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1982~1999年我国东部暖温带植被生长季节的时空变化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06:45
热度:

1982~1999年我国东部暖温带植被生长季节的时空变化【摘要】:利用1982~1996年5个站点的植物群落物候观测数据和物候累积频率拟合法,划分各站逐年的植被物候季节,并确定各季

【摘要】:利用1982~1996年5个站点的植物群落物候观测数据和物候累积频率拟合法,划分各站逐年的植被物候季节,并确定各季节初日对应的当地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阈值。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物候站各年NDVI曲线的年型聚类分析和区内所有像元逐年NDVI曲线的空间聚类分析,实现植被物候季节的时空外推估计,从而得到我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区1982~1999年植被物候季节初日和生长季节长度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多年平均的植被物候季节初日和生长季节长度呈现出主要随纬度和海拔高度变化的空间格局。在这18年中,整个区域的物候春季初日以提前为主,且以华北平原提前的趋势最为显著;夏季、秋季和冬季初日以推迟为主,也以华北平原推迟的趋势比较显著;因此,华北平原植被生长季节呈显著延长的趋势。本文揭示的植被物候季节初日的趋势变化与华北地区各季节气温的趋势变化基本吻合;植被生长季节的趋势变化特征与欧洲单种植物物候生长季节,以及欧亚大陆和我国温带遥感植被生长季节的趋势变化基本一致,但植被生长季节初、终日期和长度的趋势值明显大于后者,表明该地区植物物候对于气候变暖的响应更加敏感。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地理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地理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物候季节 植被生长季节 物候累积频率拟合 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 中国东部暖温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1042)~~
【分类号】:Q948
【正文快照】: 由于物候现象是陆地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最直观、最敏感和最综合的反映,所以,通常用来作为气候变化的生物指示器[1]。近年来,分析植被物候季节和生长季节时空变化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已成为物候学研究的热点,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的四、五十年间,欧洲和北美的一些植物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植物物候期的频率分布型及其在季节划分中的应用    陈效逑,曹志萍

1982-1999年我国陆地植被活动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季节差异    朴世龙,方精云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气候变暖及其对自然区域界线的影响    沙万英,邵雪梅,黄玫

气候增暖对我国近40年植物物候变化的影响    郑景云,葛全胜,郝志新

近20余年来西北地区植被变化特征分析    邓朝平;郭铌;王介民;马金辉;

气候变化对我国刺槐、紫丁香始花期的影响    徐雨晴,陆佩玲,于强

气候变化对中国北方温带草原植被的影响    李霞;李晓兵;王宏;喻锋;余弘婧;杨华;

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分析及其价值评估    刘敏超;李迪强;温琰茂;栾晓峰;

全球环境变化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可能影响评述    吕新苗,吴绍洪,杨勤业

基于NOAA NDVI的植被生长季模拟方法研究    王宏;李晓兵;莺歌;王丹丹;龙慧灵;

塔里木沙漠公路植物固沙灌溉方式比较研究    何兴东,高玉葆,段争虎,赵爱国,陈珩

全球升温对中国区域温度纬向梯度的影响    卢爱刚;庞德谦;何元庆;庞洪喜;院玲玲;

近期气候波动与LUCC过程对东北农田生产潜力的影响    徐新良;刘纪远;曹明奎;张树文;

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区域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高志强,刘纪远,曹明奎,李克让,陶波

1982—1999年中国植被生长季节变动分析    张学霞;葛全胜;郑景云;

木本植物物候期对暖冬和冷冬年的响应    肖金香;许晓利;冯敏玉;叶清;李树勇;陈庆;祝必琴;

农牧交错带气候变化及其对草本植物物候期的影响    陈小敏;潘学标;魏玉荣;

河北省近40年气候生长期的变化    李元华;刘学锋;秦莉;谷永利;

气候变化对临沂地区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裴洪芹;吴君;吕学梅;邰庆国;

石家庄自然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车少静;智利辉;赵世林;

基于SPOT VEGETATION NDV的西藏藏北高原典型植被生长对气候要素变化的响应研究    除多;德吉央宗;普布次仁;

甘肃黄土高原气温10℃初日对作物生育期的影响    马鹏里;

青藏高原冬、春植被变化对夏季降水的影响分析    刘雅勤;范广洲;周定文;李洪权;华维;李学敏;

青藏高原前期植被变化对气温的影响    李洪权;范广洲;周定文;华维;刘雅勤;李学敏;

基于FVC指数对1982~2000年中国西部干旱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师庆东

考虑植被影响的水文过程模拟研究    袁飞

中国木本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陆佩玲

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因素分离与效应强度分析    冯永忠

黄淮海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与水资源影响研究    陈怀亮

我国东部土壤湿度异常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    左志燕

中国东部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及其人为因素的影响研究    韩贵锋

山东省常用恢复树种径向生长与气候关系的研究    刘成程

热带引种植物物候和生长量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宋福强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草原植被状况变化研究    张宏斌

近十年新疆土地覆盖变化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常顺利

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气温和温度生长期的变化    徐铭志

近50年来气候变化对我国树木物候的影响    徐雨晴

五分地沟实验区植被制图及植被分析    张翠萍

青藏高原热环境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耿艳

气象因素对南京市居民健康影响的初步研究    李永红

中国地表干湿变化及陆地生态系统响应研究    王英

基于MODIS数据的青海省短尺度土地覆盖变化和植被活动的气候驱动机制研究    鲁振宇

河南省气候变化及其与木本植物物候变化相互关系研究    陈彬彬

云南石林喀斯特山地乡土植物的物候节律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吴毅

气候突变的定义和检测方法    符淙斌,王强

额济纳绿洲夏末典型晴天小气候特征分析    张艳武,冯起,吕世华,黄静,司建华,苏永红

中国近8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陈隆勋,周秀骥,李维亮,罗云峰,朱文琴

中国近百年来的温度变化    丁一汇,戴晓苏

额济纳旗近100 a来胡杨年表的建立与响应分析    刘普幸,陈发虎,勾晓华,彭剑峰,黄小忠

基于EOS/MODIS数据的NDVI与EVI比较研究    李红军;郑力;雷玉平;李春强;周戡;

基于GIS的洪水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周成虎,万庆,黄诗峰,陈德清

渤海与环渤海地区年降水量的统计分析    李宁;刘珍;顾卫;

福建省长汀县植被覆盖度遥感动态监测研究    江洪;王钦敏;汪小钦;

天山庙尔沟平顶冰川的基本特征和过去24a间的厚度变化    李忠勤;王飞腾;朱国才;李慧林;

基于FVC指数对1982~2000年中国西部干旱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师庆东

基于遥感时序数据的中国陆地植被覆盖变化分析研究    于嵘

基于变化矢量分析的土地利用变化检测方法研究    邓小炼

基于MODIS数据的作物物候期监测及作物类型识别模式研究    张明伟

黄淮海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与水资源影响研究    陈怀亮

中国东部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及其人为因素的影响研究    韩贵锋

三江源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区域气候响应    廉丽姝

R/S分析方法在股票市场分形特征中的应用研究    李元媛

三峡库区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变化的遥感监测    丁艳梅

1982~2000年中国植被覆盖变化及典型区域与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    孙杰

黄淮海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关系的研究    莫瑶

基于遥感和GIS的中国西北植被动态研究    李珍存

中国股票市场非线性研究    徐海燕

长江中游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对气候的影响及数值模拟研究    荣裕良

我国植物物候期的地理分布    龚高法,简慰民

气候变化对中国木本植物物候的可能影响    张福春

大气中CO_2含量增长后的温室效应对我国未来农业生产的可能影响    高素华,丁一汇,赵宗慈,潘亚茹,章庆辰

最近18年来中国植被覆盖的动态变化    朴世龙,方精云

中国东部地区物候季节划分的初步探索    杨国栋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竺可桢

近四十年我国气候变化的初步分析    陈隆勋,邵永宁,张清芬,任阵海,田广生

近50年北京春季物候的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陈效逑,张福春

从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的时空变化看人类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适应    方修琦,盛静芬

中国物候季节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韩超;丁德平;李讯;

中国木本植物生长季的变化特征分析    刘雅星;范广洲;朱叶玉;顾万龙;赖欣;

从学科特点谈《植物分类学》课程教学    陈功锡;龚双姣;姜业芳;刘世彪;

1999-2006年石羊河流域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李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