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半腐解秸秆覆盖下旱作水稻氮素营养调控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44:15
热度:

半腐解秸秆覆盖下旱作水稻氮素营养调控研究【摘要】: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旱作水稻不同覆盖和水作条件下水稻的生物效应和植株吸氮特征,研究了半腐解秸秆覆盖条件下和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的产

【摘要】: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旱作水稻不同覆盖和水作条件下水稻的生物效 应和植株吸氮特征,研究了半腐解秸秆覆盖条件下和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 的产量效应和植株吸氮特征;采用微区试验研究了半腐解秸秆覆盖条件下 不同时期施用的~(15)在水稻体内的分配和氮肥利用率、土壤微生物和土壤无 机氮之间的变化以及残留~(15)的后效;采用根际培养箱方法研究了半腐解秸 秆覆盖条件下不同氮肥水平处理的根际土壤速效氮的时空动态变化。主要 研究结果如下: 旱作水稻不同覆盖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量N表现为前期较高,而后逐渐下 降。在旱作条件下土壤速效氮以硝态氮为主,旱作条件下水稻各部位的含 氮量均大于水作;旱作水稻的氮素吸收、累积主要在拔节期以后,而水作 水稻从移栽后就大量吸收氮素,灌浆期后很少吸收氮素;半腐解覆盖为最 佳覆盖物,其产量为84kghm~(-2),旱作水稻的水分利用效率是水作的12倍 以上。 半腐解秸秆覆盖和不同施氮条件下,土壤硝态氮的含量与土壤无机氮 最小指标呈显著正相关,水稻的产量、氮肥的表观利用率以210kgN/hm~2处 理最高,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水稻对土壤氮的依存率逐渐降低。 半腐解秸秆覆盖条件下,氮素含量中来自肥料氮的百分比(Ndff%)、水 稻对~(15)的吸收和利用率以及~(15)的土壤残留率因标记肥料的施用时期和用 量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分蘖时期施用的~(15)N在水稻各部位中的Ndff%最高, 而作为基肥施入的~(15)N在水稻体内的Ndff%最低。植株对氮肥利用率的最低 和最高值分别为5.58%和51.53%,氮肥的土壤残留率最低和最高值为13.81% 和29.87%。 基施~(15)N15天后,土壤微生物对基施~(15)N的固持率和~(15)(NO~-)_3-N占基施~(15)N 百分比均较高,而其它时期施用的~(15)N进入土壤微生物和(NO~-)_3-N均很低。 齐穗期土壤微生物对~(15)N的固持与水稻的吸收相关系数为0.739。,~(15)(NO~-)_3-N 占施氮量的百分比与土壤微生物对~(15)N的固持率的相关系数为0.939。 小麦对残留~(15)N的利用率为基肥>穗肥>分蘖肥(在水稻季节施用的肥 料),且施氮高的后效>低氮处理。个麦在水稻’侗基肥处理的土壤中对残留 ’呐的利用率占两季叠加利用率的29%。 不同施氮处理在水稻移栽ID内根际NH厂N和NO-厂N含量基本接近, NH二N在根区和近根区亏缺,NO厂N在近根区13mm内富集一一月后在水 稻全生育期内,各施氮处理土体中NH乙-N都低于5 mg/Kg,而NO”广N均在15 m岁他以上,并随施氮量的不同而在0jmm处有不同程度的富集:根系的吸 收可以影响到 15nun的区域的NO”;N变化。七壤的硝化活性随根区的距离增 加而降低.水稻植株根部NO。N含量大于叶部而NR的活性却相反。 【关键词】:半腐解秸秆覆盖 旱作水稻 氮肥 水稻氮营养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S511.01
【目录】:
  • 中文摘要9-11
  • 引言11-13
  • 第一章 旱作水稻及水稻氮素营养的研究进展与展望13-35
  • 1 旱作水稻的发展概况13-16
  • 1.1 旱作水稻在我国及世界的发展概况13-14
  • 1.2 水稻的需水特点及对生态环境的要求14-15
  • 1.3 发展旱作水稻意义及旱作水稻栽培的理论与实践15-16
  • 2 覆膜旱作水稻的研究进展16-23
  • 216-17
  • 2.2 覆盖旱作水稻高产的可能机理17-18
  • 2.3 覆膜旱作水稻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18-19
  • 2.4 覆膜旱作水稻的生长发育和水分生理特征19-20
  • 2.5 覆膜旱作水稻的土壤养分变化和水稻营养特征20-21
  • 2.6 覆膜旱作水稻的环境和生态意义21
  • 2.7 覆膜旱作水稻弊端和覆盖的替代物-秸秆覆盖21-23
  • 3 水稻氮营养与氮肥的合理施用23-27
  • 3.1 水稻的氮营养特性及施氮效应23-24
  • 3.2 水稻不同生育期吸氮量与产量的关系24
  • 3.3 稻田土壤供氮和氮肥运筹策略24-25
  • 3.4 水稻氮营养生理研究进展25
  • 3.5 叶片的光合作用和氮素营养25-26
  • 3.6 水稻对不同时期施用~(15)N的利用率26
  • 3.7 水稻不同部位~(15)N的分配和利用问题26-27
  • 3.8 水稻土壤与作物系统的氮素损失及氮肥回收率27
  • 4 水稻氮肥施用的研究进展与展望27-35
  • 第二章 旱作水稻不同覆盖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量C、N的动态变化及其氮营养特征35-51
  • 1 材料与方法36-37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土壤36
  • 1.2 试验设计36-37
  • 1.3 测定方法37
  • 2 结果与讨论37-48
  • 2.1 土壤微生物量C和土壤有机C的动态变化37-39
  • 2.2 土壤微生物量N与土壤全氮的动态变化39-41
  • 2.3 水作与不同覆盖条件下旱作水稻的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41-43
  • 2.4 水作与不同覆盖条件下旱作水稻不同生育期间各部位含氮量、吸氮量动态变化43
  • 2.5 水作与不同覆盖条件下旱作水稻不同生育期间群体氮素的累积特征43-45
  • 2.6 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水稻植株氮素吸收的关系45-47
  • 2.7 旱作水稻前期土壤温度的变化和水稻生育期间水分需求量和灌溉水47-48
  • 3 结论48-51
  • 第三章 半腐解秸秆覆盖后不同施氮平下旱作水稻土壤无机氮的动态变化及其吸氮特征51-59
  • 1 材料与方法52-53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土壤52
  • 1.2 试验设计52-53
  • 1.3 测定方法53
  • 2 结果与讨论53-58
  • 2.1 土壤铵态氮与硝态氮的动态变化53-54
  • 2.2 旱作水稻生长发育状况及群体生物量和籽粒产量构成54-56
  • 2.3 不同生育期间水稻含氮量、群体氮素的累积动态和吸氮强度56-58
  • 2.4 土壤氮依存率和氮肥的利用率58
  • 3 结论58-59
  • 第四章 半腐解秸秆覆盖下旱作水稻不同时期用的(15)N在寺壤-作物-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动态变化59-78
  • 第一节 半腐解秸秆覆盖下旱作水稻对~(15)的吸收、分配及氮素平衡59-72
  • 1 材料与方法60-61
  • 2 结果与分析61-68
  • 2.1 不同时期施用的~(15)N在水稻各部位和土壤Ndff%的动态变化61-64
  • 2.2 不同时期施用的~(15)N的利用率及在水稻不同部位的分配率64-66
  • 2.3 不同时期施用的~(15)N水稻收获后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66
  • 2.5 土壤和植物系统的氮素平衡66-67
  • 2.6 不同时期的标记氮肥对水稻籽粒粗蛋白含量的影响67-68
  • 3 讨论68-70
  • 3.1 旱作水稻不同时期施用~(15)N的利用率68-69
  • 3.2 不同时期施氮在水稻不同部位的分配69
  • 3.3 旱作水稻的氮肥施用后的氮素损失69-70
  • 4 结论70-72
  • 第二节 半腐解秸秆覆盖下旱作水稻施用的~(15)N在土壤微生物量和无机氮之间的变化及其与植株吸氮的关系72-78
  • 1 材料与方法73
  • 2 结果与分析73-75
  • 2.1 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量~(15)N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水稻吸收~(15)N的关系73-74
  • 2.2 土壤~(15)(NH~-)_4-N、~(15)(NO~-)_3-N的Ndff%和土壤微生物量的关系74-75
  • 3. 讨论75-76
  • 4 结论76-78
  • 第五章 半腐秸秆覆盖下旱作水稻不同时期施用~(15)N对后茬冬小麦的后效78-85
  • 1 材料与方法78-79
  • 2 结果与分析79-82
  • 2.1 小麦不同生育期对前茬残留~(15)N的吸收利用79-80
  • 2.2 旱作水稻和小麦对在旱作水稻不同时期施用~(15)N的利用率80
  • 2.3 小麦收获后~(15)N残留率和残留~(15)平衡帐80-81
  • 2.4 不同的施氮处理对小麦产量构成影响81-82
  • 3 讨论82
  • 4 结论82-85
  • 第六章 半腐解秸秆覆盖下旱作水稻根际土壤铵氮和硝氮的时空变异85-98
  • 1 材料与方法86-87
  • 2. 结果与分析87-93
  • 2.1 旱作水稻根际士壤(NH~-)_4-N和(NO~-)_3-N的时空动态变化87-91
  • 2.2 根际土壤pH的动态变化91
  • 2.3 根际土壤硝化势的动态变化91-92
  • 2.4 不同施氮处理根部和叶部(NO~-)_3-N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变化92-93
  • 3 讨论93-95
  • 3.1 旱作水稻吸收的主要氮素营养形态93
  • 3.2 影响旱作水稻根际土壤(NH~-)_4-N和(NO~-)_3-N变化因素93-94
  • 3.3 旱作水稻氮肥施用量的调控94
  • 3.4 旱作水稻根际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强度94
  • 3.5 旱作水稻同化氮素特性94-95
  • 4 结论95-98
  • 全文结论98-100
  • 英文摘要100-102
  • 博士生期间完成和发表的论文目录10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覆草旱作条件下稻田土壤肥力性状、碳氮动态及水稻生产力特征研究    王栋

水稻硝态氮跨膜运输的生理与分子机理    范晓荣

水稻旱作条件下的生理特性和经济性状研究    黄文江,黄义德,陶汉之,张玉屏

水稻覆膜旱作分蘖期耐旱能力初步研究    王占乔,欧康泉,杜同兴,张兆冬,王莉莉

水稻地膜覆盖增产原因及主要栽培技术    何代元

我国发展节水型稻作的若干问题探讨    金千瑜,欧阳由男

干旱对水稻生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朱伯伦

农田秸秆覆盖节水效应及节水机理研究    王拴庄,徐淑贞

石灰性土壤中NH_4~+—N的硝化与NH_4~+—N的粘土矿物固定    李世清,卜彤英,李生秀

水肥配合对玉米产量和肥料效果的影响    李世清,李生秀

水稻地膜湿润栽培效果初报    沈康荣,汪晓春,罗显树

水稻、陆稻地膜覆盖栽培的技术效应    张矢;吴宪章;蒋本福;王守德;

农业土壤中化肥氮的形态转化机理及其调控研究    冉炜

氮肥运筹对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冯波;王法宏;刘延忠;金桂芳;

有机肥料对土壤可溶性氮素变化的影响及肥效研究    赵明;赵征宇;蔡葵;于秋华;王文娇;

硝酸盐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及镁、铁、铜、锰、锌含量的影响    杨晓玉;胡淳淳;王秀峰;史庆华;魏珉;杨凤娟;

秸秆在肉牛饲养中的利用及其纤维表观消化率    冯素飞;蒋高明;孔令杰;

农田氮肥的动态变化及施氮对小麦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苏诗杰;付清勇;朱思海;赵媛媛;

不同时期灌水对强筋小麦郑麦9023蛋白质及其组分的影响    牛凯丽;李友军;郅娟娟;黄明;吴金芝;

不同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魏建林;崔荣宗;杨果;管力生;岳玉德;肖建军;

不同氮肥及用量对潍县萝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刘建平;

播种量及氮肥水平对北美海蓬子生长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王茂文;洪立洲;刘冲;丁海荣;朱小梅;

控释肥对茶园生态环境及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腾飞;张丽霞;张民;韩晓阳;彭正云;江崇焕;

稳定氮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王静;郭熙盛;王允青;唐杉;

不同沙土配比基质对青绿苔草生长的影响    孙男;李青;袁小环;

甘蔗缺水诊断指标研究    汪沛;罗锡文;周志艳;臧英;

气象条件对不同土壤类型施肥效果的影响    张怀念;单勇;汪付华;

快速鉴定稻种资源抗旱性的生理指标筛选及其遗传背景    程建峰;潘晓云;刘宜柏;戴廷波;曹卫星;

免耕和秸秆覆盖对小麦、油菜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朱钟麟;卿明福;郑家国;姜心禄;吴婕;

河南省不同穗型小麦品种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探讨    郭天财;朱云集;王晨阳;沈天民;吕平安;马冬云;王永华;

不同耕作方式对旱作区冬小麦旗叶衰老代谢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李友军;黄明;姚宇卿;张灿军;蔡典雄;金轲;

水分胁迫与氮素营养对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    程建平;曹凑贵;蔡明历;原保忠;翟晶;

起身肥对水稻分蘖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郑永美;丁艳锋;王强盛;李刚华;王惠芝;王绍华;

施氮和花后灌溉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姚凤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不同耕作措施对绿洲灌区冬小麦“根土系统”的影响    冯福学

施肥对枸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效应研究    贺春燕

基于SPAD的棉花氮素营养诊断及氮营养特性研究    罗新宁

填闲作物阻控设施蔬菜土壤硝态氮累积和淋失的研究    吉艳芝

红壤坡地菜园地表径流中氮磷流失模拟试验及建模研究    吴希媛

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氮素流失及温室气体排放特性的影响    刘玉学

新疆棉花长期连作土壤养分时空变化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韩春丽

蔬菜—土壤系统镉与硝酸盐复合污染效应研究    李素霞

江汉平原油菜—水稻轮作制度下施肥效果及经济效益的研究    宁大伟

养分管理措施对丹江口库区橘园氮磷行为特征的影响    毕磊

鄂北岗地不同品种冬小麦氮效率差异性的研究    柴彦君

水稻—油菜轮作中钾肥效应及作物—土壤体系钾素动态变化研究    王亚艺

旱稻IRAT109辐照突变体的抗旱性鉴定和窄叶突变体(nal8)的初步定位    邓姗

不同水分处理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柯传勇

免耕稻田磷素动态及组分特征的研究    通乐嘎

控释肥硫膜对土壤酸碱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体系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张庆富

缓控释肥养分释放率快速测定及在田间土壤中释放率的相关性研究    颜晓

水稻旱作条件下灌浆特性的研究    黄文江,白善军,黄义德,王永久,张玉屏

旱作水稻营养吸收特性的研究    李奕松,黄仲青,蒋之埙,何方,朱庆森

我国北方发展水稻旱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赵家铭;王昌华;张燕之;郑文静;

不同覆盖物覆盖对旱作水稻田间生态环境及产量的影响    杨安中;朱启升;张德文;段立珍;

我国发展节水型稻作的若干问题探讨    金千瑜,欧阳由男

长江流域稻田生态系统的水分和养分转换过程    周卫军,王克林,王凯荣,谢小立,刘鑫,王勤学,渡边正孝

水稻节水灌溉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茆智

中国水稻节水若干问题的探讨与建议    司徒淞,王和洲,张薇

覆膜旱作水稻需水规律试验研究    李荣超,彭世彰,王永乐,张玉民,俞建河

稻田农业节水栽培配套技术的研究    李明德,余崇祥,汤海涛,张一扬,何英豪

不同覆盖条件下稻麦轮作体系的产量效应与氮肥去向研究    艾应伟

水旱轮作系统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研究    范明生

南方季节性缺水灌区管理制度研究    张运华

旱作水稻水氮利用特征研究    路兴花

覆盖旱作水稻营养生理的变异特征及其适应机理研究    崔国贤

种植方式、秸秆还田与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的研究    徐国伟

水稻不同栽培模式的节水效应、生产力特征及土壤微生物学性状研究    秦江涛

南方丘陵季节性干旱区节水稻作综合效应研究及效益评价    肖新

连续覆膜旱作稻田土壤肥力及水稻营养特性研究    武美燕

水稻旱作条件下根系生长特性的研究    张玉屏

覆膜旱作稻田土壤肥力变化研究    刘铭

不同地表覆盖旱作水稻的生长与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黄新宇

不同地表覆盖直播旱作水稻的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特征    殷晓燕

水稻地表覆膜栽培体系中氮素营养特征研究    李庆江

淹水和旱作稻田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王英

种稻方式对稻麦轮作系统中作物产量、氮肥利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李勇

长期不同种植方式稻麦轮作系统中土壤养分和作物营养特性的互作研究    薛琳

秸秆覆盖旱作对稻田甲烷排放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李大明;成艳红;刘满强;秦江涛;焦加国;李辉信;胡锋;

水稻增硝营养的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机制    段英华;范晓荣;李奕林;王芳;张亚丽;徐国华;沈其荣;

水稻硝运输辅助蛋白基因OsNAR2s表达特征和功能分析    严明

水稻吸收和利用不同形态氮素的生理特征和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分析    李宝珍

糖类和氨基酸对水稻诱导型高亲和力硝酸盐转运系统的影响    周诗毅

测定植物组织水势的压力室法    李德全;邹琦;程炳嵩;

淮北地区小麦需肥特性及高效施肥技术研究——I淮北地区小麦吸收氮磷钾特性的研究    汪芝寿,曹承富,孔令聪,谢儒章,李本正,张存岭,朱怀宝

水稻地膜覆盖旱作技术研究初报    黄义德,李金才,张自立,丁克坚,杨其光,左震东

关于定远县地膜稻技术调查报告    黄仲青,吴家道,杨惠成,李冰

小麦——土壤系统氮平衡及小麦氮素利用和物质生产    梅楠

小麦品质的遗传—生理研究概述——Ⅰ.氮素的吸收积累与同化    卢少源;王增裕;

高肥地冬小麦再高产施肥问题探讨    张建平,张立峰,臧士国

水稻地膜覆盖增产原因及主要栽培技术    何代元

水库主施化肥养鱼的试验    金克伟,周望舒,薛克玮

氮肥对小麦硝酸还原酶活性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化动态的影响    李春喜,张根发,石惠恩,石有民

旱作水稻生理特性与栽培技术的研究    王福荣,何绍桓,于万利

麦茬旱作水稻节水灌溉技术    

不同施氮水平下旱作水稻土壤无机氮的动态变化及其吸氮特征    石英,冉炜,沈其荣,李伟

氮肥运筹方式对旱作水稻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杨安中,牟筱玲,李孟良,叶梅荣,余海兵

旱作水稻的选种方法    柳荫;

浅谈辽南地区开发旱作水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刘庆福,刘少方

旱作水稻内源激素变化及其与水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关系    范晓荣,沈其荣,崔国贤,徐国华

旱作水稻产量和品质的研究    盛海君,沈其荣,周春霖

直播旱作水稻的吸氮特征与土壤氮素表观盈亏    殷晓燕,徐阳春,沈其荣,周春霖,Klaus Dittert

旱作水稻新品种丹粳5号的推广效益与技术    苗雨佳,白世枝,曹启章

旱作水稻/花生间作系统中的氮素固定与转移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褚贵新;沈其荣;曹金留;茆泽圣;钟增涛;赵龙;

大棚内施用氮肥对NO_2和NH_3的浓度变化的影响    毛小云;廖宗文;曾清如;铁柏青;周细红;

水稻氮肥用量试验研究    殷文;马晓燕;叶华斌;赵万平;

玉米联合固氮工程菌的增产和节约氮肥效益    陈三凤;李季伦;姚腾云;于锦香;

甘肃省提高氮肥利用率措施研究    金绍龄;

小麦垄作栽培的水资源与氮肥高效利用研究    王旭清;王法宏;刘佳;冯波;

不同氮素化肥用量与稻曲病发病程度的相关性    陈轶;

不同降水年型氮肥秋基施比例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勇;宋尚有;樊廷录;唐小明;

农用氮肥的损失途径与环境污染    吕殿青;Ove Emteryd;同延安;张文孝;

氮肥不同施用期对蔬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宁建美;李贵松;

玛纳斯县首次播种旱作水稻    通讯员 刘涛 吕晓庆

二工乡旱作水稻试种成功    通讯员马娇

旱作水稻平均亩产达325公斤    记者 赵婵莉 见习记者 高宇婷

玛纳斯县推广旱作水稻栽培技术    通讯员 刘涛 吕晓庆 王德清

膜下滴灌旱作水稻扩大面积试种    特约记者 胡宗奎

新疆天业膜下滴灌旱作水稻大面积试种成功    记者胡宗奎

膜下滴灌旱作水稻在玛纳斯县试种成功    特约记者 胡宗奎

二十五团膜下滴灌旱作水稻亩节水60%    通讯员 李希明

天业膜下滴灌旱作水稻大面积试种成功    通讯员 胡宗奎

未来磷肥将量价齐增 氮肥价格趋降    本报记者 张桂敏

半腐解秸秆覆盖下旱作水稻氮素营养调控研究    石英

旱作水稻/花生间作系统的氮素供应特征及产量优势    褚贵新

丛枝菌根改善旱作水稻/绿豆间作系统中作物生长和氮磷利用的研究    李岳峰

有机物料和氮素化肥对平邑甜茶实生苗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许衡

夏玉米氮肥高效利用机制研究及周年氮素分析    王启现

水分与磷素对水稻旱作期间土壤—植株磷素营养的影响    何园球

氮肥对夏玉米籽粒库容建成和充实的影响机理    魏亚萍

冬小麦断根调控机理和断根与施肥的互作效应研究    李絮花

基于试验与模型的C、N循环研究    潘志勇

碳氮代谢对夏玉米穗粒数形成的影响机理    申丽霞

覆盖栽培对旱作水稻冠层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刘洋

不同地表覆盖直播旱作水稻的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特征    殷晓燕

丛枝菌根对旱作水稻/西瓜间作系统中西瓜枯萎病的影响    赵第锟

不同地表覆盖旱作水稻的生长与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黄新宇

旱作水稻的水分和氮素利用特征    王娟娟

氮素化肥淋溶污染与控制方法的研究    郝高建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高产高效栽培模型的研究    李毅

氮、磷化学肥料高效利用新技术探索研究    刘颖

施氮对加工番茄养分吸收、分配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汤明尧

化肥及有机肥对叶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影响研究    刘杏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