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秸秆类生物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溶液中六价铬的吸附性能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08:29
热度:

秸秆类生物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溶液中六价铬的吸附性能研究【摘要】: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如何消除重金属的危害并有效地回收重金属是当今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摘要】: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如何消除重金属的危害并有效地回收重金属是当今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生物吸附作为一种新兴的重金属去除回收技术,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吸附效率高、环境友好、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小麦秸秆是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农业副产物,已有研究表明其具有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能力,但对于其吸附水中重金属阴离子的研究还鲜有报道,本文利用小麦秸秆作吸附剂处理Cr(VI)模拟废水。试验考察了pH、小麦秸秆投加量、温度和初始Cr(VI)浓度对吸附活性的影响,进而确定了小麦秸秆去除Cr(VI)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当pH=1.0,温度为50℃,固液比为40 g/L时,小麦秸秆对Cr(VI)的吸附效果最佳。在pH=1.0、温度为30℃,固液比为4 g/L的条件下,当初始Cr(VI)浓度分别为50,100和150 mg/L时,吸附6 h达到平衡,饱和吸附量分别为6.281,11.942和13.981 mg/g。吸附动力学反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热力学反应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结合FTIR谱图和SEM结果以及EDX数据,推断小麦秸秆对Cr(VI)的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 为了确定在流动的水体中,小麦秸秆对Cr(VI)的去除情况,以及吸附饱和的小麦秸秆在动态条件下的脱附再生情况,实验研究了小麦秸秆对Cr(VI)动态吸附和脱附过程,系统分析了Cr(VI)在小麦秸秆上动态动力学及影响动态吸附曲线和解吸曲线的因素,确定了小麦秸秆对Cr(VI)吸、脱附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小麦秸秆动态吸附Cr(VI)最佳工艺参数为:pH=1、流速3.0mL/min、温度20℃及上柱Cr(VI)浓度10mg/L;小麦秸秆动态解吸最佳工艺参数为:洗脱液为0.7mol/L的盐酸,流速为1.0mL/min、洗脱温度为40℃。该研究对于以农业秸秆为原料的Cr(VI)吸附剂的研制开发和应用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解决水体Cr(VI)污染问题以及由于农业废弃物处置不当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亦具有积极作用。 选用小麦秸秆为生物质代表,在200℃、400℃、500℃不同温度下,限氧碳化制备生物碳质吸附剂M_(200)、M_(400)、M_(500),分别考察其对Cr(VI)的吸附性能,通过观察等温吸附模型和吸附动力学方程,分析其可能的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生物碳质对Cr(VI)的吸附量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6h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反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生物碳质对Cr(VI)的吸附可以用Langmuir模型很好描述,小麦秸秆生物碳质对Cr(VI)的最大吸附量随着碳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分别为35.778mg/g、19.79mg/g、19.227mg/g。小麦秸秆生物碳质是去除含铬废水中Cr(VI)的廉价与良好的吸附剂。 【关键词】:小麦秸秆 生物碳质 吸附 Cr(VI) 动力学 热力学 机理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第1章 绪论10-33
  • 1.1 含重金属废水来源及其危害10-11
  • 1.2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特点11
  • 1.3 含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11-13
  • 1.4 铬及铬污染概述13-19
  • 1.4.1 铬的化学参数13
  • 1.4.2 铬污染来源13-14
  • 1.4.3 铬的存在形态及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14-15
  • 1.4.4 铬污染的危害15-16
  • 1.4.5 含铬废水的治理现状16-19
  • 1.5 生物吸附剂研究进展19-31
  • 1.5.1 生物吸附剂及其来源19-20
  • 1.5.2 生物吸附剂的吸附机理20-22
  • 1.5.3 生物吸附平衡模式22-24
  • 1.5.4 影响生物吸附的因素24-25
  • 1.5.5 农林废弃物生物吸附剂25-31
  • 1.6 本研究背景、意义及主要内容31-33
  • 1.6.1 选题背景和意义31
  • 1.6.2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主要研究内容31-33
  • 第2章 实验材料仪器及方法33-38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33-34
  • 2.1.1 吸附剂的制备33
  • 2.1.2 试验试剂33
  • 2.1.3 实验仪器33-34
  • 2.2 实验方法34-38
  • 2.2.1 吸脱附实验方法34-37
  • 2.2.2 分析检验及产物表征方法37-38
  • 第3章 原状小麦秸秆对Cr(VI)的静态吸附性能分析38-47
  • 3.1 小麦秸秆吸附水中Cr(VI)的影响因素38-40
  • 3.1.1 溶液初始pH 值对Cr(VI)去除效果的影响38-39
  • 3.1.2 小麦秸秆投加量对Cr(VI)去除效果的影响39
  • 3.1.3 温度对Cr(VI)去除效果的影响39-40
  • 3.1.4 溶液初始Cr(VI)浓度对Cr(VI)去除效果的影响40
  • 3.2 小麦秸秆对Cr(VI)的吸附动力学研究40-41
  • 3.3 小麦秸秆对Cr(VI)的吸附热力学研究41-43
  • 3.4 分析检验及产物表征43-45
  • 3.4.1 红外光谱分析43-44
  • 3.4.2 SEM 电镜分析44-45
  • 3.4.3 X 射线能谱仪(EDX)分析45
  • 3.5 本章小结45-47
  • 第4章 小麦秸秆对Cr(VI)的动态吸、脱附性能研究47-52
  • 4.1 动态吸附性能47-49
  • 4.1.1 柱操作流速对动态吸附效果的影响47
  • 4.1.2 Cr(VI)初始浓度对动态吸附效果的影响47-48
  • 4.1.3 pH 值对动态吸附效果的影响48
  • 4.1.4 温度对动态吸附效果的影响48-49
  • 4.2 动态脱附性能49-50
  • 4.2.1 洗脱剂浓度的选择49
  • 4.2.2 流速对洗脱过程的影响49-50
  • 4.2.3 温度对洗脱过程的影响50
  • 4.3 本章小结50-52
  • 第5章 改性小麦秸秆对Cr(VI)的吸附性能研究52-56
  • 5.1 改性小麦秸秆对Cr(VI)的吸附动力学研究52-53
  • 5.2 改性小麦秸秆对Cr(VI)的吸附热力学分析53-54
  • 5.3 吸附机理54-55
  • 5.4 本章小结55-56
  • 第6章 小麦秸秆对Cr(VI)的吸附机理探讨56-58
  • 结论与展望58-60
  • 参考文献60-71
  • 致谢71-72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7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毛木耳子实体对Ni(Ⅱ)生物吸附的优化研究    杨伟明;黄海伟;郑舒冉;王文峰;曹理想;张仁铎;

啤酒酵母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和解吸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李耘倩;郭立新;许默;冯琳阁;

杨树落叶对Cd~(2+)的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研究    张瑾;王福禄;

KMnO_4修饰面包酵母菌对Cd~(2+)的吸附研究    姜友军;张云松;王仁国;尹元江;曾武;肖朝萍;

宁波材料所在重金属离子快速检测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    

麦秆对重金属Pb~(2+)和Cr~(3+)吸附性能的研究    谭光群;袁红雁;刘勇;肖丹;

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综述    余粮;

黄原胶对水中铅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李一鸣;宋营营;潘永萍;宋慧凯;杨斌;包木太;

硅藻土吸附重金属离子研究现状及进展    朱健;王平;罗文连;王韬远;张烨;

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黄海涛;魏彩春;梁延鹏;温振宇;

改性膨润土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应用前景    王袁;蒋平;刘可柯;程胜高;

污泥焚烧过程中重金属离子迁移规律研究    令狐文生;徐江锋;徐景华;

含硫聚电解质的合成及在水处理应用    高敏;薛宝龙;高龙成;

羧甲基交联壳聚糖树脂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及树脂再生研究初探    邵颖;徐伟民;芮春芳;

一种球状高分子聚合物对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分离作用    常玉芬;宁桂玲;林源;

重金属离子的电化学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    袁亚仙;姚建林;马君银;顾仁敖;

交联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柱预富集—GFAAS测定痕量铅、镉、铜的研究    沈敏;杜平;薛爱芳;李胜清;陈浩;

四种重金属离子对明亮发光杆菌急性和亚急性毒性的比较研究    王丽娟;刘树深;葛会林;

高分子纳米吸附剂在环境水污染控制中的研究    吴爱华;于广河;孔小禹;冉庆凯;赵亚娟;

趋磁性细菌的培养及其在污水处理方面应用的研究    王艳红;任茂明;孙津生;

“超级沙”可高效吸附水中重金属离子    刘霞

快速测水中重金属离子    记者 宗文雯

重金属离子检测不容忽视    曹明明

不惜重金“治污水”    王继成

金川集团污水处理站扩能改造工程实现双过半    史红霞

植物修复:神奇的土壤“改良术”    杭春燕

几种污水处理的材质    菏泽学院化学化工系 黄英雄

电镀业让人欢喜让人忧    

株冶年减少新水用量200万吨    记者 李文峰 通讯员 周建成

金川公司污水处理取得重大突破    梁赟

黑藻生物吸附剂吸附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    黄灵芝

亲水性萘酰亚胺阳离子荧光分子探针的设计、合成及性能    郭祥峰

铜离子印迹磁性生物吸附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任月明

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吸附重金属效能与机制研究    郑蕾

柄海鞘的生理能量学及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    姜爱莉

利用粉煤灰合成沸石技术与吸附性能研究    王春峰

新型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赵晓伟

分散支撑液膜中重金属离子的传输与分离研究    吴小宁

橘子皮化学改性及其对重金属离子吸附行为的研究    冯宁川

电生物复合吸附塔处理重金属离子的研究及数学模拟    刘丽艳

球衣菌吸附重金属离子工艺条件及其机理的研究    沈雪贤

趋磁细菌吸附水相中重金属离子研究    祁玉芬

用于重金属离子吸附的生物吸附剂的初步研究    朱波

斜生栅藻与重金属的相互作用研究    刘益浩

生物吸附法处理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    施红

橘子皮生物吸附剂化学改性合成及其对重金属离子吸附研究    梁莎

化学改性柿子生物吸附剂及其对重金属离子吸附研究    肖彩梅

改性生物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    祁彩菊

啤酒酵母对水中重金的吸附研究    周芸

非活体藻类生物吸附及海带生物吸附剂的初步研究    李靖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