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用于吸除油污的秸秆炭化材料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05:01
热度:

用于吸除油污的秸秆炭化材料研究【摘要】:目前水体油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对人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而膨胀石墨和高吸油树脂等具有代表性的吸油材料,存在生产污染、成本高等问题。部分农

【摘要】:目前水体油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对人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而膨胀石墨和高吸油树脂等具有代表性的吸油材料,存在生产污染、成本高等问题。部分农作物秸秆如玉米秸秆等具有天然的吸油能力,炭化处理后可作为新型吸油材料。 本课题根据研究需要自行设计了固定床式生物质热解炭化试验装置,以花生壳、油菜秸秆、玉米秸秆三种农业剩余物为试验原料,对在350℃~550℃的热解炭化温度、5℃/min~15℃/min的升温速率、30min-90min的保温时间下制备的秸秆炭化材料的吸油性能与基本物理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各炭化工艺参数对炭化材料吸油性能与基本物理特性的影响,探索最佳炭化工艺参数,分析秸秆炭化材料的吸油机理,研究炭化材料吸油后燃烧利用的可行性。为吸油用秸秆炭化材料的生产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基础数据。 研究结果表明: 花生壳、油菜秸秆和玉米秸秆三种原料随炭化温度的上升固体炭化物得率均有所下降,当炭化温度从350℃上升为450℃时,固体炭化物得率下降幅度较大。在相同炭化工艺条件下花生壳的固体炭化物产率最高,而其生物油产率最低。炭化温度对3种原料的炭化产物得率的影响最显著。 采用炭化温度为550℃、升温速率为5℃/min、保温时间为90min制备的花生壳、油菜秸秆、玉米秸秆炭化材料的吸油倍率指标最佳,其中炭化温度对炭化材料的吸油倍率影响最显著。玉米秸秆炭化材料的最大吸油倍率高于其他两种炭化材料,接近10g/g;花生壳炭化材料的吸油倍率最小,仅为1g/g左右。三种炭化材料在30min的吸附时间内均达到饱和状态。 三种样品中花生壳炭化材料的比表面积最大,玉米秸秆炭化材料的比表面积最小。比表面积对于吸附性能的判断没有实际意义。三种炭化材料以中孔(2-50nm)和大孔(50nm以上)为主。范围在1000~7300nm的孔对0#柴油的吸附作用贡献最大。 三种炭化材料吸油后的挥发分含量均在50%以上。吸油后三种秸秆炭化材料的发热量都达到或者超过无烟煤的发热量,容易着火与燃尽,整个燃烧过程都具有良好的燃烧性能,是优质的锅炉燃料,作为锅炉点火材料使用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关键词】:农业剩余物 热解炭化装置 炭化吸油材料 吸油性能 基本物理特性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Q424
【目录】:
  • 致谢3-4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9
  • 1.1 课题研究背景8-14
  • 1.1.1 当前国内外油污染现状9-12
  • 1.1.2 农作物秸秆研究与利用现状12-14
  • 1.2 油吸附技术与吸油材料的研究与利用现状14-16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6-17
  • 1.4 本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17
  • 1.5 意义及创新点17-19
  • 第二章 生物质热解试验装置的设计与研制19-34
  • 2.1 研制思路19-20
  • 2.2 反应器结构设计20-25
  • 2.2.1 反应器的设计思路20-21
  • 2.2.2 炉体结构设计21-22
  • 2.2.3 反应釜结构设计22-23
  • 2.2.4 炉盖结构设计23-24
  • 2.2.5 反应器整体结构24-25
  • 2.3 加热系统25-27
  • 2.3.1 加热方式及材料的确定25
  • 2.3.2 加热系统负荷计算25-27
  • 2.3.3 加热系统控制设计与布置27
  • 2.4 冷凝系统设计27-30
  • 2.4.1 冷凝方式的确定以及设计思路27-28
  • 2.4.2 冷凝系统构成及特性28-30
  • 2.5 生物质热解试验装置的性能研究30-33
  • 2.5.1 实验方法与数据30-31
  • 2.5.2 性能测试结果分析31-33
  • 2.6 本章小结33-34
  • 第三章 秸秆炭化材料制备34-48
  • 3.1 秸秆炭化原理34-35
  • 3.2 试验原料与设备35-37
  • 3.2.1 原料准备35-36
  • 3.2.2 试验设备36-37
  • 3.3 试验参数选取37-43
  • 3.3.1 影响热解炭化的因素37-39
  • 3.3.2 热解炭化温度39-41
  • 3.3.3 升温速率41-43
  • 3.3.4 滞留时间43
  • 3.3.5 气氛气体43
  • 3.4 试验方法43-44
  • 3.5 试验数据与试验结果分析44-47
  • 3.7 本章小结47-48
  • 第四章 秸秆炭化材料吸油性能研究48-64
  • 4.1 秸秆炭化材料吸油性能影响因素48
  • 4.2 试验优化设计与分析方法48-51
  • 4.2.1 直观分析法49
  • 4.2.2 方差分析49-51
  • 4.3 秸秆炭化材料吸油倍率与吸水量试验研究51-57
  • 4.3.1 吸油倍率与吸水量试验方法51-52
  • 4.3.2 试验数据52-55
  • 4.3.3 吸油倍率试验直观分析55
  • 4.3.4 吸油倍率试验方差分析55-57
  • 4.4 秸秆炭化材料吸油速率研究57-62
  • 4.4.1 吸油速率试验方法58
  • 4.4.2 试验结果与数据分析58-62
  • 4.5 本章小结62-64
  • 第五章 秸秆炭化材料基本特性与吸油机理研究64-70
  • 5.1 秸秆炭化材料基本特性研究64-68
  • 5.1.1 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64-65
  • 5.1.2 孔径分布的测定方法65-66
  • 5.1.3 试验仪器66
  • 5.1.4 试验结果与分析66-68
  • 5.2 秸秆炭化材料吸油机理研究68
  • 5.3 本章小结68-70
  • 第六章 秸秆炭化吸油材料燃烧处理研究70-81
  • 6.1 吸油后秸秆炭化材料的基本特性研究70-74
  • 6.1.1 基本特性研究内容70
  • 6.1.2 实验仪器与设备70-71
  • 6.1.3 实验原理与方法71-73
  • 6.1.4 实验结果73
  • 6.1.5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73-74
  • 6.2 吸油后秸秆炭化材料的燃烧过程分析74-78
  • 6.3 吸油后秸秆炭化材料着火、燃烧特性分析78-79
  • 6.3.1 着火温度78-79
  • 6.4 本章小结79-81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81-85
  • 7.1 全文总结81-84
  • 7.2 进一步工作展望84-85
  • 参考文献85-88
  • 详细摘要88-90
  • Abstract90-9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我国生物质能资源及其利用技术现状    曹稳根;段红;

膨胀石墨除油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王成彦;武装;魏明岩;裴宁;魏健;

多孔材料比表面积和孔隙形貌的测定方法    刘培生;

花生壳中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范鹏程;田静;黄静美;雷文泉;邱会东;

玉米秸秆炭化产物的性能及应用    周建斌;邓丛静;陈金林;张齐生;

竹纤维吸油材料的制备    唐兴平;程捷;林冠烽;林咏梅;陈燕丹;

沼气发酵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    岑承志;陈砺;严宗诚;王红林;邓涛;

中国近海石油污染现状及防治    陈尧

X型纳米分子筛去除含油废水中COD和NH_3-N的研究    王银叶,贾堤,施平平,毛树生,穆容

城市供热方式的几种选择    胡峰;

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中低品位燃料燃烧特性和窑内燃烧过程研究    张保生

生物质气化导热油传导供热烘烤烟叶研究    王喜功;杨旭亮;李仁政;赵湘江;杨晓东;周建;杜传印;

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途径探讨    李东升;周为华;朱新开;李春燕;郭文善;

新疆生物质能资源调查与地理分布特征分析    卢燕;蒙晓琴;高婧;王哲;

新型户用下吸式秸秆气化炉的研究与应用    曹稳根;高贵珍;方雪梅;钱玉梅;张兴桃;段红;

国内外生物质裂解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    肖烈;张忠河;何永梅;杨国峰;尤希凤;

不同耕作·栽培方式下稻草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彭志红;李明德;蔡立湘;聂军;廖育林;刘琼峰;

河北省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分析    高利伟;王方浩;马林;张卫峰;马文奇;张福锁;

微生物发酵稻草降解非纤维素成分的工艺研究    马立安;马琴;陈启武;

循环床式生物质内热热解装置研究    肖烈;张飞;张忠河;何永梅;尤希凤;

秸秆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研究    罗晶;解玉红;李思蓓;冯炘;

玉米秸秆在人工瘤胃反应器中的厌氧转化    岳正波;胡真虎;俞汉青;

秸秆、蓝藻和餐厨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的进展与探讨    翟志军;李俊;陈祥松;吴金勇;姚建铭;

沿巢湖地区沼气能源规模化生产利用模式的探讨及生态效益分析    张庆国;杨书运;吴朝;李鉴清;朱雅莉;

昆明地区16种阔叶树种叶的热重分析    张宏宇;葛巍巍;唐朝纲;李世友;

山东生物质能源现状与发展    张文妍;

基于FEPG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有限元程序的开发    高炳军;程伟;董俊华;赵慧磊;

浅谈以比表面积量化中药饮片传统切制规格的新思路    石继连;贺福元;谢相贵;杜玉然;夏赞韶;

TG-MS联用研究生物质的热解特性    陈祎;罗永浩;张睿智;段佳;

我国生物质能利用现状与展望    张宗兰;刘辉利;朱义年;

城市土壤及植被的碳储量分析——以郑州为例    黄黎;杨俊峰;吴明作;

燃气轮机双燃料燃烧室流场及污染排放数值研究    穆勇

浓度参量荧光光谱油种鉴别技术研究    王春艳

海洋溢油污染生态损害评估研究    刘伟峰

滨海环境石油—悬浮颗粒物凝聚体形成的动力学研究    孙娟

有机废弃物CO_2施肥发酵过程中基质理化性状变化及残渣培肥土壤的作用    李玲玲

微尺度环境下预混火焰稳燃方法的研究    汪洋

氨基湿法烟气脱硫的机理及工业试验研究    丁红蕾

电站锅炉煤粉空气富氧直接点火技术的理论及应用研究    杨建国

基于组分的生物质热裂解机理研究    刘倩

低阶煤水热改性制浆的微观机理及燃烧特性研究    赵卫东

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特性的研究    马爱玲

基于GIS的河南省航运经济信息分析系统研究    叶伟

玉米秸秆腐解复合菌系CSS-1的构建、菌群组成及腐解特性研究    刘尧

化学回热器结构设计及性能分析    许亮

双燃料喷嘴设计与燃烧流场数值模拟    杨洪磊

横向来流对等离子点火器点火区域的影响    吴曙亮

糠醛渣制备活性炭及其对糠醛废水脱色性能的研究    王东旭

稻秸秆提取纤维农用非织造地膜的研究    程士润

金属化合物催化煤燃烧规律的实验研究    姜建勋

煤粉火焰稳定性与熄火综合评判模型的研究    毕武林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经济效益    黄九柏;

浅论我国生物质能发展现状及对策    秦大东;曹军;

几种无土栽培基质理化性质比较    潘颖;李孝良;

大中型沼气工程工艺流程·发酵原料及其产物测试分析    郝元元;刘荣厚;

沼气生产及使用技术    陶广艳

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研究    程雅梅;张长春;

秸秆还田的作用与方法    胡海生;

白酒糟稻壳吸附剂去除水面油污的研究    李政一

中国生物质废弃物利用现状分析    刘贞先;伊晓路;孙立;许敏;傅军;

中国近海石油污染现状、影响和防治    陈建秋

杉木间伐材的炭化理论及其炭化物在环境保护中应用的研究    黄彪

填料用氢氧化铝吸油量的测定方法    都红涛;颜廷厚;

颜料粒子表面改性对其吸油量的影响    马毅璇,胡福增,刘昌胜,茅文宗

食品在煎炸中的劣变    吴正达

硫铁矿烧渣制备钾铁蓝    郑雅杰;陈梦君;黄桂林;

碳酸钙颗粒形态及对PVC制品性能影响的研究    张玉瑾;贾永明;王辉;

粘胶专用低吸油量纳米活性碳酸钙研制    赵春霞,满瑞林,余嘉耕

复合偶联剂改性纳米CaCO_3工艺研究    王训遒,周铭,蒋登高,张东阳,范松全

利用硫铁矿烧渣和硫酸铵废液制备铵铁蓝    郑雅杰;陈梦君;张宝;

滑石粉性质及其微细粉在电缆塑料中的应用    蒋述兴

水洗高岭土的煅烧及产品性能的研究    何利喜;何北海;赵丽红;

共聚高吸油树脂合成及性能研究    刘海东;徐建晖;王佳莉;段为;刘红文;杨鸣波;何琦;

煅烧高岭土/TiO_2复合颗粒材料制备及颜料性能表征    王柏昆;丁浩;

吸油粉剂材料的研究及实践    吴兆立;吴亿成;

纳米材料有关国家及行业标准    

绢云母/TiO_2复合颗粒制备工艺因素和颜料性能研究    许霞;丁浩;冉君;王永魁;

铝酸脂偶联剂对膨润土表面改性研究    林美群;马少健;锘胯帿浼?;王桂芳;

表面TiO_2包膜对制备CaCO_3/TiO_2复合材料颜料性能的影响    丁浩;邓雁希;杜高翔;

超细重钙在涂料工业中的应用    刘伯元;刘俭朴;徐金山;陈浩良;候中田;

改性煤系高岭土晶化焙烧制备钛白代用品的工艺参数优化    林海;

稀土偶联剂改性氢氧化镁的研究    李腊梅;旷天申;张德平;

非油炸方便面更健康    孙宜萱

小玻球打造新天地    本报记者 陈葳

怎样吃茄子更具营养?    

“穿衣”油炸 锁住食品营养    保健时报记者 曾佑忠

安钢二轧厂工业用水消耗不断降低    苏椿力 王天海

小小圆球要滚出大大市场    王鹏

吃中餐的减肥秘籍    

碳黑在抗静电纤维领域的发展    苏宝莱

“绿色”钛白粉是这样制成的    本报记者 胡爱民 望晓东

质量:钛白粉行业“繁荣”背后的隐患    小齐

寒冷地区江河溢油污染团风化迁移规律与时空分布研究    邵志国

三元乙丙超细纤维毡的制备及其处理油类污染物的机理研究    刘艳萍

玉米秸秆的生物改性及其对石油吸附性能的研究    蓝舟琳

降低碳酸钙吸油量的方法研究    肖艳杰

玉米秸秆的化学改性、表征及吸油性能的研究    朱超飞

以高岭土为基材制备二氧化钛复合颜料试验研究    朱国庆

用于吸除油污的秸秆炭化材料研究    何浩

高吸油树脂基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秦玉姣

二氧化钛颜料的表面处理工艺研究    李文生

改性天然高分子材料制备石油吸附剂及表征    张思文

铝土矿选矿尾矿制备聚合物填料的研究    胡小冬

水洗高岭土的煅烧及产品性能研究    何利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