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秸秆覆盖条件下水氮供应对冬小麦生长、水肥利用及土壤温度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06:47
热度:

秸秆覆盖条件下水氮供应对冬小麦生长、水肥利用及土壤温度的影响【摘要】:秸秆覆盖是我国北方旱地农业的一项重要栽培措施,在提高土壤蓄水、保水和供水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同时在许多地区

【摘要】: 秸秆覆盖是我国北方旱地农业的一项重要栽培措施,在提高土壤蓄水、保水和供水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同时在许多地区能够显著提高作物产量。然而,一些研究发现,秸秆覆盖条件下作物无法获得与不覆盖时相当的产量,有时甚至显著减产。本研究针对这一问题,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水氮供应对旱地冬小麦秸秆覆盖效果的影响,以期查明秸秆覆盖时补充灌水时期和施氮量与小麦产量和水肥利用率的关系,从而揭示秸秆覆盖减产的原因,明确覆盖增产的条件,为完善秸秆覆盖技术和旱地水肥管理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取得的主要结论有: 1.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分蘖数显著降低,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同样呈降低趋势,虽然穗粒数有所增加,但最终仍然导致产量下降。无论有无秸秆覆盖,不同生育期灌水处理之间小麦产量没有显著差异。在生育期补充灌水条件下,秸秆覆盖降低了冬小麦的耗水量,但同时也降低了冬小麦水分生产效率。在灌水条件下,秸秆覆盖有降低籽粒吸氮量的趋势;而无论是否灌水,覆盖均有提高小麦茎杆吸氮量的趋势。不覆盖条件下,生育期灌水提高了氮素利用率;覆盖条件下,灌水对氮素利用率影响不明显。无论有无灌水,秸秆覆盖降低了氮素利用率。连续秸秆覆盖并还田4年后,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明显提高,灌水对此有不同影响:小麦生育后期灌水不利于覆盖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与此相对应的是,生育后期灌水的处理覆盖土壤全氮含量甚至出现低于无覆盖土壤的趋势。灌水和秸秆覆盖对土壤剖面残留硝态氮累积量和分布均没有显著的影响。 2越冬期间,秸秆覆盖土壤10cm和20cm温度均高于不覆盖土壤,而无论覆盖与否,土壤20cm温度均高于10cm温度。返青拔节期间,不覆盖土壤10cm温度高于秸秆覆盖土壤,秸秆覆盖土壤20cm温度最低。抽穗灌浆期间,秸秆覆盖10cm的土壤温度上升最快,高于不覆盖土壤,不覆盖土壤20cm温度最低。秸秆覆盖与不覆盖土壤温度在昼夜24小时内也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因生育期和土壤深度而不同。秸秆覆盖显著降低了土壤温度的变幅。无论在返青拔节期还是在抽穗灌浆期,秸秆覆盖10cm的温差(最高温-最低温)仅为不覆盖的三分之二,而20cm的温差仅为不覆盖的四分之一。秸秆覆盖对升温时间和降温时间并没有影响,而仅仅是降低了其变温的速率。 3不施氮时,秸秆覆盖小麦有增产的趋势,施氮150kg/ha时,秸秆覆盖小麦显著减产。不论施氮量高低,秸秆覆盖均有降低冬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的趋势,这与覆盖显著降低冬小麦分蘖数有直接关系。在不施氮或低氮量时,秸秆覆盖有降低穗粒数的趋势,高氮量条件下则有相反趋势。无论是否覆盖,随着施氮量增加,冬小麦产量有增加趋势,但当施氮量高于150kg/ha时,产量并不继续增加。虽然冬小麦穗粒数随施氮量增加有增加趋势,但施氮量超过150 kg/ha时,冬小麦单位面积穗数并没有随之增加,而千粒重甚至有降低的趋势,这是产量并没有继续增加的主要原因。施氮量为150kg/ha时小麦籽粒吸氮量最高、氮素利用率较高,同时残留在土壤中的硝态氮累积量不是非常高,在本试验条件下,不论秸秆覆盖还是不覆盖,冬小麦的适宜施氮量应该不高于150kg/ha。无论是否覆盖,施氮量300kg/ha的处理在土壤表层和深层均有显著的硝态氮累积,其他施氮量处理在土壤剖面均没有明显的累积峰。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秸秆覆盖对残留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和分布均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冬小麦 秸秆覆盖 灌水时期 施氮量 土壤温度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S512.1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1-2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4
  • 1.2 水分对作物的影响14-16
  • 1.2.1 水分对作物根系的影响14
  • 1.2.2 水分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4-16
  • 1.3 氮素对作物的影响16-19
  • 1.3.1 氮素对作物生长及吸收的影响16-17
  • 1.3.2 土壤氮素的残留累积17-19
  • 1.4 覆盖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9-23
  • 1.4.1 覆盖栽培的类型19-21
  • 1.4.2 覆盖栽培的温度效应21-23
  • 1.5 研究展望23-25
  • 第二章 秸秆覆盖栽培的土壤水分效应25-34
  • 2.1 材料与方法26-27
  • 2.1.1 试验地概况26
  • 2.1.2 试验设计26
  • 2.1.3 取样、计算方法及分析方法26-27
  • 2.2 结果与分析27-33
  • 2.2.1 秸秆覆盖条件下灌水时期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27-29
  • 2.2.2 秸秆覆盖条件下灌水时期对土壤耗水量及冬小麦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29
  • 2.2.3 秸秆覆盖条件下灌水处理对小麦吸氮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29-30
  • 2.2.4 秸秆覆盖条件下灌水时期对耕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影响30-31
  • 2.2.5 秸秆覆盖条件下灌水时期对冬小麦收获后土壤NO_3-N 残留分布的影响31-33
  • 2.3 讨论与结论33-34
  • 第三章 秸秆覆盖栽培的土壤温度效应34-41
  • 3.1 材料与方法34-35
  • 3.1.1 试验设计34-35
  • 3.1.2 温度测定和数据处理35
  • 3.2 结果与分析35-39
  • 3.2.1 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日平均温度的动态变化35-37
  • 3.2.2 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温度的昼夜变化37-38
  • 3.2.3 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的升温与降温速率38-39
  • 3.3 讨论与结论39-41
  • 第四章 秸秆覆盖栽培的土壤氮素效应41-49
  • 4.1 材料与方法41-42
  • 4.1.1 试验地概况41-42
  • 4.1.2 试验设计42
  • 4.1.3 取样、计算方法及分析方法42
  • 4.2 结果与分析42-48
  • 4.2.1 秸秆覆盖条件下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42-45
  • 4.2.2 秆覆盖条件下施氮量对冬小麦吸氮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45
  • 4.2.3 秸秆覆盖条件下施氮量对收获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影响45-46
  • 4.2.4 秆覆盖条件下施氮量对冬小麦收获后土壤NO_3-N 残留分布的影响46-48
  • 4.3 讨论与结论48-49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存在问题49-51
  • 5.1 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49-50
  • 5.1.1 秸秆覆盖栽培的土壤水分效应49
  • 5.1.2 秸秆覆盖栽培的土壤温度效应49
  • 5.1.3 秸秆覆盖栽培的土壤氮素效应49-50
  • 5.2 本研究的主要特色50
  • 5.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50-51
  • 参考文献51-65
  • 致谢65-66
  • 作者简介6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秸秆覆盖对旱地冬小麦灌浆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刘婷;贾志宽;张睿;郑甲成;

秸秆长度对畦灌水流推进和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郭旭新;汪有科;吴普特;赵英;

渭北旱塬不同田间管理措施下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张树兰,LarsLovdahl,同延安

秸秆覆盖在山区旱地冬小麦生产上的应用    宋凤鸣;

川中丘陵区节水栽培技术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赵小蓉;赵燮京;王昌桃;

地面覆盖和保水剂对冬小麦生长和降水利用的影响    武继承;管秀娟;杨永辉;

不同水分条件下秸秆覆盖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伊德里萨;张展羽;郭相平;魏振宁;

不同播种方式对耕层土壤温度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邵运辉;岳俊芹;郑飞;汪庆昌;任中信;孙治安;

保护性耕作对旱作区冬小麦影响的试验研究    马根众;童涵;

陕西渭北旱原冬小麦产量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    贾志宽

川中丘陵区节水栽培技术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    赵小蓉;赵燮京;王昌桃;

气候变暖背景下安徽省冬小麦产量对气候要素变化的响应    唐为安;唐为安;田红;陈晓艺;温华洋;丁霞;徐光清;

基于冬小麦信息融合的非线性产量建模分析    张俊宁;李民赞;张小超;

江苏省冬小麦春季阴湿害的风险评估及区划    吴洪颜;高苹;徐为根;

实割实测数据支持下的县级尺度冬小麦产量遥感估测    陈联裙;张群;张锦水;潘耀忠;

影响介休市冬小麦产量的原因分析    陆春花;梁运香;刘孝清;刘志宏;孙建文;

气候变化对冬小麦适播期影响及对策    李东;王雪梅;曹苏娅;

2009-2010年度石家庄异常低温对冬小麦影响    车少静;高祺;刘利军;

利用秸秆覆盖减少鸡舍氨气排放和恶臭效果研究    耿爱莲;闫玉良;王海宏;张剑;初芹;刘华贵;

水肥耦合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松敏;王仰仁;周青云;孙书洪;

我国冬小麦产量与质量有望同步提高    乔林生

冬小麦高产基肥和种肥都要施    曹一平

麦价局部回调 市场弱势盘整    沧州市粮食局 张荣胜

今夏小麦市场难起波澜    沈龙

外盘走势短期平稳 国内小麦期市转弱    李警卫

冬小麦产量预期减幅较大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两茬田里话增收    本报记者 运主伦 特约记者 曹文龙

麦价走高成主流认识    罗强

冬小麦受旱面积开始减少    本报记者 王锦

欧美很干旱 小麦很“受伤”    胡若愚

不同耕作措施对绿洲灌区冬小麦“根土系统”的影响    冯福学

秸秆覆盖保护性种植的土壤养分效应和作物生理生化响应机制研究    薛兰兰

太阳辐射减弱对冬小麦生理生化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麦博儒

水肥调控措施对冬小麦光合产物分配的模拟研究    李炎

华北平原冬小麦氮肥优化管理策略研究    岳现录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区域冬小麦生物量模拟及粮食安全评价    夏天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影响的生理基础    韩雪

不同种植模式下冬小麦夏玉米耗水特性研究    李全起

渭北旱原不同量秸秆覆盖对农田环境及春玉米生理生态的影响    蔡太义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生长及氮素利用的效应    许育彬

水氮供应对旱地小麦秸秆覆盖效果的影响    张月霞

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水氮高效利用栽培技术研究    宁东峰

秸秆粉碎与化肥混施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    董勤各

冬小麦水氮高效利用基因型差异的生理机制研究    张洋

冬小麦夏大豆种植方式与水分利用关系研究    齐林

硫氮配施对冬小麦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调控效应研究    伍利

调亏灌溉和氮营养对冬小麦生长和水氮利用的影响    雷艳

鄂北岗地不同品种冬小麦氮效率差异性的研究    柴彦君

冬小麦—夏大豆种植方式与全年水分利用关系的研究    刘岩

CO_2浓度倍增与介质施氮对冬小麦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王佩玲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