制实现    刘兴

同乐太阳能企业的现存问题与发展对策    黄润华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装置系统研究    张运真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    李征

振荡流热管的研究及其在太阳能集热器中的应用    陈传宝

新型太阳能路灯控制器设计与实现    彭路明

太阳能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研究    刘逸

太阳能烟囱数值模拟与自然通风的非线性研究    王晓冬

风光互补发电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王宇

自适应复精度太阳跟踪平台    孙茵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