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剩余污泥与玉米秸秆的共发酵产酸性能及其数学模型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8:14
热度:

剩余污泥与玉米秸秆的共发酵产酸性能及其数学模型研究【摘要】:剩余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其水解酸化过程不仅能实现污泥减量,而且能够产生高附加值的代谢产物—挥发性脂肪酸,将污泥水解产生

【摘要】:剩余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其水解酸化过程不仅能实现污泥减量,而且能够产生高附加值的代谢产物—挥发性脂肪酸,将污泥水解产生的挥发酸作为碳源应用于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可以显著提高脱氮除磷效率。但是剩余污泥的碳氮比(C/N)较低,不利于厌氧微生物代谢,因此本研究以玉米秸秆作为外碳源,与剩余污泥共发酵,通过调节发酵体系的碳氮比,来提高剩余污泥的厌氧发酵产酸效能。并基于厌氧消化一号模型(ADM1)建立共发酵体系在半连续流实验中厌氧消化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对水解产酸进行模拟、预测并进一步分析投加秸秆对剩余污泥发酵产酸的促进作用。 为确定最佳的玉米秸秆投加比例,开展了一组中温厌氧静态发酵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投加比例为1:2gVSS秸秆/gVSS污泥时,对剩余污泥产酸的促进作用最大,挥发酸最大积累量提高了20.2%,而投加比例为1:1的试验组只提高了14.5%,1:3,1:4试验组对污泥产酸的影响非常小,且投加比为1:2时单位质量秸秆对挥发酸产量增加量的贡献值最大。静态试验数据还显示玉米秸秆的投加能够一定程度地促进剩余污泥的水解,增加污泥体系中产酸底物的浓度,从而能够显著地提高挥发酸的积累量,并且提高挥发酸中乙酸比例,降低戊酸和丁酸的比例。 利用静态试验获得的最佳投加比例,启动运行了半连续流小试发酵反应器,考查在不同SRT运行条件下,污泥秸秆共发酵体系的水解和产酸效能,结果发现:SRT为10d,8d和5d三个阶段稳定期的平均挥发酸浓度分别为8767.2mgCOD/L,8887.7mgCOD/L和8239.8mgCOD/L,单位质量(以污泥可挥发性固体质量计)污泥投入对应的挥发酸产率分别为0.39、0.41、0.42g挥发酸/g污泥。SRT为3d时,体系崩溃。从不同阶段的挥发酸含量和产率的变化规律可以看出,超声污泥和玉米秸秆共发酵体系在半连续流发酵试验中能够获得稳定的产酸效果,且挥发酸产量较为可观。反应器最优运行SRT为5d,能承受较高的有机物负荷,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 在ADM1模型基础上,根据试验条件和底物特性提出假设,建立了污泥-秸秆共发酵体系在半连续流反应器中厌氧消化过程的动力学模型,通过灵敏度分析甄选出模型中的关键参数,并利用静态发酵试验中秸秆比例为1:2试验组的试验数据拟合求解,完成模型的参数校正。利用半连续流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各组分模拟误差均在5%以内,模拟数据总体上与实测值变化趋势吻合,证明模型能够模拟共发酵体系的厌氧水解产酸变化过程。 利用所获得的动力学模型,对静态厌氧发酵空白组和试验组试验数据进行参数拟合和对比,证明玉米秸秆的加入不仅能为产酸菌提供了更多发酵底物,而且能够促进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水解,增强水解酶活性,提高水解速率,从而提高挥发酸积累量。利用所得半连续流动力学模型进行不同条件下的模拟分析,预测了反应器产酸效能进一步提高的方法:采用连续流操作,减小对发酵体系的冲击负荷;采用固定SRT操作,理论最佳SRT条件为3d;可尝试对进料污泥进行适当浓缩,提高初始污泥浓度。 【关键词】:剩余污泥 玉米秸秆 厌氧发酵 挥发性脂肪酸 数学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X705;X71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4
  • 1.1 课题背景10-12
  • 1.1.1 城市剩余污泥处理处置现状10
  • 1.1.2 我国秸秆资源利用现状10-11
  • 1.1.3 厌氧消化数学模型研究及应用现状11-12
  • 1.2 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研究进展12-17
  • 1.2.1 剩余污泥预处理方法研究进展12-15
  • 1.2.2 剩余污泥发酵产酸影响因素研究进展15-17
  • 1.3 厌氧消化模型研究及应用进展17-21
  • 1.3.1 厌氧消化数学模型的发展历程18-19
  • 1.3.2 ADM1 模型在国内外的应用19-20
  • 1.3.3 ADM1 模型存在的问题20-21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21-24
  • 1.4.1 课题来源21
  • 1.4.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21-22
  • 1.4.3 主要研究内容22-24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24-30
  • 2.1 试验用剩余污泥及玉米秸秆来源及性质24
  • 2.2 试验装置24-26
  • 2.2.1 污泥超声处理装置24-25
  • 2.2.2 静态试验装置25
  • 2.2.3 半连续流试验装置25-26
  • 2.3 试验方法26-28
  • 2.3.1 剩余污泥及玉米秸秆预处理方法26-27
  • 2.3.2 静态试验方法27
  • 2.3.3 半连续流反应器运行方法27-28
  • 2.4 试验分析项目及分析方法28-30
  • 2.4.1 试验仪器28-29
  • 2.4.2 常规测定方法29
  • 2.4.3 VFAs 测定方法29-30
  • 第3章 玉米秸秆投加比例的优化及半连续流发酵反应器的运行效能30-46
  • 3.1 玉米秸秆投加比例的优化30-37
  • 3.1.1 不同秸秆投加比例下剩余污泥有机质溶出变化规律31-34
  • 3.1.2 不同秸秆投加比例下 VFAs 积累量及其组成结构的变化情况34-37
  • 3.2 半连续流厌氧发酵反应器的运行效能研究37-45
  • 3.2.1 污泥水解及有机质浓度变化规律37-38
  • 3.2.2 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浓度变化规律38-40
  • 3.2.3 VFAs 产量及组成结构变化规律40-43
  • 3.2.4 氨磷的释放规律43-45
  • 3.3 本章小结45-46
  • 第4章 剩余污泥与玉米秸秆共发酵基质的半连续流厌氧发酵动力学模型46-65
  • 4.1 模型的建立46-53
  • 4.1.1 参考依据及模型假设46-47
  • 4.1.2 模型状态变量及模型参数的说明47-49
  • 4.1.3 平衡方程的建立49-53
  • 4.2 模型参数求解53-56
  • 4.2.1 化学计量系数及动态变量初值53-54
  • 4.2.2 动力学参数敏感度分析54-55
  • 4.2.3 关键参数的求解方法和求解结果55-56
  • 4.3 模型模拟结果分析与评价56-59
  • 4.4 模型应用59-64
  • 4.4.1 玉米秸秆为外碳源对剩余污泥发酵产酸的促进作用分析59-61
  • 4.4.2 半连续流反应器产酸效能提升方法预测61-64
  • 4.5 本章小结64-65
  • 结论65-66
  • 参考文献66-7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73-75
  • 致谢7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对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探讨    阎文圣,陈颍西

酸性预处理污泥厌氧发酵产氢    刘常青;赵由才;张江山;陈文花;牛冬杰;

玉米秸秆利用概况及秸秆发酵前景展望    杨治平;

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顾华详

高龄老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分析    付飞;李异;张健;

全球气候变化下低碳城市实现的规划途径    张洪波;徐苏宁;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循环经济规划研究——以安徽能源循环经济规划为例    崔木花;

略论非合理性政府行为与政府成本刚性    汪少波

当前我国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黄晓霓;

对我国居民消费率过低的几点思考    王守敬;

新农村建设视域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孟祥健;

甲烷产生菌的特性及其工业前景    杨薇;

UASB处理蛋白废水的实验研究    俞珊珊;刘锋;马三剑;王秋云;

长三角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胡建一;

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研究    常慧娟;

节能高效、减排低碳与责任和快速工业化及经济腾飞    滕吉文;阮小敏;张永谦;闫雅芬;

民营房地产业发展报告    李毅;

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推广与普及    王娜;邱琦;

化肥减施及秸秆过腹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弘毅生态农场为例    唐海龙;徐玉新;蒋高明;刘沙沙;张偲;钟世霞;

苕溪流域典型村落水污染特征调查研究    郭雪松;邹娟;梁瀚文;刘俊新;

“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我国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黄璜;

城市旅游业能耗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估算方法及深圳市实证分析    汪清蓉;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扣除额标准的法与经济学分析    李怀;韩瑞;

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    杜熙茹

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    胡雪梅

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汪慧玲

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    陈春常

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定价研究    董国强

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乙酸累积的微生态机理研究    许科伟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    李玉凤

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刘林

信任和关系承诺对第三方物流整合与绩效的影响    罗力

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研究    王耀鹏

基于DEA方法的农地利用效率差异研究    高晓辉

棉花纤维发育伸长期和次生壁加厚期数字表达谱分析    闫恒超

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王旭

煤粉永磁强磁滤器的研究    刘鹏

生物质快速热解制生物质油的实验研究    胡兴涛

湘中南地区农村初中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谭啸

旋流内循环厌氧反应器(EIC)处理酒精废水的试验研究    丁玉

开发节地型居住小区的技术措施研究    史玉岩

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    毕圣洁

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策略新析    陈伟

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前景分析    郝辉林

秸秆气化系统经济效益评价    胡夏明,朱学明

秸秆饲料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单洪涛;吴跃明;刘建新;

不同菌株固态发酵玉米秸秆生产饲料蛋白的比较研究    李日强,张峰

秸秆资源的开发现状与趋势    杨游;

开发氨化秸秆饲料 发展草食牧业    杨宗沛;

提高秸秆类饲料转化效率方面研究的建议    毛华明,戴志明

纤维素类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李日强,席玉英,曹志亮,韩文辉,刘继青

低质粗饲料的营养价值及合理利用    冯仰廉,张子仪

炼油厂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优化工艺条件的确定    李志东;夏进;林莉;张秀青;张勇;魏莉;

炼油厂剩余污泥中温与高温厌氧消化对比实验    孙娜;李志东;李娜;张勇;张秀清;

剩余污泥的凝聚压滤脱水    曹殿林,汪国柱

质子化焦化污泥作为生物吸附剂对水溶液中活性红4的吸附性能    崔龙哲;刘成付;吴桂萍;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焚烧处理的探讨    张翔;宋丽华;邢莉玲;张耀煌;

剩余污泥水解酸化过程中胞外聚合物的影响因素研究    高永青;彭永臻;王建龙;王少坡;张晶宇;

污水处理厂污泥焚烧技术的研究    宋丽华;

剩余污泥的好氧消化设计    蒋克彬

无污泥化的生物接触氧化池运行小结    孙国华

城市污水处理的污泥减量技术    张雷,洪瑛,李昭,叶飞,曾向前

盐度和固液比对剩余污泥中磷释放的影响    高春梅;朱晓芸;杨红;黄庆;风海晨;

UDF+AOSA技术用于剩余污泥趋零排放及工程应用    傅剑锋;

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解偶联减量技术    陈国炜;俞汉青;

超声强化处理水厂剩余污泥    殷绚;韩萍芳;吕效平;

剩余污泥中微生物絮凝剂的复合提取方法研究    李向蓉;张艳君;戴晓晴;王春晖;

从剩余污泥中提取微生物絮凝剂的超声法、树脂法及其联用研究    李向蓉;张艳君;张志强;夏四清;

剩余污泥去除水中Cr(Ⅵ)的实验研究    刘贵镇;王志楼;柳建设;时启立;谢学辉;

电凝聚强化剩余污泥脱水的研究    黎艳;林海;刘伟岩;常江;

剩余污泥处置及其在矿业废弃地复垦中的应用分析    李海波;李亚东;李克顺;

三种不同来源的污泥中温厌氧发酵产酸和污泥有机成分的关系    刘晓玲;刘和;陈艺阳;堵国成;陈坚;

如何开发碳源脱氮除磷?    筱薇

大连石化除污装置泥里淘金100万元    记者 朱爱华 通讯员 孙继盛

不用脱色剂 剩余污泥少    赵关良

大连石化找到絮凝剂降耗新方法    朱爱华 孙继盛

抓环保求生存 以治理促发展    记者 夏泽平 吴侠

常州武进启动污泥专项整治    苏讯

印染污泥掺烧制砖    记者陆峰 通讯员林洪

污泥到底去了哪儿?    本报见习记者 李莉 范圣楠 记者 闫艳 高杰

确保全市排污目标完成    记者 王达翃

赣州污泥污水无害化处置三同步    黄洪鑫

剩余污泥碱性发酵产酸性能与优化    苏高强

剩余污泥中重金属污染的蚯蚓活化—花卉植物修复机理研究    白向玉

剩余污泥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特性及污泥减量化研究    刘志华

剩余污泥作为低碳氮比生活污水补充碳源的脱氮试验研究    曹艳晓

剩余污泥减量化处理中细胞物质的释放特性与磷回收研究    王晓霞

超声联合碱促进剩余污泥水解酸化及产物研究    康晓荣

预处理后剩余污泥中温两相厌氧消化效能研究    李广

基于酸碱调节的剩余污泥水解酸化及其机理研究    苑宏英

污泥预处理—厌氧消化工艺性能及预处理过程中有机物变化    胡凯

解偶联代谢对活性污泥工艺中剩余污泥的减量化作用    叶芬霞

厌氧条件下外加酶强化剩余污泥水解的研究    罗琨

剩余污泥超声破解的性能与机理研究    王芬

碱减量印染废水剩余污泥减量化工艺研究    丁凯

剩余污泥制备吸附材料处理重金属废水研究    张蔓

剩余污泥与玉米秸秆的共发酵产酸性能及其数学模型研究    郭泽冲

热碱预处理对剩余污泥的溶胞率及发酵产酸的影响研究    侯玲玲

超声与机械方法联合破解剩余污泥机制的研究    王展

单频率及双频率超声和碱联合预处理技术对剩余污泥的破解效果研究    赵德君

蚯蚓Eisenia foetide与植物复合系统处理剩余污泥的研究    孟新刚

多孔微生物载体固定床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新工艺研究    刘则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