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秸秆全量还田方式对土壤肥力及玉米生长的影响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49:51
热度:

秸秆全量还田方式对土壤肥力及玉米生长的影响研究【摘要】:本研究通过两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研究“种还分离模式”下秸秆还田量(秸秆占土重的0%、0.44%、0.88%、1.32%)对耕层

【摘要】:本研究通过两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研究“种还分离模式”下秸秆还田量(秸秆占土重的0%、0.44%、0.88%、1.32%)对耕层土壤理化特性及玉米生长的影响、尼龙袋法田间原位培养试验研究不同深度土壤(0~15cm、15~30cm、30~45cm)在不同秸秆添加量(秸秆占土重的0%、0.44%、0.88%、1.32%、2.64%、5.28%)条件下的土壤腐殖质组分变化及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情况,旨在探究适宜秸秆还田深度、适宜秸秆还田量,为秸秆还田培肥土壤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种还分离模式”下,随秸秆还田量增加,耕层土壤容重逐渐降低而总孔隙度和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与不秸秆还田相比,1.32%秸秆还田量在0~10cm和10~20cm土层的土壤容重分别显著降低8.25%、11.36%,土壤总孔隙度分别显著增加8.35%、14.74%,土壤含水量分别显著提高2.49%、2.83%;秸秆还田对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影响不大,却显著降低0.01mm粒级和显著增加了0.25-0.01mm粒级土壤微团聚体的含量,使土壤特征微团聚体比例显著降低,土壤微团聚体得到改善。(2)“种还分离模式”进行两年,增加秸秆还田量,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1.32%秸秆还田量2013年、2014年两年土壤有机碳含量比未秸秆还田分别增加7.40%、14.77%;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土壤水溶性物质、土壤腐殖酸、胡敏素含量增加;秸秆还田两年后,各还田处理提高了土壤的PQ值,适量增加秸秆还田量,延长施入土壤中秸秆腐解时间,可以改善土壤品质;秸秆还田使土壤WSS、HA、FA的分子结构向简单化方向发展,增加秸秆还田量更利于WSS、FA分子结构简单化,而对HA分子结构的简单化无明显影响;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壤脲酶、蔗糖酶的活性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秸秆还田,对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无明显抑制抑制作用,最终并未造成玉米减产。(3)通过不同深度土壤不同秸秆还田量原位培养试验,秸秆还田可增加不同深度土壤的有机碳的含量,适宜范围内秸秆还田量越高,土壤有机碳含量越高;15~30cm和30~45cm土层土壤秸秆还田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深度相同时,土壤WSS有机碳含量随秸秆添加量增加而增加,30~45cm土层土壤秸秆还田更利于土壤WSS有机碳含量的提高。高量秸秆添加量(2.64%、5.28%)更有利于0~15cm、15~30cm和30~45cm土层土壤腐殖酸的积累;秸秆还田可提高各还田深度土壤的胡敏素含量;各深度土层进行秸秆还田均可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的活性;随培养时间,在各还田深度,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酶活性随培养时间先升高后降低,0~15cm、15~30cm、30~45cm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培养90d时最高,0~15cm、15~30cm和30~45cm土层土壤蔗糖酶活性最高值在培养30d时。0~15cm、15~30cm土层土壤脲酶活性在培养30d时最高,而30~45cm土层土壤脲酶活性峰值出现在培养90d时。 【关键词】:秸秆还田量 还田深度 腐殖质 土壤酶活性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141.4;S51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1 前言8-14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9-12
  • 1.3 主要内容、拟解决问题及创新点12-14
  • 2 材料与方法14-17
  • 2.1“种还分离模式”秸秆还田定位试验14-15
  • 2.2 不同深度土壤原位还田试验15-17
  • 3 结果与分析17-39
  • 3.1 种还分离模式下秸秆还田量对土壤理化特性及玉米生长的影响17-28
  • 3.2 不同深度土壤原位还田对黑土腐殖质和酶活性的影响研究28-39
  • 4 讨论39-41
  • 5 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49
  • 作者简介49-50
  • 致谢5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秸秆覆盖与秸秆翻压还田效果比较    李新举,张志国

关中平原农田作物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南雄雄;游东海;田霄鸿;李锦;王淑娟;崔娟;刘廷;

长期秸秆还田对白浆土有机碳含量及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万晓晓;石元亮;依艳丽;

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    孙星;刘勤;王德建;张斌;

不同年限全量玉米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慕平;张恩和;王汉宁;方永丰;

The Impact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urchase Subsidies on Mechanized Crop Residue Recycling    

稻麦轮作体系下氮素的优化管理    王璐;肖健;

宣城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与对策    李贤胜;

华西雨屏区退耕还林地杂交竹林碳储量特征研究    刘正刚;洪祖荣;

农机补贴对农户机械化秸秆还田的影响    田琪;杜欣;张恒铭;周建华;

我国常见木本植物的含碳率    田勇燕;秦飞;言华;郭伟红;关庆伟;

覆土厚度对冬种马铃薯还田稻草腐解进程的影响    许巧玲;曹先维;高雅丽;官利兰;张新明;娄赟;叶淑华;

玉米秸秆制备木陶瓷的研究    孙浩冉;

土壤有机碳与微生物群落互作关系的研究    葛云辉;邹冬生;

土壤反硝化微生物研究进展    周志峰;王明霞;

东北地区不同气候带落叶松林土壤呼吸比较研究    尤文忠;张慧东;邢兆凯;郭锦山;颜廷武;赵刚;魏文俊;

江苏省两种有机物料的稻田土壤固碳有效性评价    张玉华;宋成军;刘东生;张艳丽;徐哲;李想;王延昌;

川西退耕还林地苦竹林碳密度、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    李江;黄从德;张国庆;

秸秆还田对免耕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碳固定的影响    李成芳;寇志奎;张枝盛;曹凑贵;吴海亚;翟中兵;梅少华;

秸秆还田对河北省滨海盐碱地理化性质及棉花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冯国艺;翟黎芳;杜海英;张谦;梁青龙;王树林;祁虹;王燕;林永增;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氮素流失及温室气体排放特性的影响    刘玉学

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交换及其环境响应    方显瑞

东北森林碳循环日步长模型与遥感综合应用研究    毛学刚

旱作微垄覆膜沟播马铃薯生长发育及营养规律    张子义

施肥和耕作长期试验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及作物生产力变化的统计研究    王成己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土壤CO_2释放与碳平衡的研究    黄斌

半干旱区典型植物对气候变化与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与适应    许振柱

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与碳平衡的研究    方晰

秸秆还田条件下稻麦生产密肥调控技术研究    吴延华

砂姜黑土玉米秸秆碳、氮矿化特征研究    张丽娟

微生物菌剂及耕作方式对小麦/玉米土壤生物化学特性的影响    李小磊

秸秆-膨润土-PAM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生长的调控效应    李佳佳

秸秆-膨润土-PAM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调控效应    徐军

施肥对西北半干旱地区土壤养分、胡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高小丽

粉碎秸秆还田用量对土壤主要物理化学性状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杜璇

秸秆还田对宁南旱作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路文涛

云南甘蔗主产区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郭家文

长期与短期秸秆还田后稻米品质的差异性变化研究    顾丽

麦秸回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朱同相,段云,胡修岭

长期定位施肥对盐化潮土土壤腐殖质组分的影响    王薇;李絮花;章燕平;林治安;赵朋;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李孝勇,武际,朱宏斌,王允青

长期秸秆还田及休闲处理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周波;刘登民;劳秀荣;聂俊华;孙伟红;

土壤碳储量减少:中国农业之隐患──中美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比研究    李长生

我国农田土壤碳库演变研究:全球变化和国家粮食安全    潘根兴,赵其国

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冬小麦生理及土壤温、湿状况的影响    于晓蕾;吴普特;汪有科;张立强;员学锋;张吉祥;

秸杆对北方耕地土壤有机碳的贡献    杨晶秋,刘金城,白成云

麦秸还田培肥土壤增产效应分析    张振江

长期秸秆还田对黄土旱塬区土壤肥力的影响    张春霞;郝明德;谢佰承;

就彩色玉米答读者    

国外玉米抗旱方法    谭静,李小林

高山生态型玉米品种生理特性研究    吴盛黎,戴保威,苟光前,张军,彭中华

山东省农科院玉米所育种成果成绩斐然    郭庆法,汪黎明

发展玉米、小麦套种,增加复种指数    于振宝,吕相义,李继森,孙娜,丛向科,王晓临,朱立垚,颜士立,宁文金

“四单”系列玉米品种在贵州省表现初步评价    杨贤成,焦仁海,金文龙,徐艳荣

百万亩玉米增产增收综合技术开发    蒙启林,杨华铨,张述宽

玉米不同时期氮素分配对产量的影响    石小燕

“十五”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发展战略思考    苏俊

玉米越区种植问题初探    薛飞,曹雨,何平,侯殿文,白英智

重金属低积累玉米品种的筛选    吴传星;伍钧;杨刚;李艳;张倩;

我国玉米品种更替产量提高过程中生理特性演进规律研究    胡昌浩;

豫北平原不同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王春虎;陈士林;董娜;蒋爱凤;

玉米平作节能减排技术综合评价    钱春荣;于洋;宫秀杰;姜宇博;赵杨;王俊河;

我国玉米品种更替过程中产量的提高与光合作用的演变    王空军;蒋高明;张吉旺;董树亭;胡昌浩;

我国优质专用玉米的发展策略    刘治先;

优质专用玉米的发展策略    刘治先;

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玉米生产问题    孙世贤;

文山州玉米生产发展的现状和未来    朱汉勇;陆玲;王应梅;

玉米品种对玉米细菌性枯萎病的抗性研究    刘翔;许志刚;

引智壮大了吉林玉米经济    张延峰

尽快开展燃料乙醇专用玉米品种科研    范建 王相宜

我国玉米品质现状及问题    石德权 温义昌

“正大619”玉米热销西南    中国农科院 研究员 佟屏亚

从玉米现货市场看玉米期货投资价值    鲍仁

吉林围绕玉米产业做文章    记者李忠春、江山

今年玉米种植趋向及对策建议    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柴兰高

玉米品种该咋选?    王泽

以工业思路谋农业发展    本报记者 李忠春 赵永平

用玉米经济盘活东北    本报记者 方世璞

玉米遗传图谱构建和花粉管通道法转化玉米的研究    张永生

玉米生产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研究    王运圣

玉米种子内部机械裂纹特征与识别研究    张新伟

不同群体结构下玉米避阴反应的生理生化机制及其调控研究    王庆燕

我国不同年代玉米品种及其亲本自交系产量和氮效率的变化趋势    石红良

玉米耐低磷的种质资源评价及耐低磷的遗传基础研究    张红伟

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积温需求定量研究    刘永花

玉米自交系低磷耐性遗传分析    岳辉

玉米高密度重组图谱构建及耐旱相关性状的遗传解析    李春辉

玉米干旱胁迫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岳桂东

玉米喜肥等级及其氮磷钾平衡调控技术研究    谢佳贵

豌豆过氧化氢酶基因在玉米中的转化    杨芳

不同供锌浓度下玉米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    吕萌萌

干旱胁迫下玉米转录因子家族表达分析    王志东

不同抗性玉米品种丁布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研究    李晓辉

不同阴离子形态锌化合物胁迫下玉米的生理生态特征研究    王玉芳

贵州部分玉米品种生态适应性研究    关琦

砷对玉米产量、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郝玉波

玉米种子中寄生真菌以及镰孢菌毒素的检测    罗晓杨

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形成与生理特性的研究    马贇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