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与氮肥耦合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衰老效应研究
秸秆还田与氮肥耦合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衰老效应研究【摘要】:对化肥的过分依赖,过施、滥施化肥以及不合理的施用方法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农产品品质下降、地下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S512.1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0-18
- 1.1 秸秆还田研究背景10-11
- 1.2 秸秆还田研究现状11-16
- 1.2.1 国内外秸秆资源概括11
- 1.2.2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品质及抗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11-12
- 1.2.3 秸秆还田对土壤结构及理化性质的研究现状12-14
- 1.2.4 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的研究现状14-15
- 1.2.5 秸秆覆盖还田的农田生态效应15
- 1.2.6 秸秆还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15-16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16
- 1.4 技术路线16-18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18-20
- 2.1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设计18
- 2.1.1 试验地概况18
- 2.1.2 试验设计18
- 2.2 测定项目及分析方法18-19
- 2.3 统计方法19-20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20-37
- 3.1 秸秆还田与氮肥耦合对接茬冬小麦旗叶光合色素的影响20-26
- 3.1.1 各处理旗叶叶绿素a 含量的变化20-21
- 3.1.2 各处理旗叶叶绿素b 含量的变化21-22
- 3.1.3 各处理旗叶叶绿素a/b 的对比22-23
- 3.1.4 各处理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变化23-24
- 3.1.5 各处理旗叶类葫萝卜素含量的对比24-25
- 3.1.6 各处理旗叶类葫萝卜素/叶绿素的变化25-26
- 3.1.7 灌浆期各处理旗叶光合色素的多重比较26
- 3.2 秸秆还田与氮肥耦合对接茬冬小麦灌浆期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26-30
- 3.2.1 各处理旗叶光合速率的变化26-27
- 3.2.2 各处理旗叶细胞间CO_2 浓度的含量27-28
- 3.2.3 各处理旗叶气孔导度的变化28-29
- 3.2.4 各处理对旗叶蒸腾速率的影响29
- 3.2.5 灌浆期各处理旗叶光合特性的多重比较29-30
- 3.3 秸秆还田与氮肥耦合对接茬冬小麦灌浆期旗叶抗衰老指标的影响30-33
- 3.3.1 各处理对花后旗叶SOD 和POD 活性的影响30-32
- 3.3.2 各处理对花后旗叶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32-33
- 3.3.3 灌浆期各处理旗叶抗衰老指标的多重比较33
- 3.4 各处理旗叶抗衰老性的综合评价33-35
- 3.5 秸秆还田与氮肥耦合对接茬冬小麦各处理产量对比35-37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37-40
- 4.1 秸秆还田对作物光合色素的影响37
- 4.2 秸秆还田对作物光合特性的影响37-38
- 4.3 秸秆还田对作物叶片衰老的影响38-39
- 4.4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39
- 4.5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39-40
- 参考文献40-45
- 致谢45-46
- 作者简介46
- 发表文章46-47
- 缩略词与英汉对照4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有机肥对冬小麦/辣椒复合群体土壤肥力及作物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黄灵丹
不同耕作方式对高产春玉米冠根衰老的影响 白建芳
小麦秸秆还田对小麦、花生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王才斌,朱建华,成波,张礼凤,孙秀山
长期秸秆还田培肥砂姜黑土的效应 李录久,柳开瑜,胡永年,杨哲峰,徐志斌,苗春雷,肖凤体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李孝勇,武际,朱宏斌,王允青
模拟干旱胁迫下几种冷季型草坪草抗旱性比较研究 段碧华,尹伟伦,韩宝平,夏新莉,张鹏
干旱下植物气孔运动的调控 张岁岐,李金虎,山仑
外源甜菜碱对盐胁迫下枸杞光合功能的改善 惠红霞,许兴,李前荣
袁庄麦田秸秆覆盖保墒措施的研究 王玉坤,赵勇
作物抗旱鉴定方法与指标 黎裕
秸秆覆盖还田的整体功能效应与系列化技术研究 杜守宇,田恩平,温敏,吴青山
高留麦茬的整体效应与配套技术研究 吴崇海,李振金,顾士领
低分子有机酸对土壤氟吸附的影响 鲁红侠,耿明
中国农业非点源污染 胡星明;
麦秸回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朱同相,段云,胡修岭
麦收高留茬养地增产的研究 周宪明,于福祥,王福平,段云
山东高产粮田腐殖质组成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杨力,于淑芳,宋国菡,张民,丁光国
滨海盐渍地种植紫花苜蓿对土壤盐分特性和肥力的影响 董晓霞,郭洪海,孔令安
谷类作物的氮肥利用效率及其提高途径研究进展 范仲学,王璞,梁振兴
冬小麦根系生态和农艺学特性研究进展 王志芬,张福锁,孙永堂
蔬菜主产区耕地管理与质量状况调查 蒋庆功,万广华,李涛
国内外免耕技术应用概况 王法宏,冯波,王旭清
从水动力学特征探讨淮北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 钱家忠;施小泉;胡淑恒;
春甘蓝-玉米-冬甘蓝轮作制下N肥施用量研究 何传龙;郭熙盛;王文军;武际;
安徽沿江地区水稻施钾效应研究 胡春艳;陶乐明;刘枫;赵俊兰;
加快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张凤荣;
几种松树根际益生菌的数量分析 黄宝灵;吴庆梅;吕成群;方丽英;李校雨;
桉树×相思树混交与纯林土壤微生物区系比较 吕成群;黄宝灵;张明慧;秦武明;李志先;韦立秀;
酶菌共降解玉米秸秆的研究 陈合;张强;
优质弱筋专用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生理生态机制与调优栽培技术 曹卫星;姜东;戴廷波;荆奇;
快速鉴定稻种资源抗旱性的生理指标筛选及其遗传背景 程建峰;潘晓云;刘宜柏;戴廷波;曹卫星;
盐分胁迫对小麦花后剑叶衰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申玉香;郭文善;周影;朱新开;封超年;彭永欣;
苹果多胺和脯氨酸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功能鉴定 王庆莲
施氮和花后灌溉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姚凤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施氮对高产夏玉米源库代谢特征的调控 王俊忠
不同耕作措施对绿洲灌区冬小麦“根土系统”的影响 冯福学
保护性耕作对旱区小麦—菘蓝轮作土壤生态及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杨江山
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土壤水分信息的提取与处理 陈祯
干旱胁迫下白皮松苗木电阻抗及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 王爱芳
设施蔬菜控漏灌水机理与技术研究 范凤翠
模拟氮沉降对三峡库区两种土壤碳、氮和盐基离子淋失的影响 刘仁燕
养分管理措施对丹江口库区橘园氮磷行为特征的影响 毕磊
不同修复措施下侵蚀红壤的团聚体稳定性与肥力特点 杨莹莹
鄂北岗地不同品种冬小麦氮效率差异性的研究 柴彦君
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土壤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时空演变特征 闫鸿媛
水稻—油菜轮作中钾肥效应及作物—土壤体系钾素动态变化研究 王亚艺
空气电离生成气对黄瓜储藏品质影响的研究 王茜
武汉市内湖富营养化周年变化规律的监测及初步讨论 杨文静
丹江口库区作物轮作系统生产力和养分流失特征及麦套稻施肥研究 李承力
棉花不同施氮水平效应研究 彭俊杰
有机肥不同用量与分配方式对小麦花生两作产量的影响 王才斌,郑亚萍,成波,沙继红,孙学忠,孙秀山,陈殿绪
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及酥梨产量的影响 周波
玉米叶片衰老研究概况 王建国;
秸秆直接还田对当季作物产量效应 李录久,杨哲峰,李文高,徐志斌,胡永年,苗春苗,肖凤体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李孝勇,武际,朱宏斌,王允青
保护酶与果蔬成熟衰老的关系 冯云霄;及华;李丽梅;
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类型冬小麦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杨晓青,张岁岐,梁宗锁,山颖
残茬覆盖与耕作方式对夏玉米叶片衰老代谢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付国占,李潮海,王俊忠,王振林,曹鸿鸣,焦念元,王小东
两系杂交稻栽培生理生态特性 Ⅲ.结实特性与库源特征 洪植蕃;林菲;庄宝华;朱朝枝;
黄土高原旱地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樊虎玲,郝明德,李志西
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生产效应的研究 周莉华
不同间套作模式的小麦花生玉米间的互补竞争效应及对产量品质的影响 王春丽
生物有机肥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徐立功
土壤水分与施氮量对辣椒部分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曾化伟
盐胁迫对小麦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的机理研究 孙静
有机肥对土壤培肥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周伟红
玉米秸秆还田对接茬冬小麦生长、衰老及土壤碳氮的影响 刘阳
不同耕作方式及施肥对黑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孙涛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生理基础 吴光磊
菌糠在辣椒上的施用效应与机理的研究 侯立娟
PP/秸秆复合材料的热压成型工艺研究 肖亚航,傅敏士
小麦生育后期绿色表面积、叶绿素含量及干物质积累与运转 裘昭峰;翟立业;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及配套机具(综述) 夏萍,江家伍
北京郊区粮田化肥投入和产量现状的调查分析 赵久然,郭强,郭景伦,尉德铭,王长武,刘友,凌昆
春小麦植株干物质积累、分配和调节的研究——第1报 干物质积累、分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李文雄,曾寒冰
高产麦田开花后干物质积累、运转、分配与产量形成 张立言,刘树欣,李振国,毕桓武
不同草种单播草坪蒸散量的研究 高凯,刘自学,胡自治,朱铁霞
草坪草耐盐性研究 Ⅱ.盐胁迫对草坪草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纪淑梅
旱作大豆高产综合技术对根系发育及生理功能影响的研究 杨方人
零通量面方法的应用研究 李宝庆,刘昌明,杨克定
保护性耕作对华北平原冬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 李素娟;李琳;陈阜;张海林;
不同施氮措施对冬小麦氮肥利用率和土壤硝态氮积累的影响 孙世友;刘孟朝;王凌;韩宝文;茹淑华;贾良良;
豫东潮土长期施钾和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和土壤钾养分含量的影响 田保书;
提高土壤肥力的一项有效措施——秸秆还田 范琼文
红壤水田秸秆还田对三熟各季作物的增产效应 王国法,蒋彭炎,陆龙泉,吴柏荣
制定秸秆直接还田技术规程的研究
实施玉米机械秸秆还田的八项注意 李加恩,唐守晋
凤冈油菜秸秆还田的效果分析 刘富春
油菜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赵继献,朱文秀
秸秆还田地块耕作管理“三要” 薛玉华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比较研究 周勇;黄海东;吴一鸣;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及其展望 陈新;张瑞宏;
成都平原麦稻双免耕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汤永禄;黄钢;郑家国;李朝苏;邓先和;付书明;
酵素菌在秸秆还田中的应用研究 朱绍林;乔红梅;姜晓清;周明;
玉米秸秆安全还田方法的研究 刘武仁;郑金玉;冯艳春;刘凤成;罗洋;邱贵春;蔡红岩;
作物秸秆还田对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研究 何建新;王志进;朱建桦;张晓建;严玉娟;
浅论农业秸秆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的技术途径 袁梅;
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减少环境污染 樊旭;
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直播稻田土壤碳固定及其产量的影响 段华平;牛永志;李凤博;卞新民;
推行绿色技术 发展低碳农业 任小平;孙达义;
我区力推秸秆还田沃土工程技术 记者 宋春风 通讯员 陈彦毅
我国冬小麦产量与质量有望同步提高 乔林生
省农垦六成麦地秸秆还田 王戴群记者 孙全龙
大荣集团氰胺化钙变身催腐剂 梁建统
9.2万亩棉花实施秸秆还田 通讯员 刘世全
应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 安徽凤阳县 田益全
驿城区农机局抓好玉米机收和秸秆还田工作 本刊记者 吕磊通讯员 胡军锋
清洁 节能 省钱 本报记者 韩光亮 通讯员 庄君 姜龙金 刘瑞华
冬小麦高产基肥和种肥都要施 曹一平
全市秸秆还田将达100万亩 刘璇 陈志奎
太阳辐射减弱对冬小麦生理生化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麦博儒
黄土高原冬小麦水氮高效利用及优化耦合研究 付秋萍
不同耕作措施对绿洲灌区冬小麦“根土系统”的影响 冯福学
水肥调控措施对冬小麦光合产物分配的模拟研究 李炎
华北平原冬小麦氮肥优化管理策略研究 岳现录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区域冬小麦生物量模拟及粮食安全评价 夏天
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钾素效应研究 王志勇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影响的生理基础 韩雪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生长及氮素利用的效应 许育彬
玉米秸秆还田对接茬冬小麦生长、衰老及土壤碳氮的影响 刘阳
秸秆粉碎与化肥混施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 董勤各
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水氮高效利用栽培技术研究 宁东峰
冬小麦水氮高效利用基因型差异的生理机制研究 张洋
冬小麦夏大豆种植方式与水分利用关系研究 齐林
硫氮配施对冬小麦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调控效应研究 伍利
调亏灌溉和氮营养对冬小麦生长和水氮利用的影响 雷艳
鄂北岗地不同品种冬小麦氮效率差异性的研究 柴彦君
冬小麦—夏大豆种植方式与全年水分利用关系的研究 刘岩
CO_2浓度倍增与介质施氮对冬小麦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王佩玲
-
牛粪秸秆混合产沼气的菌种鉴定及发酵条件的研究2024-08-19
-
玉米秸秆氢氧化钾及蒸汽爆破耦合预处理厌氧发酵产沼气研究2024-08-19
-
基于反射和透射光谱的秸秆热化工特性快速检测2024-08-19
-
玉米秸秆还田对农田黑土CO_2排放及碳氮组分的影响2024-08-19
-
连续秸秆还田对土壤结构性、养分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2024-08-19
-
稻—菜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与化肥减量配施对作物产量及土壤性质的影响2024-08-19
-
作物秸秆分解过程及其对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影响2024-08-19
-
秸秆电厂灰渣中钾磷元素及SiO_2回收的研究2024-08-19
-
秸秆中K元素在热解和燃烧过程释放特性实验研究2024-08-19
-
华中和西南区秸秆热解特性研究2024-08-19
-
不同秸秆利用农业循环模式下重金属Pb、Cr、Cd、As的分配特征及其评价2024-08-19
-
小麦秸秆纤维/聚丙烯塑木复合材料的研究2024-08-19
-
秸秆还田及配施肥对滴灌春小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2024-08-19
-
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土壤团聚体结构及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2024-08-19
-
秸秆育苗容器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