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塔式太阳能热电系统的成像仿真与聚焦策略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2:36
热度:

塔式太阳能热电系统的成像仿真与聚焦策略研究【摘要】:塔式太阳能热电系统利用多个独立跟踪太阳的定日镜,将光线聚焦到一个固定在接收塔顶部的吸热器上,从而利用高温介质的热能发电,具有聚光

【摘要】:塔式太阳能热电系统利用多个独立跟踪太阳的定日镜,将光线聚焦到一个固定在接收塔顶部的吸热器上,从而利用高温介质的热能发电,具有聚光比大、运行温度高的优点。其中,吸热器作为聚光系统中的一部分,承担着光热转换的关键作用。吸热器的成像仿真能够提供其接收面能流密度的分布情况,从而为吸热器的设计以及镜场的调度提供参考依据,因此对于塔式太阳能热电系统设计和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针对吸热器成像及聚焦进行相关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 1.分析了太阳光的发散性,在太阳光锥角的模型之上建立了非平行入射光向量,使得成像更符合实际;同时建立了镜场物理分布模型和能量转换模型,分析了镜场各光学效率的组成及对成像的影响。 2.利用蒙特卡洛光线追迹法分别获得了单面定日镜和多面镜场的仿真图像,通过与实际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镜场参数对成像的影响。 3.基于GPU并行计算和CUDA计算平台,对上述算法进行了程序加速。并以eSolar镜场为对象,完成了并行程序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使用GPU计算平台,计算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4.在镜场仿真模型和GPU并行程序基础之上,提出了以吸热器安全问题为前提的优化调度模型,该模型能保证能流峰值不超过吸热器耐热管道功率值的情况下,实现太阳能的最大利用;基于该优化模型,对不同时间点、不同聚焦目标数量下的成像情况作了探讨。 综上,本文建立了聚光集热模型,基于GPU并行计算和CUDA计算平台,利用蒙特卡洛光线追迹法获得了吸热器接收面的能流密度分布,并从吸热器安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多个聚焦目标点的吸热器优化模型。本文工作可为吸热器的设计、镜场调度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塔式太阳能热电系统 吸热器成像 聚焦策略 光学效率 GPU并行计算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M615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7
  • 1 绪论17-28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17-19
  • 1.1.1 塔式太阳能热电系统概述17-18
  • 1.1.2 塔式太阳能电站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18-19
  • 1.2 塔式太阳能电站聚光集热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9-26
  • 1.2.1 聚光集热系统的研究现状19-25
  • 1.2.2 聚光集热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25-26
  • 1.3 本研究的内容与论文结构26-28
  • 2 塔式太阳能聚光模型28-42
  • 2.1 引言28-29
  • 2.2 镜场聚光模型29-33
  • 2.2.1 太阳光的发散性29-30
  • 2.2.2 太阳圆盘30-31
  • 2.2.3 太阳位置计算31
  • 2.2.4 生成非平行太阳入射光单位向量31-33
  • 2.3 镜场物理分布模型33-37
  • 2.3.1 计算定日镜的单位反射向量与平面法向量33
  • 2.3.2 计算入射光线的单位反射向量33-34
  • 2.3.3 计算定日镜的顶点坐标34-36
  • 2.3.4 计算定日镜的中心和顶点沿着主入射光线在地面上的投影坐标36-37
  • 2.4 镜场能量转换模型37-41
  • 2.4.1 太阳直射辐照度DNI37-39
  • 2.4.2 余弦效率η_(cos)39-40
  • 2.4.3 阴影遮挡效率η_(SB)40
  • 2.4.4 溢出效率η_(int)40-41
  • 2.4.5 大气透射效率η_(At.M)41
  • 2.5 本章小结41-42
  • 3 基于非平行光的吸热器成像仿真42-62
  • 3.1 引言42
  • 3.2 蒙特卡洛光线追迹法42-49
  • 3.2.1 光线追迹法介绍43-46
  • 3.2.2 阴影判定准则46
  • 3.2.3 遮挡判定准则46-47
  • 3.2.4 确定遮挡损失的镜面47-49
  • 3.2.5 计算阴影遮挡和溢出效率49
  • 3.3 仿真结果及分析49-61
  • 3.3.1 单面定日镜的成像仿真与分析50-55
  • 3.3.2 镜场的成像仿真与分析55-61
  • 3.4 本章小结61-62
  • 4 基于GPU加速的吸热器成像仿真62-78
  • 4.1 引言62-63
  • 4.2 GPU简介63-65
  • 4.3 CUDA计算架构65-71
  • 4.3.1 CUDA简介65-66
  • 4.3.2 CUDA编程模型66-69
  • 4.3.3 CUDA程序优化69-70
  • 4.3.4 CUDA编译器70-71
  • 4.4 基于GPU并行计算的仿真与分析71-77
  • 4.4.1 基于CUDA架构的塔式太阳能成像仿真71-75
  • 4.4.2 eSolar镜场基于CUDA架构的并行程序的优化与结果分析75-77
  • 4.5 本章小结77-78
  • 5 基于GPU仿真程序的吸热器聚焦策略研究78-95
  • 5.1 引言78
  • 5.2 吸热器的优化模型78-80
  • 5.3 遗传算法80-82
  • 5.3.1 遗传算法简介80
  • 5.3.2 算法分析80-81
  • 5.3.3 算法流程81-82
  • 5.4 SNOPT软件82-86
  • 5.4.1 SNOPT软件简介82
  • 5.4.2 SQP算法简介82-84
  • 5.4.3 SNOPT软件及重要函数说明84-86
  • 5.4.4 SNOPT下的CUDA配置86
  • 5.5 优化结果与分析86-94
  • 5.5.1 优化结果与分析86-91
  • 5.5.2 聚焦问题的其他相关研究91-94
  • 5.6 本章小结94-95
  • 6 总结与展望95-98
  • 6.1 全文总结95
  • 6.2 未来展望95-98
  • 参考文献98-103
  • 发表文章目录10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塔式太阳能热力发电技术进展    廖葵;龙新峰;

太阳辐射计直射通道实验室定标方法研究    翟文超;李健军;郑小兵;李正强;孟炳寰;张伟;王先华;

浮点数编码的遗传算法及其应用    张彤,张华,王子才

应用MatLab分析塔式太阳能接收器的会聚光斑能量    夏小燕;卞新高;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宿建峰;李和平;贠小银;赵芫桦;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问题求解方法    游进军,纪昌明,付湘

塔式太阳能热电站定日镜集光系统的计算    王锦侠

塔式太阳能聚光系统太阳影象方程    张国勋,饶孝枢

抛物跟踪式太阳高温集热器的研究    王志峰

几种太阳位置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王炳忠,汤洁

太阳能热发电中的光能传递模拟    鲍鹏

浮点数编码的遗传算法在模糊控制器参数寻优中的应用    陈杰,周冬华

双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研究    张宝剑;高国红;

跟踪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分析    高亮;蔡世俊;高鹏;李果华;施正荣;朱拓;

居住小区非传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张娜;汪慧贞;王俊岭;张雅君;

太阳能电池板双轴跟踪能量增效的研究    马慧慧;白连平;

太阳能热发电中换热管石墨防护套环的制备与研究    陈枭;张仁元;李风;

用于太阳能集热装置的太阳跟踪传感器    张四全;任德志;徐莉萍;李楠;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多目标配电网络重构    余健明,蔡利敏,杨文宇

全气候下的太阳跟踪器研究    朱艳伟;石新春;但扬清;

智能太阳能屋顶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扈晓静;

一类网络控制系统中混合任务的优化调度    刘怀;曹弋;黄建新;

An Automatic and Efficient Solar Charging System    

基于ANSYS的太阳能自动跟踪机构仿真及实验分析    欧阳玉平;洪添胜;文韬;孙同彪;

基于正反馈机制的遗传算法求解专家分配问题    任超;顾军华;

基于改进多目标遗传算法的供应商选择问题研究    周磊;宋士吉;

多目标免疫遗传算法在梯级水库优化调度中的应用    温进化;王士武;

基于虚拟仪器的双轴太阳跟踪系统    李鹏;廖锦城;蔡兰兰;吴贺利;杨培环;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发展综述    李万杰;朱静;元复兴;马培元;庞博;

差分配焦椭流线法在LED灯具配光设计中的应用    黄孙港;

光伏跟踪系统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    徐晓冰

多源交通信息下的动态路径选择模型与方法研究    孙晓梅

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热力特性研究    阎秦

流域梯级电站群多目标联合优化调度与多属性风险决策    覃晖

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中低温热发电系统的数值优化及实验研究    李晶

太阳能热光伏系统机理与实验研究    陈雪

机场终端区协同流量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张洪海

进化RBF神经网络分类器研究    薛富强

槽式太阳能直接蒸汽热发电系统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    杨宾

半刚性钢框架结构研究及优化设计    程东梅

混凝土重力坝施工仿真方法研究    张振

记忆遗传算法在函数优化中的应用    石丽娟

一种新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控制系统的研究    刘凤龙

太阳能高效吸热陶瓷材料的研究    刘孟

稻谷吸附与解吸等温线计算模型及模拟研究    金花

塔式定日镜姿态角的最优估计    王凯迪

NSGA-Ⅱ在多目标药物提取条件优化分析中的应用    张晓丽

基于遗传算法的平原水库优化设计    卢华

基于改进的BP神经网络肺部CT图像的结节识别    滕扬

高吸收低反射太阳能陶瓷材料的研究    骞少阳

遗传算法在多目标电网优化规划中的应用    谢敬东,王磊,唐国庆

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刘全根

激光散斑去除效果定量分析    徐秋云;李雅男;翟文超;郑小兵;

光阑面积的精确测量方法    盛建军;张黎明;李双;李健军;赵强;邱成风;田光;

几座塔式太阳热能发电站    曾山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张耀明;

全自动跟踪太阳光伏发电设备控制器的设计    杨金付;王建平;

红外辐射大气透过率的工程理论计算方法研究    吴晗平

不确定度优于0.035%的绝对光谱响应率标准探测器    郑小兵,吴浩宇,章骏平,周威,刘玉成,王乐意,乔延利

应用于全球气溶胶测量网的太阳辐射计辐射定标系统    王先华;乔延利;Philip Gpeoloub;李正强;

煤基化工—动力多联产系统开拓研究    高林

杀爆战斗部虚拟实验中实时连续碰撞检测算法研究与实现    沈贤平

高性能塔式太阳能定日镜控制系统研究    刘化果

拉伸薄膜定日镜    崔革军;

二次反射定日镜太阳炉    刘淑玲;刘志明;钟山;

长城外的“太阳塔”    谢博识;王疆炜;何龙;

塔式太阳能定日镜控制系统综述    王孝红;刘化果;

主动式导光系统在南市电厂的实施    李钊明;

利用小镜阵列聚光太阳能系统的研究    马佩杰;汪知恩;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经济分析    赵世杰

太阳能定日镜结构基于频域的风振响应分析    宫博;李正农;吴红华;王莺歌;王志峰;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定日镜面形检测专用仪器的研制    许文斌;卢振武;张红鑫;刘华;

太阳能塔式热发电系统定日镜控制    方茂成;王平;

地下和无窗建筑定日镜导光管采光照明的试验研究    张志勇;张立京;徐宁;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研究进展    张耀明;刘德有;张文进;卞新高;

太阳能定日镜结构风载体型系数的风洞试验研究    宫博;李正农;王莺歌;李秋胜;

定日镜结构风振响应分析    王莺歌;李正农;宫博;

塔式太阳能聚光系统太阳影像仿真及能量中心计算    刘宇;许芬;

定日镜风压、风环境CFD数值模拟研究    卢春玲;李正农;李秋胜;

塔式太阳能聚光系统太阳影像仿真及能量中心计算    刘宇;许芬;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厂的定日镜有效利用率计算    郭苏;刘德有;

分隔缝对定日镜风荷载和风效应的影响    李正农;宫博;王莺歌;王志峰;苏万林;刘艳萍;

定日镜结构优化分析    宫博;李正农;王莺歌;王志峰;

阳光经济和能源革命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耀明

打造“阳光三峡”,值得江苏花钱    孙巡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本报驻浙江记者 董波

江宁太阳能电站将试发电,一度一元    实习生 李智勇 本报记者 侯静

谷歌投资太阳能发电技术    刘霞

八达岭太阳能电站定日镜安装完毕    记者 于丽爽 通讯员 王文兰

捕捉最大量的太阳能    本报记者 李禾

大规模利用太阳能时代即将到来    何祚庥

皇明:建设太阳能试验发电站    本报记者 李禾

10朵“向日葵”,收集阳光照亮未来馆    本报记者 马海邻

定日镜和幕墙结构的抗风性能研究    宫博

塔式太阳能定日镜结构风荷载特性及风致响应研究    王莺歌

多定日镜风场数值模拟    孙进

高性能塔式太阳能定日镜控制系统研究    刘化果

塔式定日镜姿态角的最优估计    王凯迪

塔式太阳能定日镜定日精度在线测量技术研究    任凯

定日镜结构的模态及静力优化分析    梁笑寒

塔式定日镜受风载荷和跟踪误差影响的聚光效率特性研究    陆永亚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定日镜自适应控制研究    王雨

塔式太阳能热电系统定日镜场光学仿真与应用研究    谢飞

塔式太阳能定日镜聚光成像策略研究与控制系统设计    姚梦凯

塔式太阳能热电系统的成像仿真与聚焦策略研究    周艺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