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水田高茬秸秆旋耕埋覆机理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44:44
热度:

水田高茬秸秆旋耕埋覆机理研究【摘要】:我国人口在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粮食总量刚性需求越来越大,与粮食总量相对应的农作物秸秆总量也在同步增加。秸秆还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摘要】:我国人口在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粮食总量刚性需求越来越大,与粮食总量相对应的农作物秸秆总量也在同步增加。秸秆还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既能解决焚烧难题,又能改善土质、提高地力、降低化肥施用量。我国南方地区土地复种指数高,秸秆量大,农时紧迫,雨水多,秸秆当前处理方式以埋覆还田为主。埋覆前先要粉碎,以避免埋覆过程中秸秆缠绕农机具。秸秆粉碎延误农时、增加作业成本,是农民焚烧秸秆的主要原因。为了能够省去秸秆粉碎环节直接埋覆还田,本课题组于2007年开发了1GMC-70型船式旋耕埋草机产品,该产品有一定的市场占有量。本课题主要研究1GMC-70型船式旋耕埋草机刀辊的秸秆埋覆机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优化,进一步提高其作业效率和耕作效果。 本文首先对该机核心耕作部件即螺旋横刀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各结构参数对作业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螺旋横刀刃口的动态滑切角为25.2°±0.1。,近似为常数,耕作过程中刀辊受力平稳,振动小。螺旋横刀的动态滑切角接近秸秆-旋耕刀之间的摩擦角(26°450)下限,它对秸秆既有砍压作用,又有滑切作用,滑切作用可以让横刀本身保持自洁、不缠草,降低其切土阻力;砍压作用可以将秸秆直接压覆入泥。刀辊埋覆秸秆的方式不是将秸秆切碎并与耕层土壤混合,而是由螺旋横刀将秸秆直接压覆入泥。刀辊在作业过程中切断了易碎秸秆,但柔韧性较大的秸秆仍然保持整株状态。刀辊对秸秆的埋覆效果与切碎程度之间没有相关性。 刀辊中立刀有34把-36把,数量最多,尺寸最小,焊接难度及焊接工作量等都比较大。立刀辅助螺旋横刀完成作业功能,这种辅助作用对刀辊整体耕作性能至关重要。但是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发现,立刀没有实现其预期的设计功能,并通过田间对比试验验证了这一观点。立刀对后续螺旋横刀有破茬效应,但破茬量不超过后续螺旋横刀切土节距的32.4%,破茬能力不足;立刀对后续横刀切下的土壤垡条有预先切断效应,但只切割了垡条横截面积的40%左右,没有切断垡条。立刀没有发挥作用,整机作业功能基本上都由螺旋横刀实现,功能过于集中,这是造成1GMC-70型船式旋耕埋草机作业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 秸秆埋覆功能主要由螺旋横刀实现,本文详细分析了螺旋横刀的制造工艺过程。结果表明,现行工艺存在较大的制造误差,该误差对刀辊作业性能有一定影响。螺旋横刀动态滑切角的理论值为25.2。±0.1°,但由于制造工艺误差量较大,耕作过程中螺旋横刀沿刀轴方向按照先后入土顺序,其刃口对地表秸秆的动态滑切角从32.4°逐渐降低至14.70,切削方式由滑切过渡为砍切。砍切方式使螺旋横刀后入土一端丧失了自洁性和不缠草性,这从理论上解释了田间作业过程中螺旋横刀后入土一端经常出现缠草现象的原因。 为发挥立刀对后续螺旋横刀的破茬效应,减轻螺旋横刀切土阻力,本文重新设计了立刀:用国家标准旋耕刀IIT245替代立刀。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旋耕刀IIT245对后续螺旋横刀的破茬效应,本文对旋耕刀IIT245的排布方式进行了理论研究,给出了较优的排布方案。在该排布方案中,旋耕刀IIT245对后续螺旋横刀切土节距的增加量(即破茬量)占切土节距的118.0%-122.7%,起到了完全破茬效果,对后续螺旋横刀切下的垡条也起到了预先完全切断作用。旋耕刀IIT245还存在一定的破茬宽度,总的破茬宽度约占整机耕幅的1/3。用标准旋耕刀IIT245替代立刀,有效减轻了后续螺旋横刀的切土阻力。田间试验表明,新刀辊作业效率提高了5-6倍,原刀辊需要两遍作业才能满足农艺要求,新刀辊耕作一遍即可满足农艺要求,耕深及耕深稳定性、秸秆埋覆率、碎土率、耕后地表平整度等各项作业指标都有明显提高。 本文研究结果为提高旋耕埋草机三化水平(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水田耕作 高茬秸秆 旋耕埋覆 秸秆还田 旋耕机 旋耕试验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S222.3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3
  • 主要符号含义13-14
  • 第1章 绪论14-39
  • 1.1 课题来源14
  • 1.2 研究背景14-21
  • 1.2.1 人口和粮食问题14-15
  • 1.2.2 气候和淡水资源问题15
  • 1.2.3 环境污染问题15-16
  • 1.2.4 水田保护性耕作问题16-21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21-22
  • 1.4 水稻种植情况及秸秆处理方式国内外研究现状22-34
  • 1.4.1 国外水田种植方式研究22-23
  • 1.4.2 国内研究现状23-34
  • 1.5 旋耕理论与秸秆切割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34-36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36-39
  • 1.6.1 研究内容36-37
  • 1.6.2 技术路线37-39
  • 第2章 刀辊结构参数分析39-57
  • 2.1 引言39
  • 2.2 整机结构参数39-41
  • 2.3 主要耕作部件结构及功能41-44
  • 2.3.1 挡草卡41-42
  • 2.3.2 螺旋横刀42
  • 2.3.3 弯刀42-43
  • 2.3.4 立刀43-44
  • 2.4 螺旋横刀结构参数分析44-56
  • 2.4.1 螺旋横刀的分析与建模44-46
  • 2.4.2 横刀螺旋线的静态方程与动态方程46-48
  • 2.4.3 横刀的静态参数分析48-50
  • 2.4.4 横刀的动态参数分析50-54
  • 2.4.5 参数评价54-56
  • 2.5 本章小结56-57
  • 第3章 刀辊作业性能分析57-81
  • 3.1 引言57
  • 3.2 立刀设计功能实现程度分析57-66
  • 3.2.1 立刀结构及设计功能57-58
  • 3.2.2 立刀功能分析58-59
  • 3.2.3 确定立刀破茬、切割垡条等效应最强的刃口线位置59-60
  • 3.2.4 立刀的秸秆切碎效应分析60-61
  • 3.2.5 立刀的破茬效应和碎土效应分析61-63
  • 3.2.6 立刀的垡条切割效应分析63-65
  • 3.2.7 立刀排布方式分析65
  • 3.2.8 本节小结65-66
  • 3.3 螺旋横刀制造工艺误差及影响分析66-77
  • 3.3.1 横刀制造工艺分析66-68
  • 3.3.2 工艺误差分析68-74
  • 3.3.3 工艺分析过程的正确性检验74-75
  • 3.3.4 误差量对作业效果的影响75-76
  • 3.3.5 本节小结76-77
  • 3.4 整机存在的问题77-80
  • 3.4.1 旋转半径77
  • 3.4.2 作业效率77-78
  • 3.4.3 田角余量78-79
  • 3.4.4 整机栽头79-80
  • 3.5 本章小结80-81
  • 第4章 刀辊改进设计81-108
  • 4.1 引言81
  • 4.2 新刀辊整体结构81-82
  • 4.3 螺旋横刀的改进82-83
  • 4.4 弯刀的改进83-95
  • 4.4.1 确定弯刀最大旋转半径83
  • 4.4.2 确定弯刀破茬条件83-85
  • 4.4.3 弯刀结构改进85-86
  • 4.4.4 计算刀辊切土节距86
  • 4.4.5 破茬效应验算86-87
  • 4.4.6 计算弯刀刃口滑切角87-94
  • 4.4.7 本节小结94-95
  • 4.5 旋耕刀IIT245的排布方式研究95-107
  • 4.5.1 建立旋耕刀IIT245三维模型95-97
  • 4.5.2 旋耕刀IIT245的排布97-104
  • 4.5.3 旋耕刀IIT245破茬效应研究104-107
  • 4.6 本章小结107-108
  • 第5章 试验研究108-128
  • 5.1 引言108
  • 5.2 试验数据测定及处理方法108-113
  • 5.2.1 作业质量评价指标108-110
  • 5.2.2 耕前作业条件测量110-112
  • 5.2.3 耕作过程中数据测试112
  • 5.2.4 补充说明112-113
  • 5.3 试验一:冬闲水稻田高茬秸秆旋耕埋覆试验113-116
  • 5.4 试验二:油菜整株水田旋耕埋覆试验116-118
  • 5.5 试验三:野稗整株水田旋耕埋覆试验118-121
  • 5.6 试验四:油菜根茬水田旋耕埋覆试验(改进后刀辊)121-123
  • 5.7 试验五:水稻田高茬秸秆旋耕埋覆试验(改进后刀辊)123-125
  • 5.8 试验六:旱地高植被整株旋耕埋覆试验(改进后刀辊)125-126
  • 5.9 本章小结126-128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128-131
  • 6.1 主要结论128-129
  • 6.2 主要创新点129-130
  • 6.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130-131
  • 参考文献131-140
  • 致谢140-141
  •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工作141-142
  • 专利141
  • 学术论文141
  • 参与的科研项目141-142
  • 附录2:Matlab程序代码142-164
  • 第2.4 节 程序代码142-149
  • 第3.2 节 程序代码149-155
  • 第3.3节 程序代码155-159
  • 第4.4节 程序代码159-163
  • 第4.5 节 程序代码163-164
  • 附录3:田间试验数据汇总164-176
  • 1、试验一164-166
  • 2、试验二166-167
  • 3、试验三167-169
  • 4、试验四169-171
  • 5、试验五171-175
  • 6、试验六175-17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南方多熟制稻区水田耕作新技术新装备研究    周勇;许绮川;夏俊芳;张国忠;黄海东;

船式旋耕埋草机技术的示范推广及前景预测    周勇;许绮川;夏俊芳;张国忠;黄海东;

二化螟越冬生物学研究进展    林炜;韩永强;刘玉娣;侯茂林;黎家文;

水稻主要害虫生态防控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王致能;刘功朋;张玉烛;黄志农;刘洋;朱国奇;

多熟制稻作区水田旋耕埋草机的结构与性能    夏俊芳;张国忠;许绮川;黄海东;周勇;

盘刀式切碎器刀刃曲线对切割能耗的影响    郭艳

中国10类典型稻田生态系统服务评价(英文)    肖玉;安凯;谢高地;鲁春霞;

旋耕机工作部件设计方法的研究(一)    彭嵩植 ,吴德光

下切式节能旋耕刀刃口线设计研究    陈钧,潘采庚,高良润

水稻秸秆整株还田埋草弯刀滑切角与安装角分析    赵铁军;王金武;

二化螟的抗药性及综合防治研究    姜卫华

中国水稻布局变化研究    刘顺飞

多熟复种稻田土壤耕作和秸秆还田的效应研究    陈冬林

中国水稻生产增长与政府管理研究    展进涛

旱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冬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司纪升;王法宏;李升东;孔令安;冯波;张宾;

太湖地区小流域水文过程对氮素迁移的影响    刘宏伟;余钟波;崔广柏;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与控制技术研究    赵永宏;邓祥征;战金艳;何连生;鲁奇;

安宁河流域免耕覆盖对稻田土壤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    王志民;薛国祥;陈岗;蔡光泽;何天祥;

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潘如玉;陈晶;袁静;楼康怡;贾彤辉;丁恩俊;谢德体;

农村非点源污染防治模式研究——以天津市宁河县为例    杨勇;陈颖;张晓兰;宋兵魁;孙春元;王文美;张圆;

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机具在新疆的推广应用    刘向新;周亚立;何磊;赵岩;闫向辉;李生军;

基于AHP法的农业非点源负荷总量分配研究    范良千;陈凤辉;

水稻免耕栽培示范效果及主要措施    蒋云鹏;

榕风秸秆还田成肥在大白菜上的应用试验    徐庆坤;郑凤萍;李天会;吴德喜;

控制排水条件下稻田水氮磷流失环境效应的研究    肖梦华;俞双恩;丁继辉;

覆盖免耕对棉田土壤物理性质及棉花生理特性的影响    郑曙峰;王维;徐道青;屈磊;

旋耕-碎茬仿生刀片田间旋耕作业功耗的试验研究    汲文峰;贾洪雷;佟金;

果园链式开沟机刀片的虚拟试验研究    周善鑫;廖庆喜;

福建主要稻区二化螟越冬特点    徐金汉;关瑞峰;姚文辉;连占烽;李世铭;

红壤坡地不同生态措施地下径流养分流失研究    李新虎;张展羽;杨洁;王超;

直线刃横刀直角切削过程有限元仿真与分析    周明;张国忠;许绮川;夏俊芳;周勇;姚兴林;

农业非点源污染物田间流失特征试验研究    李强坤;陈伟伟;孙娟;

稻田二化螟越冬幼虫龄期划分标准的研究    徐淑;全为礼;丁楠;马伟华;雷朝亮;王小平;

猪粪沼液施用对稻麦轮作系统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黄红英;常志州;靳红梅;曹金留;

渭北旱作苹果园保护性耕作技术土壤水分养分效应研究    高茂盛

免耕方式对燕麦田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性状的影响    张志栋

中国种植业优势区域及其耕地保护策略    梁红梅

优化施氮下稻麦轮作农田氮素循环特征    夏文建

水稻种植户生产行为研究    高雷

二化螟的抗药性及综合防治研究    姜卫华

我国稻谷收购定价研究    吴振华

玉米免耕播种机切茬挖茬装置研究    蒋金琳

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对三唑磷和杀虫单抗性遗传分析及对氟虫腈抗性风险评估    曹明章

秸秆切割破碎与揉切机刀片耐用性试验研究    孟海波

晚稻田二化螟越冬幼虫抗寒力和滞育强度的种群内变异研究    徐淑

基于LabVIEW的船式旋耕埋草机功耗检测研究    王志山

基于虚拟仪器的螺旋型旋耕埋草刀辊转矩测试系统研究    姚兴林

耕作方式及其转变对麦玉两熟农田土壤CH_4、N_2O排放和固碳能力的影响    田慎重

少耕留茬覆盖小麦间作玉米的水分利用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陶志强

粮食生产的能源消耗及其效率研究    徐键辉

黄岩区水稻农药减量控害增效集成技术研究与推广    叶峰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变迁研究    范英

南方红壤丘陵区林业非点源污染特征研究    常明庆

湖南省不同地区二化螟抗药性监测    毛仕安

国内外免耕技术应用概况    王法宏,冯波,王旭清

微生物农药研究进展    刘萍萍,闫艳春

皖南单季稻区近年二化螟回升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韦永保,王新翠,黄正清

水稻螟虫变化趋势及防治对策    邵士忠

保护性耕作在加拿大的研究及现状    王延好,张肇鲲

油菜秸秆还田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初探    宋执儒;葛诗平;杨勇;

南通地区二化螟的发生危害严重的原因分析及其控制技术    钱霞;陈建国;

安庆地区水稻二化螟抗药性研究    田学志,高保宗,石家胜,尤子平,谭福杰

皖南单季稻区二化螟发生特点及其回升原因    韦永保

太湖稻麦地区秸秆还田增产及培肥效果    王振忠,董百舒,吴敬民

长江中下游稻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研究展望    夏晓东;吴崇友;张敏;

关于南方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的思考    罗锡文;朱立学;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南方水田地区应用的初步探索    程少兰;

    本报记者 曹树林

我国粳米生产、消费和贸易的研究    王明利

我国籼米生产、消费和贸易的研究    王芳

中国棉花生产波动研究    谭砚文

中国棉花主产区空间布局变迁研究(1980—2002)    朱启荣

制度和政策因素对粮食供给的影响:以江苏为例    郭忠兴

中国粮食生产与价格波动研究    蒋乃华

二化螟对三唑磷的抗性及其机理研究    曲明静

中国稻米市场需求及整合研究    查贵庭

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协调研究    王放

产业链视角下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研究    靖飞

秸秆还田农户意愿与机械作业收益实证研究    李建政

油菜小麦兼用型精量排种器设计与试验研究    杨波

1GLF-1.8型秸秆翻青机设计与研制    王福杰

双辊秸秆还田旋耕机的研制开发    刘小伟

小菜蛾对多杀菌素的抗性及相关适合度变化    杨捷

旋耕埋秆技术研究与试验    张在平

基于虚拟仪器的动态扭矩实验测试系统的研究    杨俊锋

水稻整株秸秆还田机工作参数优化设计研究    赵铁军

4QZ-12型青饲料收获机关键部件的研究    冯佐龙

船舶动力装置轴功率测量方法研究    肖华

斜置旋耕刀滑切角及其方程    丁为民,徐志刚,汪小函

旋耕机的旋耕刀怎样安装与排列    孟宪平;张存强;韩浏;

旋耕机的动力输出轴联动装置    孙泽斌

斜置式旋耕研究初探    王国林,王新忠,桑正中

基于Solidworks的旋耕刀实体建模与有限元分析    高玉芝;王君玲;雷晓柱;

基于COSMOS的还田机械旋耕刀弯折角优化    盖超;董玉平;

旋耕弯刀侧切刃曲线分析及新型曲线的推导    曲国良,丁为民,彭嵩植

潜土逆转旋耕刀切土过程的计算机图解分析    陈翠英,许晓东,石耀东

斜置旋耕刀侧切刃曲线的理论研究    高建民,桑正中

旋耕刀传感器及微机测试系统的研究——Ⅰ.传感器系统设计    张金龙;丁为民;彭嵩植;

旋耕-碎茬仿生刀片田间旋耕作业功耗的试验研究    汲文峰;贾洪雷;佟金;

微耕机用旋耕刀组的标准化研究    许颖;李祥;阳绪英;岳高峰;郭小锋;

一种小型茶园中耕机的研制    杨拥军;陈力航;喻季红;刘伟英;罗意;

一种跨垄式深施肥套种机的研究    陈雄飞;罗锡文;曾山;张国忠;张明华;

小型玉米垄作免耕播种机的油耗试验与分析    王庆杰;何进;梁忠辉;李洪文;李问盈;

65Mn激光硬化表面土壤磨损试验    陈卓君;张祖立;

直线刃横刀直角切削过程有限元仿真与分析    周明;张国忠;许绮川;夏俊芳;周勇;姚兴林;

东北地区玉米垄作免耕播种机研究现状    王庆杰;何进;梁忠辉;李洪文;李问盈;朱惠斌;

旋耕机生产企业状况分析——基于全国耕作机械质量安全普查    刘晓娟;于晓波;张凤菊;赵丽萍;李国林;

北京饲料粉碎机配件质量有待提高    王辉

农业机械零配件抽样合格率62.5%    记者李冬玲

新型旋转中耕追肥机研制成功    新华

旋耕机的正确使用    孙雁

农业机械零配件 主力军表现平庸    本报记者 张建梅

部分合格农业机械零配件、饲料粉碎机产品性状比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农业机械零配件抽查结果    京华

旋耕机产销形势喜人 新品开发迟缓添忧    杨正梅

旋耕机:市场“火热”有“隐忧”    杨正梅

质量警钟犹在耳 仍有四成不合格    赵天冬

旋耕—碎茬仿生刀片    汲文峰

水田高茬秸秆旋耕埋覆机理研究    张居敏

双螺旋变螺距旋耕起垄机的研究与设计    高凤

基于SPH法的板结土壤深耕技术研究    李良晶

基于WEB的社区智能医疗服务系统的研究    刘帅

基于SPH算法的微耕机旋耕刀有限元仿真与优化    朱留宪

基于LS-DYNA的旱地旋耕刀工作机理研究    刘辉

1GLF-1.8型秸秆翻青机设计与研制    王福杰

基于LabVIEW的船式旋耕埋草机功耗检测研究    王志山

多功能免耕施肥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李伟

葡萄园小型开沟机开沟部件设计与试验    叶强

开沟施肥播种联合作业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龚万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