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07:32
热度:

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摘要】:选取西北地区资料年代较长的171个地面测站1961~2003年日平均气温资料,计算历年≥0℃、≥10℃积温和0℃负积温,深入研究西北地区热

【摘要】:选取西北地区资料年代较长的171个地面测站1961~2003年日平均气温资料,计算历年≥0℃、≥10℃积温和0℃负积温,深入研究西北地区热量资源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987~2003年比1961~1986年的平均值明显增高,尤以最低气温增幅最大,这说明最低气温的变化比最高气温的变化更敏感,西北地区气候变暖主要来自最低气温升高的贡献。冬季升温幅度大于夏季,0℃负积温绝对值明显减少。西北地区20世纪80年代后期气候明显变暖,热量资源增加,喜温作物面积扩大,越冬作物种植区北界向北扩展,对牧区牲畜越冬度春有利。西北地区气候变暖对农业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 【作者单位】: 兰州中心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中国西北地区 气候变暖 影响 农业
【基金】: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甘肃干旱生态环境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及减灾技术的研究”(2GS042-A44-017) “西北干旱成因及其应用”(GS012-A45-118)资助。
【分类号】:S162
【正文快照】: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熏中国西北地区气温持续攀升熏气候变暖熏导致生态环境改变熏对农作物熟制、布局和种植结构都产生影响熏气象灾害频繁熏尤其是重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对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因此,人们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认识日益深化。近年来有关专家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天水种植业结构优化配置研究    胡利平;许彦平;秘晓东;张华兰;

气候变暖对甘肃夏秋作物产量的影响    刘德祥;郭俊琴;董安祥;宁惠芳;

甘肃省近43年降水资源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瞿汶;刘德祥;赵红岩;郭俊琴;

干旱化背景下区域产业发展适应对策——以陕北榆林市为例    刘晓琼;刘彦随;

气候变暖对甘肃农业的影响    刘德祥,董安祥,薛万孝,张平兰,费晓玲

气候变暖对甘肃干旱气象灾害的影响    刘德祥;白虎志;宁惠芳;郭俊琴;董安祥;

气候变暖对甘肃夏秋季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    刘德祥;赵红岩;董安祥;杨苏华;

气候变化对甘肃黄土高原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蒲金涌;姚小英;邓振镛;张存杰;张谋草;王位泰;

甘肃省冬小麦生长发育对暖冬现象的响应    蒲金涌;姚玉璧;马鹏里;邓振镛;王位泰;张谋草;

气候变暖对西北干旱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    刘德祥;董安祥;梁东升;宁惠芳;

冬前积温对冬小麦适宜播期的影响    曹刚;崔彦生;孟建;

气候变化对甘肃黄土高原土壤水量的影响    蒲金涌;姚小英;邓振镛;张存杰;张谋草;王位泰;

气候变化对祁连山北坡农林牧业结构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邓振镛;王鹤龄;王润元;张宇飞;刘德祥;徐金芳;张谋草;

气候变化对宁夏农业的影响及其适应对策    高浩;

白菜型冬油菜(Brassica. Rapa)品种抗寒性研究和SSR指纹图谱分析    朱惠霞

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    施雅风,沈永平,胡汝骥

全球气候变暖对西北地区秋季降水的影响    张存杰,高学杰,赵红岩

中国西北现代气候变化事实与未来趋势展望    李栋梁,魏丽,蔡英,张存杰,冯建英,杨青,袁玉江,董安祥

20世纪西北地区降水量变化特征    宋连春,张存杰

甘南高原近40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农牧业影响的研究    安华银,李栋梁

中国北方地区50年来最高和最低气温变化及其影响    王菱,谢贤群,苏文,郭学兵

中国西北近45a来极端低温事件及其对区域增暖的响应    杨金虎;沈永平;王鹏祥;杨启国;

近期博斯腾湖水位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王润,Ernst Giese,高前兆

乌鲁木齐河源区气候变化和1号冰川40a观测事实    李忠勤,韩添丁,井哲帆,杨惠安,焦克勤

天山南坡台兰河流域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    沈永平,刘时银,丁永建,王顺德

马兰冰芯记录的青藏高原中部现代升温变化特征    王有清,蒲健辰,张永亮,孙维贞

中国西北现代气候变化事实与未来趋势展望    李栋梁,魏丽,蔡英,张存杰,冯建英,杨青,袁玉江,董安祥

20世纪西北地区降水量变化特征    宋连春,张存杰

西北地区空中水汽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    俞亚勋,王劲松,李青燕

全球气候变暖对西北地区秋季降水的影响    张存杰,高学杰,赵红岩

区域气候模式对温室效应引起的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    高学杰,赵宗慈,丁一汇

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新疆天山云杉林生长的分析与模拟    苏宏新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李素清

新疆阜康地区森林资源与环境的空间分析    郎璞玫

西北干旱气候变化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研究    宋连春

大范围气候变化与华北干旱研究    荣艳淑

天山北坡中段草地多样性研究    冯缨

河北省坝上土地荒漠化机制及生态环境评价    孙洪艳

青藏高原中分辩率亚像元雪填图算法研究    张洪恩

全球变化背景下东亚区域气候年代际时空演变的统计—动力特征    施晓晖

利用卫星反演资料研究    陈勇航

西北东部极端气候变化倾向和预报方法研究    赵庆云

旱地稀穴密株种植方式及其补灌水技术研究    王俊学

黄河拉西瓦水电站深切河谷花岗岩体风化卸荷的工程地质研究    巨广宏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分区及配置模式研究    范庆莲

陕甘宁地区河流径流量变化特征及人为驱动力分析    杨新

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李春梅

塔里木盆地水系冰川系统的主要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趋势预测    王欣

近50年中国气候变化的特征与中国夏季降水的气候学    王遵娅

基于生态观的黄土高原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    赵前

青海省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张国胜

新疆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徐贵青,魏文寿

中国西部地区未来气候变化趋势预测    张英娟,董文杰,俞永强,冯锦明

近50年来黄河流域400mm等雨量线空间变化研究    王浩,严登华,秦大庸,王建华

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析    周慧秋;王常君;

山西省大同市农业生态气候适宜度评价    王丽霞;任志远;

数值模式不同分辨率和地形对东亚降水模拟影响的试验    高学杰;徐影;赵宗慈;Jeremy S.PAL;Filippo GIORGI;

农业气候系统及其动态模型    顾恒岳,艾南山

用Micro-Lysimeters和大型蒸渗仪测定夏玉米蒸散的研究    孙宏勇,张喜英,张永强,刘昌明

中国农业气候的动态分析    顾恒岳,艾南山,陈国祯

近50年东北地区温度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吉奇;宋冀凤;刘辉;

中国耕作制度近50年演变规律及未来20年发展趋势研究    李立军

宁夏农牧业发展与环境变迁研究    张维慎

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及其在天津市的应用    贾春宁

秦汉时期区域农业开发研究    朱宏斌

不同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抗逆性、生产性能及品质特性研究    韩清芳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及控制    单玉华

基于遥感与作物生长模型的冬小麦生长模拟研究    郭建茂

河南小麦生产潜力及发展战略研究    王学强

河南省冬小麦干旱风险分析与评估技术研究    刘荣花

论秦汉时期人类不合理开发是导致西北生态环境变迁的重要性因素    王涛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制度研究    杨曼利

20世纪20-40年代西北灾荒研究    温艳

“以粮为纲”政策的实施对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影响    高芸

甘蓝型油菜杂交种亲本的遗传多样性评价及其杂交种纯度鉴定    周国岭

番茄苗期低温下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张静

冬小麦底墒耗失特征及高效利用研究    刘庚山

土壤水分亏缺条件下根源信号ABA参与作物气孔调控的数值模拟    阳园燕

作物蒸发蒸腾的测量及作物系数变化规律的研究    陈凤

近四十年中国蒸发皿蒸发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及潜在蒸散的估算    刘波

气候变暖对甘肃干旱气象灾害的影响    刘德祥;白虎志;宁惠芳;郭俊琴;董安祥;

气候变暖对甘肃夏秋作物产量的影响    刘德祥;郭俊琴;董安祥;宁惠芳;

异常气候下极端天气事件对河北省农业的影响    魏瑞江;张文宗;陈道红;董占强;车少静;

白银市霜冻气候变化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陈少勇;孙秉强;

大同市南郊区治沙工程对区域景观生态影响的评价    郭青霞;陈焕伟;许孝堂;潘喆;刘娜;

祁连山地区云量的影响因子分析    陈少勇;董安祥;贺红梅;

甘肃省冬小麦生长发育对暖冬现象的响应    蒲金涌;姚玉璧;马鹏里;邓振镛;王位泰;张谋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地区光能资源变化研究    贺芳芳;顾旭东;徐家良;

我国作物种植界线对气候变暖的适应性响应    云雅如;方修琦;王丽岩;田青;

气候变化对祁连山北坡农林牧业结构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邓振镛;王鹤龄;王润元;张宇飞;刘德祥;徐金芳;张谋草;

基于遥感技术的祖厉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蒸散发研究    韩惠

生态脆弱区大型能源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及优化调控    刘晓琼

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平原主要粮食作物的影响    吴泽新

北疆500年干湿变化特征    袁玉江,韩淑媞

祁连山中部地区 40a来气候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    丁永建,叶佰生,刘时银

利用树轮宽度重建近280a来祁连山东部地区的春季降水    勾晓华,陈发虎,王亚军,邵雪梅

利用NOAA-CHAIN监测近10a来中国西北土地覆盖的变化    马明国,角媛梅,程国栋

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    施雅风,沈永平,胡汝骥

中国西北现代气候变化事实与未来趋势展望    李栋梁,魏丽,蔡英,张存杰,冯建英,杨青,袁玉江,董安祥

20世纪西北地区降水量变化特征    宋连春,张存杰

西北地区空中水汽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    俞亚勋,王劲松,李青燕

全球气候变暖对西北地区秋季降水的影响    张存杰,高学杰,赵红岩

区域气候模式对温室效应引起的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    高学杰,赵宗慈,丁一汇

气候变暖与天津粮食生产的关系    梁平德,吴凤珍

安徽农业与气候变暖适应性的最优决策    王效瑞

气候变暖是人类引起的吗?    汤懋苍 ,张拥军

寒流频袭北半球 气候变暖论遭疑 主流观点认为全球变暖趋势未变    李娜;

气候变暖是一个伪命题吗?    梁海东;罗江海;

利用气候变暖发展粮食生产    骆继宾;

广东近半个世纪的气温变化趋势    刘爱君

气候变化下的中国    本刊记者;

它们即将消失……——气候变暖导致世界地理大变化    高峰;

多年冻土与未来气候    郭东信,刘经仁

气候变暖对松江区高温和低温日数的影响分析    荣裕良;马琳;

赤峰市气候变暖及其利弊影响分析    李俊有;王志春;胡桂杰;杨军;

气候变暖情况下清远气温变化特征    宋艳华;张润仙;罗律;谢太初;孙晓文;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王宝鉴;黄玉霞;宋连春;张强;韩兰英;

济南近60年冬季气候变化对越冬作物及设施农业的影响    张景珍;张莉;郭俊健;

气候变暖对河南粮食安全形势影响分析    王淑香;

气候变暖的物理学和经济学    茅于轼;

气候变暖对河南干旱气象灾害的影响及其对策    许孟会;

气候变暖对鲁西南冬小麦播种期的影响    张翠英;

浙江省汛期旱涝趋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钟元;顾骏强;滕卫平;雷媛;

刘雅章:人人都应为气候变暖尽份责任    本报记者 李跃辉 通讯员 张恒荣

美西部树木死亡率上升,疑因气候变暖受不了    记者 任海军

碳捕获和封存技术——对抗气候变暖的利器    石磊

气候变暖背景下 农业抗旱该如何“升级”    本报记者 冯君

1700名英国科学家联合声明支持气候变暖结论    张静

“冷事件”难改气候变暖大趋势    本报记者 陆振华

气候变暖趋势没有改变    本报记者 游雪晴

气候变暖将带来灾难性影响    记者 李光亮

瑞士伯尔尼大学教授托马斯·斯托克 应对气候变暖 机遇挑战并存    记者 廉维亮

应对气候变暖 需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    记者 李禾

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美国问题研究    龚莹

全球变暖条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张怀坤

祁连山树木年轮记录的千年湿度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张永

基于GIS的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时空变异研究    杨凤海

我国水稻种植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段居琦

我国水稻种植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段居琦

秦岭南北气候变化响应与适应研究    宋佃星

论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制度选择    张乾红

城市化区域气候变化脆弱性综合评价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    王原

中国西北地区极端大气边界层高度及其对化学追踪物质传输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马敏劲

气候变暖对辽宁农业生产的影响与对策    金文岩

气候变暖背景下北半球陆面过程响应特征预估分析    蒋晓武

西北地区及其青藏高原东北侧降水的气候特征与影响因子分析    王遂缠

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水稻、玉米生产影响的研究    周丽静

西北地区农作物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王志伟

气候变暖对东北玉米生产影响的研究    贾建英

武汉城市气候变化对用电用水的影响研究    王珂

国际气候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甘恢运

中国近半个世纪气候冷暖与干湿配置关系的研究    苏明峰

气候变暖背景下全球主要干旱区的干旱化特征及机理分析    李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