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超分子表征研究
秸秆超分子表征研究【摘要】:秸秆以其分布范围广、年产量高、经济效益高等优点逐渐成为生物质研究领域的重点。秸秆热解作为生物质能源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对其机理的研究是发展生物质能的主要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K6
【目录】:
- 中文摘要3
- 英文摘要3-7
- 第一章 绪论7-11
- 1.1 引言7-8
- 1.2 秸秆超分子概念8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8-9
- 1.4 本文研究内容9-10
- 1.5 本文研究方法10-11
- 第二章 计算方法11-22
- 2.1 计算原理11-14
- 2.1.1 Schrodinger方程11-12
- 2.1.2 Schrodinger方程三个近似12-14
- 2.2 理论方法14-18
- 2.2.1 量子化学方法15-17
- 2.2.2 统计热力学方法17-18
- 2.3 基组介绍18-19
- 2.3.1 最小基组18
- 2.3.2 劈裂价键基组18
- 2.3.3 极化基组18-19
- 2.3.4 弥散基组19
- 2.3.5 高角动量基组19
- 2.4 大小一致性和基组一致性19-20
- 2.5 计算方案20-21
- 2.5.1 选择计算方法20
- 2.5.2 结构模型的构建和优化20-21
- 2.5.3 分子间相互作用能的计算21
- 2.5.4 热力学参数分析21
- 2.6 本章小结21-22
- 第三章 秸秆的结构组成22-31
- 3.1 纤维素结构22-24
- 3.1.1 纤维素大分子结构22-23
- 3.1.2 纤维素超分子结构23-24
- 3.2 半纤维素结构24-25
- 3.2.1 半纤维素的组成24
- 3.2.2 秸秆半纤维素结构24-25
- 3.3 木质素结构25-29
- 3.3.1 木质素的先体、类型及其化学结构25-26
- 3.3.2 秸秆木质素的表征研究26-28
- 3.3.3 秸秆木质素结构主体间的联结方式28-29
- 3.4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的连接29-30
- 3.4.1 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的连接29-30
- 3.4.2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之间的连接30
- 3.5 本章小结30-31
- 第四章 秸秆超分子结构模型的构建31-46
- 4.1 秸秆纤维素结构模型的构建31-34
- 4.2 秸秆半纤维素结构模型的构建34-37
- 4.3 秸秆木质素结构模型的构建37-42
- 4.4 秸秆超分子平均结构模型的构建42-45
- 4.5 本章小结45-46
- 第五章 秸秆超分子非共价键研究及其热力学分析46-60
- 5.1 氢键46-51
- 5.1.1 纤维素中的氢键46-48
- 5.1.2 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中的氢键48-51
- 5.2 OH—p键51-53
- 5.3 p-p堆砌作用力53-57
- 5.3.1 边对面式p-p堆砌作用力53-55
- 5.3.2 面对面式p-p堆砌作用力55-57
- 5.4 范德华力57-58
- 5.5 本章小结58-60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60-62
- 6.1 总结60-61
- 6.2 展望61-62
- 参考文献62-66
- 致谢66-67
- 在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7-68
- 参加科研情况6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麦草管式炉热解液化产物及其特性 孔晓英,武书彬,唐爱民,谢国辉,吴创之,赵增立
木质素的提取及应用 谭东
玉米秸秆半纤维素的水解研究 陈学武,苗芳,侯建革,张桂,李俊英
纤维素化学研究进展 叶代勇;黄洪;傅和青;陈焕钦;
玉米秸秆木素的化学结构及热解特性 王少光;武书彬;郭秀强;郭伊丽;
超分子中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力的研究方法概述 陈强,谭民裕,刘伟生
木质素酶及其化学模拟的研究进展 张建军,罗勤慧
从渐近修正Kohn-Sham轨道计算电子相关化的分子间作用能项 宋华杰,肖鹤鸣,董海山
木质素的结构及其化学改性进展 郑大锋,邱学青,楼宏铭
浅谈秸秆木质素的生物降解 邓缘
开口杏制作机理研究 谢晓霞;崔晓玲;沈广军;金晖;
河北省唐山市循环农业发展方向与模式选择 周颖;尹昌斌;
超声波预处理协同固体酸水解小麦秸秆制备乙酰丙酸的研究 李湘苏;余先纯;
固体酸催化半纤维素水解的基础动力学研究 项巍;朱建良;
木素结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张应龙;张锐昌;张咏梅;艾明强;黄峰;
废水处理中改性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和应用 潘碌亭,肖锦
我国能源植物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邱谦;金梦阳;
白腐真菌降解木质素酶系特性及其应用 李春凤;王力生;
生物法降解秸秆木质素研究进展 彭晓光;杨林娥;张磊;
高碘酸钠对棉纤维的选择性氧化工艺及性能研究 王浩;陈宇岳;黄晨;刘娜;
抗菌纤维素/壳聚糖衍生物复合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张林;杨立邦;隋淑英;董朝红;路平;
竹材蒸煮同步除硅工艺的初步探索 宋顺喜;张美云;李佩燚;赵琳;
预水解及液比对麦草制浆性能的影响研究 梅凯;刘博;童国林;
生物质能源在燃煤锅炉多种污染物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吴江;潘卫国;任建兴;李琦芬;孙坚荣;杜玉颖;高志远;吴俊峰;万里;
木质素吸附剂合成及铀吸附性能研究 刘浩;黄永;李宏宇;
新型铀吸附材料—木质素基吸附剂的合成与吸附性能研究 刘浩;黄永;李宏宇;
草浆黑液木质素磺酸盐作为普通减水剂的应用研究 丁寅;毛咏琳;刘姝;
二氧化钛的纤维模板法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染料 刘洋;吕剑;刘忠文;刘昭铁;
木质泰在膨润土有机改性中的应用 周婷婷;任瑞晨;李彩霞;
木质素的吸附剂及其对有机物吸附应用研究进展 谢建军;何新建;李晟;黄凯;韩心强;张绘营;
绿色新能源铝/水基燃料燃烧特性研究和绿色生物质材料的制备 韩咚林
木质素及其模型物在不同热化学环境下的解构 刘江燕
纸浆污泥纤维素酶水解糖化与增效工艺及机理的研究 吕健
木质素基吸水吸附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吴宇雄
木质纤维素大分子白腐菌改性机制及热解性质研究 杨雪薇
基于聚乳酸的生物可降解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研究 施庆锋
栽培管理措施和环境胁迫对柳枝稷生长特性和生物质品质的影响 李继伟
玉米秸秆及其纤维素的改性和吸附水体镉离子的机理研究 郑刘春
木质素在PVC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岳小鹏
木霉纤维素膨胀因子Swollenin与β-葡萄糖苷酶的功能研究 周庆新
脆性水稻秸秆的生物预处理及发酵 刘晨娟
利用DNA体外重组技术构建高活性纤维素酶基因工程菌 潘海波
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特性的研究 马爱玲
玉米秸秆预处理及对发酵产氢效果影响研究 曾召刚
变压器油纸绝缘老化特性分析及机理研究 韩慧慧
木糖发酵菌种的筛选及利用玉米秸秆产乙醇工艺的研究 王罗琳
生物质综合利用CDM项目方法学应用研究 李威
纤维素超临界水解制取还原糖的研究 张明玉
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关分派
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其在生物质降解中的应用 石乾乾
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的积灰结渣特性 宋鸿伟,郭民臣,王欣
玉米秸杆皮穰分离及其制浆试验 孙竹莹,郭升民
木素制啤酒非生物稳定剂的研究 张应生,潘志超,于钢,李继功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染色废水色度 周家骏;
生物质、固废弃物的气化、热解、焚烧技术及其装备 陶邦彦,徐洪海,杭鹏志,陶士明,周书平
生物质与煤共燃研究 段菁春,肖军,王杰林,庄新国
硫酸盐草浆黑液制粉状活性炭的研究 胡淑宜,黄碧忠
新型笼状钼磷超分子化合物的水热合成与晶体结构 刘宗瑞,王恩波,王力,许林,邢彦,林永华,贾恒庆
纸浆废液制备香兰素的工艺改进 唐利玲;涂丽星;林镇武;周惠强;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模拟化学研究 罗勤慧
分子复合-高分子材料制备和高性能化的超分子方法 王琪;
超分子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及其自组装行为研究 周永丰;陶伟;刘勇;颜德岳;
POM/PEO分子复合体系的相容性和结晶行为 王琪;白时兵;刘香;
新型内嵌富勒烯微纳米结构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徐颖
基于具有电化学响应性的包结络合作用的超分子杂化水凝胶及大分子自组装 杜萍
含锌和钌金属环糊精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喻淼
利用主客相互作用构建超分子星型异臂聚合物 桓秀颖
水溶剂对尿嘧啶分子电子光谱的影响理论计算 崔苗苗
上一篇:杭州用科技手段推进节能减排
-
牛粪秸秆混合产沼气的菌种鉴定及发酵条件的研究2024-08-19
-
玉米秸秆氢氧化钾及蒸汽爆破耦合预处理厌氧发酵产沼气研究2024-08-19
-
基于反射和透射光谱的秸秆热化工特性快速检测2024-08-19
-
玉米秸秆还田对农田黑土CO_2排放及碳氮组分的影响2024-08-19
-
连续秸秆还田对土壤结构性、养分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2024-08-19
-
稻—菜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与化肥减量配施对作物产量及土壤性质的影响2024-08-19
-
作物秸秆分解过程及其对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影响2024-08-19
-
秸秆电厂灰渣中钾磷元素及SiO_2回收的研究2024-08-19
-
秸秆中K元素在热解和燃烧过程释放特性实验研究2024-08-19
-
华中和西南区秸秆热解特性研究2024-08-19
-
不同秸秆利用农业循环模式下重金属Pb、Cr、Cd、As的分配特征及其评价2024-08-19
-
小麦秸秆纤维/聚丙烯塑木复合材料的研究2024-08-19
-
秸秆还田及配施肥对滴灌春小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2024-08-19
-
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土壤团聚体结构及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2024-08-19
-
秸秆育苗容器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