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建筑室内空气品质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18:35
热度:

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建筑室内空气品质的研究【摘要】:被动式采暖降温技术是古老而传统的调节方法,近年来随着对建筑集成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研究的不断深入,WSAC(Wall mounted S

【摘要】: 被动式采暖降温技术是古老而传统的调节方法,近年来随着对建筑集成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研究的不断深入,WSAC(Wall mounted Solar Air collector)房屋自然调节方式对室内空气环境带来的影响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由于热空气循环导致1)室内湿度变化对健康及舒适度的影响;2)室内扬尘引起的潜在健康问题;以及3)高温空气循环对提高室内卫生水平的作用等。但目前对这类特殊建筑室内空气品质的研究非常少,与被动式太阳能空气采暖降温技术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基于这样的背景,本研究着重以WSAC实验房及太阳能学校为对象,对基于特朗勃墙原理的太阳能空气采暖系统作用下的室内温湿度变化、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及菌落总数等进行了实测调查研究,并利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分析了不同送风速度下的室内流场特点,并讨论了其与可吸入颗粒物迁移特性的关联性。本论文的主要章节内容及研究成果概述如下: 基于第1章和第2章的研究背景回顾和相关基础知识的论述,在第3章,重点阐述了对大连市近10年新建住宅的气密性、换气性能及室内空气环境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实测住宅采暖期的室内空气品质和气密性能良好,但均不能满足65%节能设计标准所规定的0.5次/h换气次数的设计要求。此外,在第3章还论述了采用窗用通风器对室内空气品质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自然通风量及室内外温差对换气性能起决定性作用。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自然通风量增大2.1倍左右,室内甲醛浓度下降幅度要增大30%。 第4章主要讨论了对WSAC实验房和使用集热蓄热墙(嵌入式WSAC)采暖的太阳能小学室内环境的实测调查结果。通过温湿度、菌落总数及可吸入颗粒物等参数的测试,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WSAC采暖不但可以有效地提高室温,而且空气流经WSAC后所含菌落总数降低,说明其内部高温环境对抑制空气微生物生存具有一定的作用;2)WSAC内上升气流速度远大于颗粒物的自身运动速度,进入模块内的颗粒物会随着气流运动再次回到室内。当送风速度大于0.2m/s时,沉积于风道中的灰尘也易被带入室内。并且在机械循环工况下,风门和风机动作对近风口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有一定的扰动作用,风机动作后,风口附近测点浓度标准差分别是前后相对稳定阶段的2~3倍。 第5章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研究了不同送风速度作用下WSAC房屋室内的气流场特点。根据模拟结果,当送风速度从1.5m/s变化到3.5m/s时,工作区风速逐渐变大,但近地面风速均小于0.2m/s,不易引起地面扬尘。 【关键词】:被动式太阳房 热空气循环 室内空气品质 空气微生物 可吸入颗粒物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U832.1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8
  • 1.1 本研究的意义及问题的提出10-12
  • 1.2 基于热空气循环的自然调节建筑室内空气品质的研究现状12-14
  • 1.3 国内被动式太阳房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4-15
  • 1.4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15-18
  • 2 关联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检测及分析方法18-35
  • 2.1 关联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特性18-22
  • 2.1.1 微生物18-20
  • 2.1.2 颗粒物20-22
  • 2.2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检测与评价22-23
  • 2.2.1 空气污染物检测方法22
  • 2.2.2 空气污染物客观评价标准22-23
  • 2.3 室内微粒的运动23-27
  • 2.3.1 微粒的受力23-26
  • 2.3.2 气流对微粒的迁移作用26-27
  • 2.4 气流场模拟理论基础27-34
  • 2.4.1 基本控制方程27-28
  • 2.4.2 控制方程的通用形式28-29
  • 2.4.3 湍流模型29-30
  • 2.4.4 k-ε两方程模型30-31
  • 2.4.5 壁面函数法31-32
  • 2.4.6 控制方程的离散32-34
  • 2.5 本章小结34-35
  • 3 既有住宅建筑换气性能、室内空气品质实测调查及改进策略35-47
  • 3.1 实测调查概述35-38
  • 3.1.1 实测对象35-37
  • 3.1.2 测试方案及内容37
  • 3.1.3 测试仪器37-38
  • 3.2 实测住宅室内环境现状38-41
  • 3.2.1 建筑气密性能要求38-39
  • 3.2.2 实测住宅建筑气密性能39
  • 3.2.3 室内甲醛、TVOC污染现状39-41
  • 3.3 窗用通风器换气性能实验41-46
  • 3.3.1 通风器换气原理41-42
  • 3.3.2 通风器换气性能测试42-46
  • 3.4 本章小结46-47
  • 4 WSAC对IAQ的影响研究47-60
  • 4.1 应用WSAC采暖建筑测试对象47-50
  • 4.1.1 太阳能实验房47
  • 4.1.2 太阳能学校47-48
  • 4.1.3 测试仪器及工况48-50
  • 4.2 WSAC采暖对热湿环境的调节作用50-53
  • 4.2.1 WSAC不同工况下室内温湿度变化50-51
  • 4.2.2 集热墙采暖教室室内环境调查51-53
  • 4.3 热循环对空气微生物的影响53-55
  • 4.3.1 不同工况下WSAC内部空气温度分布53-54
  • 4.3.2 空气微生物浓度测试54-55
  • 4.4 WSAC运行对室内颗粒物的扰动作用55-58
  • 4.4.1 WSAC内气流速度分布55-57
  • 4.4.2 室内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变化57-58
  • 4.4.3 WSAC近风口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变化58
  • 4.5 本章小结58-60
  • 5 WSAC采暖室内气流场模拟初探60-69
  • 5.1 FLUENT软件数值计算概述60-61
  • 5.2 模型选择61-62
  • 5.2.1 物理模型61
  • 5.2.2 物理模型简化假设61-62
  • 5.2.3 数学模型的选择62
  • 5.3 边界条件设置62-63
  • 5.4 网格生成63
  • 5.5 室内气流场模拟结果分析63-68
  • 5.5.1 模拟与实测温度对比63-64
  • 5.5.2 空气气流分布特性64-66
  • 5.5.3 不同送风速度下的室内气流场66-68
  • 5.6 本章小结68-69
  • 结论69-71
  • 参考文献71-7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75-76
  • 致谢76-7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冬季自然通风对住宅室内空气品质的改善性能评价    王烨;武弋;

太阳能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形式及工程实例分析    季炜;王晓燕;刘景伟;董世奎;

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理论分析及其在生态建筑中的应用    翟晓强,王如竹

兰州市居室内空气微生物监测与评价    孟祥有,朱玉芝,侯善福

农村地区空气污染人群暴露评价研究    潘小川,董兆举,金晓滨,王滨燕,王黎华,徐希平

采暖期大气中不同粒径颗粒物污染及其重金属分布状况    林治卿,袭著革,杨丹凤,张华山,刘焕亮,张伟,晁福寰

自然通风的原理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李忠民;赵秀玉;

“双层皮”外围护结构通风效果的模拟分析    沈艳;李百战;丁勇;

农村卫生院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效益分析    李君;范雄;朱治红;石磊;

被动式双层通风玻璃幕墙研究    国凯;

太阳能空气集热模块热输运方式的研究    田浩

室内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    徐创霞;卢晓煌;廖志华;周知;

成都地区室外温度可利用范围探索——以某大学多功能报告厅为例    李攀;龙恩深;王艳;杨万科;

变风量空调系统应用研究    周向阳;

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治研究综述    童英;

北京电视中心工程通风空调专业隔振选择与设置    李志勇;刘元光;

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测定中热解吸参数的探讨    李学智;李海松;滕翔;

武汉新装修住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分析研究    刘世珍,曹明礼,侯祺棕

我国PM_(2.5)的污染状况和污染特征    郝明途;林天佳;刘焱;

室内甲醛污染和分析    肖翔;戚秀云;章广德;

室内空气环境与质量    徐玉珍;

开封市近地层PM_(10)、PM_(2.5)中金属元素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翟秋敏;袁媛;路晓芳;王广华;

乌鲁木齐市某娱乐场所的暖通设计    王志刚;

校园供热节能新技术    杨金钢;

上海人工绿地群落UVB屏蔽效率与冠层特征关系初步研究    郑思俊;张庆费;夏檑;侯庆武;林明锐;

新房室内的甲醛污染及其防治    梅祖明;

关于钢结构纺织厂房屋顶结露问题的探讨    郑枫;

关于内蒙古地区太阳能在建筑中的综合应用    姜丝拉夫;唐汝宁;

西安市大型酒店建筑能耗调查分析    亓晓琳;杨柳;黎文安;

浅谈纺织厂空调的节能措施与应用    杜柳柳;沈恒根;娄可宾;

建筑节能技术措施探讨    李威;

广府传统民居通风方法及其现代建筑应用    曾志辉

基于机器视觉的煤尘在线检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刘伟华

京津唐城市群大气PM_(10)和PM_(2.5)理化特征及健康效应研究    岑世宏

区域大气边界层内气溶胶粒子的单颗粒法解析    牛红亚

中原城市群大气颗粒物的理化特征及毒理学研究    乔玉霜

建筑蓄热与自然通风耦合作用下室内温度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周军莉

太阳能热风采暖系统与村镇建筑一体化研究    李宪莉

毛细管格栅空调系统的动态仿真与实验研究    刘学来

辐射供冷及独立新风耦合系统送风形式与控制策略研究    丁研

高大空间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任艳莉

保定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及砷污染特征分析    齐学先

南昌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其潜在危害    梁越

城市能源规划中建筑冷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王振江

室内可吸入颗粒物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李清平

电解铝残阳极清理局部排风罩气流场的数值模拟    王华男

基于太阳能热风的相变墙房间热特性研究    刘馨

不同建筑布局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及节能效果分析    袁永东

碰撞射流通风系统供热效果及节能分析    王晓婷

冬季工况下碰撞射流通风空调房间室内热环境的数值研究    张倩玮

航站楼类高大空间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研究    李琳

基于通风换气对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改进    王崇杰;薛彩霞;薛一冰;

论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    傅平

浅析“双表皮”玻璃幕墙建筑    张锐

基于分形维数的烟颗粒与粉尘颗粒的微观图像辨识    于春雨;张永明;谢启源;

自然通风与建筑节能    彭小云;

复杂地形城市冬季大气污染的数值模拟研究    姜金华,彭新东

广州地区室内外空气污染的比较研究    查清,陈永忠,杜应秀

外保温墙体传湿研究    赵立华,董重成,贾春霞

室内空气污染及其控制措施的比较研究    王琨,李文朴,欧阳红,姜安玺,赵宏峰,李玉华

利用夜间通风改善办公建筑热环境的实验研究    王昭俊;孙晓利;赵加宁;刘京;

新型变色幕墙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热性能研究    薛静

“敏感”太阳房    金家骅;

被动式太阳房的通用模拟程序    方贤德

被动式太阳能楼房    沈若玫

被动式太阳房的建造与使用    高援朝;

行列式布置的被动式太阳房合理间距    周兆驹,王崇杰

被动式太阳房的降温研究    张志强;张耀华;苏文佳;李平;

被动式太阳房    王荣光;

浅谈寒冷地区被动式太阳房的设计与施工    杜显斌;

用热泵作被动式太阳房辅助热源的研究    敖永安,王书文,马志泓

被动式太阳房相变材料的实验研究    崔中敏,周兆驹

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措施    邹国荣;马立;

室内空气品质的不确定性及其灰色系统分析方法    朱赤晖;李念平;

空调水系统污染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及其防止措施    郑爱平;

室内空气品质客观评价中的排序问题    白玮;龙惟定;

浅谈室内空气品质的问题及其应对    张敬;

室内空气品质及改善手段的探讨    谯华;谢朝新;陈志莉;谢有奎;

室内空气品质等级的模糊综合评价    舒海文;马九贤;巨永平;

某公共图书馆的室内空气品质测试调查    卫丹;龙惟定;

室内空气品质综合评价中权重系数的确定与分析    马卫武;李念平;杨志昂;戴若林;

办公楼的室内空气品质与通风    潘毅群;

被动式太阳房省煤一半    特约记者高永明

关注室内空气品质 朗诗发起公益调查    本报记者 邱桂奇

绿色奥运和室内空气品质问题(一)    北京亚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何鲁敏

绿色奥运和室内空气品质问题(二)    北京亚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何鲁敏

创新:室内空气治理的动力    张露

格兰仕空调致力于提升室内空气品质    王杨二

上海公共场所首批室内空气品质优秀单位挂牌    裘军刘丰超

“赚空气的钱其实很难”    安也致

亚都:用下一个十年进入世界    许晓东

实实在在保护人们的健康    本报记者  王月菊

青藏高原北部地区相变轻质哨所太阳能采暖研究    庄春龙

机动车尾气在街谷中分布规律及其对建筑环境的影响    柳靖

外湿与空气微生物相关性及其对模型大鼠的影响    章敏

藏西南边远地区直接受益式太阳能采暖研究    肖伟

基于随机理论的住宅室内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及模拟方法研究    刘建龙

臭柏、油松精油的提取与抑菌活性    郭秀艳

室内外空气污染物相关性研究    文远高

北方高校微机实验室内微环境的研究及改善对策的探讨    李磊

养殖场空气中细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李楠

双向通风窗的性能研究与优化    魏景姝

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建筑室内空气品质的研究    杨靓慧

大气悬浮颗粒物对室内空气品质影响的预测模拟研究    熊志明

中国四城市住宅室内空气品质调查及控制标准研究    郝俊红

建筑室内空气品质分析与评价    戴萍

室内空气质量与人体疾病及评价模型研究    汤红岩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系统研究    王东梅

影响室内空气污染的不确定因素的灰色系统分析研究    文伟

武汉城市住宅室内空气品质现状调查与评价    刘世珍

民用建筑的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方法研究    亢永

室内空气环境及污染问题分析与研究    褚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