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双热源耦合特性及地下蓄能传热强化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37:33
热度: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双热源耦合特性及地下蓄能传热强化研究【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能源具备可持续利用的基本特点。太阳能-土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能源具备可持续利用的基本特点。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充分利用清洁太阳能作为系统主要热源之一,具有单独土壤源热泵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实验研究、TRNSYS仿真及MATLAB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双热源耦合特性及地下蓄能传热强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实验方面,利用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实验台进行了单独土壤源热泵供热、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联合供热、水箱蓄热运行和土壤蓄热运行实验。分析比较了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在各实验工况下机组性能系数、埋管进出口水温变化、系统热量关系、太阳能集热效率及双热源的耦合特性,得到了不同负荷场所适宜运行的工况。实验表明:太阳能-土壤源热泵联合供热运行模式中,太阳能和土壤源是耦合的。实验条件下,该模式工况一和工况二机组平均COP分别为3.61和3.48,太阳能平均集热效率分别为51.5和38.2%。水箱蓄热运行模式可显著提高机组的性能系数,水箱蓄热工况二比工况一埋管出口温度高出1.85℃,土壤温降更小,更加有利于系统第二天运行。土壤蓄热运行模式有助于土壤温度恢复,工况一与工况二土壤温度恢复率分别为56.8和13.82%,太阳能平均集热效率分别为47.8和41.5%。综合分析实验结果,对于仅需夜间供热且供热负荷较大场所,水箱蓄热工况二和土壤蓄热工况二较为适宜,两种工况机组平均COP分别可达3.91和3.8;在白天全天需供热场所,联合运行工况一为推荐工况。理论方面,本文基于TRNSYS瞬态模拟平台,建立了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不同工况10年的动态模拟计算,分析了各模式下土壤平均温度、机组性能系数、太阳能集热效率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以供热为主的场所,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能够较好保持土壤热平衡,10年后土壤源单独运行、联合运行、水箱蓄热运行和交替运行土壤温度下降率分别为29.1、13.1、17.1和8.6%。整个供暖期内,土壤源单独运行、联合运行、水箱蓄热运行和交替运行机组平均COP分别为4.5、4.87、4.7和4.78,太阳能平均集热效率分别为59.4、44.8和62.6%,太阳能所占负荷比分别为45.1、19.3和60.4%。对太阳能-土壤源热泵联合运行工况进行优化分析可得:模拟条件下系统适宜集热器面积、水箱容积以及埋管数量分别为140m2、2.8m3和9个。为进一步探讨太阳能-U型埋管地下蓄能与释能过程中的强化传热措施,利用MATLAB软件编制了地下蓄能传热数学模型,研究了土壤类型、蓄能进口温度、蓄能分配模式对强化土壤蓄热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热扩散率值增大,土壤温度趋于一致能力增大,更加有利于土壤蓄热。随着蓄热进口水温增大,埋管蓄热区域土壤温度和蓄热量升高。外低温内高温的非均匀蓄热模式在蓄热量上并不占明显优势,但该蓄热模式可明显减弱热量的扩散,提高蓄热体的平均温度。全年取放热运行后,热扩散率最大的花岗岩土壤中心温度最低,其次是砂土和黏土。本文的研究工作为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耦合特性及地下蓄能强化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实验数据与理论依据,为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太阳能-土壤源热泵 耦合特性 TRNSYS 地下蓄能 实验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83;TU1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符号说明8-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1-13
  • 1.1.1 能源利用现状与太阳能资源分布11-12
  • 1.1.2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技术的提出及基本原理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7
  • 1.2.1 系统运行模式与运行特性研究13-15
  • 1.2.2 系统仿真与模拟15-16
  • 1.2.3 跨季节地下蓄热与相变蓄热16-17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7-19
  • 第二章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双热源耦合特性实验研究19-38
  • 2.1 实验目的及内容19
  • 2.2 实验系统19-23
  • 2.2.1 实验系统简介及原理19-21
  • 2.2.2 实验数据采集21-23
  • 2.3 实验运行模式及流程23-26
  • 2.4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误差分析26-28
  • 2.4.1 实验数据的处理26-27
  • 2.4.2 误差分析27-28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28-37
  • 2.5.1 单独土壤源热泵运行模式实验28-29
  • 2.5.2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联合供热运行实验29-32
  • 2.5.3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水箱蓄热运行实验32-34
  • 2.5.4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土壤蓄热运行实验34-36
  • 2.5.5 各实验工况的比较36-37
  • 2.6 本章小结37-38
  • 第三章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TRNSYS数学模型38-45
  • 3.1 TRNSYS软件简介38-39
  • 3.1.1 软件开发背景38
  • 3.1.2 TRNSYS功能与特点38-39
  • 3.2 太阳能集热器模型39
  • 3.3 地埋管换热器模型39-40
  • 3.4 热泵机组数学模型40-41
  • 3.5 蓄热水箱数学模型41-42
  • 3.6 定速水泵数学模型42
  • 3.7 建筑负荷42-44
  • 3.8 本章小结44-45
  • 第四章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耦合系统TRNSYS模拟45-62
  • 4.1 课题模拟的主要目的45
  • 4.2 TRNSYS模拟部件设置45-48
  • 4.2.1 负荷数据读取部件45
  • 4.2.2 动力系统部件45-46
  • 4.2.3 集热与换热系统部件46-47
  • 4.2.4 控制系统部件47-48
  • 4.3 模拟系统可行性验证48-49
  • 4.4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的TRNSYS模拟49-57
  • 4.4.1 各运行工况模拟平台搭建49-51
  • 4.4.2 仿真模型运行作息时间的设置51-52
  • 4.4.3 10年工况模拟与结果分析52-57
  • 4.5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联合运行工况优化分析57-60
  • 4.5.1 集热器面积58-59
  • 4.5.2 水箱容积59
  • 4.5.3 埋管数量59-60
  • 4.6 本章小结60-62
  • 第五章 地下蓄能传热强化研究62-73
  • 5.1 地下蓄能传热模型62-64
  • 5.1.1 物理模型62-63
  • 5.1.2 数学模型63-64
  • 5.2 蓄能模型的数值求解64-66
  • 5.2.1 计算区域的离散64-65
  • 5.2.2 控制方程的离散65
  • 5.2.3 计算方式及模拟条件65-66
  • 5.3 计算结果及其分析66-72
  • 5.3.1 土壤类型的影响66-69
  • 5.3.2 蓄能温度的影响69-70
  • 5.3.3 蓄能分配方式的影响70-71
  • 5.3.4 跨季节蓄能与取能分析71-72
  • 5.4 本章小结72-73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3-76
  • 6.1 主要研究结论73-74
  • 6.2 展望74-76
  • 参考文献76-81
  • 致谢81-82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的项目及获奖情况82-8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土壤源热泵冬夏季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朱岩,杨历,李中领

土壤源热泵特性分析及其在天津地区的应用    何崇智;张瑞权;刘世超;王卓胤;

土壤源热泵的研究与现状    卢继龙;彭建国;杨光;

浅析土壤源热泵的优势与应用    张金生;

土壤源热泵空调末端系统的分析    王春艳;樊荔;

土壤源热泵技术推广可行性分析    彭莉;

土壤源热泵技术发展与应用综述    于伟强;康景文;李国祥;李帅;

长春地区土壤源热泵的节能与经济技术性分析    甄勃;焦迎新;

土壤源热泵在天津某别墅项目的应用及其经济分析    王存艳;侯家涛;郭宏宾;

住宅土壤源热泵应用研究    孙建华;

成都地区土壤源热泵发展与应用综述    康景文;李国祥;

土壤源热泵的国内外发展历史与现状    李家伟;廉乐明;于立强;

我国土壤源热泵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隋学敏;张旭;官燕玲;

土壤源热泵评价软件编制及北方地区适宜性研究    孟桃;

系统化的土壤源热泵设计方法    肖龙;朱清宇;徐伟;

土壤源热泵的热力学性能分析    肖峰;高建岭;刘建龙;

土壤源热泵与间歇性负荷耦合的特性分析    李延菲;张子平;李琼;

土壤源热泵的研究与应用    徐亚娟;革非;

土壤源热泵的研究进展与工程应用    恽超;

土壤源热泵在建筑中的应用    吕巨功;

专家共商土壤源热泵行业发展大计    顾猛

土壤源热泵助海关楼冷暖自如    通讯员 徐维宏 记者 李耀华

优化设计促土壤源热泵更节能    本报记者 李静华

用土壤供暖制冷    魏占学 王建忠 张莉 赵珺

“晋瑞苑”主体全面封顶    陈剑

锦州土壤做能源 夏制冷冬取暖    顾明胜 本报记者 朱忠鹤

我省单体面积最大节能小区主体全面封顶    本报记者

晋瑞苑:节能环保省钱一举三得    本报记者 张剑雯

绿色典范的亮丽风景线    铁建晓

空调自然生 天蓝水更清    交轩

太阳能土壤蓄热供暖(冷)系统埋地换热器性能研究    王芳

土壤热湿传递与土壤源热泵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张玲

土壤源热泵多换热井特性实验与系统模拟研究    周静

基于中原地区的水/土壤源热泵适宜性评价技术研究    杜永恒

土壤源热泵不同地下埋管形式的实测与数值模拟研究    金鑫

北方低能耗居住建筑土壤源热泵联合空气源热泵系统研究    付莹

严寒地区太阳能与土壤源热泵耦合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吕中一

冷却塔过渡季节土壤蓄冷的混合式土壤源热泵可行性分析    李康

土壤源热泵间歇供冷时土壤温度场及系统能耗研究    肖璠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双热源耦合特性及地下蓄能传热强化研究    梁幸福

直膨式土壤源热泵系统仿真及实验研究    杨思思

公共建筑用土壤源热泵机组运行性能测试分析及其模拟预测    张信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