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高硫煤气化熔渣析铁机理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2:20
热度:

高硫煤气化熔渣析铁机理研究【摘要】:Shell粉煤气化炉堵渣故障时产生的大块渣结晶度较好,其中一类渣析出晶体状的陨硫铁和单质铁。利用超声逐级化学提取法定量分析煤中铁元素的赋存状态,

【摘要】:Shell粉煤气化炉堵渣故障时产生的大块渣结晶度较好,其中一类渣析出晶体状的陨硫铁和单质铁。利用超声逐级化学提取法定量分析煤中铁元素的赋存状态,然后以高硫煤为研究对象,并向原煤中添加含铁物相,利用XRD、SEM-EDX分析熔渣的矿物组成和微观形貌,考察熔渣中含铁晶体物质的演变过程。利用FactSage软件,对高温熔渣的平衡组成进行模拟计算,建立了熔渣中单质铁的析出模式,揭示了高硫煤气流床气化熔渣析铁机理,为解决因析铁而致的气化炉堵渣问题提供理论依据。煤中铁元素以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硫化物结合态、铝硅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5种形式存在。高硫含量的ZX煤中铁元素主要是硫化物结合态铁(黄铁矿及衍生物)和铝硅酸盐结合态铁(掺杂在伊利石等矿物中的铁离子)。硫化物结合态铁在灰化过程中部分转变成赤铁矿,铝硅酸盐结合态铁随着矿物的瓦解,逐渐被还原,最终部分转变成单质铁。在V(CO):V(N2)=160:40的气氛中,当温度升至1000℃,ZX煤熔渣中产生单质铁、陨硫铁,随着温度升高,其含量变化总体趋势先增大后减小。1450℃的熔渣体系有序性降低,渣中含铁成分主要是铁质玻璃体和微量的单质铁、陨硫铁。当气氛中CO浓度≥25%、温度≥1200℃、煤灰中WFe2O3≥8.82%,高温熔渣中能够产生单质铁。气流床气化气氛下熔渣中单质铁的生成可能经由以下四条途径实现:(1)煤灰中的赤铁矿直接被还原;(2)铝硅酸盐矿物中掺杂的Fe3+随着矿物骨架的坍塌,逐渐暴露在气氛中,直接或间接地被还原;(3)煤中黄铁矿转化成磁黄铁矿(FeSx),系列FeSx同分异构体结构转换,释放气态硫,生成FeS,温度达到1200℃以上,FeS熔化成液态并分解,产生单质铁;(4)部分共熔体Fe-O-S高温下释放出S,又重新生成方铁矿,被还原。若煤灰中残存的硫元素较多,易形成含硫的中间体FeS、Fe-O-S,这两种中间产物的形成,延缓了单质铁的析出。熔渣发生析铁现象与钙长石的结晶紧密相关。铁离子由于较强的极化作用,富集在熔渣中,诱发处于熔融状态的钙长石结晶析出。随着钙长石晶格的完善,铁离子脱离晶体结构,被还原,产生单质铁。另一方面,在还原性气氛下,还原产物Fe2+通过类质同象进入钙长石晶体结构中,随着钙长石晶体的熔融,Fe2+再脱离熔体,被还原成单质铁。 【关键词】:气流床气化 高硫煤 含铁矿物 析铁 FactSage计算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78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20
  • 第一章 绪论20-44
  • 1.1 高硫煤20-26
  • 1.1.1 煤中硫元素的形成与形态20-22
  • 1.1.2 煤中硫元素在利用过程中的迁移22-24
  • 1.1.3 高硫煤在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24-26
  • 1.2 煤气化技术26-31
  • 1.2.1 气流床气化技术26-28
  • 1.2.2 气化渣组成28-31
  • 1.3 煤中含铁矿物研究进展31-40
  • 1.3.1 煤中含铁矿物的存在形式31-33
  • 1.3.2 煤中含铁矿物的转化过程研究33-36
  • 1.3.3 煤中矿物转化研究方法36-40
  • 1.4 本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40-44
  • 第二章 Shell粉煤气化熔渣组成44-54
  • 2.1 灰化学组成44-46
  • 2.2 矿物组成46-48
  • 2.3 表观形貌及选区元素组成48-52
  • 2.4 小结52-54
  • 第三章 煤中铁元素赋存状态的超声逐级化学提取研究54-68
  • 3.1 引言54
  • 3.2 煤中铁元素赋存状态的实验研究54-57
  • 3.2.1 煤样54-55
  • 3.2.2 试剂与仪器55
  • 3.2.3 实验方法55-57
  • 3.3 结果与讨论57-65
  • 3.3.1 煤中铁元素的赋存状态57-59
  • 3.3.2 超声逐级化学提取实验结果的可靠性59-65
  • 3.4 小结65-68
  • 第四章 高硫煤气化熔渣析铁过程研究68-106
  • 4.1 煤样68-69
  • 4.2 实验方法69-73
  • 4.3 高温熔渣析铁的临界条件73-82
  • 4.3.1 临界气氛组成73-79
  • 4.3.2 灰中最低铁含量79-81
  • 4.3.3 钙长石与析铁现象的联系81-82
  • 4.4 高硫煤气化熔渣中含铁相的转变过程82-98
  • 4.4.1 ZX煤中含铁矿物的转变过程82-91
  • 4.4.2 BS煤中含铁矿物的转变过程91-98
  • 4.5 熔渣析铁过程中硫的释放规律98-104
  • 4.5.1 ZX煤灰的TG-FTIR分析结果98-99
  • 4.5.2 BS煤灰的TG-FTIR分析结果99-101
  • 4.5.3 模拟煤灰的TG-FTIR分析结果101-104
  • 4.6 小结104-106
  • 第五章 外加含铁物相对析铁过程的影响106-120
  • 5.1 引言106
  • 5.2 实验样品及方法106-107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107-118
  • 5.3.1 灰熔融温度107
  • 5.3.2 熔渣矿物组成107-114
  • 5.3.3 熔渣微观形貌114-118
  • 5.4 小结118-120
  • 第六章 高硫煤气化熔渣中单质铁析出机理探讨120-132
  • 6.1 熔渣平衡组成的热力学计算120-128
  • 6.1.1 FactSage软件计算条件120-121
  • 6.1.2 熔渣平衡组成的FactSage软件计算结果121-128
  • 6.2 熔渣中单质铁的析出模式128-129
  • 6.3 熔渣析铁过程中硫的作用129-130
  • 6.4 小结130-132
  • 第七章 结论132-136
  • 7.1 主要结论132-133
  • 7.2 创新点133
  • 7.3 展望133-136
  • 参考文献136-148
  • 致谢148-150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150-15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神华煤中含铁矿物质及其在煤粉燃烧过程中的转化    李意;盛昌栋;

华北晚古生代煤中黄铁矿赋存特征与地质成因研究    刘大锰,杨起,周春光,汤达祯,康西栋

淮北煤田煤中汞的赋存状态    郑刘根;刘桂建;齐翠翠;张莹;陈怡伟;

Fe_2O_3被CO还原反应的探讨    张兆麟

国内外气流床煤气化技术发展概述    刘霞;田原宇;乔英云;

Fe-Si添加剂对型煤燃烧固硫的促进作用    林国珍;吕欣;肖佩林;

逐级化学提取法研究煤中溴的赋存状态    彭炳先;吴代赦;李萍;

煤中As赋存状态的逐级化学提取研究    赵峰华,任德贻,尹金双,李亚男,王秀琴

煤热解过程中氮、硫析出形态的研究进展    孙林兵,倪中海,张丽芳,宗志敏,魏贤勇

湿法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煤中七种元素含量    孙莹莹;张丽莉;刘龙涛;闻明忠;邹建华;谷兰丁;刘盛阳;

气流床水冷壁气化炉熔渣沉积试验研究及水冷壁数值模拟    林伟宁

中国煤中溴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彭炳先

气流床煤气化灰渣的特性研究    卢珊珊

有机半导体材料蒽薄膜的生长    李建丰;李东仓;欧谷平;张福甲;

氨基磺酸盐镀铁镍合金组织结构的研究    戴洪斌,王国斌

Fe_(50)Cu_(50)合金的X射线衍射分析    佟富强,陈岗,于文学

Coal Ash Slag Penetration Behavior on Cr_2O_3-Al_2O_3-ZrO_2 Bricks    

SnO_2-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    施利毅,古宏晨,李春忠,房鼎业,张怡,华彬

淄博煤田煤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刘长江;桑树勋;欧阳金宝;

电沉积非晶Fe-P合金镀层强化机理的研究    俞春福,崔永植,李庆伦

〈533〉轴向取向稀土超磁致伸缩合金棒的制备与性能    江民红;顾正飞;成钢;成钧;赵家城;

Mg_2Ni纳米晶储氢材料的机械合金化制备工艺研究    张玲,彭述明,晏洪波,罗顺忠,龙兴贵

水处理固体废物用作燃煤脱硫剂的可行性研究    张力,崔严鹏,冉景煜

<311>轴向取向超磁致伸缩合金的制备与磁致伸缩性能    江民红;顾正飞;成钢;

炼焦收缩阶段半焦脱硫的实验研究    刘军利;唐惠庆;郭占成;

X射线衍射法织构测定参数的探讨    王锐;周敬;李文竹;黄磊;

温度对LiNi_(1/3)Co_(1/3)Mn_(1/3)O_2晶粒大小的影响    王翠玲;黄小文;刘秀波;张军;王延敏;杨智宁;柳宏;计亚平;谷亦杰;

车用锂蓄电池正极材料Li[Li_(0.25)Co_(0.25)Mn_(0.5)]O_2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姜涛;张克金;王丹;王金兴;安宇鹏;荣常如;米新艳;魏晓川;

贵州省月亮田煤矿6#煤层煤地球化学特征    解盼盼;

几种典型Dy~(3+)激活磷酸盐基材料的制备及真空紫外发光性质研究    韩国才

燃煤烟气汞催化氧化的试验和机理研究    何胜

大变形叠轧制备超细晶铜材织构组织演变规律研究    陈亮维

ZnO/Si异质结构晶界行为及其载流子输运机制研究    刘秉策

FeCo基纳米磁性薄膜材料的微波损耗机理研究    刘柏林

Al_2O_3、B掺杂的FeCo基薄膜的结构和磁性研究    王姝

高温煤气化炉中煤灰熔融、流动和流变行为特性研究    宋文佳

航空用2E12合金热处理工艺与疲劳行为的相关基础问题研究    周明哲

Mg-Al-Zn系合金板材中低温变形研究    刘俊伟

激光等离子体极化光谱诊断研究    王洪建

贵州省某村煤与土壤砷含量、形态及其排放的初步研究    杨娜娜

热处理强化煤粉磁选脱硫降灰效果的研究    王灿

磷酸酯粘结剂诱导生成羟基磷灰石晶体的实验研究    牛方

钒酸铋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于亚芹

溶胶—凝胶法制备NiCuZn铁氧体薄膜和粉体的研究    高良秋

中国煤中氯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陈丽红

脱硫废渣CaSO_4对煤灰熔融调节行为的研究    高玲

医用玻璃及医疗废物灰渣熔融特性研究    安春国

基板表面状态对合金化热镀锌板镀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李亚东

桦甸不同密度级油页岩理化特性研究    孔令文

水煤浆气化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及其进展    龚欣,于遵宏,王辅臣,刘海峰,于广锁

淮南矿区煤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赵志根,唐修义,李宝芳

煤气化技术的发展——煤气化过程的分析和选择    王洋;房倚天;黄戒介;马小云;吴晋沪;

IGCC的某些关键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焦树建;

还原条件下煤中硫的转化    王卫良;吕俊复;张建胜;刘青;岳光溪;沈解忠;苏小平;

神华煤中含铁矿物质及其在煤粉燃烧过程中的转化    李意;盛昌栋;

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的选型及水动力研究    张彦军;杨冬;于辉;陈听宽;高翔;骆仲泱;

洁净煤技术的研究和进展    岑可法,池涌

化学元素的地球丰度    黎彤

华北晚古生代煤中黄铁矿赋存特征与地质成因研究    刘大锰,杨起,周春光,汤达祯,康西栋

城市垃圾焚烧飞灰熔融过程的机理研究    李润东

第一届国际加工利用高硫煤会议概况    于沙宁

第三届国际高硫煤加工利用会议    杨云松

第四届国际高硫煤加工利用会议在美国召开    晓达;

高硫煤脱硫研究    李剑峰

高硫煤的洁净利用途径    秦建华,李学俊

高硫煤限产的可能性及环境与经济评价    张自劭,叶大武,贺德方,纪国友

我国高硫煤资源研究    张卫国;朱勇;

我国煤炭含硫情况    

浅谈高硫煤资源及其利用    盛明;蒋翠蓉;

贵州酸雨地区高硫煤利用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宋红光;

石灰溶液体系中高硫煤电化学浮选脱硫的研究    董宪姝;王志忠;

兖矿集团高硫煤清洁燃烧固硫技术研究    李惠茹;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浮选高硫煤的试验研究    王光耀;康文泽;

高硫煤脱硫降灰工艺流程的设计    孙铭阳;崔广文;孙先凤;徐东升;张翔宇;于文慧;

山东投资21亿元建50万t甲醇项目    

高硫煤进不了邯郸市区了    本报记者 张铭贤 通讯员 冯涛

高硫煤清洁利用促企业转型    吴丽 谭志强

高硫煤:用对了能有大作为    叶奕森(作者原为国家环保总局副总工程师、中国环保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煤制甲醇”产业化破解高硫煤利用难题    本报记者 吕福明

邹城煤炭可延长开采20年    郭利民吕光社 孙吉来

按质计价降成本 三不政策限“高硫”    本报记者 夏华明

晋丰公司大打节能降耗“组合拳”    吴丽 申彦涛

晋丰公司节能技改增强竞争力    茹晋阳

山西晋丰守着“煤堆”精打细算    记者 白清荣 通讯员 吴丽 王志勇

高硫煤脱硫乏力怎么办?    刘晓星 孙华丹

高硫煤气化熔渣析铁机理研究    熊金钰

黔西南高硫煤的地质成因—黄铁矿与硫同位素分析    袁利

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的驯化及其在高硫煤生物脱硫中的应用    张德伟

山西高硫煤微生物脱硫的初步研究    王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