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广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01:10
热度:

广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与对策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的增长,资源越来越匮乏,目前很多国家都在寻求新能源以及一些可循环利用的资源,我国是农业大国,产生的农作物秸秆资源相当丰富,但目

【摘要】:随着经济的增长,资源越来越匮乏,目前很多国家都在寻求新能源以及一些可循环利用的资源,我国是农业大国,产生的农作物秸秆资源相当丰富,但目前这么丰富的秸秆资源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而被焚烧废弃,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广西是农业大省,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量占全国农作物秸秆量的15.7%,本文主要通过图书、网络,数据库等方式收集关于广西省农作物的产量,农作物分布情况,以及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综合利用的途径等进行整合总结,以全国百强县之一-------广西省武鸣县为主要调研试点,进行数据的实地收集,并通过调研对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农户的走访和对农机站、农业推广站以及沼气站等的调研了解现有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方式方法,主要包括燃料、饲料、沼气池的推广、稻草还田快速腐熟技术、草席的编织、做高压板、纤维板等用于建筑材料、免耕还田。特别到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点——七星屯进行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的调研。 通过对以上这些资料的收集,针对广西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的综合分析,找出一条秸秆资源循环利用的路线。武鸣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形势很好但其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民思想观念难以转变。二是作业标准质量较低。三是产业化规模不大。四是技术培训力度较小。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加强相关立法、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强科研工作、实现产业化经营。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从本国国情出发,积极开发秸秆利用技术,在提高经济收入的同时又能达到节能减排效果,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 综合利用 广西 武鸣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323.2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前言8-18
  • 1.1 作物秸秆的概念9-10
  • 1.2 农作物秸秆的种类与数量10-13
  • 1.2.1 我国农作物秸秆的种类与数量11-12
  • 1.2.2 广西农作物秸秆种类和分布12-13
  • 1.3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途径与方式13-17
  • 1.3.1 国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13
  • 1.3.2 国内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13-14
  • 1.3.3 广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14-17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目的17-18
  • 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8-19
  • 3 结果与分析19-44
  • 3.1 武鸣县主要农作物生产及秸秆利用概况19-24
  • 3.2 宁武、府城、两江、双桥稻秆利用现状24-32
  • 3.3 稻秆综合利用示范点——七星屯32-42
  • 3.3.1 基本技术原理34
  • 3.3.2 生产工艺流程34-35
  • 3.3.3 项目实施投资运行、管理及效益分析35-38
  • 3.3.4 ‘渣杆银行’模式的应用38-41
  • 3.3.5 效益分析41-42
  • 3.4 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42-44
  • 4 结论与讨论44-46
  • 致谢46-47
  • 参考文献47-50
  • 附录50-6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    任仲杰;顾孟迪;

中国农田的温室气体排放    李长生,肖向明,S.Frolking,B.MooreⅢ,W.Salas,邱建军,张宇,庄亚辉,王效科,戴昭华,刘纪远,秦小光,廖柏寒,R.Sass

福州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处理发展趋势    余臻

秸秆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    张文举,王加启,龚月生,晏向华

我国秸秆利用率近七成    汪文;

秸杆的利用与深加工    张雪松,朱建良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概况    郝素琴;刘艳;

低碳农业任重道远    胡启山;

中国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高祥照,马文奇,马常宝,张福锁,王运华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    戚国富;

稻壳综合利用在实现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中所起的作用    成如山;

秸秆能源利用模式分析及进展    李欢;杨仁斌;陈亮;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实践与思考    孔一江;许英志;袁定浩;孙玲;

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战略研究    陈琳

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    毕于运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    韩学凤

预处理秸秆与氮肥配施对两种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动态变化的影响    张娟;沈其荣;蔡相鲁;李铁男;叶文婷;

添加外源纤维素酶对土壤原生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李飒;聂俊华;

济南市低碳农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    徐延熙;马建国;卢俊英;徐晓琳;

生物质气化导热油传导供热烘烤烟叶研究    王喜功;杨旭亮;李仁政;赵湘江;杨晓东;周建;杜传印;

浅析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王慧;田长安;尹奇异;林超超;方小亮;徐旭东;卫涛;

江西省农林秸秆炭开发应用的途径与前景    王小东;王玉;周文才;

浅谈农作物秸秆焚烧与秸秆还田    吴志鹏;张家侠;

大豆秸粉在獭兔日粮中的应用研究    谢明;苏加义;

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途径探讨    李东升;周为华;朱新开;李春燕;郭文善;

秸秆还田对土壤特性和作物生产的影响    李东升;周为华;范佳;宋森楠;李春燕;朱新开;

玉米秸秆在人工瘤胃反应器中的厌氧转化    岳正波;胡真虎;俞汉青;

秸秆、蓝藻和餐厨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的进展与探讨    翟志军;李俊;陈祥松;吴金勇;姚建铭;

生物质水热液化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曾其良;王述洋;李二平;

加强低碳高效农业技术研究应用    马玉霞;

长沙地区低碳农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蔡立湘;纪雄辉;彭新德;李明德;倪笑;

农作物秸秆厌氧发酵影响因素探讨    庞小平;牛明芬;王赛月;王昊;

生物菌剂对秸秆厌氧发酵的影响    王赛月;牛明芬;庞小平;

秸秆综合利用零排放工艺    熊莲;黄超;陈新德;马隆隆;陈勇;

秸秆揉碎加工机械及工艺的试验研究    李林;张庆旭;赵满全;赵振国;

青贮饲料收获机关键部件设计与应用研究    赵满全;韩宝生;佘大庆;刘伟峰;刘汉涛;陈铁英;

基于凹凸棒石粘土的麦秸木质陶瓷制备与性能表征    吴文涛

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氮素流失及温室气体排放特性的影响    刘玉学

肖家河水电站CDM开发与创建国家碳交易所研究    李年君

辽宁省能源消耗及碳排放规律研究    田徵

生态高值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李林杰

长期施用化肥和稻草下红壤性水稻土钾素肥力演变规律的研究    廖育林

免耕方式对燕麦田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性状的影响    张志栋

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    倪外

黄土高原农业土地利用对土壤呼吸与有机碳贮量的影响    陈先江

气候变化对制造业的经济影响研究    孙宁

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研究    李晓芬

可降解育苗盘及其在半夏组培苗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周滢

玉米秸秆预处理及对发酵产氢效果影响研究    曾召刚

玉米秸秆腐解复合菌系CSS-1的构建、菌群组成及腐解特性研究    刘尧

碎玉米秸秆卷压特性的研究    赵何

耕作方式及其转变对麦玉两熟农田土壤CH_4、N_2O排放和固碳能力的影响    田慎重

木糖发酵菌种的筛选及利用玉米秸秆产乙醇工艺的研究    王罗琳

不同有机土栽培基质对大棚黄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魏民

秸秆生物发酵对日光温室辣椒越冬栽培的影响    付乃旭

膨化技术制备颗粒饲料的研究    臧艳茹

抗虫棉保留利用营养枝的效应和技术研究    董合忠,李振怀,李维江,唐薇,曲惠英,张冬梅

冬小麦小叶型与经济系数及超高产的关系    李均先,李希鹏,王晓彦,吕秀敏

秸秆焚烧对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解爱华;付荣恕;

氮水耦合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邵国庆;李增嘉;苏诗杰;王本翠;赵建波;郑延海;韩宾;宁堂原;

不同类型钾肥对甘薯钾素积累和利用率的影响    王锋;王汝娟;陈晓光;史春余;

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胡荣根;

杂交稻叶面专用新药“稻多收”的增产效果研究    印天寿,唐玉华,储修云

单季晚稻高产特性及其配套技术分析    温怀楠,赵建平,刘金弟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    任仲杰;顾孟迪;

豫东平原夏芝麻高产形态·生理指标及栽培技术研究    张化远;岳学友;杨铭;侯乐新;

虚拟企业运作模式研究    胡正华

绿色供应链中合作机制及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郑任

有机肥对谷子生育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祁宏英

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下企业的成本收益分析    任爱华

细胞质雄性不育玉米增产的生理机制    李从锋

农牧交错带地膜春玉米生态特征及其氮肥效应的研究    王瑞军

不同栽培模式和锌肥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夏玉米抗旱性的影响    李萌

不同类型甘蔗品种的叶梢产量及其养牛效益比较    许红

基于棉秸秆中的木糖生物转化木糖醇的研究    李飞

不同基因型玉米碳氮代谢差异研究    苌建峰

氮磷对旱地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    张文伟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国内比较优势分析    王敏;邹冬生;周贤军;蒋良勇;

略论评价农作物生产经济效果的指标    周诚 ,刘天福

对团场建立农作物生产信息档案重要性的认识    戴永林;

福建省主要农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吴越;柯文辉;许标文;曾玉荣;

由农作物生产汽油    赵七星;

青海省主要农作物比较优势的地区差异分析    王丽君;滕海燕;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与对策    李萍萍;刘恩财;谢立勇;赵洪亮;

缅甸的农作物生产现状    黄循精

美国农作物生产中的几种节能措施    笃立

我国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阶段分析    卢秉福;张祖立;

区域农作物生产发展前景的优势度分析方法    卞立平;王静;朱利群;

浅议药害控制与农作物安全生产    王恭;李宝仓;李慧奇;

癩皮病病因与防治的研究    

马铃薯等农作物生产燃料乙醇的性能比较    苏小军;熊兴耀;谭兴和;刘明月;

饲草生产在农牧交错带中的作用与地位    周禾;

低温胁迫对大麦幼苗根系离子流的影响——MIFE技术在大麦冷害研究中的应用    戴飞;周美学;Sergey Shabala;张国平;

晋中市农药控害与农作物安全生产的思考    赵永胜;张艳;

草酸对拟南芥的毒性及其在筛选拟南芥突变体中的应用    王爱荣;张春华;鲁国东;周洁;王宗华;

浅谈有机农业的作用与其生产技术    朱凤姑;

昆虫趋光性及趋光防治研究概述    鞠倩;姜晓静;王磊;陈金凤;赵志强;曲明静;

甘孜县向农户发放农资    志玛拥青

禄丰县秋冬作物长势良好    许廉明

我市春季农业生产进展顺利    莫志强周荣发

我省规范农作物生产事故技术鉴定    本报记者 杭舟

农业系统全力抓灾后生产恢复和春耕备耕    本报记者 赵勇军敬振伦 实习生 张莉

开发区域特色 建立典型示范    见习记者 黄莉莉

武吉海考察秋冬农作物生产    陈太平

2008年大田农作物生产十条措施    龙岩市人民政府

农作物受灾严重    记者 严丹 黄钰珍 陆威

长宁:“三招”缓解“农技荒”    古在文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及高效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周贤君

中国种植业生产风险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    邢鹂

农田减缓气候变化潜力的统计计量与模型模拟    程琨

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动力机制研究    亢霞

基于耕地生产能力生态区法评价的粮食安全研究    张建国

秸秆养牛项目管理研究    孙育峰

农业巨灾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徐磊

基于能值分析的陕西小麦、玉米、苹果、大枣比较优势研究    王金照

农机调配策略研究    张璠

域外农作物的引种及其本土化研究    张艺凡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效应年际动态研究(1983-2003)    李阿利

中国主要农作物省级区域比较优势实证分析    李会忠

豫湘两省主要农作物生产效应年际动态对比研究(1983-2003)    靳松涛

县域农作物生产监测规范与产量预报方法研究    莫喆

基于Web的农作物远程诊断系统分析与设计    陈艳平

农作物生产经营绩效评估及其博弈论分析    王玉坤

唐代西南地区农作物的种植生产及产品的商品化    刘昌俊

朝鲜农作物遥感估产及粮食生产潜力评价    王蕾

上海市崇明县农田生态风险评价    李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