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玉米秸秆力学特性与理化指标及其关联性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9:50
热度:

玉米秸秆力学特性与理化指标及其关联性【摘要】:我国秸秆资源丰富,但利用率相比较低,大部分秸秆资源被弃置浪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开发合理的利用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解和掌

【摘要】:我国秸秆资源丰富,但利用率相比较低,大部分秸秆资源被弃置浪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开发合理的利用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解和掌握农作物秸秆性质,尤其是各种在工程应用中所必须的力学特性与理化指标,可为设计各种农业机械和系统,如生产、处理、加工、运输、包装、贮藏和质量检测等提供合理和可靠地依据。秸秆的化学组成特性测试步骤复杂,测试的时间周期较长,同时它与力学特性存在着相关关系,所以拟建立力学特性与化学组成的相关模型,通过力学指标的提取,达到对化学组成含量的获得,可以实现快速检测。本课题从玉米秸秆的基本组成成分,水分等入手,对与玉米秸秆拉伸、弯曲、剪切、摩擦、应力松弛等力学特性及相关特性进行了研究,从而为传统农业中针对玉米秸秆的生产加工作业以及农作物秸秆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内容有: (1)采取图像处理方法对玉米秸秆不规则截面进行了截面特性指标提取(包括截面面积和轴惯性矩,抗弯截面系数),与其它传统测量方法的相关系数均在0.96~0.99之间,通过检验,方法的误差小于2%;惯性矩与抗弯截面系数计算时,可以最大限度的将秸秆空洞带来的影响排除,为秸秆截面研究找到了理想的方法。 (2)在万能试验机上针对玉米品种、生长时期、取样部位、含水率、加载速度等因素对秸秆外皮进行了拉伸、弯曲、剪切力学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成熟期秸秆的抗变形能力优于灌浆期;含水率与加载速度对试验影响存在交互作用,相同的状态下剪切破坏形式的破坏功耗较小,且水分为25%左右,速度在20mm/min时功耗最小;在1~20mm/min速度范围之间,对剪切和拉伸指标有较显著的影响,对弯曲试验力学特性指标结果影响不明显;含水率在5%~45%之间,秸秆的弹性模量存在最大值,最大值对应的含水率与品种有关。 (3)玉米秸秆散粒物料在不同接触材料上休止角,壁面摩擦系数和内摩擦系数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水率较低情况下的物料,休止角主要受粗糙度影响,即木板铁板有机玻璃板;在5%~45%含水率之间,与木板的壁面摩擦系数存在最小值,而铁板和有机玻璃板存在最大值,且三种材料的壁面摩擦系数的极值均出现在含水率为25%左右处;含水率在25%左右时,物料的内摩擦系数最大。 (4)对玉米散粒物料在不同含水率下进行应力松弛试验。结果表明:含水率对松弛模量和松弛时间的影响均为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在5%~45%含水率之间,两元件麦克斯韦模型松弛模量均是先升高后降低,松弛时间变化规律则为先降低后升高,极值均出现在25%左右。 (5)对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N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基于因子分析法探讨玉米秸秆力学特性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并基于BP神经网络对秸秆的化学成分进行预测分析,预测准确率在90%左右。 【关键词】:玉米秸秆 力学特性 组成成分 截面特性 相关性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S226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1 引言11-18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1-13
  • 1.1.1 秸秆综合利用的意义11-12
  • 1.1.2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6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4-15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5-16
  • 1.3 选题以及研究内容16-18
  • 1.3.1 课题来源16-17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17-18
  • 2 玉米秸秆化学组成特性研究18-26
  • 2.1 试验材料的选取与贮存18
  • 2.2 纤维素等物质组成测定18-21
  • 2.2.1 试验材料与试剂准备18-19
  • 2.2.2 测试试验方法19-21
  • 2.3 大量营养元素氮含量测定21-22
  • 2.4 结果与分析22-25
  • 2.4.1 组成成分的统计分析22-24
  • 2.4.2 营养元素氮的统计与分析24-25
  • 2.5 小结25-26
  • 3 玉米秸秆物理特性与截面特性方法研究26-41
  • 3.1 玉米秸秆物理特性研究26-31
  • 3.1.1 玉米秸秆水分测定26-27
  • 3.1.2 玉米秸秆密度测试27-28
  • 3.1.3 结果与分析28-31
  • 3.2 玉米秸秆截面特性测试31-40
  • 3.2.1 玉米秸秆截面面积计算31-37
  • 3.2.2 玉米秸秆惯性矩计算研究37-38
  • 3.2.3 结果与分析38-40
  • 3.3 小结40-41
  • 4 玉米秸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41-59
  • 4.1 试验材料与装置41-45
  • 4.1.1 试验材料41-42
  • 4.1.2 试验装置选择与设计42-45
  • 4.2 力学特性试验方法及指标提取45-48
  • 4.2.1 力学测试试验方法45-47
  • 4.2.2 试验指标提取47-48
  • 4.3 拉伸特性试验研究48-52
  • 4.4 弯曲特性试验研究52-55
  • 4.5 剪切特性试验研究55-58
  • 4.6 小结58-59
  • 5 玉米秸秆散粒物料特性试验研究59-76
  • 5.1 试验材料与装置59-61
  • 5.1.1 试验材料59-60
  • 5.1.2 试验装置选择与设计60-61
  • 5.2 散粒物料摩擦特性研究61-70
  • 5.2.1 试验方法61-63
  • 5.2.2 指标提取63
  • 5.2.3 试验结果与分析63-70
  • 5.3 散粒物料应力松弛特性研究70-75
  • 5.3.1 试验方法70-71
  • 5.3.2 指标提取71-73
  • 5.3.3 试验结果与分析73-75
  • 5.4 小结75-76
  • 6 力学特性与化学组成相关性分析76-85
  • 6.1 因子分析过程76-78
  • 6.2 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秸秆化学成分预测78-83
  • 6.2.1 BP 神经网络的网络结构78-79
  • 6.2.2 BP 神经网络的数学描述79-81
  • 6.2.3 BP 神经网络的网络设计81-83
  • 6.2.4 结果分析83
  • 6.3 小结83-85
  • 7 结论85-87
  • 致谢87-88
  • 参考文献88-92
  • 附录92-11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1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基于图像处理的植物叶面面积计算算法研究    马丽;陶佳;杜秋菊;

稻草秸秆力学特性研究    孙占峰;蒋恩臣;

农作物秸秆能源产品结构优化    崔胜先;董仁杰;

固体物料应力松弛特性的研究    张洪霞

CAD图形处理技术在植物叶面积测量中的应用    程鸿,吕军芬

加载速度对萝卜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张洪霞

水中悬浮隧道施工风险分析的BP神经网络模型    李静;林祥金;

基于图像处理的植物叶面积测量方法    王永皎;张引;张三元;

玉米秸皮穰分离及其综合利用研究    孙竹莹,梁鸿馨

玉米地氮磷钾配施效应分析    毛彩霞;刘江;

农业生物材料的力学特性    佟金;郭颖杰;

苎麻茎秆力学建模及有限元模拟分析研究    苏工兵

烧透点递阶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程武山

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    毕于运

玉米秸秆力学模型及压缩成型设备研究    陈声显

番茄苗期低温下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张静

精料型日粮中添加抗生素对绵羊消化代谢的影响    孙世民

智能信号处理在LFMCW雷达物位计中的应用研究    赵美凤

企业营销风险预警及实证研究    张小建

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    吕艳娜

基于图像处理的树叶面积特征提取的研究    张金瑞

植物茎秆屈曲行为研究    崔浩磊

不同播期条件下小麦基部节间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崔勇;谢全刚;刘宾;张晗;田纪春;

茶花叶面积测量方法的研究    周杰良;王建湘;肖芳胜;

三叶木通叶面积测量方法    欧阳浩楠;肖娅萍;孙蓉蓉;刘香;

小麦发育后期茎秆抗倒伏性模型研究    王二威;范蓉蓉;王延峰;郭跃华;

计算机辅助水稻株型指标测量方法研究    孟军;陈温福;

水稻茎秆节间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极限的研究    向波;刘丕庆;孙仙奇;杨培忠;卢升安;彭懿紫;莫永生;

小麦茎秆抗拉性能研究    赵多佳;郭维俊;宋言明;陈建恩;刘鹏霞;

大豆分离蛋白凝胶静置期间基本流变特性的研究    姜松;车长远;

水稻倒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研究综述    向波;刘丕庆;王锋尖;

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茎秆抗倒性能分析    谢家琦;李金才;魏凤珍;金男男;廖晓芬;杨丽敏;张振环;程威龙;

滚筒式铡草机的分析与改进措施    刘伟峰;赵满全;曹玉;

链条滑轨式棉柴夹持起拔机构设计与仿真    张国忠;周勇;沈茂;卢元爽;李兆东;李怡;

瓜类作物自动嫁接方法的研究    马稚昱;牟英辉;辜松;

芒草茎秆弯曲特性试验    姚珺;李明;汤楚宙;刘逸帆;

小麦基部茎节结构特征与抗倒伏关系研究    罗燕;付志一;余莲英;李仕途;宋成良;

基于图像分析的树木叶片面积计算方法    何应德;刘文萍;

西宁盆地周边灌木植物护坡水文效应影响要素研究    杨占凤;乔娜;李臻;余芹芹;李国荣;朱海丽;毛小青;胡夏嵩;

丙三醇氢解制丙二醇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马兰;贺德华;

黑龙江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对策    王彩利;张晓梅;

基于机器视觉的农作物生长无损测量的研究进展    孙红;孙明;王一鸣;

国内外种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比较研究    成广雷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水稻广谱广亲恢种质R228的应用基础研究    郑瑞丰

双轴向经编柔性复合材料多轴向力学性能研究    罗以喜

小麦茎秆特征与倒伏的关系及调控研究    陈晓光

智能烟草打顶机械关键技术研究    耿爱军

氮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冠层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王成雨

缙云山水源涵养林结构对生态功能调控机制研究    赵洋毅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刘继培

基于数字图像的冬小麦、夏玉米长势远程动态监测技术研究    马彦平

湖北省21个典型树种细根形态结构比较研究    黄冬

纤维混凝土夹心秸秆压缩块砌块墙的研究与开发    刘永

碎玉米秸秆卷压特性的研究    赵何

玉米收获机主要工作部件试验台的设计与试验    范修文

密度和氮肥运筹对不同穗型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影响研究    王竟绍

栽培技术措施对冬小麦茎秆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张一

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的生理特性与蛋白质组的电泳分析    蒲媛媛

高酰基结冷胶的特性及其对果粒酸性乳饮料体系的影响    卢晶

不同种源黄连木抗寒性研究    冯献宾

抗虫棉保留利用营养枝的效应和技术研究    董合忠,李振怀,李维江,唐薇,曲惠英,张冬梅

冬小麦小叶型与经济系数及超高产的关系    李均先,李希鹏,王晓彦,吕秀敏

秸秆焚烧对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解爱华;付荣恕;

氮水耦合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邵国庆;李增嘉;苏诗杰;王本翠;赵建波;郑延海;韩宾;宁堂原;

不同类型钾肥对甘薯钾素积累和利用率的影响    王锋;王汝娟;陈晓光;史春余;

低温对黄瓜生理生化、代谢功能及形态的影响    王克安,王冰,顾三军

小麦倒伏原因浅析及预防对策    方大法

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胡荣根;

杂交稻叶面专用新药“稻多收”的增产效果研究    印天寿,唐玉华,储修云

烟草叶面积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刘贯山

带状粉碎免耕播种机的试验研究    张晋国

FMCW液位测量雷达系统设计及高精度测距原理研究    齐国清

生物质(秸秆)成型燃料燃烧动力学特性及液压秸秆成型机改进设计研究    马孝琴

新鲜草物料压缩过程的流变学研究    杜健民

草物料压缩流变动力学特性研究及压缩过程优化    李旭英

苎麻茎秆力学建模及有限元模拟分析研究    苏工兵

秸秆颗粒燃料冷态压缩成型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胡建军

林业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评价与产品结构优化研究    徐庆福

玉米秸杆揉切特性及其虚拟仪器测试系统的研究    马素玲

地区宏观经济预测中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与方法研究    赵会

自适应模糊单神经元非模型控制系统的研究    刘天键

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方法研究    于洋

企业预警管理理论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    宋旭芒

秸秆切碎及压缩成型特性与设备研究    钱湘群

有机肥对谷子生育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祁宏英

有节管状植物茎的稳定性数值分析    胡婷

实芯植物秸秆的力学模型及受压缩状态应力分析研究    崔英

生物质燃料致密成型参数的研究    李美华

国外玉米的施肥    

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刘萃文,邓林君

玉米地膜覆盖最佳种植形式    刘萃文,邓林君

使用玉米地除草剂注意的事项    曹文堂,王成业,杜宏琴

玉米地膜覆盖种植技术    农辉

克兰河畔牧羊人——记全国劳动模范郭选忠    李月华;高飞;程其宝;

玉米地套栽草菇高产新技术    辛洪湖;

玉米地放牧养鹅效果观察    高佩民;孙义和;高爽;张纪惠;

高梁、玉米地套种油菜获丰收    

玉米、稻、稻试验年产三跨纲    

山东省玉米栽培技术模式现状调研    侯方安;康云友;吴静;

民权县玉米顶尖腐烂病大发生成因初析及预防措施    杨红美;

迷信痕迹和碎纸屑认定尸源破案1例    单德宪;

东北风沙半干旱区不同栽培模式春播前土壤墒情变化的研究    邹洪涛;黄毅;张玉龙;孙占祥;

昭通市农田杂草发生及防治研究    宋家雄;

许昌市农作物药害发生现状及控制对策探讨    李梅花;王爱红;俎丽辉;王华杰;

第一次负伤    丞民;

“玉米-马铃薯-油菜”一膜三盖节本高效栽培技术    车洪;易云;

玉米常见死苗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温绍有;

罕见勒颈窒息致残的法医学鉴定    王利君;

祁佐宽 玉米地里“种”出10亿元    记者 王笑梅

“攻关田”创南充玉米亩产纪录    胥思明 何永泰

100多亩玉米不知何因被判“死刑”    刘太宜

玉米痴柯永培    刘裕国

召开全市玉米机收现场会    肖银详 记者 秦永生

“粮王”眼中的“三件法宝”    本报记者 赵艳红 通讯员 伊少军

金口河劣质地膜案受损村民获赔偿    曹峻川

也门勒乡农民无膜种植玉米    通讯员 王晓玲 李卫峰

玉米地间作鸡腿菇高效栽培法    沈慧

大地农事诗    杨泽文

旱地覆盖种植的水热效应及其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红丽

玉米匍匐基因LAZY1的图位克隆及功能分析    董朝斌

玉米氮素营养相关小分子非编码RNA的克隆及miRNA169的功能鉴定    赵勐

玉米氮素营养无损诊断及水氮效应    朱娟娟

玉米改良自交系224与亲本农艺性状的比较及根系形态可塑性变化对适应低磷胁迫的作用    张瑜

转TsVP提高玉米低磷耐受性的研究及不同玉米基因型低磷响应microRNA的差异分析    裴腊明

淮北平原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规律及其模拟研究    焦平金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潮棕壤营养元素剖面分布研究    张玉革

黄土高原地膜覆盖栽培玉米的产量与土壤生态效应    海龙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农田种草关键技术及种养结合模式的研究    杨恒山

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区隔沟交替灌溉下玉米灌水模式研究    孙爱丽

玉米干旱过程及其动态模拟    李柏贞

宣汉县玉米高产创建策略研究    潘传勤

“鸡—玉米—小麦”互作有机种养模式综合效益分析    乌云塔娜

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张林森

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区玉米沟灌技术模式的试验研究    赵玉宇

玉米转基因技术的研究    郭海军

模拟降雨量下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和玉米的影响    眭彦伟

东北雨养农业区种植密度对玉米田间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研究    闫瀛

太原盆地玉米土壤呼吸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尤龙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