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降解木质素菌株筛选及玉米秸秆多菌种发酵条件优化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14:30
热度:

降解木质素菌株筛选及玉米秸秆多菌种发酵条件优化【摘要】:针对玉米秸秆中木质素难于降解的问题,本文采用了液态深层发酵与固态发酵两种方式,利用微生物转化技术对玉米秸秆发酵降解。从秸秆表

【摘要】: 针对玉米秸秆中木质素难于降解的问题,本文采用了液态深层发酵与固态发酵两种方式,利用微生物转化技术对玉米秸秆发酵降解。从秸秆表面筛选出了可以降解秸秆木质素的细菌和真菌,结合木质素高效降解菌类——白腐真菌共同对秸秆发酵。实验优化了白腐真菌产漆酶的条件,继而对秸秆降解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使玉米秸秆中的木质素成分显著降低。 本实验在实验方法学的基础上,研究了液态发酵中pH,温度,装液量,接种量,摇床转速,发酵时间等工艺参数对菌株产漆酶条件以及秸秆降解的影响;不同菌株得到了各自不同的适宜的发酵工艺参数。 本文的研究对于减轻我国粮食短缺,人畜争粮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天然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积累宝贵的数据资料,也是秸秆饲料化可行性的重要的实验依据。 【关键词】:玉米秸秆 木质素 菌株筛选 发酵条件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S816
【目录】:
  • 提要4-8
  • 第1章 绪论8-17
  • 1.1 问题的提出8-9
  • 1.1.1 秸秆资源的利用8
  • 1.1.2 秸秆资源利用的限制因素8-9
  • 1.1.3 秸秆处理技术的不足9
  • 1.2 玉米秸秆表面微生物的研究现状9-10
  • 1.3 木质素的研究现状10-14
  • 1.3.1 木质素的化学结构10-11
  • 1.3.2 降解木质素的主要微生物11-14
  • 1.4 秸秆发酵的研究现状14-16
  • 1.4.1 发酵秸秆的菌种14-15
  • 1.4.2 秸秆的处理方法15
  • 1.4.3 秸秆的发酵工艺15-16
  • 1.5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16
  • 1.6 研究内容16-17
  • 第2章 秸秆表面降解木质素的微生物筛选17-34
  • 2.1 实验流程图17-19
  • 2.2 秸秆表面降解木质素细菌的筛选19-25
  • 2.2.1 材料与方法19-21
  • 2.2.2 结果与分析21-24
  • 2.2.3 讨论24-25
  • 2.2.4 小结25
  • 2.3 秸秆表面降解木质素真菌的筛选25-34
  • 2.3.1 材料与方法26-28
  • 2.3.2 结果与分析28-32
  • 2.3.3 讨论32-33
  • 2.3.4 小结33-34
  • 第3章 侧耳菌液态发酵工艺参数的确定34-58
  • 3.1 实验流程图34-35
  • 3.2 实验材料35-36
  • 3.2.1 实验菌株35
  • 3.2.2 实验培养基35-36
  • 3.3 实验方法36-38
  • 3.3.1 接种菌塞的制备36
  • 3.3.2 糙皮侧耳液态发酵工艺参数的优化36-37
  • 3.3.3 金顶侧耳液态发酵工艺参数的优化37-38
  • 3.3.4 漆酶活力的测定38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38-54
  • 3.4.1 两种侧耳菌产漆酶条件的单因素优化结果38-45
  • 3.4.2 两种侧耳菌产酶条件多因素优化的结果45-50
  • 3.4.3 培养基条件的优化实验结果50-54
  • 3.5 讨论54-56
  • 3.6 小结56-58
  • 3.6.1 糙皮侧耳液态发酵工艺参数的优化结果56
  • 3.6.2 金顶侧耳液态发酵工艺参数的优化结果56-58
  • 第4章 秸秆液态发酵条件的优化58-86
  • 4.1 实验原理58-59
  • 4.2 实验材料59
  • 4.2.1 实验菌株59
  • 4.2.2 实验培养基59
  • 4.3 实验方法59-61
  • 4.3.1 秸秆成分的分析测定方法59-60
  • 4.3.2 粗蛋白的测定60
  • 4.3.3 秸秆发酵条件优化方法60-61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61-84
  • 4.4.1 糙皮侧耳发酵秸秆单因素条件优化61-67
  • 4.4.2 金顶侧耳发酵秸秆单因素条件的优化67-74
  • 4.4.3 B_7 发酵秸秆单因素优化结果74-79
  • 4.4.4 F_8 发酵秸秆单因素优化结果79-84
  • 4.5 讨论84
  • 4.6 小结84-86
  • 第5章 秸秆固态发酵的研究86-104
  • 5.1 材料与方法86-87
  • 5.1.1 试验菌株86
  • 5.1.2 实验培养基86
  • 5.1.3 实验方法86-87
  • 5.2 实验方案87-88
  • 5.3 结果与分析88-101
  • 5.3.1 菌种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生产漆酶的影响88-93
  • 5.3.2 菌株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发酵秸秆成分的影响93-100
  • 5.3.3 发酵后秸秆的感官评定100-101
  • 5.4 讨论101-102
  • 5.5 小结102-104
  • 第6 章 全文总结104-107
  • 参考文献107-117
  • 摘要117-120
  • ABSTRACT120-124
  • 致谢12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一株产耐高温漆酶真菌的筛选    吴旺宝;邓泽涛;邓国志;

白腐菌Pleurotus ostreatus漆酶的生产及其最佳诱导条件    侯红漫,蒋姣姣

提高秸秆饲料利用率和营养价值的研究进展    郭旭生,崔慰贤

细菌降解木质素的研究进展    郁红艳,曾光明,牛承岗,胡天觉

真菌木质素降解酶系的研究进展    孙正茂;肖克宇;

漆酶测定过程中缓冲体系的影响研究    黄慧艳;张晓昱;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概况    郝素琴;刘艳;

pH值对白腐真菌液体培养基抑制杂菌效果的影响研究    高大文,文湘华,周晓燕,曾永刚,钱易

木质素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木素过氧化物酶的纯化    杨金水;刘葳;倪晋仁;

金针菇降解木质素的能力及相关酶活研究    王海磊,郭伟云,于广丽,李宗义

不同营养水平对鲁禽3号麻鸡配套系肌肉品质的影响    雷秋霞;曹顶国;韩海霞;李福伟;逯岩;

预处理秸秆与氮肥配施对两种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动态变化的影响    张娟;沈其荣;蔡相鲁;李铁男;叶文婷;

香菇胞外酶活性变化及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任鹏飞;任海霞;曲玲;姚强;李瑾;宫志远;

不同基因型甘薯品种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    张晓艳;王丽丽;刘淑云;封文杰;王风云;朱建华;

浅析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王慧;田长安;尹奇异;林超超;方小亮;徐旭东;卫涛;

黑曲霉固态发酵酸性α-淀粉酶的培养基优化研究    朱龙宝;汤斌;陶玉贵;汤洁;冯静;

基于MATLAB的苎麻新型生物酶脱胶工艺优化模型    储长流;郑皆德;

利用啤酒糟液体深层培养风尾菇产木聚糖酶的初步研究    潘真清;陈涛;

微量元素与工业废水生物处理    丁琨;

白腐真菌及其漆酶的应用研究    吴晴;

秸秆综合利用零排放工艺    熊莲;黄超;陈新德;马隆隆;陈勇;

三种不同过瘤胃淀粉和脂肪日粮对热应激奶牛的影响    霍小凯;王加启;卜登攀;王建平;郭同军;孙鹏;雒秋江;

棕榈油脂肪酸钙制备工艺优化研究    王洪荣;郝青;周永康;李国祥;

裹包全混合日粮对奶牛生产性能和消化特性的影响    张俊瑜;王晶;卜登攀;国卫杰;宋增廷;王加启;

双乙酸钠对裹包TMR贮存效果的影响    国卫杰;王加启;王晶;卜登攀;张俊瑜;宋增廷;周凌云;

不同添加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影响的研究    李志强;张翔;崔志文;许庆方;

奶牛日粮中三聚氰胺在牛奶中残留规律及其对乳成分的影响    哈斯额尔敦;王加启;卜登攀;魏宏阳;周凌云;王俊;许晓敏;

亚麻纤维的酶处理技术    蒋少军;李志忠;张新璞;

大菱鲆幼鱼蛋白质生态营养需要量与菱形特征    李勇;蒋克勇;王雷;王优军;

几种能源草中化学成分利用指数分析    李峰;王宗礼;孙启忠;

基于凹凸棒石粘土的麦秸木质陶瓷制备与性能表征    吴文涛

酒明串珠菌不对称合成手性醇及其反Prelog脱氢酶的酶学特性研究    孟凡涛

有机废弃物CO_2施肥发酵过程中基质理化性状变化及残渣培肥土壤的作用    李玲玲

淀粉/纤维素类生物质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的机理研究    谢斌飞

毛竹颗粒表面化学/水热修饰及其增强PVC基复合材料性能表征    王会

槐角异黄酮生物转化及其产物抗乳腺癌细胞活性研究    邬建国

组合式白腐真菌反应器处理实际染料废水过程中生态结构和功能解析    高尚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刘继培

饲草型全混日粮饲用价值评价研究    王晓光

玉米秸秆及其纤维素的改性和吸附水体镉离子的机理研究    郑刘春

脆性水稻秸秆的生物预处理及发酵    刘晨娟

苎麻茎皮差减文库的构建及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的筛选    罗蓓蓓

漆酶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王诗然

木质层孔菌产MnP培养体系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陈聪

玉米秸秆预处理及对发酵产氢效果影响研究    曾召刚

玉米秸秆腐解复合菌系CSS-1的构建、菌群组成及腐解特性研究    刘尧

苹果渣固态混菌发酵产复合酶的研究    姜心

利用农业废弃物混合发酵生产L—乳酸及饲料的初步研究    徐娟娟

成年藏獒犬蛋白质需要量及对常规饲料消化代谢的研究    周俊

不同水平柠条对奶牛生产性能和消化性能的影响    方姝骄

漆酶的结构、功能及其应用    季立才,胡培植

稻草复合颗粒饲料对湖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林嘉,吴跃明,阮群英,陈园

针叶树上主要多孔菌培养特性    王亚珍,吴庆禹,池玉杰,潘学仁,程东升

苜蓿半干青贮的应用研究    姚光光,李凤忠,罗桂

白腐真菌在秸秆作物资源开发中的研究    赵红霞,杨建军,詹勇

正交实验选择嗜碱细菌降解木质素的金属离子最优综合培养条件    罗宇煊,张甲耀,许威亚,凌颉

白腐真菌生物降解TNT装药废水的研究    黄俊,周申范

玉米叶片残体腐解过程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    吴景贵,曾广赋,汪冬梅,席时权,姜岩,王明辉,耿玉晖

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与细菌系统分类鉴定    焦振泉,刘秀梅

木质素的微生物降解    冀玲芳,石淑兰

连续刈割对紫花苜蓿营养成份的影响    杨发林;

不同干燥条件对成熟灰栎叶丹宁、粗纤维及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姚军虎;H.P.S.Makkar;

田菁生育期间根瘤菌固氮作用和木质素积累研究    郭玉海;刘含莉;

从源头防治制浆造纸废水污染的新策略    宋艳茹,马庆虎,卢善发

抑制4CL基因表达的转基因毛白杨中木质素含量与茎杆颜色的关系    贾彩红;王宏芝;杜克久;宋艳茹;魏建华;

黄麻纤维的形态结构及组分研究现状    陈琼华,于伟东

猕猴桃品种中糖分及木质素含量与抗溃疡病的关系    李淼;檀根甲;李瑶;承河元;周子燕;

竹笋贮藏过程中木质素变化以及调控研究现状    陈勰;

木质素合成酶基因F5H的克隆及其鉴定    付月;李学龙;薛永常;

毛竹、杉木木质素的近红外光谱法快速分析    黄安民;江泽慧;李改云;

聚丙烯/木质素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    戴洪湖;陈枫;杨晋涛;费正东;钟明强;

高沸醇木质素改性聚氨酯研究    吴耿云;程贤甦;杨相玺;

萝卜贮藏期间肉质根不同部位木质素含量变化与糠心的关系    李寿田;唐蓉;尤伟忠;陈立人;朱广慧;

转反义COMT基因对烟草木质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李雪平;陈段芬;高志民;牟少华;

褐腐真菌生物酸析资源化处理造纸蒸煮黑液研究    熊征;张晓昱;

象草不同品种木质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    赵燕慧;解新明;

诱抗处理对甜瓜霜霉病抗性及叶片MDA、HRGP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乃小英;乔昌萍;胡敏;陈年来;

瘤胃厌氧真菌对木质素含量不同底物的附着及发酵特性研究    孙云章;毛胜勇;陈洁;周利芬;朱伟云;

水分胁迫、水杨酸和草酸对平邑甜茶根系木质素代谢的影响    杨洪强;侯广军;马方放;张伟;赵海洲;

饱水竹简变色机理的初步研究    方北松;刘姗姗;童华;金平;

秸秆变汽油不再是神话    本报记者  吴红雅

麦秆喂牛    魏方

粗纤维在母猪营养中的应用    畜牧科技网

青饲料喂猪大有可为    宋哲先 柯召良

农民欢迎的青贮玉米新品种    煦风

粗饲料调制添加剂    

以高新技术修复保存出土竹木类文物    李鄂权 方北松

改变小基因催生大能源    本报记者 聂翠蓉

麻纺成套设备改造与制造并进    本报记者 高华斌

青贮玉米的经济位势    张劲柏 李仁昆 高飞 潘金豹

木质素的提取及在聚氨酯中的应用    曲玉宁

木质素及其模型物在不同热化学环境下的解构    刘江燕

秸秆酶解木质素液化改性及聚氨酯发泡材料制备研究    李燕

木质素酚醛泡沫保温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胡立红

木质素新型模型物的合成及其在木质素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岳凤霞

木质素解聚新工艺及机理研究    叶跃元

生物炼制木质素基酚醛树脂的制备与应用    张伟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刘继培

杨树木材木质素含量快速评价及漆酶活化木质素制备纤维板的研究    周冠武

甜龙竹及巨龙竹半纤维素、木质素结构诠释及相互间化学键合机制解析    史正军

氨水循环爆破法对玉米秸秆预处理效果的研究    张超

黄孢原毛平革菌及其在堆肥中对木质素生物降解特性的影响研究    冯冲凌

魔芋葡甘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    戴勋

大麻纤维生物漂白工艺研究    岳升彩

亚麻木质素和纤维素合成相关基因部分序列的克隆    高原

纤维素/木质素对混燃特性及颗粒物排放的影响    戴立

聚丙烯/木质素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董晓莉

能源植物木质素组成结构对降解转化效率影响的研究    赵春桥

两种改良溶剂法提取松木木质素的研究    王华

木质素在聚氨酯泡沫中的应用    崔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