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利用作物秸秆制备成型生物质活性炭及纤维板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05:27
热度:

利用作物秸秆制备成型生物质活性炭及纤维板【摘要】:农作物秸秆作为可再生资源,不仅含有丰富的碳源,而且可以部分代替木材资源。然而我国秸秆资源利用率还很低,目前主要集中于直接还田、沼气

【摘要】:农作物秸秆作为可再生资源,不仅含有丰富的碳源,而且可以部分代替木材资源。然而我国秸秆资源利用率还很低,目前主要集中于直接还田、沼气或肥料发酵,这些利用方式仍然无法满足大量秸秆的综合利用问题。近些年来,研究者认识到,开发秸秆工业化用途是解决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利用作物秸秆资源开发活性炭和纤维板等环境绿色高科技产品已成为研究热点,这不仅可实现农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而且也可缓解当前木材资源紧缺问题,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选用常见的豆秆、麦秆等农作物秸秆为材料,研究了豆秆制备高性能成型活性炭的可行方法,探讨了成型工艺条件对其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制备的成型生物质活性炭对水中典型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及机理;研究了麦秆纤维预处理对纤维板性能影响,分析了麦秆纤维板性能与预处理时间、温度、弱酸处理等的关系。主要成果如下: (1)不同成型工艺处理制得的豆秆成型生物质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及表面形态存在差异。豆秆在700℃炭化、并经H3P04改性处理,然后制备成型生物质活性炭,其比表面积达320-359 m2·g-1,孔隙发达。不同成型工艺条件对亚甲基蓝吸附值的影响强弱顺序为热处理温度成型压力胶粘剂比例热处理时间。得出豆秆成型生物质活性炭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粘结剂比例为15%,成型压力为65 MPa,热处理温度为260℃,热处理时间为90 min。按此条件制得的豆秆成型生物质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值可达135 mg·g-1。成型工艺条件显著影响所制备的豆秆生物质活性炭的表面形态和吸附性能。 (2)豆秆成型生物质活性炭对菲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较大的吸附容量。其吸附菲的速率很快,24 h吸附达到平衡;其对水中菲的去除率均高于98%,与商品活性炭对菲的去除率相当。在实验浓度范围内,菲在成型生物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呈线性(R20.97),分配作用占主导。离子强度对成型生物质活性炭吸附菲有显著影响,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其对菲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速率均逐渐下降。由于生物质活性炭的孔结构(孔形状、孔径及孔分布)以及污染物自身的分子极性、分配系数、水中溶解度等性质不同,导致生物质活性炭对复合污染下不同PAHs的去除能力存在差异。豆秆成型生物质活性炭对复合污染下三种PAHs的去除能力大小为菲萘苊;对于复合污染中同一PAHs,不同条件下制备的豆秆成型生物质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也存在差异。相比于单一菲污染处理,其对复合PAHs污染下菲的去除能力均有所减弱。 (3)水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纤维板力学性能有明显影响。实验温度(40℃~100℃)范围内,随着温度提高,纤维板力学性能显著增强;但随着时间延长,纤维板性能呈先提升然后变弱的趋势。水热处理最佳条件为:温度100℃,时间20 min。适度增加施胶量能提高纤维板力学性能,但过量施胶,只能增加胶层厚度,对纤维板性能并不能发挥显著作用,水热处理下最佳的施胶量为12%。乙酸处理能显著改变麦秆纤维的表面性质,为脲醛树脂与纤维提供良好的胶合环境,从而提高纤维板力学性能;乙酸处理的最佳条件为投加量4%,温度80℃,时间20 min。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 成型工艺 生物质活性炭 多环芳烃 纤维板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X712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2-22
  • 1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12-13
  • 2 成型活性炭及其制备13-18
  • 2.1 以粉状活性炭为原料制备成型活性炭14
  • 2.2 粉状活性炭成型过程的影响因素14-16
  • 2.3 活性炭表面化学改性16-18
  • 3 农作物秸秆纤维板及其制备18-19
  • 3.1 农作物秸秆纤维板发展概况18
  • 3.2 秸秆原料纤维板的预处理18-19
  • 4 利用作物秸秆制备成型生物质活性炭和纤维板的前景分析与展望19
  • 5 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19-22
  • 第二章 高性能成型生物质活性炭的制备22-32
  • 1 材料与方法22-26
  • 1.1 实验材料22-23
  • 1.2 作物秸秆23
  • 1.3 实验方法23-26
  • 2 结果与讨论26-30
  • 2.1 成型生物质活性炭的比表面积26-27
  • 2.2 成型生物质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27-28
  • 2.3 成型工艺与成型生物质活性炭物理结构的关系28-30
  • 3 结论30-32
  • 第三章 成型生物质活性炭对水中多环芳烃的吸附作用32-40
  • 1 材料与方法32-34
  • 1.1 试剂与仪器32
  • 1.2 PAHs溶液的配置32-33
  • 1.3 实验方法33-34
  • 2 结果与讨论34-38
  • 2.1 成型生物质活性炭吸附动力学34
  • 2.2 成型生物质活性炭对水中PAHs的处理性能34-36
  • 2.3 离子强度对成型生物质活性炭吸附水中菲的影响36-38
  • 3 结论38-40
  • 第四章 脲醛树脂麦秆纤维板的制备及预处理对其性能的影响40-52
  • 1 材料与方法40-42
  • 1.1 材料40
  • 1.2 仪器40-41
  • 1.3 实验方法41-42
  • 2 结果与讨论42-51
  • 2.1 水热处理对麦秆纤维板性能的影响42-44
  • 2.2 胶粘剂对麦秆纤维板性能的影响44-46
  • 2.3 弱酸处理对麦秆纤维板性能的影响46-51
  • 3 结论51-52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52-54
  • 1 总结52-53
  • 2 创新点53
  • 3 问题与展望53-54
  • 参考文献54-6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0-62
  • 致谢6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成型活性炭的制备研究进展    甘琦;周昕;赵斌元;胡克鳌;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进展    刘丽香;吴承祯;洪伟;李键;蔡冰玲;林淑伟;

坡缕石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动力学    彭书传;王诗生;陈天虎;姜绍通;安志环;

面向21世纪的农作物秸秆材料工业    周定国,梅长彤

活性炭及基材种类对活性炭成型物性能的影响    左宋林,高尚愚,周建斌,胡成文,刘启明

碘值、亚甲基蓝及焦糖脱色力与活性炭孔隙结构的关系    高尚愚,周建斌,左宋林,胡成文,刘启明,安部郁夫

表面改性活性炭对CO_2的吸附性能    王重庆,刘晓勤,姚虎卿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稻秸纤维表面化学特性及稻秸纤维板性能的影响    潘明珠;连海兰;周定国;

胶接过程对活性炭孔隙结构影响的研究    高尚愚,安部郁夫,周建斌,左宋林,胡成文,刘启明

三油酸甘油酯复合吸附剂去除狄氏剂和异狄氏剂的研究    霍金仙,刘会娟,曲久辉,茹加,刘海宁,李国亭

麦秆纤维特性及脲醛树脂麦秆纤维板工艺的研究    艾军

可见光响应TiO_2与TiO_2/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陈孝云

玻璃纤维增强三倍体毛白杨木质(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    张双保,赵立,鲍甫成,周海滨,王宏棣

中密度纤维板生产技术发展趋势    满文焕,兴丰

HDPE基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吴远楠;武军;

NMMO工艺纤维素膜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吴翠玲,李新平,秦胜利,陈立红

发泡剂对聚乙烯/废纸复合发泡材料的影响    白一;平清伟;张彦波;

成型活性炭的制备研究进展    甘琦;周昕;赵斌元;胡克鳌;

活性炭的制备及应用新进展    魏娜,赵乃勤,贾威

中林-46速生杨制浆性能的研究    杜煜,张安龙,文志军

玄武岩纤维复合纸板及其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胡琳娜,尚德库,高长鸿,郭振华,王广健

活性炭吸附纸制造工艺及性能研究    周建斌,周小凡,曾丽萍,祝磊,高尚愚

利用废弃泡沫塑料制作保温复合板的研究    肖力光;周强;徐茹;吴秋艳;

腐殖化进程中的微生物    王一明;林先贵;徐江兵;

作物秸秆资源的农业综合利用研究    唐东民;伍钧;祝亮;胡华;

生物碳质吸附剂的结构特征与吸附机理    陈宝梁;周丹丹;朱利中;

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    李景明;孙玉芳;

秸秆微生物降解过程中不同预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    李湘;魏秀英;董仁杰;

秸秆能源利用模式分析及进展    李欢;杨仁斌;陈亮;

中国区域关键反应性气体的排放源清单    曹国良;张小曳;王亚强;车惠正;

机械法制纤维素纤维缓冲包装材料的影响因素研究    李洪来;张安龙;

生物质能的利用与开发    李婧;郑庆红;赵宇;

滩涂海水种植-养殖系统微生物修复研究    黄凤莲

秸秆热化学液化工艺和机理的研究    梁凌云

麦秆纤维特性及脲醛树脂麦秆纤维板工艺的研究    艾军

新型多孔炭材料——木陶瓷的研究    李淑君

玉米芯酶法制备低聚木糖的研究    石波

α—纤维素膜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    吴江

胶原蛋白与植物纤维素的结合机理及利用    付丽红

无胶人造板制造工艺的研究    金春德

碱法制浆黑液中木素综合利用的研究    刘全校

Ⅰ-214杨木单板染色及其光变色的规律研究    周宇

姜堰市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游卫东

稻草碎料板工艺的研究    向琴

单板切条机切削机构设计机理的研究    贾娜

生物质热裂解制油机理试验研究及流化床闪速热裂解装置设计    洪军

中密度纤维板(MDF)的密度及其在线检控    许俊

室外型中密度纤维板制造工艺的研究    杨小军

麦秆木材混合中密度纤维板的研究    潘晖

脲醛树脂胶粘剂的改性研究    朱丽滨

中国与IEA国家生物质能利用比较研究    岳建芝

活性炭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王新征

麦秸特性与麦秸刨花板制板工艺的研究    张冬梅,韩广萍,何灵芝

PP/秸秆复合材料的热压成型工艺研究    肖亚航,傅敏士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及配套机具(综述)    夏萍,江家伍

掺杂TiO_2 纳米粉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菅盘铭,夏亚穆,李德宏,王晓燕

煤质活性炭的光催化再生    刘守新,孙承林,张世润

吸附于Cu/AC和Fe/AC催化-吸附剂上的苯酚的催化氧化    赵江红,刘振宇

酸催化水解法制备可见光响应N掺杂纳米TiO_2催化剂    刘守新;陈孝云;陈曦;

成型活性炭的制备研究进展    甘琦;周昕;赵斌元;胡克鳌;

活性炭纤维制造和应用的新进展    张华

异氰酸酯胶稻草刨花板制造工艺    陆仁书,濮安彬,张显权,王伟宏,韩春雷

曹县实施作物秸秆先转化增值后再还田工程    张洪钦

活性炭用于烟气脱硫的研究进展    胡海祥,彭会清,赵根成

复合滤质材料与活性炭对病毒的作用比较    刘尚文;汪红;王早文;

利用作物秸秆制淀粉技术    

活性炭的改性及应用进展    程淑云;

利用作物秸秆生产淀粉新工艺    王忠民

作物秸秆制取氧化腐植酸研究初报    王为民,成绍鑫,孙明强

活性炭材料的改性及其应用    程玉良

微波辐照活性炭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状况与展望    钟丽云;吴光前;

作物秸杆生产单细胞蛋白的研究概况    梁新红,常景玲

推广作物秸秆施用技术 促进低碳农业发展    丁金海;

几种作物秸秆基质的比较研究    程志芳;王晋华;赵肖斌;米国全;

中间相沥青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景磊;刘辉;赵东林;迟伟东;沈曾民;

四青作物秸秆加工饲料及山羊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戴晖;陈启康;

活性炭材料在空气净化中的应用    汤华民;李江存;舒一兰;

作物秸秆制取氧化腐植酸研究初报    王为民;成绍鑫;孙明强;

作物秸秆在循环农业中的应用    曹敏建;于海秋;

天然气吸附用活性炭制备的放大试验研究    代晓东;刘欣梅;钱岭;张建;阎子峰;

活性炭改性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蔡芬芬;朱义年;梁美娜;

“三化”复合处理对秸秆饲用价值的研究    曹玉凤;李英;李建国;刘荣昌;

内置式秸秆反应堆技术在温室黄瓜上的应用    武邑县蔬菜发展中心 骆文忠 何铁锁

秸秆氨化处理营养高    燕平

蔬菜专家雪中送“炭”    本报记者 陈忠权

清苑县小麦秸秆成了抢手货    任浩君

作物秸秆田间原位生物转化还田关键技术研究    石岩

柳行街道作物秸秆层层消化    通讯员 李庆平程文军

稻草变燃油 残渣可肥田    吴晶晶

我市力推消化秸秆新技术    王克鹏孙东文

秸秆饲草草块加工技术    佚名

秸秆还田技术措施    毛国强

物理活化法制备椰壳基活性炭及其孔结构演变    杨坤彬

煤基活性炭赋磁调孔机理的研究    张军

活性炭及其改性催化剂应用于碘化氢分解的性能及机理研究    陈云

活性炭在袋式除尘器内脱除元素汞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丁建东

电化学电容器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    黄小文

毛竹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王玉新

介孔氧化硅气凝胶和微孔活性炭的制备、织构及氢气吸附性能    刘国强

杨梅核的综合利用研究    成纪予

炭基材料的汽油吸附脱硫研究    于维钊

石油焦基活性炭的制备、修饰与应用基础研究    代晓东

利用作物秸秆制备成型生物质活性炭及纤维板    韩进

生物质资源制备高品质活性炭的研究    杨娟

彩色活性炭的制备    张倩

高品质杏核壳活性炭制备技术    郝明明

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    康琴琴

生物质基活性炭制备工艺开发    周赫

活性炭自燃危险性的研究    王宁

活性炭模块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    陈寒光

头发基活性炭的制备、表征与吸附性能研究    王敏

红麻杆基活性炭的制备、表面织构及其性能研究    陈卫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