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中国异常增暖来年江淮流域易发生大洪水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12:00
热度:

中国异常增暖来年江淮流域易发生大洪水【摘要】:在1987年以来全球气温明显增高的同时,中国气温也显著增高,1997年达到了峰值,2006年又出现了次峰值.为搞清异常增暖对中国旱涝等

【摘要】:在1987年以来全球气温明显增高的同时,中国气温也显著增高,1997年达到了峰值,2006年又出现了次峰值.为搞清异常增暖对中国旱涝等灾害的发生可能带来的影响,本文重点统计分析了中国年平均气温对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响应关系,并分析研究了1951~2006年期间中国月年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特征和汛期主要多雨带类型及发生严重洪涝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发现:(1)3个中国年平均气温异常偏高但8月气温不高的来年汛期主要多雨带和严重洪涝区域都发生在淮河流域(3/3);(2)5个年平均气温偏高且8月气温也明显偏高的来年汛期长江流域发生了大洪水和严重洪涝(5/5),特别是其中2个8月气温特高的来年(1954、1998年)汛期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和严重洪涝(2/2).对这个前兆强信号的发现和揭示,不但证明了全球和中国异常增暖对来年中国汛期水旱灾害的重大影响,也对准确预测中国汛期主要多雨带分布类型和江淮流域的大洪水和特大洪水有特别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单位】: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全球和中国 异常增暖 前兆强信号 长江流域 淮河流域 特大暴雨洪水
【分类号】:P429
【正文快照】: 0引言多年来在学术界对全球增暖的主因一直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是全球增暖的主要原因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二氧化碳增加所致,还是大自然自身周期变化规律所致?目前还没有得到共识,还需要有更长时间的观测事实和研究结果来证明.但20世纪40年代的增暖和1987年以来全球显著增暖是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2000年以来江淮梅雨带北移的可能成因分析    胡娅敏;丁一汇;

一种月尺度单站预报方法研究    田武文;

长江三角洲地区近47年来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蒋薇

2003年淮河流域致洪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及其前兆信号    程华琼,陈菊英

江淮流域强暴雨过程对阻高和副高逐日变化的响应关系    陈菊英;冷春香;程华琼;

ENSO和长江大水对天文因子的响应研究    陈菊英

北京地区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和热岛效应    林学椿,于淑秋

华北降水年代际、年际变化特征与北半球大气环流的联系    徐桂玉,杨修群,孙旭光

我国北方干湿演变规律及其与区域增暖的可能联系    马柱国;

东亚地区夏季7~8月大气环流季节演变异常的内部动力学过程    廖清海;陶诗言;王会军;

南半球环流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旱涝的关系    范可;

Hadley环流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热带海温的关系    周波涛;王会军;

1982~2005年中国江南旱涝变化特征及其对月赤纬的显著响应    陈菊英;韩延本;王威;乔琪源;

湖南冬季气温年代际变化与热岛效应和纬度的关系    王爱珍;陈江民;李艳;宋林军;

南京市城市化进程对城市增温的影响分析    赵海江;景元书;

重庆市2006年夏季城市热岛数值模拟研究    何泽能;李永华;白莹莹;

1961~2008年华北地区降水变化内在特征分析    郝立生;闵锦忠;史印山;

夏季对流层上空东风带扰动的结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西太副高短期东退的机制分析    孟伟;张琴;

Teleconnection Patterns along the Asian Jet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Convection Oscillations over the Indian Continent and Western North Pacific during Summer    

Model Projections of East Asian Summer Climate under the ‘Free Arctic’ Scenario    

Possible Impact of the Boreal Spring Antarctic Oscillation on the North American Summer Monsoon    

Statistical Downscaling Prediction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    

黄河源区地表湿润指数及与气象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侯文菊;李英年;

1951-2004年我国北方干旱化的基本事实    马柱国;符淙斌;

2011年浙江梅汛期暴雨的环流特征分析    娄小芬;罗玲;

基于混沌动力结构突变检测方法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    罗彤;金宁德;王金祥;

近50年中国华北和西北地区干湿变化年代际特征分析    赵仕伟;鞠永茂;史荟燕;

环境地球物理学的现状与发展    程业勋;杨进;赵章元;

中国异常增暖来年江淮流域易发生大洪水    陈菊英;程华琼;王威;

温室效应、热岛效应、微环境条件下伏牛山南坡常绿阔叶植物北引的宏观温度预测    田朝阳;田国行;郑晓军;田芃;

前期ENSO指标、副高特征量与褐飞虱发生程度的遥相关    冼晓青;翟保平;

华北地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干旱特征诊断分析    荣艳淑;余锦华;段丽瑶;

北京城市增温与城市化发展关系研究    刘伟东;尤焕苓;张明英;

南半球环状模与ENSO的关系研究    宫婷婷

山东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大气环境影响研究    王庆松

长沙市城区热岛成因及绿地系统缓解热岛效应研究    吴耀兴

东亚夏季风雨带进退与西太副高活动、降水年代际变化及江苏气候若干问题    俞亚勋

中国年代际干旱趋势转折及预测    章大全

城市热岛效应演变与成因遥感研究    冯晓刚

华北降水时空变化及降水量减少影响因子研究    郝立生

江淮下游典型平原水网地区水循环变异的洪涝响应研究    叶正伟

兰州市景观生态格局热环境效应研究    潘竟虎

河北省春秋季层状降水云系宏微观结构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    居丽玲

杭州市主要绿化树种调节温度效应研究    张鹏

郑州市50年来的气候变化及城市化对其贡献率    王丽娟

华北空中水资源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大尺度海—陆温度变化的关系    张书萍

京津唐城市群热环境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孟倩文

长三角地区城市范围扩展的气候效应和太湖水体调节作用的数值模拟    沈沛丰

MJ98-CDTM全球大气化学传输模式用于二氧化碳全球传输的模拟研究    黄爱华

西安城市化气候效应研究    王娟

基于SVM的梅雨量预测研究    朱天一

中国夏季降水影响因子评估和统计预测研究    郭玲

2010年6月14~15日福建暴雨背景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    陈德花

中国北方近50年温度和降水极端事件变化    翟盘茂,潘晓华

长江三角洲城市带扩展对区域温度变化的影响    谢志清;杜银;曾燕;施雅风;武金岗;

江淮流域夏季严重旱涝与大气季节内振荡(英)    杨辉,李崇银

海温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及长江流域降水影响的分析及数值试验    孙淑清,马淑杰

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韦志刚,黄荣辉,董文杰

东亚梅雨系统的天气-气候学研究    丁一汇;柳俊杰;孙颖;柳艳菊;何金海;宋亚芳;

江淮地区梅雨的新定义及其气候特征    胡娅敏;丁一汇;廖菲;

1951~1990年中国极端气温变化分析    任福民,翟盘茂

黄河中上游地区夏半年旱涝的长期预报因子和工具的剖析    陈菊英,李存强

1920—2000年全球陆地降水气候特征与变化    施能,陈绿文,封国林,高鸿,林振敏,郭丽娜

江淮梅雨异常的数值模拟及土壤湿度资料同化对其模拟的改进    胡娅敏

我国梅雨研究回顾与讨论    黄真;徐海明;胡景高;

月尺度降水的客观预测方法研究    田武文;吴素良;王娜;

1956-2010年甬江流域降水变化特性分析    陈睿智;桑燕芳;王中根;李宗礼;

近52年江淮梅雨的降水分型    胡娅敏;丁一汇;廖菲;

2003年和2006年梅汛期暴雨的梅雨锋特征分析    尹东屏;张备;孙燕;田心如;韩桂荣;

2007年淮河流域暴雨期间大气环流特征分析    桂海林;周兵;金荣花;

天津地区雨季降水异常年大气环流特征分析    汪靖;吕江津;

三峡库区夏季旱涝变化特征及成因    刘晓冉;程炳岩;李国平;

江淮下游典型平原水网地区水循环变异的洪涝响应研究    叶正伟

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    竺可桢

上海城市热岛效应    周淑贞,张超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年代际变化及其气候影响    龚道溢,何学兆

Subtropical High Anomalies over the Western Pacific and Its Relations to the Asian Monsoon and SST Anomaly    孙淑清,应明

新疆北部降水的气候分布特征及其对ENSO的响应    魏香,陈菊英

2003年淮河流域致洪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及其前兆信号    程华琼,陈菊英

太阳活动对冬半年中高纬度欧亚范围内长期天气过程长度的影响    杨鉴初;陈烈庭;

气候突变的聚类分析    程乾生,周小波,朱迎善

ENSO和长江大水对天文因子的响应研究    陈菊英

长江中游1998年特大洪涝成因分析    马福慧

长江流域水平衡三要素分析    杨远东;

长江流域1954年特大暴雨洪水    陈金荣;黄忠恕;

来函照登    许正甫;

长江流域的暴雨洪水    许正甫;

中国河流警笛长鸣    于秀波;

追本溯源话水稻    张居中;

淮河流域汛期降水预报会商    

淮河流域沂沭泗河1730年洪水    张金才;

2003年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期间低纬环流分析    鲍媛媛,李锋,矫梅燕

淮河流域水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利用    吴立;刘红叶;张智玲;

中国异常增暖来年江淮流域易发生大洪水    陈菊英;程华琼;王威;

淮河流域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刘国定;王勤;

2003年7月3~5日淮河流域强降雨的模拟研究    孙建华;

2003年淮河流域持续暴雨的卫星云图特征及大尺度环境条件分析    郑永光;陈炯;王洪庆;张焱;朱佩君;陈敏;白洁;陶祖钰;

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预警研究    王慧敏;王玉太;刘新仁;沈承珠;

2003年夏季江淮特大暴雨成因的分析    葛朝霞;曹丽青;

2003年淮河流域汛期特大洪水分析研究    钱曙华;刘睿卉;

淮河流域旅游业发展的水环境分析    鲁峰;赵全科;

2003年淮河流域大洪水的雨情、水情特征分析    毕宝贵;矫梅燕;廖要明;徐晶;

2003年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期间低纬环流分析    鲍媛媛;

推进区域合作 实现互补联动    汪武波蔡志明

一年“喝”下污水380多亿吨    张志峰

控制排污亟待解决    张志峰 戴鹏 曲昌荣 何聪

补偿淮河流域蓄滞洪区受灾群众    王泽农

努力推进淮河流域经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中共淮安市委常委 宣传部长 刘希平

淮河流域重点断面水质自动监测周报    

淮河流域重点断面 水质自动监测周报    

淮河流域重点断面水质自动监测周报    

淮河流域重点断面水质自动监测周报    

凝聚力量 破难攻坚 如期完成淮河流域治污迎查任务目标    本报记者 孙燕 尹丽娜 本报通讯员 黄海

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环境经济的研究    秦丽云

长江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管理综合决策模型    李翀

长江流域鱼类多样性空间格局与资源分析    傅萃长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准两年振荡研究    贾建颖

农业干旱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张伟东

沿淮城市水环境演变与水生态安全的研究    李万莲

区域旅游的交通组织与管理    赵中华

长江流域宇宙成因~(10)Be与地表侵蚀速率估算    黄湘通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长江流域的应用研究    许继军

淮河流域周代遗存研究    王峰

论政府在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周萍

影响暴雨产生的环境物理量场研究    张海玲

长江流域连续性暴雨过程与前期OLR场的相关分析    赵璐

德国莱茵河流域生态经济发展的经验对我国长江生态经济发展的启示    韩佳希

长江流域集装箱运输方式研究    程超

长江流域管理体制研究    黄廷义

长江流域水环境安全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刘永叶

长江流域农村建筑能耗调查及节能对策研究    符佩佩

长江流域城市住宅建筑遮阳评价模型研究    陈潇

清代长江流域竹木商业研究    张少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