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对土壤速效氮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08:24
热度:

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对土壤速效氮及水稻产量的影响【摘要】: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后不同氮肥运筹模式下水稻产量及土壤氮素供应特征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总施氮量一致时,与

【摘要】: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后不同氮肥运筹模式下水稻产量及土壤氮素供应特征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总施氮量一致时,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小麦秸秆全量还田降低了后茬水稻生育前期(孕穗期之前)土壤速效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而提高了生育后期(孕穗期之后)土壤速效氮含量,且同一生育期,秸秆还田氮肥优化运筹方案B[m(基蘖肥)∶m(穗肥)=6.5∶3.5,m(基肥)∶m(分蘖肥)=8∶2]较氮肥传统运筹方案A[m(基蘖肥)∶m(穗肥)=5∶5,m(基肥):m(分蘖肥)=6∶4]土壤速效氮含量高。秸秆全量还田促进水稻生育后期氮素吸收与生物量增加,而抑制前期增长,且同一生育期秸秆还田配套氮肥运筹方案B水稻氮素与生物量累积高于方案A。等量施氮条件下,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且氮肥运筹方案B增产幅度更大。施氮量为270 kg.hm-2时,秸秆还田配套氮肥运筹方案B和方案A分别较秸秆不还田处理水稻产量高9.3%和5.3%。秸秆全量还田主要通过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实现增产,有效穗数分别较秸秆不还田处理高6.1%~14.5%。因此,小麦秸秆全量还田配套氮肥运筹方案B是实现水稻高产的有效措施。 【作者单位】: 江苏省金坛市农林局土肥站;
【关键词】小麦 秸秆还田 水稻产量 氮肥运筹 土壤速效氮
【基金】:江苏省科技项目(BE2007356)
【分类号】:S511
【正文快照】: 我国秸秆资源丰富,据统计,每年产生作物秸秆约7·95亿t,其中小麦秸秆约占禾谷类作物秸秆资源总量的27·7%[1]689。近年来,稻麦两熟地区小麦秸秆还田的数量与比例不断增加,人们对小麦秸秆还田的方式、时间、数量、翻压程度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水稻秸秆沟埋还田对麦田土壤环境的影响    朱琳;刘春晓;王小华;孙勤芳;卞新民;

黄淮区不同播种方式对玉米出苗质量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贾春林;郭洪海;袁奎明;杨秋玲;隋学艳;

秸秆还田对土壤培肥与水稻产量和米质的影响    葛立立;王康君;范苗苗;马义虎;张乐;刘立军;

水旱轮作制下连续秸秆覆盖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武际;郭熙盛;鲁剑巍;王允青;许征宇;张晓玲;

连续秸秆覆盖对土壤无机氮供应特征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武际;郭熙盛;鲁剑巍;王允青;张晓玲;许征宇;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太湖稻麦地区秸秆还田增产及培肥效果    王振忠,董百舒,吴敬民

氮肥对亚种间杂交水稻“两优培九”产量及氮素营养特性的影响    霍中洋,张洪程,王秀芹,戴其根,许轲,叶全宝

全量麦草旋耕还田轻简稻作技术研究进展    张洪熙;谭长乐;赵步洪;戴正元;周长海;王宝和;黄年生;刘广青;朱兆斌;

影响还田秸秆降解速率的因素及组合效果    王树红,姚政,蒋小华,查健生

直播旱作水稻的吸氮特征与土壤氮素表观盈亏    殷晓燕,徐阳春,沈其荣,周春霖,Klaus Dittert

盐渍土麦秸还田效应研究初探    严慧峻,魏由庆,左余宝,马卫萍,张锐,安文钰

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江永红,宇振荣,马永良

长期麦秆直接还田对作物产量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张振江

秸秆还田的生化他感效应研究初报    杨思存,霍琳,王建成

麦秸还田及氮肥管理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徐国伟;吴长付;刘辉;王志琴;张敏;杨建昌;

重金属Pb、Cd在石灰性褐土上对小白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郭晓燕;袁玲;

不同钾肥品种及用量对香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崔荣宗;杨果;李彦;魏建林;姜国志;

少免耕对夏玉米灌浆过程和产量的影响    史忠强;江晓东;王芸;宁堂原;韩宾;李增嘉;

流动注射分析法分析土壤有效磷试验    赵春芝;张守仕;王超;刘连航;陈利平;刘荣宁;

有机肥料对土壤可溶性氮素变化的影响及肥效研究    赵明;赵征宇;蔡葵;于秋华;王文娇;

莘县保护地土壤养分含量与盐渍化状况分析    王连祥;闫传胜;袁方耀;张学锋;

不同栽培基质对甜瓜品质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姚玉敏;王秀峰;于喜艳;杨凤娟;史庆华;

转基因番茄栽培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郭文文;诸葛玉平;李建勇;宗晓庆;娄燕宏;

蚯蚓粪对樱桃萝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王东红;史庆华;王秀峰;魏珉;胡瑾瑜;郭长美;

茶树专用控释肥在幼龄茶园的肥效研究    刘腾飞;张丽霞;韩晓阳;

水分胁迫与氮素营养对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    程建平;曹凑贵;蔡明历;原保忠;翟晶;

我国作物栽培学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杨从党;

起身肥对水稻分蘖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郑永美;丁艳锋;王强盛;李刚华;王惠芝;王绍华;

施硅量对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国良;戴其根;王建武;张洪程;霍中洋;凌励;王显;张军;

机插杂交粳稻超高产形成与精确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    张洪程;端木银熙;吴桂成;徐军;孙菊英;戴其根;霍中洋;许轲;赵品恒;朱建华;周纪平;王建军;陈金龙;

水稻精确定量施氮技术研究    付立东;王宇;王东阁;徐九升;展广军;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周年生产力的综合评价    刘世平;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

基肥时间和氮肥对烤烟产量、产值及氮素(~(15)N)利用率的影响    谢志坚;涂书新;李进平;陈振国;许汝冰;王学龙;曹仕明;李建平;陈良存;郭利;曹祥练;胡功军;张允政;

磁化活水对甜椒生长效应的初步研究    陈胜文;林东教;罗健;刘士哲;

日光温室不同蔬菜轮作体系对土壤环境影响的初步研究    张丽红;符建平;王铁臣;王芳;吕建;吴晓磊;高丽红;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    赵锦梅

绿洲棉田磷素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机理和技术研究    陈波浪

伊犁绢蒿生理生态适应性的研究    侯钰荣

氮、水和温度对羊草有性生殖及克隆生长的影响    王俊峰

填闲作物阻控设施蔬菜土壤硝态氮累积和淋失的研究    吉艳芝

江苏部分地区土壤属性高光谱定量估算研究    郑光辉

中国温室农业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    王艳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水稻、油菜叶色—氮营养诊断机理与建模    李锦卫

铁锰硅对凤眼莲生物质结构的影响    武少伟

等高绿篱—农业复合系统土壤CO_2和N_2O排放特征    莫琼

砷污染地下水修复的渗透反应墙材料筛选及除砷机理研究    马琳

菹草对长江中游湖泊沉积物及上覆水间钙、磷循环的影响    倪玲珊

不同油菜品种硼吸收利用差异与细胞壁组分关系的研究    潘媛

江汉平原油菜—水稻轮作制度下施肥效果及经济效益的研究    宁大伟

施用工程菌和草木灰对污染土壤Cd形态和小麦生长的影响    朱小娇

不同修复措施下侵蚀红壤的团聚体稳定性与肥力特点    杨莹莹

污泥污染土壤中接种AM真菌对紫云英生长及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费云舟

鄂南棕红壤区施用石灰对桃园土壤和树体营养的效应研究    蔡东

麦收高留茬养地增产的研究    周宪明,于福祥,王福平,段云

氮磷钾、秸秆还田和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宋朝玉;张继余;刘洪明;王圣健;李振清;高峻岭;

淮北市小麦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模式    张琨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加快耕地质量建设步伐    孙皓;王礼焦;高云;倪丹;方鸿国;

实施“沃土工程” 强化秸秆还田    谢平,韩民,姜兴顺

淮北地区小麦秸秆还田的探讨    郭永英,吴媛媛,李轶群,陈若礼

秸秆还田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朱自学;刘天学;

有机物料对黄壤性质及外源铜有效性的影响    陆晓辉;黎成厚;涂成龙;

麦秸秆全量还田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宝灿;

秸秆配施不同氮量对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    刘善江

种植方式、秸秆还田与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的研究    徐国伟

不同耕作方式下秸秆还田对直播田生态环境的影响    李凤博

麦秆还田与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朱斌;苏建平;李久进;

“高原夏菜”剩余物资源状况及其还田效应    胡国平

尿素深施对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高凤菊;吕金岭;

旱作条件对水稻根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张玉屏,黄义德,李金才,黄文江,黄文国

黄腐酸对油菜种子萌发、氮素吸收及抗寒性的生理效应    程扶玖,杨道麒,吴庆生

四川省示范推广水稻免耕抛秧的经验及成效    刘代银;

中国化肥利用率的区域分异    陈同斌,曾希柏,胡清秀

亚种间杂交稻生理生态特性研究进展    庄宝华

西红柿专用肥添加锌、硼元素及腐植酸的肥效试验研究    刘子江,程遥,赵彩霞,张玉兴,李雨生,陈林华,胡耀楠

煤炭腐植酸脲酶抑制剂应用效果的研究——Ⅱ.对玉米根活性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陆欣,王申贵

腐植酸及不同原料对土壤脲酶活性及氮素的影响研究    高树清,王宝申,韩英群

盐碱地秸秆覆盖改土增产措施的研究    樊修武,池宝亮,焦晓燕,李东旺,张志平

水稻高产氮肥合理施用的运筹新探索    凌启鸿;张洪程;黄丕生;凌励;戴其根;

水稻氮肥利用效率及其调控途径    刘立军

奉贤区不同腐熟剂处理小麦秸秆全量还田试验    朱国勤;施秀燕;杨宝仙;王华;夏伟;陈英;

苏南地区稻麦(油)轮作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丁文斌;朱中华;陶吉平;芮文其;蒋建华;

小麦秸秆还田后施氮量对机插水稻产量的影响    朱从海;蔡爱琴;严军;刘文广;吴一梅;李德山;

麦秸全量机械化灭茬快腐还田    苏建平;丁峰;

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氨挥发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俞巧钢;叶静;符建荣;马军伟;邹平;丁炳红;顾国平;范浩定;

稻田秸秆还田腐熟剂品种比较试验    陈璋;

农作物秸秆还田还地的几种模式与成效    温从雨;周庆;

麦秸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地表径流NPK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陈留根;周炜;郑建初;

太湖地区稻田绿肥固氮量及绿肥还田对水稻产量和稻田土壤氮素特征的影响    袁嫚嫚;刘勤;张少磊;陈武荣;禹洪双;

山东推行“一条龙”机械化作业模式    李清明;

不同机插行距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叶厚专;李艳大;沈显华;古新序;药林桃;舒时富;万鹏;江向荣;王水发;尹国庆;

水稻产量相关跨膜类受体蛋白激酶LRK基因簇的功能研究    查笑君;杨梦飞;罗小金;钱晓茵;马伯军;潘建伟;杨金水;

稻秆还田配伍不同促腐剂对稻田土壤肥力及其水稻产量的影响    徐培智;解开治;陈建生;杨少海;张发宝;唐拴虎;黄旭;顾文杰;

二化螟虫伤株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马学林;郭茂胜;陈欣荣;

影响水稻产量的两种病虫害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    朱育红;徐进亚;张国友;

水稻产量与株型的分子遗传基础剖析    王鹏;周桂林;余四斌;

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及氮磷钾吸收量的影响    付立东;王宇;隋鑫;任海;李旭;李宝军;

水稻优化施氮技术应用    顾根茂;杨丽红;潘云俊;许军;

水稻氮肥用量试验研究    殷文;马晓燕;叶华斌;赵万平;

黎平县气候变化对水稻生育期影响分析    吴廷兴;黄承勇;吴胜文;易志学;

全市三夏秸秆还田162万亩    记者 高传立

“微生物催腐剂”破解秸秆还田难题    记者 白锋哲

赣榆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成效显著    通讯员 周红 朱代桂 记者 陈炜

秸秆还田每亩补助60元    杜跃全 本报记者 魏星奎

秸秆还田“三笔账”    长春帮荣 张敏

100万亩麦田实现秸秆还田    记者 陈忠权

陕西 建设20万亩示范田 秸秆还田不再难    记者 王洪伟

小麦秸秆勿焚烧直接切碎还田好    

故城农民把小麦秸秆当成“宝”    许士锁 崔锋

博兴县探索小麦秸秆利用新思路    本报记者 杨鸿博 马铮

免耕高留茬抛秧稻稳产高产的生理生态机理研究    刘代银

水氮互作对水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    孙永健

麦秸还田对水稻产量、品质及环境效应的影响    许仁良

AP2/ERF转录因子与水稻产量相关基因LRK6等位基因的表达差异    王钱洁

红壤丘陵区耕地肥力质量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蒋端生

秸秆还田及有机肥对水稻生长和氮肥利用率影响的研究    许有尊

稻田土壤供氮机理及水稻氮肥优化施用研究    张奇春

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形态生理分析和分子标记剖析    崔克辉

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氮素流失及温室气体排放特性的影响    刘玉学

基于试验与模型的C、N循环研究    潘志勇

周年秸秆还田与土壤耕作对水稻产量、品质及稻季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王子臣

秸秆还田条件下稻麦生产密肥调控技术研究    吴延华

长期与短期秸秆还田后稻米品质的差异性变化研究    顾丽

高产农田生态系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和施肥水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赵彩霞

吉林省雨养农业区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    李万良

关中平原田块尺度上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肥力及周年生产力的影响    南雄雄

江苏省高温热害及其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研究    强慧婷

双辊秸秆还田旋耕机的研制开发    刘小伟

不同土类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研究    王云

农田氮素动态平衡与优化管理研究    卢小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