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全球变暖情景下中国东部地区不同等级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07:00
热度:

全球变暖情景下中国东部地区不同等级降水变化特征分析【摘要】:利用日本东京大学气候系统研究中心、日本环境研究所和日本地球环境研究中心联合研制的全球海气耦合气候模式MIROC_Hire

【摘要】:利用日本东京大学气候系统研究中心、日本环境研究所和日本地球环境研究中心联合研制的全球海气耦合气候模式MIROC_Hires输出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东部地区不同等级降水的变化特征。为了检验模式模拟未来中国不同地区降水变化趋势的可信程度,首先评估该模式对1971—2000年夏季降水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该模式无论从空间分布还是时间变化上均可以较好地模拟中国1971—2000年的降水情况。在此基础上,将中国东部地区划分为华南、江淮、华北、东北4个区域,分析在全球变暖情景下未来(2071—2100年)较近期(1971—2000年)各个地区不同等级的降水量和降水频数的变化特征,发现华南地区无降水和强降水(≥24 mm.d-1)的频数增加幅度均较大,分别达到13.8 d.a-1和4.2 d.a-1,弱降水(1~12 mm.d-1)的频数减少;江淮地区年降水量增加,强降水的频数增加了3.6 d.a-1,弱降水的频数减少;华北地区年降水量增加幅度在4个地区中最大,达到30.5%,无降水频数减少,8 mm.d-1以上的降水频数增加;东北地区的降水强度和频数均增加。即中国东部地区降水变化趋势呈现华南地区暴雨频数增加,江淮、华北和东北地区降水量增多,降水强度也增加的情形,因此,4个地区极端降水事件发生的频数增加。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关键词】中国东部地区 不同等级降水量 不同等级降雨频数 耦合模式 全球变暖
【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0806006)资助
【分类号】:P426.614
【正文快照】: 1引言人类活动引起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导致全球气温和降水等气候要素发生显著变化,已引起科学界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为了预测由于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的未来气候变化,全球气候模式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工具[1-7]。IPCC(2007)[8]的评估报告指出,1900—2005年在30°~85°N之间的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全球和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季节演变模拟的比较    徐璇;陆日宇;石英;

1961-2005年东北暴雨气候特征分析    邹立尧;丁一汇;

四川盆地夏季降水日变化的数值模拟    沈沛丰;张耀存;

潜江站迁站前后气候资料的均一性检验    徐琼芳;高庆九;胡进甫;胡绪焕;

浙江省不同强度降水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    吴昊旻;廖必军;蔡寿强;

蚌埠市近50年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袁新田;张群;张春丽;

阜阳市近50年气温变化特征研究    袁新田;张先基;

近50年来四川盆地降水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    任小玢;董治宝;周正朝;

MIROC_Hires模式模拟我国极端降水非均匀性在CO_2浓度增加下的响应    黄丹青;周鹏;朱坚;林惠娟;

长江中下游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性评估与预估    卞洁

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地区降水强度分布结构变化的特征分析    方思达

一个气候系统模式FGCM0对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季节变化的模拟    张耀存;况雪源;

东亚地区区域气候模拟的研究进展    胡娅敏;丁一汇;

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的模拟和问题    钱永甫,王谦谦,刘华强,郑维忠

区域气候模式对华北夏季降水的气候模拟    吕世华,陈玉春

高层大气温度和高度场异常对我国地面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钱永甫,周宁芳,毕云

若干数值模式对2003年夏季青藏高原中南部降水预报检验    王雨

青藏高原异常雪盖和ENSO的多尺度变化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彭京备,陈烈庭,张庆云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异常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影响    况雪源;张耀存;

日本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对中国夏季降水的预测试验    尤凤春;张海霞;张延宾;郭丽霞;史印山;孔凡超;

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对我国极端降水模拟分析    王志福;钱永甫;林惠娟;-;

基于小波分析的西昌市降水时间序列变化特征    刘占明;胡宝清;祁晓凡;蒋忠诚;韩清延;闫妍;

安徽省21世纪气候变化预估    温华洋;田红;卢燕宇;

1961~2008年华北地区降水变化内在特征分析    郝立生;闵锦忠;史印山;

天津气候变化及灾害性天气研究    赵聪颖;李云波;王菲;

宁夏马铃薯需水量的时空特征分析    李剑萍;耿秀华;韩颖娟;孟丹;王连喜;袁海燕;

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影响及对策    邸少华;谢立勇;宁大可;

辽河流域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盛也;周宏伟;王佳;谭桂容;王群;

铜仁近40年暴雨气候特征及气候背景差异分析    杨群;蔡海朝;高红梅;

近51年鄂西山地降水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    杨小华;杨军;骆亚军;熊守权;刘端阳;

Projecting the Summer Climate of Mainland China in the Middle 21st Century: Will the Droughts in North China Persist?    

Diurnal Variations of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Warm Season over China:1954-2001    殷水清;

Weakening Trend in the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during Recent Decades.PartⅡ:Connection with Climate Warming    

GRAPES模式西南季风爆发模拟及初值试验    周慧;陈江民;朱国强;刘电英;戴泽军;

气候变化预测预估方法研究——气候变暖中自然和人类影响的联合估算    赵宗慈;王绍武;罗勇;江滢;

在区域气候模拟中引入大气化学过程的初步研究    吴涧;蒋维楣;刘红年;汤剑平;

北非和青藏高原感热振荡特征及其与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关系    宁亮;钱永甫;

背景场误差协方差统计调整的应用研究    朱立娟;龚建东;邓莲堂;郝民;

风向变化研究及其在季风模拟评估中的应用    张丽;李建平;

冬季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基本结构及其异常的诊断分析    任雪娟;张耀存;

中国区域极端降水的概率估算    时少英;刘式达;钱维宏;梁福明;付遵涛;刘式适;

中国东部季风湿润区大气水分收支特征的研究    廖荣伟

东亚夏季风雨带进退与西太副高活动、降水年代际变化及江苏气候若干问题    俞亚勋

东北地区未来气候情景及与之相适应的植被格局研究    倪春迪

东北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对林业相关气候指标的影响    刘滨辉

华北降水时空变化及降水量减少影响因子研究    郝立生

气候变暖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    孙雯

基于多模式和降尺度结合的中国区域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研究    陈威霖

淮北雨季的确定及其气候特征研究    吕军

CWRF在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应用    刘术艳

亚洲南部地区和南半球海陆分布对亚洲冬夏季风形成的影响    金啟华

应对节能减排政府间博弈行为模型研究    张鹏飞

WRF模式对2008年1月我国南方冻雨极端天气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高洋

东亚—北太平洋地区气候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    蒋伶仙

BCC-AGCM2.0.1模式对东亚地区冬季气候模拟能力的评估    吴蓉

极端洪水遭遇下鄱阳湖调蓄能力研究    黄胜晔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机理分析    赖芬芬

三种动力框架对全球气候及东亚夏季风模拟的影响探究    魏婷

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的数值模拟及其对土壤湿度异常响应的敏感性分析    周晶

长江中下游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性评估与预估    卞洁

中国夏季降水影响因子评估和统计预测研究    郭玲

论信息扩散估计的窗宽    王新洲,游扬声

湖北省雨涝灾害的风险评估与区划    刘敏,杨宏青,向玉春

近50年长江流域降水日数的演变趋势    吴宜进;熊安元;姜彤;王学雷;

我国中部年、季平均气温变化的趋势性分析    刘可群;王海军;王凯;陈正洪;许杨;

东北地区上空水汽平衡状况及其源地    崔玉琴

全球增暖下我国旱涝灾害可能情景的初步研究    陈家其,施能

四川盆地降水变化的区域差异    白莹莹;张焱;高阳华;何泽能;李永华;

中国北方近50年温度和降水极端事件变化    翟盘茂,潘晓华

中国天气发生器的降水模拟    廖要明,张强,陈德亮

东亚夏季风推进过程的气候特征及其年代际变化    江志红;何金海;李建平;杨金虎;王冀;

1953—2008年合肥市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陈群鹰;王洪波;

托里县近50年气温变化研究    刘红霞;杜红;

四川盆地降水日变化特征分析和个例模拟    薛羽君;白爱娟;李典;

四川盆地降水日变化的个例模拟与诊断分析    薛羽君;白爱娟;薛林强;

大规模城市化影响东亚季风和中国气候的敏感性试验    张叶

山西霜冻发生规律及其区域特征研究    李芬

淮河流域暴雨的气候特征和环流分型    冯志刚

中国积雪的分布    李培基,米德生

RegCM3模式在西北地区的应用研究I:对极端干旱事件的模拟    鲍艳;吕世华;陆登荣;侯瑞卿;

亚洲季风与中国干湿、农牧气候界线之关系    杨建平,丁永建,陈仁升,刘俊峰

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    竺可桢

115°E经圈垂直环流与我国东部汛期雨带的变动    查良松

中国北方近50年温度和降水极端事件变化    翟盘茂,潘晓华

东亚夏季风推进过程的气候特征及其年代际变化    江志红;何金海;李建平;杨金虎;王冀;

Fundamental framework and Experiments of the ThirdGeneration of IAP/LASG World Ocean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金向泽,张学洪,周天军

Climatic Features Related to Eastern China Summer Rainfalls in the NCAR CCM3    宇如聪,李薇,张学洪,刘屹岷,俞永强,刘海龙,周天军

一个灵活的海洋-大气耦合环流模式    俞永强 ,宇如聪 ,张学洪 ,刘海龙

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大到暴雨天气过程的研究    谌芸

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的双螺旋耦合模式研究    吴伟伟;梁大鹏;于渤;

中国东部地区交通运输发展战略    冉毅群,孔宪德,李志东,黄海军

大气中CO_2含量增加对中国气候的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王会军;

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地区的极端旱涝事件变化    郝志新;葛全胜;郑景云;

过去2000a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变幅与周期    葛全胜;郑景云;刘健;

中国气候变化研究中不同时间尺度资料的应用与研究    钱维宏;丁婷;符娇兰;林祥;朱亚芬;

用三维大气-土壤耦合模式进行山地小气候模拟    张洪涛,傅抱璞

北半球和中国气候的模拟及1996年汛期预测的试验及检验    高学杰,赵宗慈

FGCM-1.0耦合模式对热带印度洋偶极子的模拟    李东辉,俞永强,刘海龙,谭言科,王学忠

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变化特征及数值模拟    刘芸芸;俞永强;何金海;张振国;

登陆热带气旋的海-陆-气耦合模式:多层海洋模式及其验证    端义宏;李永平;于润玲;

中国东部地区岩石圈结构及组成    吴其;路凤香;郑建平;王懋基;

中国东部地区磁异常特征及其与构造和油气分布关系的研究    贾士中;

南海中尺度大气-海流-海浪耦合模式的建立及应用    关皓;王汉杰;邓文彬;周林;

中国东部地区近震震级研究进展    葛焕称;黄才中;叶培元;郭春友;

中国东部地区地震活动(中短)指标的跟踪扫描    吴晓芝;王俊国;冯萍芳;

叶寿命对中国东部常绿森林沿纬向双峰分布的指示意义    张林;罗天祥;朱华忠;邓坤枚;

中国东部地区地壳及上地幔结构层析图象    周虎顺;徐果明;

IPCC AR4耦合模式对东亚地区200hPa西风急流模拟性能比较    郭兰丽;张耀存;

IPCC AR4耦合模式对东亚地区200hPa西风急流模拟性能比较    郭兰丽;张耀存;

以联盟的名义集结    崔成泉

金融机构八成盈利来自东部    伊晓霞

以物流节点建设突破东部经济发展瓶颈    方润泽

东部新跨越:海雨天风共见证    本报记者 杨荣邢宇皓 易运文 吴春燕 张景华

加强知识产权交流合作    张璐

历史上中国西部资源东调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蓝勇

物流节点建设将破解东部经济发展瓶颈    浙江省八达物流有限公司 方润泽

1深圳是学习的榜样    深圳商报记者 刘瑜

用物流节点建设突破东部经济发展瓶颈    方润泽

我国区域经济中心大挪移    吴明

区域海—气—浪耦合模式改进及航海仿真应用试验研究    张进峰

当代中国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及耦合模式研究    邵权熙

历史时期中国蝗灾记录特征及其环境意义集成研究    李钢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准两年振荡研究    贾建颖

Zebiak-Cane海气耦合模式的改进及对1997/1998 El Nino事件的模拟与诊断分析    岳彩军

中尺度海—气—浪耦合模式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邓健

热带海洋海温变率预报及可预报性研究    唐晓晖

Coriolis-Stokes力在海洋数值模拟中的影响研究    邓增安

近四十年中国东部春末气候年代际变化的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    辛晓歌

末次冰期冰盛期和中全新世中国地区气候变化的数值研究    刘煜

中国东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红霞

全球变暖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影响的数值模拟    刘芸芸

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海面高度季节循环和年际变化的数值模拟    李雁领

一个耦合模式模拟的印度尼西亚贯穿流    李志强

土壤水文特征对陆面过程影响的研究    李佳

东部地区过去、现在及未来旱涝变化特征分析与预测    尉英华

利用TOVS资料研究中国东部地区夏季太阳加热率和红外冷却率    王承伟

中国东部地区的技术扩散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赵娜

中国东部地区都市报所呈现的消费文化观念研究    刘宗义

中国冻土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气候的关系    陈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