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煤气和天然气中CO_2化学脱除试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1:11
热度:

煤气和天然气中CO_2化学脱除试验研究【摘要】:煤气和天然气相比于煤炭,具有使用方便、发热量高、污染少等优点。粗煤气和天然气中存在的许多杂成分对下游利用造成了众多不利因素,因此气体

【摘要】:煤气和天然气相比于煤炭,具有使用方便、发热量高、污染少等优点。粗煤气和天然气中存在的许多杂成分对下游利用造成了众多不利因素,因此气体净化工艺显得十分重要。其中,CO2的脱除不仅能够增加产品热值、提高利用效率,并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温室气体排放。在众多的CO2捕集技术中,化学吸收法是最成熟也是最具前景的一种。因此,本文从反应动力学和吸收特性两方面出发,研究不同吸收剂对煤气和天然气中CO2的化学脱除性能。 首先采用湿壁塔实验台进行了多种单一吸收剂、混合胺吸收剂和无水吸收剂与CO2之间的反应动力学试验。结果发现,常见的6种单一吸收剂与CO2反应的总传质系数大小为:30%二乙烯三胺(DETA)30%一乙醇胺(MEA)5%哌嗪(PZ)30%2-氨基-2基-1-丙醇胺(AMP)≈30%二乙醇胺(DEA)30%N-甲基二乙醇胺(MDEA)。MEA/MDEA混合吸收剂的传质系数随着MDEA含量的增加而减小,DETA、羟乙基乙二胺(AEEA)和PZ与MEA的混合吸收剂也具有较高的传质速率。4种无水吸收剂的CO2传质性能方面,综合传质速率和挥发性,甲醇和乙二醇更具有进一步研究的意义。此外,MEA的传质性能随着溶液中CO2负荷的升高而降低,溶液的传质系数随气体流量的增加而变大。 基于动力学试验的结果,在半连续鼓泡吸收实验台上进行了煤气和天然气中CO2脱除的试验研究,并通过比较CO2脱除率、吸收速率和溶液的CO2负荷等参数,初步探索了单一吸收剂、混合吸收剂和无水吸收剂的CO2吸收性能。 煤气中CO2脱除方面,发现单一吸收剂的总CO2脱除率排序为:30%DETA30%MEA≈5%PZ30%AMP≈30%DEA30%MDEA,与动力学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在40%以上脱除率区域内,5%PZ表现出最好的吸收性能,但由于吸收速率降低过快,综合性能不如DETA。MEA/MDEA混合吸收剂的CO2脱除性能随着其中MDEA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弱,总CO2负荷也随之减小,但MDEA的增多使溶液在吸收后期脱除率的稳定性增加。无水吸收剂对煤气中CO2的脱除性能随着溶剂的分子量的增加而减弱。 天然气中CO2脱除方面,单一吸收剂中DETA的吸收速率和脱除率仍然最高,PZ依旧表现出较高的溶液CO2负荷,但吸收在1h后即达到了近饱和状态。混合吸收剂的天然气CO2脱除效果随着溶液中MDEA量的增加而变差。MDEA在极短时间内就使出口浓度超过3%,不适用于该浓度CO2天然气的脱除,而DETA和MEA拥有较长的有效吸收时间和较高的脱除率。PZ的有效脱除率最高,有效吸收负荷也仅低于DETA. 因此,就吸收性能而言,30%DETA、30%MEA和20%MEA+10%MDEA对于煤气和天然气中CO2脱除都具有一定优势,值得进行下一步的深入研究。而5%PZ在短时间内拥有很高的脱除速率和c02负荷,适用于较短循环的应用或作为添加剂使用。在1h内,同一吸收剂对煤气中CO2的总脱除率低于天然气,但吸收CO2的量多于天然气系统。 最后,本文通过30%MEA水溶液对相同CO2浓度下的N2+C02混合气的脱除的对比实验,发现煤气使得30%MEA水溶液的CO2吸收性能变差,而天然气(主要是CH4)优化了MEA的CO2脱除能力。 【关键词】:煤气 天然气 化学吸收 传质系数 混合吸收剂 无水吸收剂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Q546.5;TE644
【目录】:
  • 致谢4-6
  • 摘要6-8
  • Abstract8-13
  • 1. 绪论13-25
  • 1.1 煤气和天然气开发及利用13-17
  • 1.1.1 煤气和天然气简介13-14
  • 1.1.2 煤气和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现状14-17
  • 1.2 CO_2分离回收技术17-22
  • 1.2.1 物理吸收法17-18
  • 1.2.2 化学吸收法18-19
  • 1.2.3 变压吸附法19
  • 1.2.4 低温蒸馏法19-20
  • 1.2.5 膜法20-22
  • 1.3 论文选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22-24
  • 1.3.1 选题背景22-23
  • 1.3.2 主要研究内容23-24
  • 1.4 本章总结24-25
  • 2. CO_2化学吸收技术及其研究现状25-36
  • 2.1 化学吸收反应机理25-26
  • 2.2 吸收剂研究现状26-34
  • 2.2.1 高效混合胺吸收剂28-30
  • 2.2.2 相变吸收剂30-31
  • 2.2.3 水吸收剂31-33
  • 2.2.4 离子液体吸收剂33
  • 2.2.5 小结33-34
  • 2.3 发展前景34-35
  • 2.4 本章总结35-36
  • 3. 化学吸收法脱除CO_2的动力学研究36-56
  • 3.1 前言36-37
  • 3.2 实验系统及操作步骤37-39
  • 3.3 实验内容39-41
  • 3.4 实验结果分析41-54
  • 3.4.1 实验参数定义及计算方法41-42
  • 3.4.2 试验的重复性42-44
  • 3.4.3 单一吸收剂的传质系数44-47
  • 3.4.4 低CO_2负荷的MEA吸收剂的传质系数47-48
  • 3.4.5 混合吸收剂的传质系数48-50
  • 3.4.6 无水吸收剂与CO_2的传质50-53
  • 3.4.7 气体流量对其气液传质的影响53-54
  • 3.5 本章总结54-56
  • 4. 基于煤气和天然气的CO_2脱除试验研究56-77
  • 4.1 前言56
  • 4.2 实验系统56-58
  • 4.2.1 鼓泡吸收实验装置及系统56-57
  • 4.2.2 实验操作步骤57-58
  • 4.3 实验内容58-60
  • 4.3.1 基本实验工况58-59
  • 4.3.2 吸收剂类型59
  • 4.3.3 对比实验59-60
  • 4.4 气化煤气中CO_2吸收实验结果分析60-69
  • 4.4.1 实验参数定义及其计算方法60-61
  • 4.4.2 常规单一吸收剂的吸收性能61-64
  • 4.4.3 MEA/MDEA系列混合胺吸收剂的吸收性能64-66
  • 4.4.4 无水吸收剂的吸收性能66-69
  • 4.5 天然气中CO_2吸收实验结果分析69-75
  • 4.5.1 常规单一吸收剂的吸收性能69-71
  • 4.5.2 MEA/MDEA混合胺吸收剂的吸收性能71-72
  • 4.5.3 CO_2有效脱除的性能分析72-75
  • 4.6 本章总结75-77
  • 5. 煤气和天然气中CO_2脱除的比较与分析77-84
  • 5.1 前言77
  • 5.2 不同气体成分对吸收剂性能的影响77-80
  • 5.2.1 煤气和N_2/CO_2混合气的比较77-78
  • 5.2.2 天然气和N_2/CO_2混合气的比较78-80
  • 5.3 不同吸收剂脱除煤气和天然气中CO_2的性能比较80-83
  • 5.4 本章总结83-84
  • 6.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84-88
  • 6.1 主要结论84-86
  • 6.2 本文不足之处与工作展望86-88
  • 参考文献88-94
  • 作者简历9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两种脱除CO_2方法吸收能力和再生热耗的比较    谢夫元;

天然气脱二氧化碳工艺方法综述    姜宁;李春福;王远江;郭庆生;

离子液体固定CO_2及其转化利用的研究进展    袁晓亮;张延强;兰玲;张锁江;

火电厂排放CO_2的分离回收和固定技术的研究开发现状    周泽兴

混合有机胺吸收烟道气中CO_2的实验研究    项菲,施耀,李伟

气液传质理论研究进展    马友光,白鹏,余国琮

高浓度CO_2气中H_2S的脱除    许国栋

变压吸附分离提纯CO_2技术的应用    唐莉,王宝林

CT8-5选择性脱硫溶液在四川长寿天然气净化分厂使用效果评估    付敬强

MDEA配方溶液在天然气脱硫脱碳中的选用    王遇冬,王登海

燃煤烟气CO_2化学吸收技术研究    朱德臣

化学吸收法分离CO_2的新型吸收剂的实验研究    吕忠

CO_2化学吸收技术研究    仲伟龙

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顾华详

高龄老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分析    付飞;李异;张健;

全球气候变化下低碳城市实现的规划途径    张洪波;徐苏宁;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循环经济规划研究——以安徽能源循环经济规划为例    崔木花;

略论非合理性政府行为与政府成本刚性    汪少波

当前我国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黄晓霓;

对我国居民消费率过低的几点思考    王守敬;

新农村建设视域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孟祥健;

安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析    郑家欢;吴志祥;

我国农村反贫困机制的构建——基于“政府—市场”双导向视角的研究    余明江;

长三角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胡建一;

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研究    常慧娟;

节能高效、减排低碳与责任和快速工业化及经济腾飞    滕吉文;阮小敏;张永谦;闫雅芬;

氧气高炉的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问题分析    齐渊洪;高建军;周渝生;严定鎏;

民营房地产业发展报告    李毅;

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推广与普及    王娜;邱琦;

化肥减施及秸秆过腹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弘毅生态农场为例    唐海龙;徐玉新;蒋高明;刘沙沙;张偲;钟世霞;

苕溪流域典型村落水污染特征调查研究    郭雪松;邹娟;梁瀚文;刘俊新;

“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我国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黄璜;

城市旅游业能耗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估算方法及深圳市实证分析    汪清蓉;

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    杜熙茹

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    胡雪梅

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汪慧玲

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    陈春常

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定价研究    董国强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    李玉凤

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刘林

信任和关系承诺对第三方物流整合与绩效的影响    罗力

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研究    王耀鹏

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闫俊

基于DEA方法的农地利用效率差异研究    高晓辉

棉花纤维发育伸长期和次生壁加厚期数字表达谱分析    闫恒超

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王旭

煤粉永磁强磁滤器的研究    刘鹏

湘中南地区农村初中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谭啸

开发节地型居住小区的技术措施研究    史玉岩

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    毕圣洁

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策略新析    陈伟

我国个人破产制度之配套制度探究    商鹏鹏

我国经济转轨期民工荒问题探析    瞿逸

二氧化碳的吸收方法及机理研究    宿辉;崔琳;

O_2/CO_2气氛下循环流化床煤燃烧污染物排放的试验研究    毛玉如,方梦祥,王勤辉,吴学成,骆仲泱,倪明江,岑可法

用氨水作为吸收剂脱除燃煤烟气中CO_2的实验研究    董建勋;张悦;张昀;贾莹光;李振中;李辰飞;李英伦;

应用变压吸附法分离回收CO_2    唐莉,王宝林,陈健

氨水吸收法脱除燃煤烟气多种污染物的实验研究    董建勋;李振中;李辰飞;张悦;贾莹光;冯兆兴;张昀;

液氨法吸收烟气中CO_2的实验研究    张谋;陈汉平;赫俏;张世红;郑楚光;

炭/碳粒在CO_2/O_2气氛中燃烧速率的研究    刘彦丰,阎维平,宋之平

中空纤维膜基吸收法脱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研究    叶向群,孙亮,张林,周志军,陈欢林

甘氨酸钠溶液吸收CO_2及再生实验研究    赵伟;施耀;魏建文;叶青;

活化甲基二乙醇胺溶液吸收CO_2的动力学    张成芳,徐国文,钦淑均,王挹薇

再生氨法脱除燃煤电厂烟气中二氧化碳的实验研究    刘芳

活化氨基酸盐溶液吸收烟道气中CO_2的研究    翁扬

醇胺溶液富集CO_2的研究    盖群英

氨基酸盐SG溶液吸收烟道气中二氧化碳的研究    赵伟

我省小氨厂变换气脱除CO_2技术评述    蓝仲炽

煤燃烧烟气中CO_2的吸收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翟翼;张磊;徐迪;康艳红;

有机胺溶液吸收CO_2的研究评述    王泉清;

活化甲基二乙醇胺脱碳工艺探讨    朱利凯;陈赓良;何荐轩;

温室气体CO_2的回收技术    张卫风;俞光明;方梦祥;

回收化石燃料发电装置排放的CO_2的新方法    

使用固体吸附剂从烟道气中洗涤CO_2    

操作参数对膜接触器捕集CO_2性能的影响及优化研究    任红伟;

大型煤化工项目二氧化碳回收应用的重要性    张卫锋;李振华;

烟道气中CO_2回收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毛松柏,叶宁,丁雅萍,朱道平

喷射式超重力旋转床吸收CO_2的研究    高升;刘学军;王广全;李育敏;张海燕;杨守斌;计建炳;

膜式光生物反应器脱除空气中CO_2的研究    程桂林;程丽华;张林;陈欢林;

固定床煤低焦油气化实验研究    王连勇;赵子忠;李明杰;喻志强;

催化加氢脱除溶剂油中芳烃等杂质的工艺    王祥云;谭念华;俞钟敏;郝爱香;汪志和;

煤中黄铁矿赋存状态与分选脱硫技术    杨润全;王怀法;

石油化工生产中活化热碳酸钾脱碳工艺的应用    王祥云;

生物能源与CO_2减排领域的热点战略研究方向——微藻生物柴油产业化技术的发展思路及若干科学问题分析    李元广;王伟良;金建;

长时期的高CO_2浓度生长条件对羊栖菜光合作用没有下调的作用    邹定辉;

CO_2激光在自体表皮移植术中的应用    冯振刚;

超临界CO_2萃取牡蛎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条件优化的研究    刘程惠;胡文忠;姜爱丽;田密霞;王艳颖;何煜波;金黎明;

一步法脱除羰基硫技术工业投产成功    中经

游离TDI脱除难题获得突破    记者 梁曦 全国涂料工业信息中心 魏仁华

用膜技术脱除酸性气体大显神威    本报记者 王红

先进干法烧结废气处理工艺助力钢企环保    常萌 整理

以研发出多用途超级吸收剂    记者 郑晓春

生物法脱除废水氨氮技术通过评议    石磊

生物法脱除废水氨氮技术可望应用    郑伟

活化MDEA脱除气体中CO2在化肥工业中的应用    山西原平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段小豹

扬子石化烟气脱硫一举多得    记者 姚耀富

888法脱硫技术效益明显    姜小毛

利用臭氧及活性分子协同脱除多种污染物的实验及机理研究    姜树栋

脱除烟气中二恶英类物质的实验研究    贺鹏

新型溶剂高效吸收净化高酸性石油天然气技术开发研究    章建华

吸附法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研究    智永婷

聚丙烯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分离CO_2的研究    吕月霞

MCFB烟气净化系统的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研究    刘海蛟

高功率轴快流CO_2激光器气体流场及热交换的模拟与优化    黄鸿雁

非平衡等离子体脱除NO的数值模拟研究    曹春梅

大气CO_2、CH_4和CO浓度资料再分析及源汇研究    张芳

钯催化CO_2、CO的转化及C-N键偶联反应的研究    戴耀

煤气和天然气中CO_2化学脱除试验研究    许佳平

UDS溶剂脱除天然气中CO_2和H_2S及抗发泡性能研究    刘露

超重力吸收法脱除H_2S的实验研究    李华

吸附法脱除低浓度羰基硫的研究    马慧

活化氨基酸盐溶液吸收烟道气中CO_2的研究    翁扬

香烟烟气中微量氢氰酸的吸附与催化氧化脱除    黎成勇

真空抽吸法脱除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研究    曾勇辉

氧气氧化脱除噻吩类硫化物    时雪

不同性能滤料负载粉尘层联合脱除模拟烟气中气态汞的试验研究    陈博

玉米秸秆超临界CO_2-乙醇—水预处理过程木质素降解脱除    任苗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