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支持体系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7:40
热度: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支持体系研究【摘要】: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极为丰富。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是天然的可再生能源。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秸

【摘要】: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极为丰富。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是天然的可再生能源。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秸秆用作生活燃料的比例大幅降低,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在田间直接焚烧秸秆,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对农作物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是解决秸秆焚烧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循环农业和低碳经济的有效手段。秸秆的资源化利用需要依靠政府的大力推动以及农户和企业的积极参与。目前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政策,但对公众的激励效果不明显,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秸秆焚烧现象依然严重。因此,政府如何制定一套具体的、完整的政策支持体系,以实现对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是本研究要探讨的问题。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根据国家统计年鉴粮食产量数据,利用草谷比算法计算出了我国近年来的秸秆产量,并结合当前秸秆资源利用现状以及政府针对秸秆利用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分析了我国秸秆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案例研究和调查研究等方法分析了农户、企业和消费者三个经济主体的行为以及政府在秸秆资源化利用中的作用,并针对存在问题,从完善秸秆交易市场、提供技术支持、制定财政政策、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教育这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最后构建了一个系统的,使政府与农户、企业和消费者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政策支持体系结构图。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 资源化利用 政策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323.214
【目录】:
  • 致谢3-4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导论8-18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8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8-9
  • 1.2.1 理论意义9
  • 1.2.2 实践意义9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9-15
  • 1.3.1 循环农业相关理论研究综述9-10
  • 1.3.2 国内外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研究综述10-15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15-16
  • 1.5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16-17
  • 1.5.1 研究方法16-17
  • 1.5.2 技术路线17
  • 1.6 本研究的创新点17-18
  • 2 研究的理论依据18-22
  • 2.1 循环农业理论18
  • 2.2 外部性与公共物品理论18-19
  • 2.3 行为科学理论19-20
  • 2.4 激励理论20-22
  • 3 国内外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及现行政策22-31
  • 3.1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及现行政策22-30
  • 3.1.1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产量及其分布22-25
  • 3.1.2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25-27
  • 3.1.3 我国及其地方省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现行政策27-30
  • 3.2 国外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30-31
  • 4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31-35
  • 4.1 缺乏健全的秸秆交易市场31-32
  • 4.1.1 秸秆收集、运储体系不健全31
  • 4.1.2 缺乏有效的秸秆交易价格制定体系31-32
  • 4.2 秸秆利用技术不成熟32
  • 4.2.1 还田技术不成熟32
  • 4.2.2 缺乏秸秆收集、打捆、预处理机具32
  • 4.2.3 企业利用技术不成熟32
  • 4.3 政策体系不完善32-34
  • 4.3.1 现行政策不完善32-33
  • 4.3.2 政策执行不到位33-34
  • 4.3.3 法律保障不健全34
  • 4.4 构建秸秆资源化利用政策支持体系的必要性34-35
  • 5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相关主体分析35-41
  • 5.1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相关主体及相互关系35-36
  • 5.2 秸秆资源化利用中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分析36-40
  • 5.2.1 农户利用秸秆行为分析36-38
  • 5.2.2 企业利用秸秆行为分析38-40
  • 5.2.3 消费者购买秸秆产品行为分析40
  • 5.3 秸秆资源化利用中政府作用分析40-41
  • 6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支持体系构建41-50
  • 6.1 加强对地方政府的鼓励41-42
  • 6.1.1 鼓励制定具体的秸秆资源化利用政策41
  • 6.1.2 开通秸秆资源化利用财政拨款绿色通道41
  • 6.1.3 完善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绩效考核制度41-42
  • 6.2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支持体系构思42-45
  • 6.2.1 完善秸秆交易市场42-44
  • 6.2.2 提供技术支持44
  • 6.2.3 完善财政政策44
  • 6.2.4 制定法律法规44
  • 6.2.5 加强宣传教育44-45
  • 6.3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支持体系构建45-50
  • 6.3.1 政府及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46
  • 6.3.2 对农户的激励政策46-48
  • 6.3.3 对企业的激励政策48-49
  • 6.3.4 对消费者的激励政策49-50
  • 7 结论与展望50-52
  • 7.1 研究的结论50-51
  • 7.2 展望51-52
  • 参考文献52-5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研究    孙丁贺;杨培权;张允政;

安徽省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研究    陶伟;魏凤娟;

关于农作物秸秆“焚烧”与“禁烧”的经济问题研究    林向红;孙玮;

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践模式和对策    张棋;郑水明;叶雪珠;赵首萍;于国光;

秸杆焚烧污染问题的成本-效益分析——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例    梅付春;

多菌种混合发酵转化秸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黄茜;黄凤洪;江木兰;万楚筠;

我国农作物秸秆处理的困境与对策    鞠昌华;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分析    胡俊梅;

论农业补贴的农村环境保护功能——以欧美农业补贴制度的比较为视角    程宇光;

日本农业环保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周玉新;唐罗忠;

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研究    翟绪军

农业污染及其综合防控的环境经济学研究    袁平

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    毕于运

循环农业规划中景观生态学原理的应用——以苏州市东山镇为例    仇恒佳;周军;黄顺;余俊;

奉贤区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和对策    肖伟;何彬峰;屠国文;申哲民;

湖北省循环农业模式的探讨    郭尚武;

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章志皓;蔡明超;

生物质能利用在循环农业中的作用分析    王许涛;李刚;张百良;

谈循环农业的模式及其评价方法    赵金龙;何玲;王军;

循环农业运行状态评价体系研究    何玲;刘秀娟;王军;许月明;

基于“农业循环经济”背景下的生态农业旅游研究    李广宏;

论集成创新与农业循环经济    王少杰;

淮南地区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模式    程少武;黄志斌;

两岸循环型农业之发展比较与交流合作    邓启明;黄祖辉;

循环经济与浙江生态省的农业发展    林贤青;

淮南市碳排放定量核算研究    黄静;高良敏;

广西农林废弃物热解汽化技术现状及展望    陈伟强;冼萍;黄世钊;周航;

生物菌剂对秸秆厌氧发酵的影响    王赛月;牛明芬;庞小平;

适应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技术评价研究进展    翟治芬;严昌荣;刘爽;刘勤;

生物质能源在燃煤锅炉多种污染物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吴江;潘卫国;任建兴;李琦芬;孙坚荣;杜玉颖;高志远;吴俊峰;万里;

秸秆预处理技术对比研究    周礼;吴达科;谢春燕;

循环农业的由来及发展现状    陈红兵;卢进登;赵丽娅;李兆华;

对湖北省发展循环农业问题的一些思考    魏丹;曹明宏;

同煤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研究    李士金

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型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研究    韩广

赤潮灾害及其综合防治的生态、经济与管理研究    古中博

麦秆液化制备可降解聚氨酯泡沫材料方法及机理研究    陈秋玲

低碳经济视野下的农地利用研究    郑晶

循环农业发展研究    刘倩

中国农业生态补偿研究    金京淑

甘肃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政策研究    杨敬宇

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研究    翟绪军

海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与评价研究    朱梅

湖北省“两型”农业发展评价研究    张亚杰

纤维混凝土夹心秸秆压缩块砌块墙的研究与开发    刘永

辽河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奖酬体系改进研究    杨琳琳

中国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保障措施研究    夏蕾

我国生物质能源立法研究    闫献伟

丛粒藻形态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分析与培养条件优化    王朋云

潍坊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刘刚

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刘玉琴

基于因子法分析的循环经济税收政策研究    万文慧

膨化技术制备颗粒饲料的研究    臧艳茹

抗虫棉保留利用营养枝的效应和技术研究    董合忠,李振怀,李维江,唐薇,曲惠英,张冬梅

冬小麦小叶型与经济系数及超高产的关系    李均先,李希鹏,王晓彦,吕秀敏

秸秆焚烧对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解爱华;付荣恕;

氮水耦合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邵国庆;李增嘉;苏诗杰;王本翠;赵建波;郑延海;韩宾;宁堂原;

不同类型钾肥对甘薯钾素积累和利用率的影响    王锋;王汝娟;陈晓光;史春余;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对策    李春红;

我国畜禽粪便污染和利用现状分析    朱凤连;马友华;周静;关静;梁家妮;赵艳萍;

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胡荣根;

不同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付顺;靖军领;

可持续农业的投资实现机制研究    朱礼龙

    记者  刘选武

    记者 刘纯友

    宋洪远

循环经济评价和激励机制设计    郭彬

循环经济的若干运行模式及其政策支撑体系研究    冯南平

有机肥对谷子生育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祁宏英

细胞质雄性不育玉米增产的生理机制    李从锋

农牧交错带地膜春玉米生态特征及其氮肥效应的研究    王瑞军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    司维

利用蚯蚓处理畜禽养殖业固体废弃物的技术研究    王志凤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立法问题研究    杨锐荣

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与对策思考    崔欣

不同栽培模式和锌肥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夏玉米抗旱性的影响    李萌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行为优化研究    程方升

不同类型甘蔗品种的叶梢产量及其养牛效益比较    许红

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生物质型块作压缩饲料    

可再生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及其他——主要以农作物秸秆为例    焦正安;

农作物秸秆皮壳制淀粉    杨草

张振民 秸秆挑战秦砖汉瓦    宋先锋;赵佳;

提高农作物秸秆饲用价值的有效方法    吕进英,王堃,任永霞,郭郁频

农作物秸秆微贮饲料的制作工艺及注意要点    解洪业;

多功能秸秆丝片饲料机    

农作物秸秆低温沼气技术    张文君;

基于HJ卫星IRS遥感数据的农作物秸秆火点提取模式研究    王玲;田庆久;包颖;

勿让有价值的生物资源污染生态环境——对江苏省农作物(麦、稻)秸秆综合开发利用的建议    潘金虎;

山东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研究    董佑福;侯方安;

稻草秸秆制板的工艺研究    沈瑾;蔡学斌;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实践与思考    孔一江;许英志;袁定浩;孙玲;

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综述    李秀荣;

利用秸秆突破制约纤维板生产发展的瓶颈    陆仁书;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技术与再生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纵瑞收;李峰;李华;

光磊:秸秆作燃料,让清洁和温暖进万户千家    刘芳;

农作物秸秆建材作为抗震房屋用材的分析    侯国艳;冀志江;李海建;

农作物秸秆建材作为抗震房屋用材的分析    侯国艳;冀志江;李海建;

山东省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发展现状    韩山盛;

堵不尽滚滚烟 疏出来朗朗天    本版编辑李杰 王明浩 韩修存 陈洪章

利用秸秆压块技术创造多赢 农村秸秆焚烧问题有望解决    马廷坡

农作物秸秆“大有可为”    周晓东

给秸秆寻找出路    记者 王艳 马四新

秸秆禁烧 沉重话题    本报记者 杨建安 通讯员 韦建飞

细菌为媒 解决秸秆问题找到新方法    邓晓洪

红塔区大牲畜养殖形成生态产业链    李昌友

今年实施面积88万亩预计投入740万元    记者 闵抗

农村秸秆何处去    本报记者  王世停

我国首创秸秆发电    金廷海 郭春燕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林生物质能的区域影响研究    马占云

农作物秸秆的热解及在水中的液化研究    宋春财

农作物秸秆表面性能及胶合重组技术研究    陈桂华

中国农作物秸秆燃烧排放气态、颗粒态污染物排放特征的实验室模拟    张鹤丰

农作物秸秆在亚/超临界醇中的液化    赵炜

农作物秸秆微波热解实验及机理研究    赵希强

秸秆建材燃烧特性及生命周期研究    谭福太

农作物秸秆水热液化过程及机理的研究    彭文才

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    毕于运

西藏地区农作物秸秆与牧草混合青贮研究    原现军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支持体系研究    谢海燕

新疆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模式研究    侯新强

W县农作物秸秆直燃发电技术经济评价与比较    牛少华

新型农作物秸秆复合墙体的应用研究    戢娇

中国古代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探析    彭洋平

农作物秸秆资源潜力与开发可持续评价体系研究    丁美

广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与对策研究    景璟

郑州市农业废弃物资源量调查及利用策略研究    安可栋

农作物秸秆阴燃特性及应用研究    矫常命

河北平原作物秸秆主要利用途径的效率与效益的系统研究    王士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