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基于FISH技术的秸秆干发酵中微生物动态变化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8:15
热度:

基于FISH技术的秸秆干发酵中微生物动态变化的研究【摘要】:沼气发酵是有机物在无氧环境下经微生物分解,将其中一部分碳素物质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的生物化学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多种微生物

【摘要】:沼气发酵是有机物在无氧环境下经微生物分解,将其中一部分碳素物质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的生物化学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多种微生物相互协调,联合交替,极为复杂。在不同发酵阶段,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代谢活性均有变化,各微生物种群的代谢及相互作用直接影响沼气发酵的效率。本文研究了秸秆沼气干发酵各阶段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发酵温度对干发酵过程的影响,探讨了微生物群落与基质特性之间的关系,旨在为优化秸秆沼气干发酵工艺,提高产气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1.采用物理、化学以及酶处理的细胞破壁方法,提取秸秆沼气干发酵基质中微生物总DNA,对其纯度和得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冻融处理和酶处理相结合的破壁处理方法最为有效,DNA纯度(A260/A280)和得率分别达到1.392±0.027和0.143±0.016mg/g; DNA纯化试剂盒纯化DNA粗提液,比吸附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纯化的纯度提高了34.6%,但A260/A280仍在1.8以下,未能达到利用PCR分析法对微生物进行定量的要求,因此不能作为本实验中微生物定量测定的有效方法。 2.优化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定量测定秸秆厌氧干发酵基质中微生物的样品预处理条件,并在最优条件下做了验证性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无水乙醇作为清洗液,FISH样品的荧光信号强度和丰度比用PBS清洗液(磷酸缓冲盐溶液)时有显著提高;样品预处理过程中加无菌玻璃珠震荡能提高微生物的分散度,从而提高FISH技术对秸秆厌氧发酵基质中微生物定量的准确性;采用离心转速为13000r/min时,微生物菌体收集率提高,而且还能保证完好的细胞形态,为后续的FISH杂交奠定基础。 3.以多聚甲醛固定时间、热固定时间、乙醇脱水时间、杂交温度、杂交时间为试验因素进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对FISH定量检测玉米秸秆厌氧干发酵基料中微生物的最佳杂交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的杂交试验条件为多聚甲醛固定时间18h、热固定时间15min、乙醇脱水时间3min、杂交温度44℃、杂交时间1.5h。在该试验条件下观察的荧光显微图像菌量最多,荧光信号最为强烈,且菌体分辨清晰。 4.研究了温度对玉米秸秆厌氧干发酵基质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规律的影响,探讨了基质特性与微生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7℃和55℃条件下沼气发酵启动的均较快,乙酸化和甲烷化很快达到平衡,整个过程未出现明显的酸积累,反应体系的pH值和碱度变化较平稳,pH始终维持在适宜甲烷化菌生长的范围;20℃下由于甲烷化菌生长代谢缓慢,不能及时将产生的有机酸转化成甲烷,造成了一定的酸积累,而过度的酸积累又进一步抑制了甲烷化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导致整个发酵过程中CH4含量始终处于较低水平;37℃和55℃下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明显差异,37℃乙酸甲烷菌数量变化较明显,且远远高于氢甲烷菌的数量,而55℃下氢甲烷化菌的数量占优势,说明37℃和55℃下产生甲烷的主要菌群分别是乙酸甲烷菌和氢甲烷化菌;在发酵前期,各类甲烷化菌的数量变化不明显,起主导作用的微生物是产酸型的细菌,它们将大分子有机物质快速分解成小分子酸,再将小分子酸进一步分解成丙酸、乙酸、丁酸;低温(20℃)、中温(37℃)和高温(55℃)发酵时,甲烷化菌的数量分别在第24天、第12天和第6天达到最大。由此可见随着温度的升高可使发酵周期缩短,提前达到峰值,大大提高了发酵效率和产气率。 【关键词】:秸秆 厌氧干发酵 FISH技术 微生物 温度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S216.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17
  • 1.1 秸秆厌氧发酵微生物分类12-14
  • 1.1.1 水解性细菌12-13
  • 1.1.2 纤维素分解菌13
  • 1.1.3 半纤维素分解菌13
  • 1.1.4 白腐菌13
  • 1.1.5 产氢产乙酸菌13-14
  • 1.1.6 产甲烷的微生物14
  • 1.2 厌氧发酵微生物的研究进展14-15
  • 1.3 沼气发酵中微生物的测定方法15-16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6-17
  • 第二章 秸秆沼气干发酵基质中微生物DNA提取方法筛选17-26
  • 2.1 引言17-18
  • 2.2 试验材料18-19
  • 2.2.1 原料18
  • 2.2.2 试剂与仪器18-19
  • 2.2.3 仪器19
  • 2.3 试验方法19-21
  • 2.3.1 总DNA的提取19-20
  • 2.3.2 DNA粗提液的纯化20
  • 2.3.2.1 PVP吸附纯化20
  • 2.3.2.2 细菌DNA纯化试剂盒纯化20
  • 2.3.3 DNA质量的测定20-21
  • 2.3.3.1 DNA纯度的测定20-21
  • 2.3.3.2 DNA产量的测定21
  • 2.4 结果与分析21-24
  • 2.4.1 不同方法提取的DNA纯度比较21-22
  • 2.4.2 对DNA粗提液的纯化结果22-24
  • 2.4.2.1 添加PVP对DNA粗提液的纯化效果22-23
  • 2.4.2.2 利用纯化试剂盒对DNA粗提液进行纯化23-24
  • 2.5 讨论24-25
  • 2.6 本章小结25-26
  • 第三章 基于秸秆厌氧干发酵的FISH预处理条件优化26-35
  • 3.1 引言26-27
  • 3.2 材料与方法27-30
  • 3.2.1 样品来源27
  • 3.2.2 主要试剂及仪器27-28
  • 3.2.3 样品预处理试验方法28-29
  • 3.2.3.1 清洗液成份的确定28
  • 3.2.3.2 搅拌方式的确定28
  • 3.2.3.3 离心转速的确定28-29
  • 3.2.4 荧光原位杂交与计数29-30
  • 3.3 结果与分析30-33
  • 3.3.1 清洗液成份对FISH反应效果的影响30-31
  • 3.3.2 搅拌方式对FISH反应效果的影响31-32
  • 3.3.3 离心转速对FISH反应效果的影响32-33
  • 3.4 讨论33-34
  • 3.5 本章小结34-35
  • 第四章 秸秆沼气干发酵中微生物FISH定量杂交条件优化35-50
  • 4.1 材料与方法35-41
  • 4.1.1 材料35
  • 4.1.2 试剂35-36
  • 4.1.3 仪器36-37
  • 4.1.4 杂交处理试验方法37
  • 4.1.5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实验设计37-40
  • 4.1.5.1 确定各因素水平上下限37
  • 4.1.5.2 心点(零水平)的取值37-38
  • 4.1.5.3 查表确认实验设计参数38
  • 4.1.5.4 根据参数计算每个因素的变化区间△j38
  • 4.1.5.5 对每个因素的水平编码38-39
  • 4.1.5.6 杂交处理正交表39-40
  • 4.1.6 利用FISH技术测定微生物数量40-41
  • 4.1.6.1 样品的预处理及细胞固定40
  • 4.1.6.2 载玻片的预处理及细胞脱水40-41
  • 4.1.6.3 荧光原位杂交反应41
  • 4.2 结果与分析41-48
  • 4.2.1 荧光面积回归方程的建立42-43
  • 4.2.2 荧光面积回归方程的建立和检验43-44
  • 4.2.3 荧光面积二次回归方程的交互作用分析44-48
  • 4.3 讨论48-49
  • 4.4 本章小结49-50
  • 第五章 温度对秸秆厌氧干发酵基质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50-63
  • 5.1 材料与方法50-53
  • 5.1.1 试验材料50
  • 5.1.2 试验中所用探针50
  • 5.1.3 仪器50-52
  • 5.1.4 测定方法52-53
  • 5.1.4.1 pH值的测定52-53
  • 5.1.4.2 碱度的测定53
  • 5.1.4.3 挥发性脂肪酸的测定53
  • 5.1.4.4 气体分析53
  • 5.2 结果与分析53-62
  • 5.2.1 基质pH和碱度随发酵时间的变化规律53-55
  • 5.2.2 挥发性脂肪酸随发酵时间的变化规律55-57
  • 5.2.3 不同温度对发酵过程中基质VFA/TIC的影响57-58
  • 5.2.4 在不同发酵阶段温度对产气情况的影响58-60
  • 5.2.5 在不同发酵阶段温度对微生物变化的影响60-62
  • 5.3 本章小结62-63
  • 第六章 结论63-65
  • 附录65-6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6-67
  • 致谢67-68
  • 参考文献68-7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新疆泥火山土壤宏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研究    李建辉;路盼盼;张亚平;

DNA提取方法对活性污泥微生物多样性PCR-DGGE检测的影响    李鹏;毕学军;汝少国;

超声波对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氨氧化菌的影响    张可方;罗思音;荣宏伟;张立秋;

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的研究    宋颖琦,刘睿倩,杨谦,宋金柱,杜金哲

荧光原位杂交在环境微生物学中的应用及进展    邢德峰,任南琪,李建政

FISH技术定量解析亚硝酸盐氧化菌的条件优化    张星;林炜铁;朱雅楠;

荧光原位杂交原理及其在染色体畸变研究中的应用    逄兵,蒋学之,倪祖尧,郑履康,张桥

厌氧干发酵技术研究进展    朱圣权;张衍林;张文倩;张俊峰;

有机固体废物干法厌氧发酵技术研究综述    叶小梅;常志州;

植物内生细菌XG32菌株16S rRNA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条件优化和特异性验证    刘佳;王梅霞;闫淑珍;陈双林;

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相互作用分析    卢月霞;陈凯;

从活性污泥中提取微生物总DNA的方法比较    伍阳;谢晴;龙用波;谢勇丽;段莎丽;邓仕槐;

铜陵铜尾矿废弃地细菌多样性研究    詹婧;孙庆业;

剩余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及其资源化研究进展    郭小品;毕东苏;

PCR-DGGE技术中不同DNA提取方法综述    高慧琴;刘凌;

基因组重排在产纤维素酶木霉改造中的应用    赵靖;

白腐真菌降解木质素酶系特性及其应用    李春凤;王力生;

DNA提取方法对活性污泥微生物多样性PCR-DGGE检测的影响    李鹏;毕学军;汝少国;

纤维素降解细菌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优化    张丽青;吴海龙;姜红霞;张庆乐;唐心强;

废水处理系统中微型生物群落变化与水质净化    陈红;韩宏蕾;辛丽花;

生物菌剂对秸秆厌氧发酵的影响    王赛月;牛明芬;庞小平;

沼气发酵微生物菌群的研究进展    蒙杰;王敦球;

猪粪添加对秸秆一体化两相厌氧产气的影响    董保成;陈羚;张玉华;赵立欣;万小春;高新星;张旭东;罗娟;

接种物、pH值、曝气对秸秆两相厌氧消化的影响    朱瑾;叶小梅;常志州;许智;杜静;

沼气发酵微生物菌群的研究进展    蒙杰;王敦球;

分子生态学与微生物群落的动力学监测、结构解析及功能调控    赵立平;

仔猪胃肠道微生物区系发育规律及其调控    朱伟云;姚文;毛胜勇;

PCR-DGGE技术研究荣昌猪、长白猪、杜洛克猪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曾志光;王红宁;高荣;唐俊妮;管仲兵;

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    张俊忠

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乙酸累积的微生态机理研究    许科伟

大棚蔬菜连作障碍机理研究    闵红

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    张俊忠

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氨氧化菌及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    王晓慧

中国农村户用沼气区域适宜性与可持续性研究    陈豫

生物增强活性炭优势菌群稳定及竞争特征研究    张多英

猪源乳酸杆菌的筛选及其对仔猪肠道黏膜免疫影响的研究    张锦华

绞股蓝皂甙对山羊瘤胃菌群及微生物发酵特性和甲烷产量的影响    王新峰

大豆苷元对断奶和食物过敏动物消化道的影响及TLRs在感染进程中的表达    陆扬

紫外诱变纤维素分解菌降解木薯渣的研究    李永华

可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菌群筛选及其性质初探    于洁

城市污泥添加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挥发性脂肪酸的研究    张莉

高产纤维素酶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畜禽粪便处理中的应用    郑世仲

高产纤维素酶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刘海波

稻草预处理技术与产气特性的实验研究    李国顺

蛋白水平及饲喂量对早期断奶羔羊生长性能及消化代谢的影响    岳喜新

污水处理过程中短程硝化的微生物生态调控技术研究    安晓宇

种植体周围龈下微生物的观察研究    廖丽斐

樱桃褐腐病菌特异性IgY的制备及活性研究    韩丽丽

用生物技术开发秸秆资源    赵守贤,张宏斌

高浓度有机废水酵母菌低氧处理技术初探    张燕燕;郑少奎;杨志峰;

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    李牧尧

堆肥未培养细菌的宏基因组文库构建及新的木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和鉴定    张鹏;段承杰;庞浩;封毅;靳振江;许跃强;莫新春;唐纪良;冯家勋;

沼气发酵微生物菌群的研究现状    蒙杰;王敦球;

产酸发酵细菌演替规律研究—pH≤5条件下ORP的影响    任南琪

白腐菌对芳香化合物的降解    林鹿,邓耀杰,詹怀宇,张干

白腐真菌对染料脱色及降解过程机理和影响因素    程永前,黄民生,张国莹

不同pH条件下酵母菌处理高含油废水的研究    孙玉红;吕文洲;高静;杨敏;

荧光原位杂交在环境微生物学中的应用及进展    邢德峰,任南琪,李建政

滴灌条件下加工番茄根腐病发生原因分析及生防菌防病机制研究    赵思峰

不同接种物对牛粪高温厌氧发酵过程的影响    余建峰

农业废弃物干法厌氧发酵关键参数优化研究    李想

稻草中温高效厌氧消化生产生物气的实验研究    康佳丽

农村沼气干发酵的研究    邹元良,赵中举

厨余垃圾厌氧消化制取甲烷的影响因素研究    徐葳;冯磊;Bernhard Raninger;李润东;李延吉;

沼气的干发酵    刘克鑫;

生物质气甲烷化技术中降低硫含量的原因及方法    汤爱君,马海龙,董玉平

采用CO吸附取代甲烷化的研究    亢万忠,辛浩田

FLAC3D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李旭东;

应用FISH技术对土壤中大肠杆菌的快速特异性检出    龚春明;

干发酵生产性试验    孙国朝,沙士津,郭学敏,吴香强,周绍英,刘克鑫

干物质含量与沼气干发酵    赵哈乐;魏吉山;

提高人工煤气热值的一个有效方法    李连胜 ,常春

应用原位荧光杂交技术(FISH)和特定的寡核苷酸探针测定南黄海春季超微型青绿藻分布及丰度    黄秋;吴文学;黄邦钦;

FISH技术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判断中的应用    刘思恒;彭贤贵;陈幸华;孔佩艳;张曦;刘红;高蕾;曾东风;王平;邓小娟;张洪洋;

FISH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沈国松;张甦;何平亚;方嵘;

FISH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沈国松;张甦;何平亚;方嵘;

FISH技术在儿童ALL常见融合基因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徐雪琴;谢丙乐;唐少华;舒旷怡;陈慧;夏挺超;

骨髓涂片FISH应用的临床意义    王彤;刘洁;殷莹;张艳;余蕙君;贾晓鹏;王艳平;

FISH在自然流产胚胎、死胎染色体异常诊断中的应用    邢金芳;贾莉婷;吴玥丽;

尿FISH检测TMPRSS2-ETS融合基因用于前列腺癌诊断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丁奕星;齐隽;

临床应用FISH技术诊断1699例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及17号染色体多体状况的病理学分析    赵坡;姜学革;李晓瑛;吕亚莉;钟梅;

棘腹蛙(Quasipaa boulengeri)种下核糖体及端粒序列的FISH定位比较研究    卿立燕;曾晓茂;

低温甲烷化煤制天然气显优势    楼韧

法采用甲烷化处理城市垃圾    杨骏

等高压甲醇甲烷化专利技术获突破    特约记者 董万森

煤制天然气技术需要创新    记者 张兴刚

煤变气大戏可开锣    顾锦龙

三星期让垃圾变害为宝    记者 杨骏

正元化肥一盏电灯倡节约 两亿投资搞技改    记者 商棠通讯员 马利强

柏坡正元公司年底实现污水零排放    马利强

全省首个焦炉煤气甲烷化项目在沁县开工    记者 张海霞

应用“醇烷化”新技术 山东联盟化工节能降耗获突破    本报记者 陈祎淼

FISH技术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应用与PRAME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丛佳

不同毒力的MDV引起的端粒酶活性变化及MDV特异序列在宿主细胞的定位研究    韩烨

棉属四倍体及其供体基因组单染色体鉴别和rDNA定位    甘仪梅

曝气动力循环一体化同时硝化反硝化生物膜反应器及其特性研究    郭海燕

基于端粒-FISH的棉花核型分析及高分辨率细胞学图的初步构建    凌键

细胞内RT-PCR联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分子标志和残留白血病的研究    石艳

大白菜成套初级三体的创建及其特性研究    申书兴

滑膜肉瘤SYT-SSX融合基因检测和Her-2/neu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的研究    成宇帆

荧光原位杂交结合细胞形态学分析食管癌脱落细胞染色体改变的研究    赵焕

剩余污泥减量化污水处理工艺及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    王建芳

基于FISH技术的秸秆干发酵中微生物动态变化的研究    申瑞霞

FISH检测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魏森

FISH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及其临床病理关系的研究    王强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应用    周艳华

百合商品种及其杂种后代的C-带、FISH及GISH分析    傅伟

FISH技术在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测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向阳

荧光原位杂交(FISH)与尿脱落细胞技术对尿路上皮肿瘤诊断及复发监测的临床应用研究(附43例报告)    王元元

小麦秸秆中温厌氧干发酵气肥潜力实验研究    黄俊

稻秆干发酵制沼气工艺参数的研究    郭萃萍

家蚕染色体双色FISH技术体系的建立    于子舒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