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六铝酸盐催化剂的制备及对甲烷催化燃烧性能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19:18
热度:

六铝酸盐催化剂的制备及对甲烷催化燃烧性能的研究【摘要】:本文采用可控共沉淀法和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La-、Ba-六铝酸盐催化剂。并利用XRD、TPR、XPS、BET和TEM等方法对催

【摘要】:本文采用可控共沉淀法和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La-、Ba-六铝酸盐催化剂。并利用XRD、TPR、XPS、BET和TEM等方法对催化剂的性能进行表征,考察了用Mn、Fe等离子取代六铝酸盐晶格中的Al~(3+)离子后对催化剂的比表面、结构及甲烷催化燃烧活性的影响。XRD结果表明,经1200℃焙烧4h后催化剂主要以六铝酸盐晶相存在,用Mn、Fe离子取代有利于六铝酸盐晶相的生成,但过量的Mn、Fe离子会使六铝酸盐晶格发生形变,导致杂质相出现。BET结果表明,随着Mn、Fe离子取代量的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下降。XPS、TPR的分析结果表明,Mn离子在六铝酸盐晶格中主要以+2和+3价两种混合价态存在,而Fe离子以+3价形式存在。通过对六铝酸盐催化剂活性评价,得出Mn、Fe离子的取代可大大提高催化剂对甲烷的催化燃烧活性,La-六铝酸盐催化剂系列中LaMnAl_(11)O_(19)、LaFe_2Al_(10)O_(19)的催化活性最好,Ba-六铝酸盐催化剂系列中BaMn_3Al_9O_(19)、BaFe_2Al_(10)O_(19)的催化活性最好。 超临界干燥法有利于提高六铝酸盐的比表面积,同时提高了催化剂对甲烷的催化燃烧活性。用反相微乳液法可制得性能良好的六铝酸盐催化剂,大大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和催化活性,且晶粒细小,相态单一。 【关键词】:六铝酸盐 甲烷 催化燃烧 离子取代 共沉淀 微乳液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O643.3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23
  • 1.1 研究背景8-9
  • 1.2 甲烷催化燃烧的机理9-10
  • 1.3 甲烷催化燃烧催化剂体系10-18
  • 1.3.1 贵金属催化剂10-12
  • 1.3.2 钙钛矿型金属氧化物催化剂12
  • 1.3.3 非贵金属氧化物催化剂12-13
  • 1.3.4 六铝酸盐催化剂13-18
  • 1.3.5 小节18
  • 1.4 微乳液制备纳米粒子的研究18-21
  • 1.4.1 微乳液作为纳米反应器的原理19
  • 1.4.2 影响纳米粒子尺寸的因素19-20
  • 1.4.3 微乳液制备六铝酸盐催化剂研究20-21
  • 1.5 超临界干燥技术21-22
  • 1.6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22-23
  • 第二章 实验部分23-28
  • 2.1 化学试剂23
  • 2.2 仪器设备23-24
  • 2.3 催化剂制备24-25
  • 2.3.1 普通共沉淀法24
  • 2.3.2 超临界干燥法24-25
  • 2.3.3 反相微乳液法25
  • 2.4 催化剂活性评价25-26
  • 2.5 催化剂的表征26-28
  • 2.5.1 X射线衍射(XRD)26
  • 2.5.2 比表面测试26
  • 2.5.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26
  • 2.5.4 透射电镜(TEM)26-27
  • 2.5.5 程序升温还原(TPR)27-28
  • 第三章 La系六铝酸盐催化剂性能28-43
  • 3.1 LaMn_xAl_(12-x)O_(19)催化剂28-36
  • 3.1.1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晶型的影响28-29
  • 3.1.2 催化剂的结构29-30
  • 3.1.3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30-31
  • 3.1.4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31-33
  • 3.1.5 催化剂的表面分析33-35
  • 3.1.6 催化剂的程序升温还原35-36
  • 3.2 LaFe_xAl_(12-x)O_(19)催化剂36-42
  • 3.2.1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晶型的影响36-37
  • 3.2.2 离子取代量对催化剂晶相的影响37-38
  • 3.2.3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38
  • 3.2.4 催化剂活性评价38-40
  • 3.2.5 催化剂的表面分析40-41
  • 3.2.6 催化剂的程序升温还原41-42
  • 3.3 小节42-43
  • 第四章 Ba系六铝酸盐催化剂性能43-54
  • 4.1 普通干燥法43-46
  • 4.1.1 1200℃焙烧后BaAl_(12)O_(19)的物相分析43-44
  • 4.1.2 不同离子取代的六铝酸盐的比表面分析44
  • 4.1.3 不同离子取代的六铝酸盐对甲烷的催化燃烧活性44-46
  • 4.2 超临界干燥法46-53
  • 4.2.1 BaMn_xAl_(12-x)O_(19)催化剂46-51
  • 4.2.2 BaFe_xAl_(12-x)O_(19)催化剂51-53
  • 4.3 小结53-54
  • 第五章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BaMnAl_(11)O_(19-α)六铝酸盐54-59
  • 5.1 实验条件54-55
  • 5.1.1 CTAB和正丁醇的配比54-55
  • 5.1.2 微乳液体系的制备与反应物的浓度55
  • 5.2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55-56
  • 5.3 XRD分析56-57
  • 5.4 对甲烷的催化燃烧活性57-58
  • 5.5 小节58-59
  • 第六章 结论59-61
  • 参考文献61-64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64-65
  • 致谢6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金属掺杂的镧锰六铝酸盐催化还原NO    冯英;宋永吉;任晓光;李翠清;王虹;

低浓度甲烷燃烧用Pd/α-Al_2O_3蜂窝催化剂的制备    王丽彤;王珂;江志东;

低浓度CH_4燃烧催化剂制备及其反应性能研究    李沙沙;刘建周;吴杰;李国玲;王平;季芹芹;

介孔Al_2O_3负载PdO催化甲烷燃烧反应性能    王月娟;郭美娜;鲁继青;罗孟飞;

助剂对Cu-Mn复合氧化物整体式催化剂催化低浓度甲烷燃烧反应性能的影响    张佳瑾;李建伟;朱吉钦;王越;陈标华;

纳米ZnFe_2O_4粉体合成及甲烷催化燃烧性能研究    冯绍杰;杨武;王忠兵;

    

    

    

    

Ca_xLa_(1-x)MnAl_(11)O_(19)六铝酸盐催化剂上甲烷燃烧的研究    李彤;李永丹;

六铝酸盐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初探    余倩;余林;成青华;黄应敏;彭兰乔;李永峰;郝志峰;

焙烧温度对制备LaMnAl_(11)O_(19-δ)催化剂结构及其甲烷燃烧性能的影响    郑建东;任晓光;宋永吉;

LaMnFe_xAl_(11-x)O_(19-δ)催化剂制备及其甲烷燃烧活性    郑建东;任晓光;宋永吉;沈国良;

共沉淀法制备六铝酸盐及其N_2O催化分解性能    宋永吉;董留涛;李翠清;王虹;任晓光;

高活性甲烷催化燃烧贵金属纤维催化剂的研究    张建霞;何洪;戴洪兴;訾学红;

一种低成本合成六铝酸盐纳米材料的方法    李顺清;邹国军;陈龙;赵新红;王晓来;

CeMnAl_(11)O_y的制备及甲烷催化燃烧反应性能    王斌;郭耘;张志刚;卢冠忠;

Fe、Mn取代型六铝酸盐的制备及其甲烷催化燃烧性能研究    刘长春;於俊杰;陶炎鑫;程杰;郝郑平;

氧化物助剂对负载型钯催化剂活性改善的研究    袁强;杨乐夫;史春开;何湘鄂;蔡俊修;

紧张忙碌的十六天    本报驻美国记者 王如君

日实现甲烷高密度的贮存    刘宏

掺杂六铝酸盐高温燃烧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甲烷催化燃烧中性能的研究    郑建东

高温催化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甲烷催化燃烧中应用的研究    徐金光

掺杂六铝酸盐催化剂上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研究    李菁

六铝酸盐及其金属基整体式催化剂的甲烷催化燃烧研究    李彤

耐高温高比表面Ce-Zr复合氧化铝材料在甲烷燃烧及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催化作用性能的研究    岳宝华

纳米催化剂的微乳法制备及其表征    滕飞

等离子体转化甲烷之实验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王建国

六铝酸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新能源二甲醚催化燃烧中的应用    余倩

低Ni载量六铝酸盐催化剂上甲烷和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反应研究    张轲

催化燃烧用金属载体整体型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翟彦青

六铝酸盐催化剂的制备及对甲烷催化燃烧性能的研究    王林宏

逆微乳液合成掺杂六铝酸盐催化剂及其催化燃烧性能研究    任东明

掺杂六铝酸镧催化剂的反相微乳液法制备及性能研究    于君英

六铝酸盐型脱硝催化剂的研究    冯英

CO为还原剂的脱硝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    任超

铁基类钙钛矿氧化物的甲烷纯氧催化燃烧性能研究    汪正红

过渡金属取代六铝酸盐催化剂的催化燃烧实验研究    孔继红

六铝酸盐高温燃烧催化剂的合成与甲烷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武鹏

甲烷燃烧催化剂的微波辅助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    孙月秋

制备条件对等离子体处理Pd/HZSM-5催化剂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陈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