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区域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05:50
热度: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区域竞争力分析与评价【摘要】:在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背景下,太阳能光伏发电因其清洁、安全、便利、高效等特点,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具有广

【摘要】:在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背景下,太阳能光伏发电因其清洁、安全、便利、高效等特点,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也在国际环境的带动下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可以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并有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行业。 本文的研究意义体现在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个方面。理论方面,本文通过研究找出影响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区域竞争力的主成分,对以后探索针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竞争力分析的理论框架有一定作用。实践方面,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我国的战略新兴产业,针对太阳能光伏产业区域竞争力的研究较少,本文的研究对推动各区域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我国根据区域特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我国光伏产业的整体繁荣和发展。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有“研究内容上的创新”和“数据选取上的创新”两个方面。在研究内容上,现有的针对光伏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中,多为国际竞争力层面的研究,较少针对我国各区域进行研究,且现有针对太阳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定量分析中,指标的选取也只采用了贸易相关指数。因此,本文的研究力图弥补针对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区域竞争力的定量研究较少的现状。在数据选取上,现行的工业统计报表制度列出的光伏产品数量有限,远不能体现整个产业的发展规模,采用行业法、产品法来进行光伏产业统计有失偏颇。本文为了克服无法从专门统计口径获得太阳能光伏产业数据的困难,采用选取各区域以太阳能光伏产业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的为代表,统计各个公司公布年报数据,并通过计算各企业相关数据并取平均值,得出各个区域在“企业管理竞争力”这一部分的指标,使数据更能反映真实情况。 本文以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为研究对象,区域产业竞争力为理论基础。首先对产业竞争力和光伏产业分析相关文献进行了理论综述,然后对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基本情况分析进行实践分析,最后通过构建针对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区域竞争力的指标评价体系对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区域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具体地说,本文分为以下五章: 第一章:绪论。通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指出文章写作的必要性,并介绍文章的研究框架、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文献综述。系统总结国内外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发展、产业竞争力分析的典型模型以及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因素。为后文对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区域竞争力分析的研究框架的选取、影响因素分析和评价指标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 第三章:太阳能光伏产业基本情况分析。在指出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光伏产业的产业链构成和各主要环节现状、产业集聚和相关政策做了详细的分析。 第四章: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首先,在理论上选取的厉无畏基于产业经济学分析视角的产业竞争力一般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具体情况,分析影响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区域竞争力的各个因素,即从产业结构竞争力、产业组织竞争力、企业管理竞争力和外部环境四大方面来挖掘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来源;然后,在前文基础上针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太阳能光伏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最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区域竞争力,从众多影响太阳能光伏产业区域竞争力的因素当中找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的主成分得分用做分析各地在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综合得分用来分析各区域在太阳能光伏产业竞争中所处的综合地位。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首先,在全文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得到了以下三个结论:(1)影响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区域竞争力的三个主成分归纳为“微观竞争力来源”、“宏观竞争力来源”和“竞争力结果”;(2)影响各区域太阳能光伏产业竞争力排名的最主要因素为“企业管理竞争力”;(3)五个区域在光伏产业竞争力上各有优劣,太阳能光伏产业竞争力综合排序为江苏、浙江、河北、四川、宁夏。 然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区域竞争力三方面的对策:(1)集中资源培育骨干企业做优做强;(2)走差异化道路,打造区域产业集聚品牌;(3)系统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最后,本文的不足主要体现在:(1)采用的主成分分析法,能体现“共性”,但不能体现各区域因资源条件不同而产生的“特性”。(2)选择的区域样本数量较少,数据分析的可靠性会受到一定影响;(3)在定量分析指标体系当中使用了部分代理指标,可能会使分析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偏差。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产业 区域 竞争力 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法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426.6;F224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2
  • 1. 绪论12-18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2-14
  • 1.1.1 选题的背景12-13
  • 1.1.2 选题的意义13-14
  • 1.2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14-16
  • 1.3 研究方法16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16-18
  • 1.4.1 研究内容上的创新16-17
  • 1.4.2 数据选取上的创新17-18
  • 2. 区域产业竞争力概念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8-33
  • 2.1 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概念界定18-20
  • 2.1.1 竞争力的概念和分类18-19
  • 2.1.2 产业竞争力的概念19
  • 2.1.3 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概念19-20
  • 2.2 产业竞争力研究文献综述20-29
  • 2.2.1 产业竞争力研究理论基础20-21
  • 2.2.2 产业竞争力研究21-22
  • 2.2.3 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及分析模型文献综述22-27
  • 2.2.4 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综述27-29
  • 2.3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相关研究文献综述29-33
  • 2.3.1 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综合报告29-30
  • 2.3.2 太阳能光伏产业政策相关研究30-31
  • 2.3.3 太阳能光伏产业集群相关研究31
  • 2.3.4 太阳能光伏产业竞争力相关研究31-33
  • 3.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状况分析33-46
  • 3.1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33-36
  • 3.1.1 产业规模迅速壮大但产业链各环节发展不平衡33-34
  • 3.1.2 国内光伏市场逐步启动但“生产大国消费小国”问题仍存34
  • 3.1.3 光伏供给发展过快导致供大于求34-35
  • 3.1.4 各层面政策起积极助推作用但亟需加强政策与市场的互动35
  • 3.1.5 光伏发电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35-36
  • 3.2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分析36-40
  • 3.2.1 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各环节构成和现状36-38
  • 3.2.2 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能和产量38-39
  • 3.2.3 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利润率分布39-40
  • 3.3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集聚区分析40-42
  • 3.4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相关政策分析42-46
  • 3.4.1 国家层面出台的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相关政策42-44
  • 3.4.2 地区层面出台的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相关政策44-46
  • 4.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46-56
  • 4.1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区域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46-49
  • 4.1.1 太阳能光伏产业结构竞争力46-47
  • 4.1.2 太阳能光伏产业组织竞争力47-48
  • 4.1.3 太阳能光伏产业企业管理竞争力48
  • 4.1.4 太阳能光伏产业外部环境48-49
  • 4.2 太阳能光伏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49-52
  • 4.2.1 评价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49-51
  • 4.2.2 样本的选择51-52
  • 4.2.3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方法——主成分分析52
  • 4.3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分析过程与结果52-56
  • 5. 结论与建议56-61
  • 5.1 论文主要结论56-58
  • 5.1.1 影响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区域竞争力的三个主成分归纳为:“微观竞争力来源”、“宏观竞争力来源”和“竞争力结果”56
  • 5.1.2 影响各区域太阳能光伏产业竞争力排名的最主要因素为“企业管理竞争力”56-57
  • 5.1.3 各区域在光伏产业竞争力上各有优劣,综合排序为江苏、浙江、河北、四川、宁夏57-58
  • 5.2 提高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区域竞争力的建议58-60
  • 5.2.1 培育骨干企业做优做强58
  • 5.2.2 打造区域产业集聚品牌58-59
  • 5.2.3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59-60
  • 5.3 论文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方向60-61
  • 主要参考文献61-64
  • 附录64-67
  • 附录一 太阳能电池进出口相关数据64
  • 附录二 各地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数据64-65
  • 附录三 太阳能光伏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原始数据65
  • 附录四 相关系数矩阵65-66
  • 附录五 变量共同度估计值66-67
  • 后记67-68
  • 致谢68-69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6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中国地区工业竞争力评价    魏后凯,吴利学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06—2007)(上)    赵玉文;吴达成;王斯成;王文静;励旭东;刘祖明;邱第明;宋爽;葛纯;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06—2007)(中)    赵玉文;吴达成;王斯成;王文静;励旭东;刘祖明;邱第明;宋爽;葛纯;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06-2007)(下)    赵玉文;吴达成;王斯成;王文静;励旭东;刘祖明;邱第明;宋爽;葛纯;

加快启动国内光伏市场,应对国际光伏形势新变化(上)    王斯成;

日本的产业技术扶持政策与实施手段 以太阳能产业为例    程永明;平力群;

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理论及发展路径    耿亚新;周新生;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陈枫楠;王礼茂;

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陈晓燕

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构建研究    耿亚新

政策工具视角的中国光伏产业政策文本内容分析    赵丽莉

我国光伏产业竞争力研究    丁易伟

江西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吴桂仁

基于比较优势原理的西藏农业结构转型研究    熊镇邦;毛阳海;

从专业化和社会分工角度分析构建小额贷款公司的必要性    周淼华;

古代“茶马互市”贸易的分析及对现代贸易的启示    徐毅

持续竞争力:公司战略管理的核心    康建中

提升中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对策分析    李杏

基于新兴古典主义分工理论的农业产业化分析    聂晶;张明林;

中心—边缘:近代中国经济格局的转变    王列辉;

刍议人民币汇率稳定    黄庭

产业集群——东北振兴的必由之路    刘祥琪

基于自主创新的安徽省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陈乐乐;

服务经济与循环经济    季薇;

不同信息环境下价格功能的历史考察——兼论营销·博弈价格功能下的经济政策效应    李五四;

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视角    李刚;汪爽;王碧含;

苏州市及周边地区创新软环境对提高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启示    于守华;

北京产业发展新格局形成与创新产业集群构建    曾宪植;

基于创新驱动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陈树文;任筱楠;

重塑中国经济增长的区域配置模式    井百祥;刘长庚;孙红玲;

公诉专业化相关问题研究    刘涛;

论自主创新提升龙江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宋天和;莫袆;

论发挥研发中心在企业持续发展中的核心和带动作用    宋北光;

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李平

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    王岩

珠江三角洲运动服装业市场营销环境与策略研究    许玲

中国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李栋梁

中药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与评价研究    许方球

基于提升国民经济竞争力的风险投资发展研究    胡顺东

我国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张秀华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研究    曹静

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    倪国江

海洋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研究暨实证分析    徐敬俊

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阮晓毅

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    胡纯

我国柑橘出口比较优势及其可持续性研究    陈正坤

湖北省淡水渔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陈曙

邯郸市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尹慧君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研究    孟静

煤炭企业跨区域扩张风险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型构建    于婷

山东省中小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王国艳

地方政府在体育产业集群发展初期作用研究    田莉

基于结构方程的体育产业集群影响因素模型研究    巢旭

各国光伏路线图与光伏发电的进展    杨金焕;邹乾林;谈蓓月;葛亮;陈中华;

光伏产业热点话题大讨论    吕志新;

蓬勃发展的江苏光伏产业    魏启东;王素美;李保庆;

GaAs基Ⅲ-Ⅴ族多结太阳电池技术研究进展    周勋;罗木昌;赵红;周勇;刘万清;邹泽亚;

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及对我国的启示    卢明华,李国平

鼓励节能建筑的财税激励政策国际经验分析    张扬;康艳兵;

产业竞争力及其来源分析    周燕,齐中英

产业链的内涵及特性分析    曹群;姜振寰;

光伏技术在交通安全产品中的应用发展    王士元;

纵向交易关系理论综述    刘劲松;

21世纪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赵玉文;

    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蒋泓

区域产业链研究    龚勤林

基于价值创造与分配的产业价值链研究    杜义飞

供应链管理中节点间合作的决策机制与性能评价研究    于海江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美国跨国公司战略管理研究    徐涛

我国林纸一体化的模式构建与综合评价研究    邹毅实

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研究    罗元青

建设供应链协调及其支撑平台研究    薛小龙

产业链视角下中国农业纺织原料发展研究    赵绪福

产业网络的组织结构分析    黄守坤

企业合作创新的模式选择和组织设计研究    方厚政

中国棉种产业纵向协调关系研究    邹奎

避税港型离岸金融中心对华直接投资研究    曹翊

CSIQ在中国的光伏业务发展战略研究    戴军

太阳能产业的专利战略研究    李振

江西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吴桂仁

耀皮公司光伏玻璃产品发展战略研究    张旭

我国光伏产业步入新一轮调整    

光伏产业“赌注”国内市场,胜算几何?    侯艳丽;

中电光伏2008年营收逾3.5亿美元    

施正荣:警惕光伏产业再陷“春秋战国”    

政策细则:新能源战略落地的关键——光伏一线有感    马学禄;

风电和光伏产业重复建设问题不容忽视    

中电四十八所光伏产业园建设一期工程竣工    

2010年太阳能产业“乾坤大挪移” 进农村市场总价值超亿万元    何丰伦;王秋凤;

国际打工者    袁志广;李保平;

江西省新余光伏产业超常规发展之路    邵学清;陈冰川;

光伏玻璃中铁及其他着色金属离子的控制和管理    付玉生;张健;

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国光伏产业培育和发展初探    唐青;

江苏光伏产业发展状况探析    

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催化我国钢丝深加工技术的提升    李国府;吴文晨;宋仁伯;袁康;

新能源光伏产业的示范效应分析与发展对策——以保定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为例    王军;陈龙珠;崔秀丽;张国锋;

以创新管理应对金融危机——安彩光伏项目发展的启示    苍利民;关丽哲;阎韬;徐建军;王秀林;王茂鸿;刘凤玲;

新世纪光伏产业展望    施正荣;

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能否赶超世界?    施正荣;

低碳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成员——太阳能光伏技术    邵文青;

产业技术路线图与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研究——以保定为例    王仰东;邵一兵;许栋明;王秀香;赵传超;雷浩;连昱琼;

陕北民资进军光伏产业    本报记者 姚志伟

光伏竞标成豪门夜宴    CUBN实习记者 刘杰

海宁光伏产业发展坐上“动车组”    记者 方霞 通讯员 王斌 许恒益

光伏产业订单火爆资本看淡    本报记者 张涛

光伏产业:技术水平决定赢利能力    樊哲高 哲一 (本报记者 樊哲高)

发展新能源热潮高涨 光伏产业需政策支持    本报记者 马灿 通讯员 黄猛 高莫 嘉智

光伏出路在于与火电同价    刘浩

广东追赶光伏热潮    本报记者 冯晓伟

我市光伏产业扩张速度或减缓    记者 方霞 通讯员 姚晓东

全国13家开发区示范太阳能屋顶 四部委为光伏产业再辟新战场    本报记者 于南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政策效应研究    袁见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投资风险及决策研究    朱震宇

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陈晓燕

中国光伏产业创新系统研究    戚汝庆

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构建研究    耿亚新

建筑并网光伏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研究    梁佳

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构建整合研究    袁艳平

光伏跟踪系统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    徐晓冰

光伏多晶硅原料国际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余杨

基于新能源视角的碳锁定困境与政策研究    宁俊飞

政策工具视角的中国光伏产业政策文本内容分析    赵丽莉

耀皮公司光伏玻璃产品发展战略研究    张旭

我国光伏科技及产业最优投资体系研究    汪瑜佩

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与改进    张峥

大功率多重化光伏控制器的研究    刘文晋

光伏并网系统最大功率跟踪及反孤岛运行控制方法研究    曹建博

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研究    王富卿

三相光伏并网控制系统研究    周洪伟

基于生物网络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研究    王磊

光伏并网发电的功率平抑控制    邱培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