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基于地埋管的太阳能季节性蓄热的地下传热分析及其工程应用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32:19
热度:

基于地埋管的太阳能季节性蓄热的地下传热分析及其工程应用【摘要】:本文提出传统地源热泵和太阳能季节性蓄热系统的运行方案和控制方式,在TRNSYS里对两种系统构建了相应的模型,进行了模

【摘要】:本文提出传统地源热泵和太阳能季节性蓄热系统的运行方案和控制方式,在TRNSYS里对两种系统构建了相应的模型,进行了模拟,并分析了两种系统全年地热换热器周围土壤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在系统模型里对各参数进行设定,其中土壤的初始温度为15.2℃。首先模拟了系统运行1年和20年土壤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分析得出传统地源热泵系统从第一年制热季开始到次年制热季结束,土壤最低温度为14.27℃,太阳能季节性蓄热系统为15.03℃,比地埋管耦合热泵系统的土壤温度高出0.76℃。两种系统运行20年的数据显示地源热泵系统的最低温度为12.9℃,太阳能季节性蓄热系统的最低温度为15.51℃,两者的温度相差2.61℃,并且季节性蓄热系统地下土壤温度的均值呈现上升趋势,相反地源热泵系统的土壤温度呈现下降趋势。同时对地埋管耦合热泵和季节性蓄热系统一年的运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一年之后太阳能季节性蓄热系统比传统地源热泵系统的土壤温度全年整体平均温度高出0.55。C。对于实际工程分别对地温测试孔、换热孔兼地温测试孔和太阳能回灌孔进行了测试并获得了大量的实测数据。分析表明:同一钻孔不同深度处土壤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致,不同埋深处土壤的温度不同,埋深越深温度越高;在同一深度下太阳能2#回灌孔温度最高,换热孔22#次之,地温监测孔 33#温度最低;太阳能季节性蓄热系统与传统地源热泵相比,它使得土壤温度升高,温度升高的幅度基本保持在0.8℃;同一时刻太阳能2#的温度高于22#的温度,且回灌钻孔的波动幅度要小于地温换热孔的波动幅度。对模拟数据和实测数据分析对比之后发现:模拟数据在过渡季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并且上升的趋势越来越缓,而实测数据过渡季土壤温度呈现下降的趋势,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差别较大,说明所建立的地热换热器模型与实际换热器的匹配度较低。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热换热器模型是一个简化的传热模型不能将埋管区域复杂的地质条件体现在模型里面,而实际的埋管区域地质里砂岩层占的比例最大,在砂砾层和砂土层中水渗流的速度大会出现显著的渗流现象,水径流对换热过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模型研究及实测数据表明:基于地埋管的太阳能季节性蓄热系统的地下温度要高于传统地源热泵的温度,模拟数据的温度高出0.55℃,实际工程测试数据的温度高出1℃,说明在传统的地埋管耦合热泵系统的基础上加入太阳能热的回灌之后土壤温度有明显的升高。将太阳能输入到地下增加了地下蓄热体存储的热量作为冬季建筑物空调末端的热源,能够降低地源热泵冬季提热多夏季放热少造成的冷热负荷不平衡问题,有利于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同时有助于解决寒冷和严寒地区的冬季供暖问题,降低雾霾天气发生的几率。 【关键词】:太阳能 地源热泵 季节性蓄热 复合系统 地下温度场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8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5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11-13
  • 1.2.1 太阳能季节性蓄热系统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11-12
  • 1.2.3 地埋管周围土壤温度场的研究现状12-13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13-15
  • 1.3.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13
  • 1.3.2 课题研究的目的13-15
  • 第2章 地埋管地热换热器传热模型的理论研究15-20
  • 2.1 线源理论传热模型15
  • 2.2 有限长线热源模型15-16
  • 2.3 Hart和Couvillion方法16-18
  • 2.4 竖直U型埋管周围传热分析18-20
  • 第3章 动态模型的构建和地下土壤温度场的模拟分析20-43
  • 3.1 竖直埋管的传热机理20-25
  • 3.1.1 竖直地埋管数值传热模型20-23
  • 3.1.2 稳态温度场23-25
  • 3.1.3 热流叠加温度场25
  • 3.2 地源热泵系统和太阳能季节性蓄热方案25-29
  • 3.2.1 传统地源热泵系统方案25-27
  • 3.2.2 太阳能季节性蓄热系统方案27-29
  • 3.3 TRNSYS动态模型的建立29-32
  • 3.3.1 传统地源热泵系统的动态模型29-30
  • 3.3.2 太阳能季节性蓄热系统动态模型30-32
  • 3.4 传统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温度场的模拟32-36
  • 3.4.1 模拟结果分析32-36
  • 3.5 基于太阳能季节性蓄热系统地下温度场的模拟36-39
  • 3.5.1 模拟结果分析36-39
  • 3.6 两种系统运行一年的地温均值的比较39-42
  • 3.7 本章小结42-43
  • 第4章 太阳能季节性蓄热地下温度场测试及实验分析43-53
  • 4.1 实验系统简介43-46
  • 4.2 太阳能智能化控制系统技术要求46-47
  • 4.2.1 机房控制技术46-47
  • 4.2.2 空调末端控制技术47
  • 4.2.3 其他部分控制技术47
  • 4.3 实验数据分析47-51
  • 4.3.1 各钻孔不同深度处土壤温度随时间的变化48-50
  • 4.3.2 各钻孔在同一深度处土壤温度随时间的变化50-51
  • 4.4 本章小结51-53
  • 第5章 实验测试数据与模拟数据的对比53-60
  • 5.1 实验测试钻孔地温均值推算53-56
  • 5.2 换热孔数据的比较56-58
  • 5.3 太阳能回灌孔数据的比较58
  • 5.4 本章小结58-60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60-62
  • 6.1 结论60-61
  • 6.2 展望61-62
  • 参考文献62-65
  • 后记65-6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地埋管换热系统中土壤温度恢复特性分析    茅靳丰;李超峰;李永;邢哲理;周进;

地下水渗流对单孔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    顾吉浩;孙学梅;齐承英;

太阳能辅助地埋管地源热泵供热系统运行模拟    张宇霞;张振国;狄彦强;赵伟;

蓄热型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系统设计    郑志涛;张琳邡;孙康;刘欢;乔缓缓;徐颖;

太阳能与地埋管热泵联合采暖实验    唐志伟;蔡博;张宏宇;韩雅芳;

地埋管地源热泵土壤温度场实验分析    刘业凤;艾永杰;熊月忠;

稳定运行的土壤源热泵系统管群内外土壤温度场对比分析    刘业凤;张峰;杨标;王华;

太阳能-土壤耦合热泵长年蓄热土壤热平衡分析    王潇;郑茂余;张文雍;

太阳能蓄热与低温空气源热泵复合空调系统优化设计    韩宗伟;李先庭;石文星;史永征;

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热水系统的应用分析    张磊;马宏权;黄敏轩;罗磊;张志鹏;

严寒地区太阳能与土壤源热泵耦合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吕中一

用于温室的太阳能季节性蓄热系统的运行特性研究    刘维

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热恢复特性研究    于恒杰

土壤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温度场模拟与实验研究    赵国君

太阳能与地源热泵联合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分析    王慧伟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复合系统运行特性研究    嵇素雯

土壤源热泵热水系统换热器周围土壤温度场研究    严福城

地下水渗流作用下埋管换热器动态设计研究    李蕾;丁海瑞;刘金祥;陈晓春;李沁;

严寒地区土壤源热泵系统运行策略研究    王松庆;贺士晶;马珂妍;

基于负荷域法的严寒地区土壤源热泵系统运行策略研究    王松庆;陈静雅;马珂妍;贺士晶;

重庆地区竖直双U形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温度恢复性能研究    龚皓玥;陈金华;

寒冷地区垂直埋管换热器供暖期岩土体温度场研究    王欣;杜震宇;吕植东;

低环温空气源热泵技术研究新进展    张超;吕新刚;陈建平;张亚伟;乔婧;王园园;

高效低温热水系统的研究进展    李先庭;吴伟;

探究大型制冷设备余热发电技术    孙冬平;

阵列式U形地埋管群换热能效特性研究    於仲义;陈焰华;雷建平;

太阳能在夏热冬冷地区土壤源热泵系统中的耦合应用    游田;吴伟;李先庭;石文星;王宝龙;

基于地埋管的太阳能季节性蓄热的地下传热分析及其工程应用    刘潇

北方低能耗居住建筑土壤源热泵联合空气源热泵系统研究    付莹

严寒地区太阳能与土壤源热泵耦合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吕中一

太阳能季节性蓄热与地源热泵复合供热系统应用与模拟分析    杨绍阳

基于TRNSYS平台的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热水系统的模拟研究    梁凤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优化设计与能耗分析    王茜

严寒地区土壤源热泵系统热平衡问题分析    王鹏轩

基于三维椭圆型流动传热计算的土壤源热泵热渗耦合问题研究    王冠军

土壤源热泵热水系统运行模拟及优化设计研究    陈迪

冷却塔复合地源热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彭金焘

冬季工况下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中大地的自调节能力分析    王勇;杜红梅;罗敏;

不同形式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数值计算分析    刘希臣;肖益民;付祥钊;

溶液调湿新风机组与地源热泵相结合的空调设计    张伟程;滕汜颖;

有渗流地埋管传热模型及快速算法    陈友明;张训水;杜立志;刘向伟;

土壤源热泵地埋管传热与机组性能的实验研究    梁意艺;刘向龙;

某地源热泵系统温度场的实验研究    钟晓旭;郭二宝;胡宁;张文涛;

地源热泵间歇运行地温变化特性及恢复特性研究    尚妍;李素芬;代兰花;

太阳能与地源热泵耦合系统实验台设计    张东海;高蓬辉;

埋地换热器在渗流中的三维温度场模拟    龙会;余跃进;封周权;

太阳能与土壤源耦合供暖系统的实验研究    张伟;朱家玲;胡涛;

土壤源热泵热水系统换热器周围土壤温度场研究    严福城

土壤源热泵长期运行土壤温度场研究    张玉瑾

土壤源热泵垂直U型管周围土壤温度场的模拟研究    吴建坤

间歇运行工况下的土壤源热泵的运行性能研究    黄伙军

土壤源热泵换热器周围土壤温度变化研究    张士花

土壤耦合热泵地下埋管传热特性分析    陆志

地源热泵垂直U型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曾宪斌

集中供暖住宅太阳能生活热水系统的设计和分析    杨登科

高效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盖板的热工性能实验研究    张洪敏

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埋管传热特性研究    吕丽霞

介绍联邦德国几个埋管工程的设计与计算    张有天

桩埋管与井埋管实验与数值模拟    李新国,陈志豪,赵军,李丽新,马一太

基于渗流型传热机制的地埋管换热特性研究    於仲义;陈焰华;胡平放;

基于有限元法的垂直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研究    祝健;廖国庆;

水平螺旋地埋管地源热泵的研究    林芸;赵强;方肇洪;

济宁某桩埋管项目工程分析    石磊;高鹏;耿宴;张兆清;刘玉旺;

基于耦合法的地埋管换热器设计软件的研发    陈胜朋;沈意成;陈振乾;张辉;

渗流影响下地埋管铺设方式的改进及其数值分析    陈杰;宋汉周;霍吉祥;

地埋管换热孔传热系数及设计应用    冉伟彦;

水电站高压埋管设计的几个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俞介刚

水平地埋管换热器的传热性能研究    孙亭;刁乃仁;肖洪海;罗苏瑜;

竖直埋管有限长线热源的改进模型    杜次元;陈友明;

基于导热型传热机制的地埋管换热特性研究    於仲义;陈焰华;胡平放;

基于岩土体蓄能平衡的垂直地埋管换热器设计方法    於仲义;陈焰华;胡平放;

基于换热能效度的竖直地埋管埋设深度设计    於仲义;陈焰华;胡平放;徐玉党;袁旭东;

基于渗流型传热机制的地埋管换热特性研究    於仲义;陈焰华;胡平放;

分层型土壤地埋管换热特性研究    於仲义;陈焰华;胡平放;

垂直U型地埋管换热器传热能效特性实验研究    於仲义;胡平放;胡磊;袁旭东;

桩埋管换热器的传热性能研究    沈炜华;程洪涛;郭彬;贾彩英;陈九法;

土壤蓄冷与耦合热泵集成系统地埋管结构优化    姚杨;张欢;马最良;

国内首台车载浅层地温能响应试验台交付使用    记者 段金平 通讯员 毕文明

国内首台商业浅层地温能响应试验台问世    记者 段金平 通讯员 毕文明

“绿色低碳车站”下月建成    王丽艳 周兆顺 耿大海

矿产地质研究院埋管式地源热泵空调技术获专利    刘其丕 李晓飞

菌墙式埋管平菇栽培法    光山县中等专业学校 张传忠

农民兄弟灌溉出行两方便    董学成

国内首个地源热泵系统实验基地落户北京    张峰

竖直双U地埋管换热器分层换热模型研究    陈金华

地埋管地源热泵水热耦合模拟与浅层地温能适宜性评价    邓鼎兴

黄土高原寒冷地区地源热泵单U形地埋管换热器动态换热特性的试验与模拟研究    杜震宇

土壤源热泵垂直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特性研究    於仲义

地源热泵U型埋管换热器的变周期模型研究    徐坚

U型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热响应模型及其算法研究    杨伟

地源热泵地埋管随机传热与可靠性理论研究    刘卓栋

地埋管相变回填材料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雷海燕

严寒地区土壤源热泵系统地埋管运行特性研究    白天

土壤蓄冷与热泵集成系统地埋管热渗耦合理论与实验研究    范蕊

减缓地下冷/热量累积效应的集群地埋管分区运行方法研究    张凯

集群竖埋管地热换热器传热简化分析方法研究    马腾腾

地埋管直接供冷系统供冷特性研究    祁英

基于水热式融雪技术桥面铺装温度场及力学研究    冯俊杰

基于土壤热平衡的地源热泵系统分析    张海云

地源热泵地埋管研究及其经济性分析    汪仲亮

U型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模拟及试验研究    刘超

不同埋管形式的地理管换热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侯儒林

埋管抽采条件下采空区“三带”分布规律研究    陈庆亚

太阳能跨季节储热地埋管换热器数值模型适用性研究    孙中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