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钾素的调控效应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10:02
热度: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钾素的调控效应【摘要】:沙质土壤土粒松散无结构,蓄水力弱,保肥力差,因此生产力低下。钾素在植物生长和代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它易在土壤中流失。这不仅造成了钾肥

【摘要】: 沙质土壤土粒松散无结构,蓄水力弱,保肥力差,因此生产力低下。钾素在植物生长和代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它易在土壤中流失。这不仅造成了钾肥利用率较低,同时也增加了农业投入成本。因此,增加沙质土壤中钾素的含量,增强沙质土壤对钾素的吸附和固定,从而提高钾肥利用率、减少钾素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将秸秆进行生物预处理后与膨润土、PAM结合制成秸秆改良材料,通过土培试验、等温吸附解吸试验、淋溶试验等方法来研究其对沙质土壤钾素的调控效应,为今后秸秆改良材料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 (1)秸秆改良材料能显著增加沙质土壤速效钾的含量。土培前期,相同施用量时随着配方中PAM含量的增加速效钾含量总体上是减少的;而土培后期,其变化规律是相反的。土培60天后,施用秸秆改良材料的大部分处理速效钾含量达到最大,各处理的速效钾含量较CK提高了60.59%-217.96%。在各个土培时期,相同施用量时配方中PAM含量的不同对沙质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均不明显。相同配方时随着施用量的增加速效钾含量也相应增加,施用量最大的处理含量都是最高的,反之最低。在4个土培时期,施用量为A3时速效钾的平均含量较A1时的提高了61.07%-78.88%。在各个土培时期,每种配方下速效钾含量最高的处理施用量都为A3(10g/kg)。随着土培时间的延长,CK的速效钾含量逐渐减少,而施用秸秆改良材料的处理的速效钾含量则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但总体上还是增加的。土培60天时施用秸秆改良材料的处理的速效钾含量较10天时的提高了6.32%-75.01%。 (2)秸秆改良材料可以有效提高沙质土壤对钾的吸附性能。相同施用量时随着配方中PAM含量的增加土壤钾的平均吸附率总体上也是增大的。在各个土培时期,每种施用量下平均吸附率最大的处理配方几乎都为F3(900:100:30)。土培90天后,施用秸秆改良材料的大部分处理土壤钾的平均吸附率达到最大,处理T2,3、T5,3和T10,3的平均吸附率较CK分别提高了10.32、14.67和15.28个百分点。PAM的施用能显著增加沙质土壤对钾的吸附。相同配方时随着施用量的增加土壤钾的平均吸附率总体上也是增大的。在各个土培时期,每种配方下平均吸附率最大的处理施用量几乎都为A3(10 g/kg)。在4个土培时期,施用量为A3时平均吸附率的均值较A1时的提高了2.17-5.52个百分点。大量配合施用秸秆和膨润土能有效提高沙质土壤对钾的吸附性能。随着土培时间的延长,CK的平均吸附率逐渐减小,而施用秸秆改良材料的处理的平均吸附率则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土培90天时施用秸秆改良材料的处理的平均吸附率较10天时的提高了3.67-10.10个百分点。采用Langmuir方程能很好地反映沙质土壤对钾的吸附反应,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各个土培时期,施用秸秆改良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均能增加土壤钾的最大吸附量、吸附平衡常数和最大缓冲容量。 (3)施用秸秆改良材料后沙质土壤钾的平均解吸率有所增加。不同处理间沙质土壤钾的平均解吸率的变化规律与平均吸附率的基本一致,且其时间变化规律也与平均吸附率的相似。土培90后,各处理的平均解吸率较CK提高了1.92-7.89个百分点。在4个土培时期,施用量为A3时平均解吸率的均值较A1时的提高了0.94-2.24个百分点。土培90天时施用秸秆改良材料的处理的平均解吸率较10时的提高了1.34-6.41个百分点。 (4)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钾素的淋溶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相同施用量时随着配方中PAM含量的增加钾素淋失总量是减少的。每种施用量下淋失总量最少的处理配方都为F3(900:100:30)。处理T2,3、T5,3和T10,3的淋失总量较CK分别降低了7.82%、24.90%和48.00%。相同配方时随着施用量的增加钾素淋失总量是减少的。每种配方下淋失总量最少的处理施用量都为A3(10 g/1kg)。施用量为A3时淋失总量的均值较A1时的降低了28.52%。施用秸秆改良材料能有效抑制沙质土壤钾素的垂直迁移。对于上层土壤,各处理的速效钾含量较CK提高了12.46%-102.30%;对于下层土壤,各处理的速效钾含量较CK降低了7.51%-58.02%。 【关键词】:秸秆改良材料 沙质土壤 钾素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S156.5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2
  • 第1章 文献综述12-19
  • 1.1 秸秆资源的利用现状12-15
  • 1.2 PAM的农业利用现状15-17
  • 1.3 膨润土的农业利用现状17-18
  • 1.4 本研究的意义18-19
  • 第2章 引言19-21
  • 2.1 立题背景19
  • 2.2 研究内容19-20
  • 2.3 技术路线20-21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21-24
  • 3.1 试验材料21-22
  • 3.2 试验方法22-23
  • 3.3 分析方法23
  • 3.4 数据处理23-24
  • 第4章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24-29
  • 4.1 不同处理间沙质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变化25-27
  • 4.2 不同处理间沙质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时间变化27-29
  • 第5章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钾素吸附解吸特征的影响29-41
  • 5.1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钾素吸附特征的影响29-38
  • 5.2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钾素解吸特征的影响38-41
  • 第6章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钾素淋溶的影响41-46
  • 6.1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钾素淋溶损失的影响41-44
  • 6.2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淋溶后钾素含量的影响44-46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46-48
  • 7.1 结论46
  • 7.2 建议46-48
  • 参考文献48-53
  • 致谢53-55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5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秸秆还田在盐渍土改良中的研究进展与前景分析    吴从稳;陈小兵;金海珠;孙运朋;颜坤;张立华;

秸秆-膨润土-PAM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生长的调控效应    李佳佳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经济效益    黄九柏;

钾素循环及其农业利用    陈烨;连宾;

膨润土对有机物料腐殖化系数的影响    李吉进,张琳,倪小会,刘广余

我国耕地保护形势与应对策略    胡蓉;邱道持;

聚丙烯酰胺改善砂土保水性的试验研究    夏海江

我国膨润土工业开发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徐立铨

渭北旱原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水肥增产效应研究    方日尧,同延安,赵二龙,梁东丽

秸秆覆盖与秸秆翻压还田效果比较    李新举,张志国

TBPAM应用于防治水土流失的试验结果    顾英武

膨润土固氮机理及膨润土碳铵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刘海忠,栾文楼

长期施钾对北方典型土壤钾素及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    谭德水

PAM的土壤保水、保肥及作物增产效应研究    员学锋

长期秸秆还田改土培肥综合效应的研究    孙伟红

玉米秸秆连续多年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吴菲

不同耕作措施对旱地钾素平衡的影响及钾肥效应研究    谢奎忠

PAM对紫色土坡地氮素迁移淋失的控制效应    罗在波

PAM对沙质土壤持水性的效应研究    李俊颖

The Impact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urchase Subsidies on Mechanized Crop Residue Recycling    

聚乙烯醇/淀粉共混体系的热塑性加工研究    王会才,崔永岩

熔融沉积成型水溶性支撑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刘斌;赵春振;王保民;

改性PVA热塑加工性能研究    王承刚;佘进娟;刘苏芹;赵红玉;何杰;

PVA/MMT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研究    杨魁;李贞;

高钾土壤冬小麦、夏玉米钾肥适宜用量研究    江丽华,刘兆辉,张文君,张玉兰,郑东峰,杨立军,陈永智

星星草的耐盐能力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研究    张立宾;刘玉新;张明兴;

畜禽有机肥料对土壤有效铜锌铁锰含量的影响    赵征宇;蔡葵;赵明;

不同钾肥用量对玉米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郑福丽;刘兆辉;张文君;江丽华;王梅;林海涛;

施用硫酸钾镁对苹果产量、品质和叶片矿质营养的影响    林海涛;江丽华;刘兆辉;宋效宗;郑福丽;王梅;张文君;

玉米秸秆在人工瘤胃反应器中的厌氧转化    岳正波;胡真虎;俞汉青;

秸秆、蓝藻和餐厨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的进展与探讨    翟志军;李俊;陈祥松;吴金勇;姚建铭;

肥料与石膏配施对滨海盐土玉米生理活性的影响    李孝良;李健姣;吕宝磊;陈效民;王晓洋;詹国飞;

包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施对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李敏;叶舒娅;刘枫;袁嫚嫚;

不同控释氮肥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袁嫚嫚;叶舒娅;刘枫;李敏;吴学忠;

安徽沿江地区水稻施钾效应研究    胡春艳;陶乐明;刘枫;赵俊兰;

美盛肥料对油菜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张祥明;

合肥地区大棚土壤7种重金属相关环境质量评价    蒋光月;郭熙盛;朱宏斌;何传龙;

关于纤维素醚在水泥砂浆中应用的若干问题    钟世云;

铅在我国3种自然土壤中的含量及化学形态分布特征研究    文方;姚娜;朱菲菲;周友亚;谷庆宝;李发生;侯红;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    赵锦梅

不同耕作措施对绿洲灌区冬小麦“根土系统”的影响    冯福学

中水灌溉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王齐

温性荒漠草原放牧利用退化草地生态系统营养动态研究    焦婷

保护性耕作对旱区小麦—菘蓝轮作土壤生态及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杨江山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树种人工林密度效应评价    高艳鹏

两种典型盐生植物耐盐机理及应用耐盐植物改良盐渍土研究    李瑞利

量化计算结合固体NMR研究高分子微观结构、氢键与链运动    徐璐

锌胁迫下CO_2浓度升高对三种不同光合途径植物生长发育和锌积累的影响    舒丽娜

不同氧化度的酸性水钠锰矿氧化Cr(Ⅲ)的动力学特性    张芬

猪粪农用对土壤—小麦系统中镉迁移的影响    翟静雅

不同修复措施下侵蚀红壤的团聚体稳定性与肥力特点    杨莹莹

水稻根际促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水稻作用效果的研究    胡雪

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土壤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时空演变特征    闫鸿媛

不同棉花基因型钾吸收和利用效率差异的机理研究    夏颖

水稻—油菜轮作中钾肥效应及作物—土壤体系钾素动态变化研究    王亚艺

高位池养虾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活性及其表征的土壤质量的影响    郑慧

除草剂阿特拉津和氯磺隆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活性的影响    江雪飞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经济效益    黄九柏;

浅谈秸秆还田与土壤改良的关系    舒小琴

膨润土的土壤改良效果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易杰祥;刘国道;孙水芬;田野;

秸秆还田对土壤培肥的作用与效果初探    王平;

秸秆堆腐还田技术及效益分析    孙学亮;

秸秆还田技术的方式及影响    李启海;

水稻秸秆还田对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孙华;钱国明;徐冬太;黄花香;刘红声;金建康;罗军元;

全球变化科学中的碳循环研究进展与趋向    曲建升,孙成权,张志强,高峰

土壤结构改良剂影响下的土壤水分有效性研究    潘英华;雷廷武;张晴雯;冯雪;

不同耕作方式对黄土高原旱地麦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赵洪利;李军;贾志宽;王学春;王蕾;

化肥减施及秸秆过腹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弘毅生态农场为例    唐海龙;徐玉新;蒋高明;刘沙沙;张偲;钟世霞;

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    毕于运

滨海盐土培肥改良利用技术及植物耐盐性研究    王利民

滨海盐渍土微生物分布及菌肥改良效果研究    孙佳杰

秸秆还田对宁南旱作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路文涛

PAM的土壤保水、保肥及作物增产效应研究    员学锋

膨润土的改土机理与应用研究    崔立莉

我国秸秆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的分析    刘建胜

黄土高原土壤结构性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益

秸秆还田土壤中与纤维素降解相关的微生物的分子生态学研究    张晶

PAM对沙质土壤持水性的效应研究    李俊颖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结构和水分特征的影响    韦武思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闫飞

麦秸回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朱同相,段云,胡修岭

钾素对冬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王旭东,于振文,樊广华,潘庆民

秸秆还田免耕撒播小麦技术研究    白瑞贤,杜文建,梅碧蓉

太湖稻麦地区秸秆还田增产及培肥效果    王振忠,董百舒,吴敬民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李孝勇,武际,朱宏斌,王允青

麦玉轮作体系中秸秆钾对土壤钾库平衡的影响    董玉良,劳秀荣,孙伟红,张昌爱

长期定位施肥对不同种植模式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谢文,胡辉,翟均平,陈会,邓家国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    任仲杰;顾孟迪;

微生物肥料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刘戈;易玉林;

施肥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汪芝寿,曹承富,孔令聪

冬小麦植株-土壤钾素循环及其与产量和品质关系的研究    梁晓芳

长期秸秆还田改土培肥综合效应的研究    孙伟红

在干旱区农业开发中对人工沸石作用的探讨    魏江生,山本太平,董智,左合君

沙质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研究    苏培玺

干旱、半干旱地区沙质土壤的防渗节水技术研究    崔湘浩,李秀军

沙质土壤含水率高光谱预测模型建立及分析    尹业彪;李霞;赵钊;董道瑞;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钾素抗淋溶的效应    宋丽;满洪喆;王定勇;

燃煤烟气脱硫镁渣对沙冬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王凌;李彦;尹林克;陈昌和;王雷涛;刘艳丽;

不同改土和栽培措施对沙质土颗粒组成及毛白杨根系状况的影响    李惠卓,王文全,荀智慧,李艳慧,李建东,张爱国

玉米γ辐照刺激增产试验获成功    王家驹,张文尧

无核紫葡萄引种栽培技术简介    谭利;

一年两次开花的腺萼马银花    向祖恒;

大枣栽培正交试验    张绳五;

沙质与淤泥质土壤台田-浅池模式脱盐效率评价    盛中尧;林要;张化;岳耀杰;李雅;张粤;

海水灌溉农业和盐土农业研究概况和进展    林栖凤;李冠一;

月球车的一体化轮系月面行驶控制及仿真    刘建军;陈建新;

淮北市小麦品质现状初报    吴健;蔡云风;焦浩;

“道地药材”是保证中药疗效的根源    王克荣;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咸水育苗技术    胡玉昆;潘伯荣;徐新文;

小菊温室栽培技术    侯振海;

淮北地区山药炭疽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戴率善;李宗冠;李艳红;仇保华;李翠芹;张英;

气候性的温带疏林草原—中国的一种新的生态系统类型    于顺利;李永庚;蒋高明;

朝鲜开发沙质土壤绿化技术    朱超凡

沙土地种出“金蛋蛋”    记者 李霞

彰武“梨王”勇闯俄市场    鄂路先 本报记者  吴镝

两代村支书的夙愿    本报记者 胡秋菊通讯员 吴桂桃

洋葱入春巧管护    王宾

荥阳:道路两旁新树旺    谢庆 通讯员  李建文

几种中药材种植技术    王则

残雪之峰    兑宝峰

林药间作 丰产增收    赵喜进 赵帅

杜鹃花盆景的制作养护    兑宝峰

受钙影响花生(Arachis hypogaea L.)胚胎败育的分子机理研究    张君诚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钾素的调控效应    满洪喆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结构和水分特征的影响    韦武思

半干旱区采煤塌陷对沙质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研究    王健

PAM对沙质土壤持水性的效应研究    李俊颖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闫飞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磷的活化作用及供磷特征的影响    杨巍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氮素的调控效应研究    刘双营

红地球葡萄日灼病阈值温度及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蒯传化

六种美国沙生灌木引种试验的初步研究    吴岚

苦豆子种群扩散的生物生态学基础    杨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