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农业秸秆烘焙与高质化应用耦合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06:12
热度:

农业秸秆烘焙与高质化应用耦合研究【摘要】:生物质能以其数量巨大、环境友好等优点,其高质化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由于生物质自身的分散性大、水分高、能量密度低以及不易储存等缺点限

【摘要】:生物质能以其数量巨大、环境友好等优点,其高质化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由于生物质自身的分散性大、水分高、能量密度低以及不易储存等缺点限制了其大规模工业化利用,而烘焙处理能有效的降低生物质的水分、提高生物质的能量密度。鉴于此,本文结合973项目“生物质转化为高品位燃料的基础问题研究”,对农业秸秆的烘焙特性、烘焙机理及其对生物质热解气化等的影响关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这为生物质烘焙工艺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对生物质高质化利用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选取多种典型的农业秸秆为样品,并结合生物质三组分,采用热重与红外联用分析仪从机理层面研究了秸秆生物质的烘焙特性及不同烘焙终温(200、230、260和290℃)对秸秆烘焙过程的影响,同时采用两步平行模型对农业秸秆的烘焙过程进行了热动力学分析。研究发现烘焙过程主要为秸秆的脱水干燥(200℃)、半纤维素的热解及少量木质素、纤维素的转化,而半纤维素热解较快,高温有利于生物质烘焙的进行,烘焙过程中的气体产物主要为H_2O、CO_2以及少量C=O、C-O-C含氧有机碳水化合物。 接着,采用固定床烘焙反应系统与激光粒度分析仪、傅里叶拉曼红外光谱分析仪、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以及比表面积分析仪等联用从宏观物理结构与微观化学组成相结合研究了生物质烘焙过程中产物的演变特性,探索了生物质的烘焙机制。研究发现烘焙后秸秆表观颜色进一步加深,逐渐由纤维状向球形发展,且更易脆,经研磨后颗粒更均匀,有利于其运输和利用;同时烘焙后秸秆中含氧量明显降低,而碳含量显著提高,热值也相应大幅度提升,而且烘焙后秸秆具有较好的表面孔隙结构,有利于其进一步热化学转化的进行;微观化学结构表明秸秆中含氧有机官能团数量明显减少,这对其热解气化产物的品质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最后,采用热解气化实验与化学动力学模拟相结合探讨了烘焙对秸秆的热解、气化等高质化利用过程的影响,以期寻求最佳的烘焙工艺系统。研究发现烘焙使得秸秆热解液化加快,热解油中水分和含氧碳氢化合物的含量明显减少,产物品质提高;气化过程中固定碳反应速率提高,产气中CO、CH4含量明显提高(30%),气体热值明显增加,同时烘焙后秸秆更易于着火燃烧,同时放热量也明显增大。 该研究表明生物质烘焙有利于其热解、气化和燃烧的快速进行以及产物品质的提高,对生物质的高质化、规模化利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农业秸秆 烘焙 宏观物理结构 微观化学组成 高质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S216.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7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2 生物质能源利用情况11-13
  • 1.3 课题研究现状13-15
  • 1.4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15-17
  • 2 农业秸秆烘焙特性热分析17-27
  • 2.1 实验样品和实验方法17-20
  • 2.2 秸秆烘焙特性20-24
  • 2.3 烘焙过程气体产物释放特性24-26
  • 2.4 本章小结26-27
  • 3 烘焙过程中秸秆物化结构演变特性研究27-49
  • 3.1 实验样品和实验方法27-31
  • 3.2 温度对秸秆烘焙的影响31-34
  • 3.3 烘焙秸秆的物化结构演变特性34-41
  • 3.4 停留时间对烘焙秸秆特性的影响41-45
  • 3.5 烘焙过程的能量产出45-47
  • 3.6 本章小结47-49
  • 4 烘焙秸秆高质化转化特性研究49-61
  • 4.1 实验样品与实验方法49-51
  • 4.2 烘焙对秸秆热转化特性影响51-60
  • 4.3 本章小结60-61
  • 5 全文总结与展望61-64
  • 5.1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61-62
  • 5.2 本文创新及特色62-63
  • 5.3 下一步工作展望63-64
  • 致谢64-66
  • 参考文献66-72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项目72-7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干燥和烘焙预处理制备高品质生物质原料的基础研究    陈登宇

中国生物质废弃物利用现状分析    刘贞先;伊晓路;孙立;许敏;傅军;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现状与展望    黄英超;李文哲;张波;

秸秆类生物质燃烧结渣与沉积倾向分析    李琦芬;任建兴;潘卫国;吴江;李壮林;

茶叶在烘焙存放过程中产生焦味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吕庆生;

21世纪绿色可再生资源——生物质    闫有旺

TG-FTIR联用研究半纤维素的热裂解特性    彭云云;武书彬;

分级处理秸秆的热解过程    杨昌炎,杨学民,吕雪松,姚建中,林伟刚

生物质燃烧技术综述    马文超;陈冠益;颜蓓蓓;胡艳军;

欧盟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李俊峰;时璟丽;王仲颖;

国外生物质能利用成热点    郭环;

国外生物质能发展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王贤华;陈汉平;邵敬爱;杨国来;张世红;刘德昌;

生物质流化床热解液化实验研究及应用    王贤华

生物质热解实验及转锥式生物质热解反应器设计理论研究    李滨

生物质的热解及燃烧特性研究    柳金伟

中国烘焙食品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伍小波

用于混合气化的生物质烘焙预处理的实验研究    王贵军

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现状及发展对策    王璐;肖健;

利用生物质废弃物生产生物基产品    毛渺浩;刘斌;

农村生物质资源的合理利用途径探讨    丁兆运;

我国生物质能资源及其利用技术现状    曹稳根;段红;

汽爆技术在农作物秸秆利用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杨春和;张爱军;白晓龙;乔启成;陈效民;

河北省唐山市循环农业发展方向与模式选择    周颖;尹昌斌;

基于TG-FNIR联用分析的农业固体废弃物热解特性研究    牛广路;薛勇;杨少鹏;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生物质颗粒慢速热解模型    李红萍;李延升;张长森;刘国际;

生物质气化中焦油的产生及其危害性    鲍振博;靳登超;刘玉乐;郭俊旺;

我国能源植物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邱谦;金梦阳;

广东省韶关市生物质能现状及生物质能发电前景探讨    张音波;夏志新;

生物质与煤复合燃烧技术及其理论研究    任晓平;石久胜;唐欣彤;刘建红;刘哲;

山东生物质能源现状与发展    张文妍;

能源技术领域研究的国家共现网络分析    朱晓宇;侯剑华;陈悦;

发展我国的生物能源势在必行    王艳凤;

新型秸秆双床热解制气工艺的设计研究    李永玲;印佳敏;左禹;马润田;吴占松;

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技术    王婷婷;郭继平;

沼气研究和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赵新波;祝诗平;

腐食性昆虫转化非粮生物质资源生产生物柴油新型原料的可行性研究    刘玉升;

稻壳燃烧特性对多孔材料烧成工艺的影响    马保国;王耀城;穆松;袁龙;

微波加热典型物料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及演变机制    夏洪应

基于组分的生物质热裂解机理研究    刘倩

医疗废物中典型组分的热解焚烧特性及回转式流化冷渣三段焚烧系统的数值模拟    祝红梅

典型危险废物在两段式回转窑焚烧系统内的热处置和结渣特性研究及其应用    李春雨

可再生能源产业技术评价与选择研究    曹卫兵

生物油水汽重整制氢及由生物质合成气合成低碳醇的研究    叶同奇

流化式自供热型制生物燃油关键装置设计理论研究    刘向东

生物质发电项目投资风险分析与决策研究    唐朝贤

栽培管理措施和环境胁迫对柳枝稷生长特性和生物质品质的影响    李继伟

泡桐在水中催化液化基础研究    衡明星

农业废弃物热解特性的研究    唐京禧

动物废弃物培养蕹菜、蝇蛆的研究    贝亦江

生物质与煤共热解实验研究    朱孔远

镁铝氧化物催化生物质衍生物的羟醛缩合研究    邢士玉

极低酸中稻壳水解特性及转化乙酰丙酸的实验研究    魏巍

哈尔滨机场配餐公司非航发展战略研究    刘宏迪

玉米秸秆热解制取生物油及其性质研究    王通洲

生物质热裂解制取生物油的研究    孙玉凤

生物质综合利用CDM项目方法学应用研究    李威

12MW生物质能发电厂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    刘婷婷

桉树木材干燥过程曲线的研究    王喜明,贺勤

棉花秸秆干燥特性的高温综合热分析    周汝雁;张全国;黄浩;

烘焙预处理对生物质气化工艺的影响    陈青;周劲松;刘炳俊;梅勤峰;骆仲泱;

桑枝屑的干燥方法与干燥机理研究    冯谦;王冠;王芳;

农业秸秆烘焙特性及对其产物能源特性的影响    陈应泉;杨海平;朱波;郝宏蒙;王贤华;陈汉平;

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再认识    张齐生;马中青;周建斌;

生物质热反应机理与活化能确定方法Ⅰ.干燥段研究    陈登宇;朱锡锋;

生物质热反应机理与活化能确定方法Ⅱ.热解段研究    陈登宇;朱锡锋;

棉花秸秆等温干燥特性试验研究及回归分析    胡建军;沈胜强;师新广;雷廷宙;崔俊贞;黄浩;

干燥前后稻壳的热解及其动力学特性    陈登宇;张栋;朱锡锋;

热解稻壳炭基多孔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应用基础    李大伟

秸秆干燥过程的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雷廷宙

生物质高温气流床气化制取合成气的机理试验研究    赵辉

生物油的烯烃改性精制及应用基础研究    杨续来

生物质选择性热解液化的研究    陆强

生物质热解油雾化燃烧及气化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张栋

用于混合气化的生物质烘焙预处理的实验研究    王贵军

生物质热解气冷凝及生物油燃烧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龙潭

北欧国家的生物质能开发及启示    汪业林;

中国生物质废弃物利用现状分析    刘贞先;伊晓路;孙立;许敏;傅军;

富氧燃烧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概述    刘庆才,陈淑荣

粉煤粒度对其燃烧特性的影响    冯俊小,乐恺,刘应书,侯庆文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现状与展望    黄英超;李文哲;张波;

生物质的能量预测及建模    王述洋,谭文英,赵殊,王立娟,刘建,孙仁山

生物质快速热解过程中产物的在线测定    张军,范志林,林晓芬,徐益谦

生物质、固废弃物的气化、热解、焚烧技术及其装备    陶邦彦,徐洪海,杭鹏志,陶士明,周书平

城市垃圾典型组分流化床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    金余其,严建华,池涌,岑可法

稻秆热解的实验研究    段佳;罗永浩;陆方;陈祎;胡瓅元;王清成;

国外生物质能发展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王贤华;陈汉平;邵敬爱;杨国来;张世红;刘德昌;

垃圾衍生燃料(RDF)流化床燃烧过程中NOx的实验研究    赵松;李海滨;阎常峰;赵增立;陈勇;

纤维素热裂解机理试验研究    廖艳芬

生物质超低酸水解制取燃料乙醇的研究    庄新姝

农业秸秆制备轻质墙体传热系数的确定    胡敏;陈先海;沈继维;陈建军;范厚权;

农业秸秆制备的轻质墙体材料推广应用措施    沈继维;

农业秸秆烘焙热分析    朱波;王贤华;杨海平;陈应泉;张世红;陈汉平;

农业秸秆烘焙特性实验    朱波;王贤华;陈应泉;杨海平;陈汉平;

农业生物质秸秆低温热解预处理技术    王贵军;罗永浩;陆方;邓剑;匡江红;张云亮;

康拜:掀起绿色风暴 捍卫碧水蓝天    

磷酸法麦秆活性炭的研制    沈铁焕,时运铭

我国砖瓦生产发展趋势浅析    冯启明;崔春龙;

锯末燃料烘干炉    

秸秆利用大有可为    

培育能源结构调整的支撑力量    陈作涛;

易腐性有机垃圾与农业秸秆混合好氧堆肥过程分析    刘永德;吕凡;崔莹;吉洁;何品晶;

加强造纸表面活性剂的研发工作 推动我国造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陈克复;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袁梅;

中国区域关键反应性气体的排放源清单    曹国良;张小曳;王亚强;车惠正;

大力发展农村沼气 科学利用再生能源——以陕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项目的实践总结    杜宏来;陈秀峰;徐长林;王晨光;周敏;严飞;赵王国;王珏;

揉碎机工作机理的分析与研究    李林;刘伟峰;赵满全;张三强;崔红梅;

改性麦草除磷效果的研究    岳文文;王宇;高宝玉;徐秀明;许醒;

序    李忠正;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技术与再生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纵瑞收;李峰;李华;

农业秸秆成绿地有机肥 上海科凯为第一开拓者    记者 倪超英

有机产业富民保生态    本报见习记者 李玉芳 闫艳 记者 高杰

新技术开辟农村能源新天地    本报记者 郑杨 (郑克文)

陵川:沼气“烧”出农家乐    赵建军 高蔚 冯亮

为菌菇业发展提供机遇    林宣

21世纪云南食用菌展望(上)    昆明食用菌研究所 桂敏英 朱苹

循环经济何时走向市场    本报记者 李莎

纸浆模塑包装罐获得多项国家专利    蔺文

30万吨木塑项目在安徽奠基    中林

国风集团30万吨木塑新材料项目奠基    通讯员 朱莉莉

利用农业秸秆制备阴离子吸附剂及其性能的研究    王宇

生活垃圾和农业秸秆共热解及液体产物分离研究    贾晋炜

农业秸秆烘焙与高质化应用耦合研究    朱波

膨化技术制备颗粒饲料的研究    臧艳茹

麦秆堆腐基质理化特性、酶活性变化及穴盘育苗的应用    刘涛

烘焙生物质疏水性能及热解特性研究    郝宏蒙

生物能源的专利法问题研究    王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