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秸秆和菌渣施用对灰色冲积水稻土碳形态变化及青刀豆肥效的影响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03:25
热度:

秸秆和菌渣施用对灰色冲积水稻土碳形态变化及青刀豆肥效的影响研究【摘要】:有机物料在保持、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微生物活性,促进农作物高产、优质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是有机

【摘要】:有机物料在保持、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微生物活性,促进农作物高产、优质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是有机物料产生大国,每年产生大量秸秆和食用菌栽培废料,但长期以来,有机物料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因无法处理致大量随意倾倒入河流、道路、农田等,形成了严重的污染,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还严重影响到了农村的生态环境,针对农田种植业生产过程中的秸秆、菌渣产出量大,但循环利用差,还田成本高,综合效益低,利用率不高等突出问题,本实验通过在眉山市设立长期实验监测点(1-5年)和建立大邑县青刀豆肥效试验设计田,通过“稻草—食用菌(菌渣)—蔬菜”的秸秆还田循环利用模式探讨秸秆、菌渣施对灰色冲积水稻土碳形态变化的影响,为本区域有机物料的合理利用和改善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对秸秆和菌渣连续还田(1-5年)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果:秸秆连续还田使土壤各种有机碳含量均升高,增幅随施年限增加逐渐增加的,在第3年达到最高,然后逐年减小,除可溶性有机碳外,其他有机碳含量均与秸秆施年限成显著对数相关性;菌渣连续还田土壤各有机碳含量均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各有机碳含量与菌渣连续施年限均成显著多项式相关性。秸秆连续还田处理土壤松结合态腐殖质碳占重组有机碳的比例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菌渣还田处理在施的第一年松结合态腐殖质碳占重组有机碳比例为最高,然后随年限增加逐渐降低。可见,秸秆长期还田能提高土壤肥力,而菌渣连续还田则导致土壤板结,土壤肥力降低。 (2)在大邑县进行的青刀豆肥效试验共设8个处理,8个处理之间差异明显,其中,秸秆、菌渣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均有积极作用。从轻组有机碳来看,处理8每667 m2施标准菇房菌渣1000公斤+CK处理的效果最好,比ck全施化肥处理增加61.88%,其次是处理6每667m2施标准菇房的菌渣2000公斤+3/4CK底肥量,再次是处理7每667 m2施标准菇房的菌渣1000公斤+CK。从可溶性有机碳来看,处理8效果最好,比ck全施化肥处理增加90.31%,其次是处理7,再次是处理6。从腐殖质碳来看,处理6的效果最好,比ck增加47.43%,其次是处理7,再次是处理8。从微生物碳来看,处理8的效果最好,比ck增加94.73%,其次是处理7,再次是处理6。从松结合态腐殖质碳来看,处理3每667 m2施全田量的稻草秸秆+3/4CK底肥量的效果最好,比ck增加3.78%,其次是处理5每667m2施标准菇房的菌渣1000公斤+3/4CK底肥量,再次是处理4每667 m2施全田量大棚菌渣+3/4CK底肥量。综上所述,每667 m2施标准菇房的处理8菌渣1000公斤+CK处理对土壤肥力的作用最明显。 (3)在秸秆、菌渣还田当季,每667m2施标准菇房的菌渣1000公斤+CK处理的青刀豆产量最高,达到421kg/667 m2,比光施化肥处理高51kg/667 m2,增幅达到13.78%,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每667 m2施2倍全田量的稻草秸秆+3/4CK底肥量处理的青刀豆产量达412.5kg/667 m2,比光施化肥处理高42.5kg/667 m2,增幅达11.49%,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关键词】:菌渣还田 秸秆还田 青刀豆 土壤肥力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S158;S643.2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1. 前言11-22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11-12
  • 1.2 研究现状综述12-22
  • 1.2.1 有机肥利用现状研究12-14
  • 1.2.2 施有机肥对土壤碳形态的影响研究14-18
  • 1.2.3 有机碳的形态分类及总量与各形态之间的关系18-20
  • 1.2.4 土壤活性有机碳对外界环境的响应研究20-22
  • 1.3 小结22
  • 2 材料和方法22-25
  • 2.1 长期定位监测试验22-23
  • 2.2 青刀豆田间肥效试验23-24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24-25
  • 2.3.1 土壤样品测试24
  • 2.3.2 植物样品测试24-25
  • 3 结果与分析25-48
  • 3.1 秸秆及菌渣还田年限对灰色冲积性水稻土碳形态变化的影响25-34
  • 3.1.1 对活性有机碳的影响25-27
  • 3.1.2 对腐殖质组成的影响27-31
  • 3.1.3 对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31-34
  • 3.2 秸秆及菌渣还田量对灰色冲积性水稻土碳形态变化的影响34-46
  • 3.2.1 对活性有机碳的影响34-38
  • 3.2.2 对腐殖质组成的影响38-42
  • 3.2.3 对结合态腐殖质碳的影响42-46
  • 3.3 秸秆、菌渣不同还田量对青刀豆产量、农艺性状、质量的影响46-48
  • 3.3.1 对产量的影响46
  • 3.3.2 秸秆、菌渣还田对青刀豆农艺性状的影响46-48
  • 4. 结论与讨论48-49
  • 5 拟进一步解决的问题49-50
  • 参考文献50-54
  • 致谢5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长期施肥对土和黄绵土腐殖质结合形态影响及与肥力的关系    张付申,马爱霞,胡定宇

土壤轻组有机质    倪进治,徐建民,谢正苗

中国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高祥照,马文奇,马常宝,张福锁,王运华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研究进展    赵先丽;程海涛;吕国红;贾庆宇;

洞庭湖区耕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黄伟生;彭佩钦;苏以荣;黄道友;朱奇宏;

焚烧秸杆对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的影响    杨捷

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腐殖质性质及存在形态的影响    王旭东,张一平,姚永斌

不同的土壤培肥措施对低肥力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胡诚;曹志平;叶钟年;吴文良;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    史吉平,张夫道,林葆

不同培肥措施对黔东几类土壤腐殖质的影响    王先华;胡应堂;方小宁;

有机肥料对土壤可溶性氮素变化的影响及肥效研究    赵明;赵征宇;蔡葵;于秋华;王文娇;

大豆生长发育对大气CO_2增加的响应    邓仰勇;苗保河;

秸秆在肉牛饲养中的利用及其纤维表观消化率    冯素飞;蒋高明;孔令杰;

生草对果园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    李芳东;孙玉刚;闫桂红;秦志华;吕德国;

设施栽培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王薇;袁亮;

苏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含量变化的长期定位研究    孙静红;徐守明;王向阳;王本芹;

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三种粒级土壤中有机碳的变化规律研究    陈武荣;肖霜霜;刘炜;卢向荣;刘建华;

武夷山山地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肖霜霜;陈武荣;许燕萍;陈晖;孙杰;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    沈雪梅;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质量的变化    孙筱楠;

酶菌共降解玉米秸秆的研究    陈合;张强;

腐殖酸及腐殖酸类肥料研究历史述评    高凤玲;

不同生草物料对土壤有机质质量的影响    王燕飞;黄炎和;蔡志发;林永贤;李发林;林敬兰;

亚热带地区阔叶林与杉木林土壤有机质的比较研究    王清奎;汪思龙;于小军;

农村环境典型污染源特征分析    陈仪;夏立江;

保护性耕作下麦稻轮作水稻田土壤的氮素动态变化    杨谢;赵燮京;王昌全;王昌桃;

模拟氮沉降对华西雨屏区慈竹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和根生物量的影响    涂利华;胡庭兴;张健;何远洋;田祥宇;肖银龙;景建飞;

大棚种植对农业土壤环境的胁迫    费颖恒;黄艺;严昌荣;晁元卿;何文清;

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袁志华;程波;常玉海;

秸秆能源利用模式分析及进展    李欢;杨仁斌;陈亮;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树种人工林密度效应评价    高艳鹏

中国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    赖力

渭北旱作苹果园保护性耕作技术土壤水分养分效应研究    高茂盛

黄土旱塬农田土壤有机碳、氮的演变与模拟    郭胜利

红壤铜污染的物理化学行为和生物学表征    俞慎

稻鸭共栖免耕减排甲烷机制及综合效益研究    甘德欣

水旱轮作体系中的养分循环特征    石孝均

红壤稻田系统养分循环与C、N转化过程    周卫军

外源物质对除草剂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及除草剂快速降解的影响    张超兰

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研究    徐秋芳

镉胁迫下黑麦草对二氧化碳升高的生理生化响应研究    贾炎

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乐丽鑫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域差异研究    聂斌斌

耕作方式及其转变对麦玉两熟农田土壤CH_4、N_2O排放和固碳能力的影响    田慎重

泰山罗汉崖林场森林近自然结构与水土保持功能    杜强

冬闲田禾本科牧草饲草产量及对稻田生态功能的影响研究    史文娟

冬闲田豆科牧草饲草产量及对稻田生态功能的影响研究    连亚楠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内陆河灌区冬小麦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燕永新

杭嘉湖平原稻田不同施氮水平下氮素利用效率及环境效应研究    杨梢娜

黄河口湿地土壤氮素的季节动态变化及转化过程研究    闫琴

黑河流域中游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影响    王根绪,马海燕,王一博,常娟

侵蚀红壤人工恢复的马尾松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谢锦升,杨玉盛,郭剑芬,陈光水

3种林地土壤碳和氮含量的变化    贾月慧,王天涛,杜睿

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对耕作层土壤磷、钾含量的影响    韩永伟,韩建国,王堃,张蕴薇,康俊梅

洞庭湖区不同利用方式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    唐国勇;彭佩钦;苏以荣;童成立;吴金水;黄伟生;朱奇宏;

红壤区土壤有机碳的循环和平衡及有机资源利用    李忠佩,张桃林,林心雄

秸秆还田添加氮素调节碳氮比的研究    刘臧珍,王淑敏,杨丽琳

植茶对土壤环境效应分析研究    彭萍;杨水平;李品武;侯渝嘉;胡翔;徐进;

我国水平地带性土壤中有机质的空间变化特征    王秀红

中国CH_4排放量的估算    王明星,戴爱国,黄俊,任丽新,沈壬兴,H. Schutz,H. Renneuberg,W. Seiler,R. A. Rasmussen,M.A.K. Khalil

四环素菌渣饲喂蛋鸡效果显著    李安民,李登福,张社建,郭永福

四环素菌渣饲喂产蛋鸡的效果初探    李安民,李登福,张社建,郭永福

鸡腿蘑对食用菌菌渣的再利用研究    熊鹰,唐利民,姜邻

用土霉素菌渣制取的菌体单细胞蛋白饲料    党佩珍,王丽琴,杨玉福,贠旭明

螺旋霉素菌渣饲喂罗曼种鸡试验报告    郭荣光,宋松鹤,张俊霞

菌渣还田变废为宝    周天录;

菌渣废料种鸡腿蘑技术    陈传学

抗生素菌渣的综合利用    李月海,刘冬玲,谢幼梅

食用菌渣在脱毒微型薯生产中的应用    袁安明

废弃菌渣二次利用及环保处理方法    闫宝松,马凤,张跃新,孟宪勇

食用菌菌渣综合研究与利用现状    宫志远;

食用菌菌渣综合研究与利用现状    宫志远;

杏鲍菇菌渣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程翊;曾辉;卢政辉;戴建清;王泽生;

秸秆-菌业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思考    钟珍梅;黄勤楼;黄秀声;

关于贵州青刀豆种植环境农药残留控制的思考    李春萍;雷平顺;

基于流态化实验的青刀豆速冻品质分析    王金锋;谢晶;

东南地区农田秸秆菌业循环利用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前景    翁伯琦;雷锦桂;江枝和;罗涛;黄勤楼;廖剑华;王煌平;黄秀声;

农田秸秆菌业主要环节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思路    翁伯琦;廖建华;罗涛;黄勤楼;江枝和;陈君琛;雷锦桂;王煌;

不同基质配比对马铃薯微型薯繁育的影响    肖旭峰;何长征;宋勇;熊兴耀;刘明月;

液氮喷雾速冻装置中食品的冻结研究    刘贵庆;陶乐仁;梁亚星;

菌渣发酵代精料    农所信

菌渣做木炭垃圾换成钱    云家春何骏天 本报记者 汪光辉

贵阳市把菇农废弃菌渣变成“宝”    杨静

青刀豆可照常吃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李全宏

CSP388处理红霉素发酵液可避免锌污染    孙建敏

师宗种植1.7万亩订单青刀豆    曲文

直销欧美大超市 “双流产”青刀豆将创汇400万美元    李文红韩明华 本报记者 潘国义

蓬溪小刀豆,何以闯进欧盟大市场    梁涛美 本报记者 陈岳海

鲁抗医药:让环境成为生产力    本报记者周吉虹

金坛市“吃干榨尽”农业废弃物    曹建军马友晟 赵遂

秸秆和菌渣施用对灰色冲积水稻土碳形态变化及青刀豆肥效的影响研究    赵涵

可利霉素菌渣作为氮源的再利用研究    蔡翔

成都平原稻麦轮作下菌渣还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黄春

双孢蘑菇菌渣堆肥、肥效及细菌种群变化研究    卫智涛

用于菌渣青贮乳酸菌的分离、优良乳酸菌筛选及青贮效果研究    胡雪姣

不同农业废弃物配比对蚯蚓的影响及蚯蚓堆制物料的效果研究    罗联

葡萄糖酸钠生产厂黑曲霉菌渣的高值化研究    何翠红

金顶侧耳菌菇多糖提取与菌渣蛋白饲料加工工艺的研究    张婷婷

四种名特优蔬菜速冻加工技术研究    刘翔

基质配方对有机基质栽培番茄生长、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韩道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