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秸秆还田与施肥对作物和土壤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05:15
热度:

秸秆还田与施肥对作物和土壤的影响【摘要】:秸秆还田是我国目前循环经济下处理秸秆的重要途径,随着作物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秸秆还田条件下配施氮肥成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本研究通

【摘要】:秸秆还田是我国目前循环经济下处理秸秆的重要途径,随着作物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秸秆还田条件下配施氮肥成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秸秆还田下不同氮肥对我国黄淮海平原典型农区作物籽粒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养分吸收状况、土壤速效养分和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在相同氮肥用量条件下,秸秆还田有增加小麦籽粒产量的趋势,增产率为6.34%-12.17%,但秸秆还田和不还田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与不施氮肥相比,氮肥导致籽粒产量的增加主要由于增加单位面积冬小麦穗数所致,但不同施肥量之间籽粒产量没有显著性差异。此外,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地上部氮素、磷素和钾素吸收量的增加也有明显促进作用。 2.秸秆还田配施氮肥提高了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增加了土壤脲酶活性,提高了土壤硝态氮总量,特别是提高了0-80cm硝态氮含量,减少了80-180cm的硝态氮含量,为作物养分吸收提供了肥力基础。 3.不施氮条件下,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夏玉米籽粒产量。秸秆还田条件下,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处理相对于单施无机氮肥夏玉米籽粒产量有所增加,但未达到显著水平。有机肥施用有助于玉米穗粒数的增加,但对夏玉米百粒重的影响并不明显。有机无机氮肥配施作物氮肥利用率明显高于单施无机氮肥处理,增加率为12.6%-21.7%。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可增加作物氮素、磷素和钾素吸收量,特别是在作物生长后期的增加作用更为明显。 4.秸秆还田下有机无机氮肥配施相对于单施无机氮肥处理可明显增加夏玉米生长中期和后期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同时,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可明显提高夏玉米乳熟期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和土壤脲酶活性,促进有机氮向无机氮的转化,为夏玉米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提供充足的肥力基础。此外,秸秆还田下有机无机氮肥配施还可促进作物对土壤硝态氮的吸收,降低了土壤深层硝态氮含量,减少土壤氮素的淋失,防止环境污染。 【关键词】:秸秆还田 氮肥 有机肥 作物 产量 养分吸收 土壤性质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S147.2
【目录】:
  • 致谢3-4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20
  • 1.1 秸秆的概念及特点8
  • 1.2 秸秆利用途径8-10
  • 1.2.1 秸秆作肥料8-9
  • 1.2.2 秸秆作饲料9
  • 1.2.3 秸秆作燃料9-10
  • 1.2.4 其它利用途径10
  • 1.3 秸秆还田分解的影响因素10-13
  • 1.3.1 施肥对秸秆分解的影响10-11
  • 1.3.2 土壤条件对秸秆分解的影响11
  • 1.3.3 不同还田方式对秸秆分解的影响11-12
  • 1.3.4 土壤生物对秸秆分解的影响12
  • 1.3.5 其它条件对秸秆分解的影响12-13
  • 1.4 秸秆还田与施肥对作物和土壤的影响13-17
  • 1.4.1 秸秆还田与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13-14
  • 1.4.2 秸秆还田与施肥对作物养分吸收的影响14-15
  • 1.4.3 秸秆还田与施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15-16
  • 1.4.4 秸秆还田与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16
  • 1.4.5 秸秆还田与施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16-17
  • 1.5 选题依据17-18
  • 1.5.1 研究背景与目的17-18
  • 1.5.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8
  • 1.5.2.1 研究内容18
  • 1.5.2.2 技术路线18
  • 1.6 研究区概括18-20
  • 2 秸秆还田与施氮量对冬小麦和土壤的影响20-34
  • 2.1 试验设计与方法20-21
  • 2.1.1 试验设计20
  • 2.1.2 样品采集与处理20-21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21
  • 2.1.4 数据处理21
  • 2.2 结果与分析21-33
  • 2.2.1 秸秆还田与施氮量对冬小麦的影响21-26
  • 2.2.1.1 秸秆还田与施氮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21-22
  • 2.2.1.2 秸秆还田与施氮量对冬小麦氮肥表观利用率及氮素吸收的影响22-24
  • 2.2.1.3 秸秆还田与施氮量对冬小麦地上部不同生育期磷素吸收的影响24-25
  • 2.2.1.4 秸秆还田与施氮量对冬小麦地上部不同生育期钾素吸收的影响25-26
  • 2.2.2 秸秆还田与施氮量对土壤的影响26-33
  • 2.2.2.1 秸秆还田与施氮量对土壤碱解氮的影响26-27
  • 2.2.2.2 秸秆还田与施氮量对土壤速效磷的影响27-28
  • 2.2.2.3 秸秆还田与施氮量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28-29
  • 2.2.2.4 秸秆还田与施氮量对土壤硝态氮垂直分布的影响29-31
  • 2.2.2.5 秸秆还田与施氮量对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影响31-32
  • 2.2.2.6 秸秆还田与施氮量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32-33
  • 2.3 小结33-34
  • 3 秸秆还田与不同氮源对夏玉米和土壤的影响34-48
  • 3.1 试验设计与方法34-35
  • 3.1.1 试验设计34
  • 3.1.2 样品采集预处理34-35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35
  • 3.1.4 数据处理35
  • 3.2 结果与分析35-47
  • 3.2.1 秸秆还田与不同氮源对夏玉米的影响35-40
  • 3.2.1.1 秸秆还田与不同氮源对夏玉米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35-36
  • 3.2.1.2 秸秆还田与不同氮源对夏玉米氮肥表观利用率及氮素吸收的影响36-38
  • 3.2.1.3 秸秆还田与不同氮源对夏玉米地上部不同生育期磷素吸收的影响38-39
  • 3.2.1.4 秸秆还田与不同氮源对夏玉米地上部不同生育期钾素吸收的影响39-40
  • 3.2.2 秸秆还田与不同氮源对土壤的影响40-47
  • 3.2.2.1 秸秆还田与不同氮源对土壤碱解氮的影响40-41
  • 3.2.2.2 秸秆还田与不同氮源对土壤速效磷的影响41-42
  • 3.2.2.3 秸秆还田与不同氮源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42-43
  • 3.2.2.4 秸秆还田与不同氮源对土壤硝态氮垂直分布的影响43-45
  • 3.2.2.5 秸秆还田与不同氮源对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影响45-46
  • 3.2.2.6 秸秆还田与不同氮源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46-47
  • 3.3 小结47-48
  • 4 全文结论与建议48-49
  • 4.1 结论48
  • 4.2 建议48-49
  • 参考文献49-5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小麦秸秆还田对小麦、花生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王才斌,朱建华,成波,张礼凤,孙秀山

小麦秸秆粉碎还田量试验初报    吴玉荣;

秸秆直接还田对当季作物产量效应    李录久,杨哲峰,李文高,徐志斌,胡永年,苗春苗,肖凤体

四川凉山盐中灌区高产稳产农田土壤培肥研究    彭世逞;吉牛拉惹;

原生质体诱变技术选育糙皮侧耳秸秆分解菌株    王谦;巩竞;金黎明;杨栋慧;王蕾;

长期秸秆还田及休闲处理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周波;刘登民;劳秀荣;聂俊华;孙伟红;

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长年;苏仕华;成英;卢红;

水稻秸秆还田对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孙华;钱国明;徐冬太;黄花香;刘红声;金建康;罗军元;

不同还田方式下有机物料有机碳分解规律研究    迟凤琴;匡恩俊;宿庆瑞;张久明;

小麦秸秆覆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胡宪林;

星星草的耐盐能力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研究    张立宾;刘玉新;张明兴;

畜禽有机肥料对土壤有效铜锌铁锰含量的影响    赵征宇;蔡葵;赵明;

不同钾肥用量对玉米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郑福丽;刘兆辉;张文君;江丽华;王梅;林海涛;

施用硫酸钾镁对苹果产量、品质和叶片矿质营养的影响    林海涛;江丽华;刘兆辉;宋效宗;郑福丽;王梅;张文君;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性质的通径分析    黄书涛;

有机肥料对土壤可溶性氮素变化的影响及肥效研究    赵明;赵征宇;蔡葵;于秋华;王文娇;

畜禽粪肥不同用量对青花菜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李祥云;宋朝玉;王瑞英;王圣健;高峻岭;朱丕生;

不同水肥条件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朱同彬;诸葛玉平;刘少军;娄燕宏;

轮作和休茬对日光温室黄瓜连作土壤的改良效果    吴焕涛;魏珉;杨凤娟;王秀峰;

山东主要土类的解磷细菌及其与供磷特性的相关分析    王健;刘波;陈文;孟庆华;刘继永;

春甘蓝-玉米-冬甘蓝轮作制下N肥施用量研究    何传龙;郭熙盛;王文军;武际;

玉米-线辣椒套作系统中土壤养分与土壤生物因子的关系    徐强;谢宝英;

肥料与石膏配施对滨海盐土玉米生理活性的影响    李孝良;李健姣;吕宝磊;陈效民;王晓洋;詹国飞;

覆盖免耕对棉田土壤物理性质及棉花生理特性的影响    郑曙峰;王维;徐道青;屈磊;

包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施对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李敏;叶舒娅;刘枫;袁嫚嫚;

不同控释氮肥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袁嫚嫚;叶舒娅;刘枫;李敏;吴学忠;

合肥地区大棚土壤7种重金属相关环境质量评价    蒋光月;郭熙盛;朱宏斌;何传龙;

非洲菊连作对土壤理化性状与生物性状的影响    马海燕;徐瑾;孙霞;朱翠英;郑成淑;

粤北大宝山铅锌矿区土壤—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植物体系的微生物特征研究    秦建桥;罗育池;阮文刚;刘源锋;

铅在我国3种自然土壤中的含量及化学形态分布特征研究    文方;姚娜;朱菲菲;周友亚;谷庆宝;李发生;侯红;

连作杨树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酚酸的累积及其化感效应    王延平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施氮对高产夏玉米源库代谢特征的调控    王俊忠

不同耕作措施对绿洲灌区冬小麦“根土系统”的影响    冯福学

中水灌溉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王齐

温性荒漠草原放牧利用退化草地生态系统营养动态研究    焦婷

保护性耕作对旱区小麦—菘蓝轮作土壤生态及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杨江山

两种典型盐生植物耐盐机理及应用耐盐植物改良盐渍土研究    李瑞利

TNT污染土壤的生物泥浆反应器修复机理研究    谯华

施用工程菌和草木灰对污染土壤Cd形态和小麦生长的影响    朱小娇

猪粪农用对土壤—小麦系统中镉迁移的影响    翟静雅

不同修复措施下侵蚀红壤的团聚体稳定性与肥力特点    杨莹莹

鄂北岗地不同品种冬小麦氮效率差异性的研究    柴彦君

水稻根际促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水稻作用效果的研究    胡雪

鄂南棕红壤区施用石灰对桃园土壤和树体营养的效应研究    蔡东

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土壤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时空演变特征    闫鸿媛

不同棉花基因型钾吸收和利用效率差异的机理研究    夏颖

油菜轻简化生产中几项养分管理关键技术的初步研究    苏伟

黄连栽培模式对土壤因子的影响及黄连品系间主要生理指标研究    李鑫鑫

夏玉米高产规律的研究——Ⅰ.高产玉米的生理指标    王忠孝,王庆成,牛玉贞,杜成贵,高学曾,李登海,毛丽华

谷类作物的氮肥利用效率及其提高途径研究进展    范仲学,王璞,梁振兴

有机无机肥料长期配施对作物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晁赢;李絮花;赵秉强;左余宝;林治安;

秸秆直接还田对当季作物产量效应    李录久,杨哲峰,李文高,徐志斌,胡永年,苗春苗,肖凤体

太湖稻麦地区秸秆还田增产及培肥效果    王振忠,董百舒,吴敬民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李孝勇,武际,朱宏斌,王允青

白腐菌纤维素酶高酶活菌株的筛选    费尚芬;鹿宁;刘坤;刘毅;

油松蒙古栎种植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曹彧;崔建国;张云鹏;镡娟;

小麦氮磷钾肥配施的效应研究    陶帅平;阚中培;

高岭石层间尿素-水体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田玉玺;黄世萍;汪文川;

农田水肥效应及其生理机制研究    高亚军

不同玉米基因型叶片保绿性生理机理及遗传研究    刘开昌

区域农业生产环境影响的价值评估方法及应用    刘光栋

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特性的研究    周岭

CO_2和O_2浓度对土壤腐殖质形成与转化的影响    于水强

旱地土壤残留矿质氮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苏涛

玉米秸秆厌氧消化试验研究    高志坚

麦秸和稻草高效中温厌氧消化实验研究    朱保宁

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基因型差异研究    顾海永

秸秆还田下不同氮肥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麒;曾宪楠;孙羽;卞景阳;冯延江;王萍;

提高土壤肥力的一项有效措施——秸秆还田    范琼文

红壤水田秸秆还田对三熟各季作物的增产效应    王国法,蒋彭炎,陆龙泉,吴柏荣

制定秸秆直接还田技术规程的研究    

实施玉米机械秸秆还田的八项注意    李加恩,唐守晋

凤冈油菜秸秆还田的效果分析    刘富春

油菜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赵继献,朱文秀

秸秆还田地块耕作管理“三要”    薛玉华

浅析作物秸秆还田应用技术    马金芝;刘悦上;陆卓;

应用生态系统原理发挥秸秆还田的经济效益    余彦波,刘棣良

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直播稻田土壤碳固定及其产量的影响    段华平;牛永志;李凤博;卞新民;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比较研究    周勇;黄海东;吴一鸣;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及其展望    陈新;张瑞宏;

成都平原麦稻双免耕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汤永禄;黄钢;郑家国;李朝苏;邓先和;付书明;

酵素菌在秸秆还田中的应用研究    朱绍林;乔红梅;姜晓清;周明;

玉米秸秆安全还田方法的研究    刘武仁;郑金玉;冯艳春;刘凤成;罗洋;邱贵春;蔡红岩;

作物秸秆还田对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研究    何建新;王志进;朱建桦;张晓建;严玉娟;

浅论农业秸秆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的技术途径    袁梅;

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减少环境污染    樊旭;

推行绿色技术 发展低碳农业    任小平;孙达义;

我区力推秸秆还田沃土工程技术    记者 宋春风 通讯员 陈彦毅

省农垦六成麦地秸秆还田    王戴群记者 孙全龙

大荣集团氰胺化钙变身催腐剂    梁建统

9.2万亩棉花实施秸秆还田    通讯员 刘世全

应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    安徽凤阳县 田益全

驿城区农机局抓好玉米机收和秸秆还田工作    本刊记者 吕磊通讯员 胡军锋

清洁 节能 省钱    本报记者 韩光亮 通讯员 庄君 姜龙金 刘瑞华

全市秸秆还田将达100万亩    刘璇 陈志奎

今秋明春四川秸秆还田百万亩    通讯员 彭福智 记者 邓万祥

秸秆还田及绿肥利用技术    中化化肥高级顾问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王兴仁

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钾素效应研究    王志勇

黄土高原农田综合地力及碳汇特征对连续多年玉米秸秆全量还田的响应    慕平

水旱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的培肥和增产效应    武际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基于试验与模型的C、N循环研究    潘志勇

长期施钾对北方典型土壤钾素及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    谭德水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农田生态环境和周年生产力的影响    刘世平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多熟复种稻田土壤耕作和秸秆还田的效应研究    陈冬林

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农田土壤健康状况的影响及作物响应研究    韩宾

周年秸秆还田与土壤耕作对水稻产量、品质及稻季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王子臣

高产农田生态系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和施肥水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赵彩霞

吉林省雨养农业区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    李万良

秸秆还田条件下稻麦生产密肥调控技术研究    吴延华

秸秆还田与施肥对作物和土壤的影响    苗峰

双辊秸秆还田旋耕机的研制开发    刘小伟

关中麦玉轮作区施氮对秸秆还田小麦产量和秸秆养分释放的影响    张亮

秸秆还田和氮肥施用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霍竹

秸秆还田农户意愿与机械作业收益实证研究    李建政

秸秆还田对宁南旱作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路文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