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推行秸秆还田增肥增产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19:22
热度:

推行秸秆还田增肥增产【摘要】:正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和大量的纤维素。秸秆还田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物理性状,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特别是目前

【摘要】:正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和大量的纤维素。秸秆还田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物理性状,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特别是目前化肥紧缺的情况下,为了缓和化肥供不应求的矛盾,保证农业的稳定增产,具有重要意义。秸秆还田应注意下述几点:1.秸秆还田的数量要适当。据试验,水稻以每亩还麦秆150公斤,或者还蚕豆秆200公斤,晚稻还鲜稻草300—400公斤,花生藤还150—200公斤为好,当季增产达13.3—34%。秸秆 【作者单位】
【关键词】秸秆还田 培肥地力 土壤物理性状 土壤有机质 农作物秸秆 营养元素 秸秆腐解 作物产量 纤维素 碳氮比
【正文快照】: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和大量的纤维素。秸秆还田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物理性状,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特别是目前化肥紧缺的情况下,为了缓和化肥供不应求的矛盾,保证农业的稳定增产,具有重要意义。秸秆还田应注意一下述几点: 1.秸秆还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秸秆还田是改良土壤 培肥地力的有效措施    王云和

还是农牧结合好——对秸秆还田的一些看法    王连

秸秆还田 肥地增产——两个生产队实行秸秆还田的调查    

山西省加快实现冬小麦稳产高产的生产技术措施要点    

种好苜蓿 培肥地力 提高产量    田新润;

我省水利科研初见成效    郭连娣;

花生增产技术要点    

积肥还田比秸秆还田作用大    凌象贤

培肥地力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战略措施    邓彬

培肥地力 连年增产    

培肥地力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张世贤;

酵素菌在秸秆还田中的应用研究    朱绍林;乔红梅;姜晓清;周明;

小麦秸秆还田量数学模型的研究    陈卫明;肖泽海;施兰芳;徐同云;

旱地玉米秸秆还田及N肥去向研究    王小彬;蔡典雄;张镜清;高绪科;

超高茬麦田套稻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蒋植宝;黄宝林;杨爱国;

旱地玉米秸秆还田及氮肥去向研究    王小彬;蔡典雄;张镜清;高绪科;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资源持续合理利用的研究    妥德宝;赵沛义;赵举;包海柱;张志勇;弓钦;

牙克石地区籽粒苋高产栽培技术及利用    葛玉美;杨新生;王俊玲;

粮草轮作、培肥地力是贫困山区可持续抗旱的根本途径    王胜利;云林瑞;

接种蚯蚓对秸秆还田土壤C、N动态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王霞;李辉信;胡锋;沈其荣;陈小云;仓龙;

宣城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新技术    本报记者 张敬波

这个责任谁来负    记者 岳善勇 通讯员 杨君

改进仿形结构 确保小麦播深    香河县农机技术推广站(065400)计善成

秸秆还田的作用与技术    西安市土肥站 田全明

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途径有三    魏家灿

酵素菌系列产品 中国农业未来之希望    本报记者 王艳成

秸秆还田八法(上)    刘好

环保型农业需要多施有机肥    夏文

小麦全蚀病综合防治技术    郭开元 王乃红

秸秆还田改良土壤    李秋亭

华北平原农业土地利用对生物多样性和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研究    刘云慧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土壤CO_2释放与碳平衡的研究    黄斌

土壤过程的系统学分析初探——以连续秸秆还田土壤中氮素转化过程为例    李贵桐

保护性耕作措施的综合效应研究及其生态与经济效益评价    郑华平

基于试验与模型的C、N循环研究    潘志勇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肥料氮的硝化—反硝化作用研究    邹国元

旱作农田土壤风蚀防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    杨秀春

双辊秸秆还田旋耕机的研制开发    刘小伟

长期施肥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变化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于荣

秸秆还田量的农田生态效应研究    强学彩

秸秆还田和氮肥施用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霍竹

寒地稻草还田培肥地力技术研究    宋国强

高产农田生态系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和施肥水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赵彩霞

长期秸秆还田改土培肥综合效应的研究    孙伟红

不同施肥模式对玉米无公害生产的影响    李宗新

玉米秸秆连续多年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吴菲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黑土有机碳、氮的影响    赵丽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