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太阳能中温相变储热器热损失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46:01
热度:

太阳能中温相变储热器热损失的研究【摘要】:太阳能光热利用是新能源中应用前景最为广泛的一种,目前制约太阳能光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成本,如何降低系统成本一直是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相

【摘要】:太阳能光热利用是新能源中应用前景最为广泛的一种,目前制约太阳能光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成本,如何降低系统成本一直是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相变储热设备能够有效解决太阳能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匹配的矛盾,是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之一,也是系统产品化的重要环节。随着储存热源温度的提高,储热器热损失问题越来越不容忽视,但是人们在设计时往往按照普通传热公式进行计算,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保温材料的浪费,增加太阳能光热系统的成本。 为降低太阳能热利用成本,推广系统产品化,本文对太阳能中温相变储热器热损失进行了实验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 首先,模拟太阳能相变储热器工作原理,搭建储热实验平台,对储热器在储热和非工作状态下的热损失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相变储热器在蓄热和非工作状态都有较为明显的相变吸热/放热现象;储热器上表面热损失较为严重,换热器起到了加速散热的作用。 其次,在实验的基础上修正参数,建立三维热分析模型,同实验结果做了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分析,得到热损失系数K和修正系数u,对储热器热损失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并分析了储热器稳态和非稳态散热时温度、液态率、热流密度等的变化规律;得到了热损失系数和熔盐温度以及上部热损失和换热器管径、保温层厚度的关系。同时,进一步研究了储热器形状、保温材料、保温层厚度、环境因素以及储热器容积对热损失的影响规律,得到热损失同以上因素的关系,表明大型储热器能够提高储热效率,降低系统成本。 最后,在以上实验和模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储热形式-大型埋地储热器,建立数学和物理模型,对储热器温度场以及热损失影响因素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地面上的储热器而言,在冬季时,埋地储热器减小侧面和底面热损失比例最大能达到19.1%。大型埋地储热器为提高热能利用效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对太阳能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热损失 相变储热 太阳能 实验研究 数值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K513.5
【目录】:
  • 致谢6-7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目录10-12
  • 插图清单12-14
  • 表格清单14-15
  • 第一章 绪论15-20
  • 1.1 传统能源特点15
  • 1.2 太阳能的开发利用15-16
  • 1.3 储热技术16
  • 1.4 相变储热装置国内外研究现状16-17
  • 1.5 热力设备热损失的研究现状17-18
  •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18-20
  • 第二章 实验系统及热损失实验20-35
  • 2.1 实验系统20-24
  • 2.1.1 实验目的及原理20
  • 2.1.2 相变材料的选择20-21
  • 2.1.3 中温相变储热装置21-22
  • 2.1.4 保温结构的设计22-23
  • 2.1.5 温度测点分布23-24
  • 2.2 蓄热时的热损失实验24-28
  • 2.3 非工作状态热损失实验28-33
  • 2.4 实验与理论结果比较33
  • 2.5 本章小结33-35
  • 第三章 稳态和非稳态传热分析35-55
  • 3.1 热损失的理论分析35-37
  • 3.1.1 热阻分析35-36
  • 3.1.2 热损失分类36
  • 3.1.3 理论模型的修正36-37
  • 3.2 数值模拟分析37-41
  • 3.2.1 分析方法概述37-38
  • 3.2.2 物理模型的建立38-39
  • 3.2.3 数学模型39-40
  • 3.2.4 Fluent参数设置40-41
  • 3.3 模拟方法的可靠性验证41-42
  • 3.4 稳态传热分析42-45
  • 3.5 非稳态传热分析45-50
  • 3.6 对上部热损失的影响因素50-53
  • 3.6.1 换热器管径大小50-52
  • 3.6.2 上部保温层厚度52-53
  • 3.7 本章小结53-55
  • 第四章 储热器热损失影响因素55-65
  • 4.1 储热器的形状和结构55-59
  • 4.1.1 不同形状对热损失的影响55-56
  • 4.1.2 不同结构对热损失的影响56-59
  • 4.2 保温材料及厚度59-62
  • 4.3 外部环境对热损失的影响62-63
  • 4.4 储热器容积因素63-64
  • 4.5 本章小结64-65
  • 第五章 大型埋地储热器分析65-75
  • 5.1 概述65-66
  • 5.2 模型及参数设置66-68
  • 5.3 埋地储热器热损失研究68-74
  • 5.3.1 埋地储热器温度场分析68-70
  • 5.3.2 埋地和非埋地热损失比较70-72
  • 5.3.3 埋地储热器热损失影响因素72-74
  • 5.4 本章小结74-75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5-77
  • 6.1 课题总结75
  • 6.2 展望75-77
  • 参考文献77-8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8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原油储罐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王明吉,张勇,曹文

螺旋肋片换热器强化传热数值分析及实验    吴金星;曹玉春;付卫东;王海峰;

热油管道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王常斌;赵月;贾雪松;刘照东;沈艳霞;

基于Fluent的不同地貌埋地管道温度场数值模拟    王洪志;王双平;金哲;刘志军;张逸夫;洪涌;张冬梅;侯广鹏;

槽式太阳能系统导热油储罐的散热特性    王康;陆建峰;丁静;杨建平;

基于跨季节地下蓄热系统的模拟对热储利用模式的优化    赵军;陈雁;李新国;

蓄冷球凝固的FLUENT数值模拟研究    郭茶秀;熊辉东;魏新利;芦丽霞;

蓄热水箱的设计与实验分析    江辉民;王洋;马最良;姚杨;

热油管道停输温降过程的数值模拟    杨晶;赵兴民;芦静;栾一秀;

ANSYS软件在化工管道保温中的应用    李少朋;刘峻伸;韩海仓;孙维;

管外与球体内相变蓄热问题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李伟

低温绝热气瓶结构优化与进一步提高绝热性能的研究    李阳

蒸汽管道保温材料与保温结构优化研究    刘承婷

青草沙五号沟泵站大体积底板温控仿真及分析    李福清;杨国祥;王祺;胡向东;姜伟;钱峰;

热油管道停输降温过程研究进展    刘刚;张园园;

水电厂结露现象的防治措施    王辉;

土壤冻结对其自然温度场的影响    刘晓燕;刘立君;赵波;张艳;

冻土地区土壤水热耦合温度场的分析    刘晓燕;郭琳;

蓄冷球凝固的FLUENT数值模拟研究    郭茶秀;熊辉东;魏新利;

低温LPG的仓储    冯楚平;

激光熔覆时粉末流温度场的仿真模拟    栗丽;

埋地热油管道埋深对土壤温度场的影响    鹿钦礼;顾福昕;马贵阳;李维军;

同沟并行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叶栋文;王岳;杜明俊;付晓东;赵庆福;

石蜡相变储热管放热时间的理论预测与验证    何正斌;甘雪菲;杨洁;伊松林;

太阳能跨季节储热建筑供热系统及土壤储热实验分析    王恩宇;齐承英;杨华;张慧川;吕延松;

国内换热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汪波;茅靳丰;耿世彬;韩旭;魏鹏;

地源热泵系统性能影响因素模拟分析    邹勤;卢军;彭亮;

热水/电能一体化相变蓄热水箱的设计    汪玺;袁艳平;邓志辉;张文婷;王怡佳;

冻结过程中使用片冰与冰浆的模拟与比较    王鹏霄;刘圣春;李叶;

基于空调系统的冷、热、热水三联供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童春辉;俞德茂;

太阳能供暖系统应用问题浅析    张发勇;冯炼;李雨潇;

熔融盐高温斜温层混合蓄热的热过程特性    左远志

能源优化配置机制的博弈与投入产出分析    张一清

严寒地区太阳能-土壤耦合热泵季节性土壤蓄热特性研究    张文雍

冷热原油顺序输送技术研究    吴玉国

季节性蓄热太阳能—土壤耦合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及优化    王潇

地埋管相变回填材料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雷海燕

螺旋片强化的套管换热器壳侧流体流动及复合强化传热    张丽

特高含水期油气水管道安全混输界限确定及水力热力计算方法研究    刘晓燕

埋地热油管道运行分析    张绍杰

气固两相流场中固体颗粒对弹底撞击应力测试技术研究    程啟华

基于分形理论的网状结构植物纤维材料导热系数研究    余妙春

基于数值模拟的喷涂工作室热环境保障系统的研究    王锡范

太阳能-地下坑槽季节性土壤蓄热热泵供暖系统模拟    韩靖

太阳能、蓄热与地源热泵组合系统运行模式与实验研究    贾艳敏

果蔬热物性参数与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内在关系及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    钟志友

高温储热过程中含湿土壤的热湿迁移特性研究    冀海燕

基于低品位热能能量品位提升的热化学吸附变温器储能特性研究    马良

辅热太阳能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研究    刘鹏

电热炊具绿色设计及其在电压力煲中应用    王忠

罐式集装箱传热过程分析及数值模拟    任超

石蜡相变材料在同心环隙管内的基本传热行为    张月莲;郑丹星;

相变材料微胶囊的研究与应用    蔡利海,张兴祥

有机固-固相变材料的研究进展    樊耀峰,张兴祥

相变调温PET-PEG嵌段共聚物的性能和结构的研究    胡吉;周光宇;陈彦模;朱美芳;

平面相变热传导问题等效热容法的有限元解    李海梅,顾元宪,申长雨

不受地理位置限制的地热和太阳能联合发电系统    周刚;倪晓阳;李金锋;H.Wolff;

高温蒸汽管道绝热结构    刘立君,刘晓燕,庞丽萍,贾永英,毛庆斌

原油储罐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王明吉,张勇,曹文

油气集输系统生产运行方案优化方法    魏立新,刘扬

低温容器蒸发率的测定和评定    符锡理;

海底输油管道保温技术现状及进展    武应涛;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付冰

特高含水期油气水管道安全混输界限确定及水力热力计算方法研究    刘晓燕

圆柱壳大开孔接管的应力分析    邓勇

真空复合保温管道的传热特性及地下管道的热力分析    那威

蒸汽管网水力热力耦合计算理论及应用研究    张增刚

管道保温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    艾振宙

龙凤热电厂高温蒸汽管道保温技术研究    康凯

采油五厂埋地集输管道保温技术研究    陈丰民

直埋管道温度场计算与分析    程艳

微胶囊型聚脲包覆石蜡储热材料    邹光龙

新型透明材料作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盖板的研究    姚涛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改进及其在管道保温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林玉娥

高真空多层绝热中接触导热数值计算和实验研究    周志雄

复合硅酸盐保温涂料的研究    张星雨

输汽管线能量损失分析及保温层优选    王兆元

高温高压三维物理模型热损失控制及实验研究    昝成;郭嘉;马德胜;王红庄;史琳;李忞智;

热边界层流动中管道的热损失    唐晓寅,张赞牢,王建华,黄磊

暖水瓶热损失的理论分析    郎远涛,许斌

一侧全开式圆柱形腔式吸热器热损失特性实验    吴双应;徐连辉;肖兰;关靖宇;

碟式太阳能光热转化单元热损失数值分析    常腾飞;彭佑多;王旻辉;刘繁茂;

热阻和回热损失对埃里克森循环性能的影响    林比宏,陈金灿

降低锅炉热损失 提高锅炉效率    肖建军;陶灿;

厂外蒸汽线热损失技术分析    蒋鲲;武勇;徐春华;

在炉灶的反平衡测试中两项主要热损失计算方法研究    刘圣勇,齐爱琴

燃煤发电厂储煤场自燃热损失的评估    沈家铨;张建华;郑智扬;陈龙;邓庆林;

太阳能碟式/碱金属热电转换系统中热管式吸热器对流热损失特性研究    肖兰

环境风下一侧全开式圆柱形腔体耦合热损失特性的数值模拟    陈思敏

有无环境风条件下圆柱形腔体复合热损失特性实验研究    关靖宇

基于壁面均匀热流的部分开口式圆柱形腔体耦合热损失特性的数值模拟    郭凤华

太阳能中温相变储热器热损失的研究    刘俊峰

蒸汽辅助重力驱注蒸汽热损失及产量预测    张啸枫

基于变物性影响的一侧全开式圆柱形腔体内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    贾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