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金属铁催化还原法处理氟化工甲烷氯化物废水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19:26
热度:

金属铁催化还原法处理氟化工甲烷氯化物废水【摘要】:本文首先以配制的含氯仿和四氯化碳的废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金属铁催化还原脱氯的效果,优化了处理工艺参数,简单分析了氯仿脱氯动力学特征

【摘要】:本文首先以配制的含氯仿和四氯化碳的废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金属铁催化还原脱氯的效果,优化了处理工艺参数,简单分析了氯仿脱氯动力学特征。在此基础上,以浙江衢化氟化学有限公司排放的有机氯工业废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实际工业废水中氯仿和四氯化碳的脱氯效果和废水处理的可行性。 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金属铁还原脱氯的有效性,金属铁还原脱氯工艺主要参数的确定和优化,无机催化剂的筛选及其催化脱氯的效果,氯仿脱氯动力学,中和和絮凝过程对去除有机氯的影响等。通过对脱氯的影响因素——铁量、pH、目数、反应时间、催化剂、温度等的实验研究,总结出单因素在该催化还原反应中的影响规律,并确定较佳的实验条件为m_铁=1g/L,pH=1,目数=85,催化剂为B,t=1.5h(加催化剂B)。在此条件下,温度范围为25℃—45℃,单组分模拟废水—三氯甲烷的去除率为60%—85%,双组分模拟废水—三氯甲烷的去除率为75%,四氯化碳的去除率为90%。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对还原处理的出水用电石渣进一步处理,废水水中的铁离子产生絮凝作用,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0%和10%。在此基础上,对三氯甲烷的脱氯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反应级数为n=2,表观活化能Ea=86.58J/mol。 实验结果表明,铁催化还原法可以有效的去除甲烷氯化物生产废水中的氯仿、四氯化碳;实验研究结果在中试工程中得到验证。 【关键词】:脱氯 催化还原 废水处理 三氯甲烷 四氯化碳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X78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8
  • 第一章 前言8-11
  • 1.1 氯仿、四氯化碳的污染特性及环境标准8
  • 1.2 氯仿、四氯化碳的水污染及其治理现状8-9
  • 1.3 开发工业废水中氯仿和四氯化碳处理技术的必要性9-11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1-27
  • 2.1 物理处理技术11-12
  • 2.1.1 气提法11
  • 2.1.2 吸附法11-12
  • 2.1.3 萃取法12
  • 2.2 化学氧化法12-16
  • 2.2.1 光催化氧化法12-14
  • 2.2.2 催化臭氧化法14-15
  • 2.2.3 碱催化氧化法15-16
  • 2.3 生物处理技术16-17
  • 2.4 化学还原法17-24
  • 2.4.1 单金属还原法17-22
  • 2.4.2 二元金属体系22-23
  • 2.4.3 含铁化合物23-24
  • 2.5 方法小结24-26
  • 2.5.1 物理方法24
  • 2.5.2 生物方法24-25
  • 2.5.3 化学氧化法25
  • 2.5.4 化学还原法25-26
  • 2.6 试验研究思路26-27
  • 第三章 实验部分27-32
  • 3.1 试验目的27
  • 3.2 试验方法和内容27-30
  • 3.2.1 寻找处理该种氟化工废水的最佳条件27-28
  • 3.2.2 测定动力学反应参数28
  • 3.2.3 分析方法研究28-30
  • 3.3 实验材料30-31
  • 3.3.1 配制废水30-31
  • 3.3.2 工业废水31
  • 3.3.3 试剂和材料31
  • 3.4 实验装置、仪器和设备31-32
  • 3.4.1 实验装置31
  • 3.4.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31-32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32-48
  • 4.1 三氯甲烷脱氯研究32-38
  • 4.1.1 还原剂用量对三氯甲烷脱氯效果的影响32-33
  • 4.1.2 pH对三氯甲烷脱氯效果的影响33-34
  • 4.1.3 铁粉颗粒大小对三氯甲烷脱氯效果的影响34
  • 4.1.4 三氯甲烷脱氯率随时间的关系34-35
  • 4.1.5 催化剂对三氯甲烷脱氯效果的影响35-36
  • 4.1.6 温度对三氯甲烷脱氯效果的影响36-37
  • 4.1.7 三氯甲烷脱氯研究小结37-38
  • 4.2 四氯化碳脱氯研究38-39
  • 4.2.1 还原剂的用量对四氯化碳脱氯的影响38
  • 4.2.2 pH对四氯化碳脱氯的探讨38-39
  • 4.3 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混合处理研究39-40
  • 4.3.1 四氯化碳的存在对去除三氯甲烷的影响39-40
  • 4.3.2 铁离子的絮凝对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去除的影响40
  • 4.4 动力学特征40-42
  • 4.4.1 反应级数和动力学参数探讨40-41
  • 4.4.2 关于活化能的探讨41-42
  • 4.5 反应机理的初步探讨42-43
  • 4.6 中试验证结果43-48
  • 4.6.1 中试目的43-44
  • 4.6.2 中试流程44-46
  • 4.6.3 中试过程46
  • 4.6.4 中试结果与讨论46-48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48-51
  • 5.1 脱氯的影响因素48-49
  • 5.2 铁离子絮凝的影响49
  • 5.3 动力学研究49
  • 5.4 反应机理的初步探讨49
  • 5.5 中试验证结论49
  • 5.6 不足及展望49-51
  • 致谢51-52
  • 参考文献52-5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甲烷氯化物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及应用    杨兴学;

纳米级Pd/Fe双金属体系对水中2,4-二氯苯酚脱氯的催化作用    徐新华,刘永,卫建军,汪大翚

水相催化芳香氯化物脱氯研究    董玉环,孟庆朝,欧阳兴梅,韩建荣,康汝洪

钯-铁催化还原法对水中三氯乙烯的快速脱氯研究    全燮,杨凤林,薛大明,赵雅芝,冯文国,苍郁

零价铁降解水中氯代烃的实验室研究    刘菲,汤鸣皋,何小娟,黄园英,赵静

Ni/Fe双金属对PCE脱氯影响因素研究    何小娟,汤鸣皋,沈照理,崔卫华,徐鹏

GAC、UF、RO去除饮用水中氯仿、四氯化碳性能的试验研究    范延臻,孙治荣,王宝贞

含氯代芳香族化合物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    沈东升,徐向阳,冯孝善

催化还原技术处理水溶液中氯代有机物的实验研究    吴德礼,马鲁铭

活性炭脱除水中余氯的试验研究    丁志斌,江作义

PVP-TiO_2双负载Pd-Hg催化邻氯甲苯水相脱氯活性研究    甄小丽,韩建荣,康汝洪

土壤环境中POPs污染现状及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聂志强;李卫建;刘潇威;王璐;秦莉;罗铭;李红;

假单胞菌属四氯化碳降解菌的筛选和初步鉴定    邹小明;周群燕;胡娟娟;谢本达;

零价铁修复铬污染水体研究进展    王吟;赵建夫;王学江;张亚雷;

零价铁去除三氯乙烯研究    蔡静;单爱琴;李海花;李玲;黄媛媛;

Cu/Fe双金属去除四氯化碳的研究    陶宏林;单爱琴;李海花;索金莉;

利用PRB技术去除氯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揣小明;

高铁酸钾氧化去除水中邻氯苯酚的研究    张春玲;蒋煜峰;朱琨;王鹏;冯丽梅;方少辉;王蓓蕾;

零价金属脱氯降解有机氯化污染物研究进展    陈宜菲

活性碳纤维的化学改性    高首山,邓景屹,刘文川

微生物共代谢作用的研究进展    孙文杰,刘勇弟

微波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卢彩虹;高缨;鲁胜利;周建梅;刘波;屈秀文;

液相脱氯技术研究进展    罗平;李新怀;李耀会;吕小婉;李小定;

含氯代烃废水的生物毒性与处理方法探讨    贺启环;

修复土壤和地下水中三氯乙烯的探索    姜小东;

氯消毒副产物的控制方法    王俊坚;钟秀萍;贾慧慧;

臭氧污水治理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周志刚;李杰;

地下水三氯甲烷污染治理技术    卢杰;丁金城;张子间;刘家第;李梦红;

微波-H2O2催化氧化处理雅格素蓝BF染料废水    洪光;王鹏;张国宇;马慧俊;石岩;

钯铁催化剂对土壤中4-CP降解作用研究    胡劲召;陈少瑾;吴双桃;陈宜菲;谢凝子;

Pd/Fe双金属体系对PCBs的快速脱氯研究    张二华;陈少瑾;

腐殖酸对纳米零价铁修复污染物的抑制及抗抑制机理研究    纳曼

静电纺零价纳米铁/聚合物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环境修复应用    肖仕丽

还原—氧化两步处理法降解水中典型溴代阻燃剂的研究    罗斯

纳米金薄膜电极和纳米多孔钯电极的制备、修饰与电催化研究    李文静

氧化铈催化臭氧氧化水中有机物及控制溴酸盐研究    王群

微波法制备竹基活性炭及强化湿式氧化处理含酚废水研究    刘青松

Al_2O_3改性Pd/Fe/PVDF催化还原剂制备及去除水中氯乙酸研究    孟昭虹

零价铁与微生物耦合强化含氯含硝基芳烃类污染物转化和降解研究    林海转

溴胺酸的生物降解及降解途径的研究    黄丽萍

放电等离子体合成臭氧及应用中一些问题的研究    刘钟阳

纳米四氧化三铁对2,4-D和阿特拉津降解研究    方国东

零价铁强化厌氧微生物降解2,4,6-三氯酚及机理研究    高宝钗

Fe~0/荧光假单胞菌联合处理染料废水的特性研究    郭燕

零价铁还原修复模拟地下水中三氯乙烯研究    李娜

三氯乙烯污染地下水的吹脱方法研究    胡顺之

在钴基催化剂上含氯有机污染物水相加氢脱氯研究    王松涛

十溴联苯醚的好氧微生物降解特性及机理研究    陈轶伦

液相催化还原法处理氯苯废气的实验研究    王浩

催化还原法处理二氯甲烷废气研究    程吉

以咪唑卡宾为配体的两种固载钯催化剂催化芳香卤代烃的脱卤研究    张春敏

废水处理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王瑞芬;许剑轶;张胤;

甲烷氯化物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吴玫;芶红英;罗志文;

废水中四氯化碳的碱性水解脱氯研究    曾爱斌;汪丽娟;沈卓贤;官宝红;

PVP负载Pd-Co催化剂催化六氯苯的加氢脱氯    高燕,王复东,廖世健,余道容,孙楠

高聚物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催化氢转移有机卤化物脱卤    康汝洪,马江华,何书美,于海涛,刘新会

利用芬顿试剂预处理难降解的二硝基氯化苯废水    肖羽堂,许建华

浅层地下水卤代烃污染初步研究    张达政,陈鸿汉,李海明,邹胜章,刘立才

氯代芳烃脱氯速率常数的QSPR研究    刘毅慧,全燮,陈景文,杨凤林,陈国华

钯-铁催化还原法对水中三氯乙烯的快速脱氯研究    全燮,杨凤林,薛大明,赵雅芝,冯文国,苍郁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矿坑水中的苯系物    刘菲,王艳玲

零价铁降解水中氯代烃的实验室研究    刘菲,汤鸣皋,何小娟,黄园英,赵静

垃圾堆放场氯代脂肪烃对浅层地下水的污染特征初步分析    李海明,陈鸿汉,钟佐燊,张达政,刘菲

蒙脱土负载钯催化芳基溴化物脱溴性能研究    刘新会,康汝洪,欧阳兴梅,马江华

催化还原法转化二氧化硫生成硫的研究进展    赵永和,刘丽杰,张昕

以碘酸钾为终止剂的催化还原法测定水中微量碘    胡玉芬

硝酸尾气治理技术进展    戴志谦,李天文,曹永生,刘鸿生

二氧化硫的控制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庞雪华,陈群木

催化还原法消除氮氧化物污染的研究    

烟道气中二氧化硫的脱除——以催化还原法用CO将SO_2还原为元素硫    

催化还原SO_2为单质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周金海;何正浩;李劲;

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降低陶瓷窑炉废气内NO_x的探讨    刘建军;翁锦文;

阿奇霉素合成与检测的研究进展    淡保松;张大伟;冯良荣;邱发礼;

移动源中消除NO_x的催化剂    王小华;

氧化存储-催化还原法对燃煤烟气中零价汞污染的控制    杨士建;王驰中;李俊华;晏乃强;

NADPH再生在重组大肠杆菌不对称还原生产R-(+)4-氯-3羟基丁酸乙酯的应用    敬科举;刘樱;蒋晓霞;徐志南;林建平;岑沛霖;

负载型纳米Pd液相催化加氢氯代硝基苯制备氯代苯胺    辛俊娜;李玉涵;王晓会;郭方;杜文强;王越;吕连海;

氮氧化物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    李喆;徐国胜;何剑;

催化法烟气脱硫技术现状与趋势    黄盼;尹华强;郭家秀;

非d-α-生育酚的催化转化反应研究    伍林;王艳;易德莲;秦晓蓉;欧阳兆辉;曹淑超;连兰;

燃煤电厂氮氧化物的研究与控制    闫宗学;

富氧条件下C_3H_6选择性还原NO催化剂的研究    任益梅;田英;

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邢军;马骏;

甘露醇市场前景展望    齐继成

火电脱硝设备行业有望快速增长    国泰君安证券

电厂脱硝进展提速 环保企业受益在望    证券时报记者 陈锴

“十二五”脱硝装机达100% 千亿级火电排污市场呼之欲出    记者 叶勇

废气处理 火电脱硝成最大亮点    中证证券研究中心 季巍

脱硝市场将启动多家公司提前布局    记者 秦菲菲

铜阳极泥中碲的回收与提纯及其基础理论研究    孙召明

金属铁催化还原法处理氟化工甲烷氯化物废水    韩建勋

CO同步催化还原SO_2和NO的实验研究    王书霞

含氧条件下还原脱硫催化剂的性能研究    秦新超

新型分子筛催化剂对氮氧化物的分解与还原    栾敏杰

液相催化还原法处理氯苯废气的实验研究    王浩

自由基协同催化作用烟气脱硫研究    赵龙

铁碳微电解催化还原法处理铜冶炼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    邱珉

超强酸化及表面金属Ag掺杂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罗妮

Fe-CO_2-H_2O体系中芳香硝基化合物的选择性还原研究    陶源

AZ31B镁合金表面化学镀镍磷    徐二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