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轻型栽培和秸秆还田对土壤性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4:01
热度:

轻型栽培和秸秆还田对土壤性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摘要】:轻型栽培是一种简化程序、减少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作业成本的集约化技术。水稻轻型化栽培技术包括机械耕作代替人力畜力

【摘要】:轻型栽培是一种简化程序、减少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作业成本的集约化技术。水稻轻型化栽培技术包括机械耕作代替人力畜力耕作、抛秧和直播代替插秧等。稻田机械化耕作促进了秸秆还田,抛秧和直播技术改变了水稻根系分布及其养分吸收动态特征,对土壤有效养分和土壤力学性质产生长期影响。通过在江西余江县设立的定位试验5年的连续观测,结合室内模拟实验,本试验研究目标是:1)明确耕作深度、秸秆全量还田和轻型化栽培式对水稻产量、土壤有机碳、土壤有效N、P、K含量季节变化的影响;2)明确耕作深度、秸秆全量还田和轻型化栽培模式对水稻根系和土壤有效N、P、K含量在土壤耕层分布的影响;3)明确在插秧条件下,耕作深度和秸秆全量还田对稻田土壤力学性质的影响及控制因素。研究结果对综合优化轻型栽培技术和稻田土壤的持续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主要结论如下: (1)秸秆全量还田显著提高早晚稻产量和耕层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深翻耕的增产幅度大于浅旋耕,浅旋耕养分提高幅度大于深翻耕,其中速效钾含量提高的幅度最大。秸秆全量还田处理下水稻产量比无秸秆还田显著提高3.9%,深翻耕处理比前翻耕产量提高3.6%,浅旋耕处理下,土壤有机碳、有效N、K比深翻耕显著高出5.2%,5.4%和15.9%。 (2)土壤养分含量和根系各项指标在土壤剖面垂直方向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浅旋耕有利于养分和根系在表层(0~5cm)聚集,深翻耕处理土壤深层有效养分含量和根系指标要高于浅旋耕。根系的各项指标与土壤中各层的有机碳、有效N、P都存在极显著相关,与有效K之间无显著相关。 (3)有机碳投入量是影响土壤力学性质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有机碳投入量增加,土壤下陷阻力和贯穿阻力显著减小,抗张强度增大,干燥后土壤收缩能力和大孔隙比例都显著增加。 研究结果说明了轻型栽培技术配合秸秆全量还田提高了水稻产量、土壤养分有效性和土壤力学性质,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可不增加耕作深度。 【关键词】:轻型栽培 秸秆还田 水稻产量 有效养分 力学性质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S51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英文缩略表11-12
  • 前言12-13
  • 第一章 绪论13-20
  • 1.1 水稻轻型栽培方式13-14
  • 1.2 基于轻型栽培的秸秆还田模式14
  • 1.3 轻型栽培和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14-15
  • 1.4 轻型栽培和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15-17
  • 1.5 轻型栽培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力学性质的影响17-18
  • 1.5.1 团聚体、容重和孔隙度17-18
  • 1.5.2 根系分布与贯穿阻力18
  • 1.6 科学问题的提出18-20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20-24
  • 2.1 试验设计与方案20-21
  • 2.1.1 试验点概述20
  • 2.1.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20-21
  • 2.2 测定项目和方法21-23
  • 2.2.1 基本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21
  • 2.2.2 田间力学性质测定21-22
  • 2.2.3 模拟试验力学性质测定22-23
  • 2.3 数据分析与处理23-24
  • 第三章 水稻产量及其土壤养分的季节变化24-33
  • 3.1 水稻产量变化和有机碳投入量估计24-26
  • 3.1.1 水稻产量变化24-25
  • 3.1.2 有机碳投入量估算25-26
  • 3.2 土壤养分变化26-30
  • 3.2.1 土壤有机碳26-27
  • 3.2.2 土壤速效养分27-30
  • 3.3 讨论30-32
  • 3.3.1 轻型栽培方式对产量变化的影响30-31
  • 3.3.2 轻型栽培方式对养分变化的影响31-32
  • 3.4 小结32-33
  • 第四章 土壤养分和根系的垂直分布33-45
  • 4.1 土壤养分分布33-35
  • 4.1.1 土壤速效养分分布33-35
  • 4.1.2 土壤有机碳分布35
  • 4.2 根系干物质及其形态分布35-40
  • 4.2.1 根系干物质分布35-36
  • 4.2.2 根系形态状况36-40
  • 4.3 养分、根系和产量之间的关系40-42
  • 4.4 讨论42-44
  • 4.4.1 轻型栽培方式对土壤养分分布的影响42-43
  • 4.4.2 轻型栽培方式对水稻根系分布的影响43-44
  • 4.4.3 水稻养分状况与根系形态及产量的关系44
  • 4.5 小结44-45
  • 第五章 水稻生长期土壤稳定性和力学性质变化及影响因素45-55
  • 5.1 土壤力学性质45-50
  • 5.1.1 土壤有机碳和团聚体稳定性45-46
  • 5.1.2 土壤收缩能力与贯穿阻力46-48
  • 5.1.3 土壤抗张强度与收缩能力48-49
  • 5.1.4 土壤孔隙分布49-50
  • 5.2 关系50-53
  • 5.2.1 土壤下陷能力与贯穿阻力之间关系50-51
  • 5.2.2 土壤有机碳和有机碳投入量与下陷阻力和贯穿阻力之间的关系51-52
  • 5.2.3 土壤有机碳和有机碳投入量与抗张强度和平均重量直径之间的关系52-53
  • 5.3 讨论53-54
  • 5.4 小结54-55
  • 第六章 全文总结55-56
  • 6.1 全文主要结论55
  • 6.2 主要创新点55
  • 6.3 未来研究设想55-56
  • 参考文献56-64
  • 致谢64-65
  • 作者简介6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太湖稻麦地区秸秆还田增产及培肥效果    王振忠,董百舒,吴敬民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李孝勇,武际,朱宏斌,王允青

秸秆还田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朱自学;刘天学;

不同耕作·栽培方式下稻草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彭志红;李明德;蔡立湘;聂军;廖育林;刘琼峰;

水稻不同播种方式比较试验    顾吉伦;张汝群;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旱地土壤物理质量的影响    张仁陟;罗珠珠;蔡立群;黄高宝;李玲玲;谢军红;

日本新性状稻米品质研究进展    董彦君

大力推广秸秆还田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孙皓,方鸿国,刘群松

秸杆覆蓋免耕法的节水培肥增产效益及应用前景    朱文珊,曹明奎

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灌丛地的土壤特性    张国盛,刘海东,张小红,王林和,解依凡

淮南市杂交水稻平衡施肥技术    张贤辉,宋素梅,张华,段玉校

江苏沿海稻区水稻直播栽培的存在问题与关键技术    卞同洋;陈益楼;吴昌庚;卢珊;

秸秆还田对土壤特性和作物生产的影响    李东升;周为华;范佳;宋森楠;李春燕;朱新开;

旱作条件对水稻根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张玉屏,黄义德,李金才,黄文江,黄文国

两优培九直播单产超13.0t/hm~2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昂盛福,王学会,谢世秀,熊忠炯,余斌,罗成玉,张士陆

麦玉轮作体系中秸秆钾对土壤钾库平衡的影响    董玉良,劳秀荣,孙伟红,张昌爱

沿淮南部地区中粳稻新品种适应性试验    顾曰群;王一飞;张骅;刘大孟;蔡松海;胡怀喜;茆寿军;

植物残体在不同利用方式红壤中的腐解及对红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田林双;戴传超;史央;王兴祥;赵庆新;

秸秆还田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朱自学;刘天学;

荒漠绿洲过渡带灌丛沙堆土壤养分研究进展    王晓峰;李志忠;武胜利;葛琳;何牡丹;张中华;

水稻栽后前期地上部生长及其与根系增重的关系    任万军;刘代银;杨文钰;樊高琼;陈德春;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周年生产力的综合评价    刘世平;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

几种作物秸秆基质的比较研究    程志芳;王晋华;赵肖斌;米国全;

湖南水稻直播栽培应用探讨    易镇邪;屠乃美;谭文新;周建鹏;

水稻秸秆腐熟对土壤微生物及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    顾金刚;李世贵;龚明波;冯新光;姜瑞波;

米成分(功能性成分)改良与设计育种    张琳琳;王雪艳;杨朝柱;赵海军;吴殿星;

秸秆覆盖保墒的农田生态效应及“保墒灌溉”技术    员学锋;吴普特;汪有科;徐福利;

硅对水稻接种纹枯病菌后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张国良;

稻田免耕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吴建富;潘晓华;石庆华;

黄淮海平原耕地质量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    李晓林;张宏彦;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不同耕作措施对绿洲灌区冬小麦“根土系统”的影响    冯福学

保护性耕作对旱区小麦—菘蓝轮作土壤生态及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杨江山

新疆棉花长期连作土壤养分时空变化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韩春丽

葡萄连作障碍机理及调控途径的研究    李坤

不同氮效率类型小麦氮代谢差异及其机理分析    王平

东北地区玉米和水稻低温冷害诊断指标与远程决策管理系统研究    宋广树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刘继培

栽培技术对新疆长期连作棉田生产力影响的研究    樊华

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的高效调控与施用技术研究    刘建涛

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土壤磷钾变化与产量效应    孙伊辰

有机肥施用对土壤有机质变化及其组分影响的研究    汪红霞

秸秆还田对福州稻田土壤碳库、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潘婷

蒸汽闪爆法制备棉秆皮纤维及其应用研究    孙芳芳

早稻直播轻型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董光书

旱直播稻田杂草及化学防除的研究    李金才,黄义德,魏凤珍,刘庆,徐伟劼

耐低温早籼稻新品系播期比较试验    吕和平,范友胜,宛晓萍,尹玲,王晓宏,周兵,吴敬德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    任仲杰;顾孟迪;

稻草还田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其生态学效应    刘开强;江立庚;周佳民;胡钧铭;徐世宏;

直播稻田杂草及其综合治理    冯亚军;郭林永;周艳;张开朗;于长涛;

秸杆还田改良砂姜黑土的效果及其机理研究    詹其厚,张效朴,袁朝良

免耕春小麦套种牧草土壤养分动态研究    毛吉贤;石书兵;马林;朱军;郭飞;买买提.玉山;

退耕草地演替过程中的碳储量变化    王俊明;张兴昌;

土地利用方式对陇中黄土高原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李晓东;魏龙;张永超;郭丁;李旭东;傅华;

水稻抛秧机问世    

水稻抛秧三不宜    褚宪强

推广水稻抛秧机技术势在必行    本刊编辑部

水稻抛秧与插秧经济效益分析    文建平

试论水稻抛秧配套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朱自均

中国水稻的技术推广服务    程映国

水稻抛秧精播技术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水稻钵盘育苗超稀摆秧技术    付文义针琴,张彦生,李新民

水稻抛秧初见成效    鲜文斗

大力推广水稻抛秧新技术    鲁俊

水稻钵苗行栽机设计与试验研究    王冲;宋建农;王继承;周淑娴;刘彩玲;庄乃生;

水稻摆秧机的研制与试验    杨新春;陈建国;张文毅;张旭;程三六;袁钊和;

江西水稻“三秧”技术研究与推广    陈章甫;曹开蔚;周培建;

毯状苗切块式水稻抛秧机的研究与设计    黄育仕;

大中微量元素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综合研究    周少川;

中国水稻种植机械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对策    包春江;李宝筏;王瑞丽;

基于Adams的拔抛秧机械手运动仿真与分析    王凯湛;马瑞峻;邹湘军;王海林;

壮大水稻产业 唱响“粮都”品牌    黄福清 刘臣

全市水稻实现增产增收    记者  高传立 实习生 高园园

水稻抛秧推广面积突破1亿亩    张毅

者竜乡水稻高产项目稳粮增效    记者 李昌友 通讯员 刘仕芬

“两多两少”助推粮食丰收    江西省农业厅

告别“老套路” 科技护航湖北水稻生产    魏劲松

“傻瓜肥”帮我们轻轻松松增收    本报记者 王玉琪

会同县推广新技术水稻获高产    杨运章 吴建春

创新服务方式助农增粮增收    

水稻抛秧有误区    胡方凑

轮式水稻钵苗行载机关键部件仿生研究    张永智

水稻钵苗行栽机的试验研究    宋建农

水稻种绳捻制机研制及其试验研究    崔红光

兴国县双季水稻高产主要限制性因子分析与对策    王永禄

旋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参数优化与设计    黄小艳

带土秧苗水稻摆栽机的研究    赵浩明

小区水稻除芒机的设计及试验研究    郭胜

杂交水稻“红良优166”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吴东德

稻田养鸭对土壤及杂草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沈建凯

水稻品种对甲黄隆的耐药性差异及机制研究    谭小平

旋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创新设计与产品参数化设计研究    郑建

水稻精密抛秧机振动输送机构的计算机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    臧少锋

不同施氮条件下水稻农田小气候温湿度变化研究    彭小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