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金属簇活化甲烷C-H键的密度泛函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14:00
热度:

金属簇活化甲烷C-H键的密度泛函研究【摘要】:近年来,由过渡金属簇催化的反应引起了相当大的重视[1-5]。比如异核二聚体PtM~+ (M = Cu, Ag, Au)能够使甲烷脱氢,

【摘要】: 近年来,由过渡金属簇催化的反应引起了相当大的重视[1-5]。比如异核二聚体PtM~+ (M = Cu, Ag, Au)能够使甲烷脱氢,且与单核金属离子相比活性较高,生成的[PtMCH_2]~+可以作为反应前体通过C-N键的耦合合成HCN [11]。与金属阳离子与甲烷的广泛研究相比,二聚体与甲烷的反应研究工作较少。对于PtM~+ (M = Cu, Ag, Au, Pt)与CH_4的理论研究已有一些报道,而二聚体PdM~+(M = Cu, Ag)对活化甲烷中C-H键的理论研究尚无报道。 本文以量子化学中的分子轨道理论为基础,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耦合簇方法(CCSD(T))和自然键轨道(NBO)分析方法,对所研究的体系(二金属簇催化)选择合适的基组,通过计算找出反应中各物种(包括过渡态)的优化构型,进而得到体系的势能面,热力学数据和轨道的有关信息。我们用这些数据综合分析反应机理问题,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综述了二金属簇催化甲烷C-H键反应的研究进展及本文主要工作。第二章,概述了本文工作的理论背景和计算方法。前两章主要概括了本文工作的理论背景和理论依据,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量子化学方法。 第三章,计算研究了二金属簇与甲烷的脱氢反应机理。结果显示Pd原子很容易插入到CH_4的C-H键中,产生中间体[MPd(CH3)H]~+,此中间体在反应中是势能面上的稳定构型;它进一步反应,第二个C-H键被活化,产生分子-离子复合物[H_2-Pd(CH_2)M]~+,但其活化能较高(约175 kJ/ mol),是整个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通过对反应物电子结构的分析,解释了对C-H键活化能垒的高低。我们也把计算结果与PtM~+ (M = Cu,Ag) ~+ CH_4体系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跟单核金属Pd~+相比,当Pd~+结合金属M (M = Cu和Ag)以后,由于金属M的影响,二金属簇PM~+ (M = Cu,Ag)活化甲烷C-H键的活性被提高了,但仍然比PtM~+ (M = Cu,Ag) ~+ CH_4体系低。 第四章,在密度泛函理论下对二金属簇NiM~+(M = Cu,Ag,Au)催化甲烷反应生成H_2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二聚体NiM~+(M = Cu,Ag)与CH_4的反应历程和PdM~+(M = Cu,Ag)与CH_4反应历程完全相同;而二聚体NiAu~+表现出更复杂的反应机理,与前两者不同,NiAu~+在活化甲烷的第一个C-H键时,第一个H原子转移时不是向Ni原子而是向Au原子转移,并且整个脱氢反应为放热反应。 【关键词】:金属簇 反应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O621.1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第一节 过渡金属簇催化甲烷脱氢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10-11
  • 第二节 本文的主要工作11-13
  • 参考文献13-17
  • 第二章 量子化学计算的理论背景17-32
  • 第一节 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17-19
  • 1.1 基本概念17
  • 1.2 假设Ⅰ—状态函数和几率17-18
  • 1.3 假设Ⅱ—力学量与线性Hermite算符18
  • 1.4 假设Ⅲ—力学量的本征状态和本征值18-19
  • 1.5 假设Ⅳ—态随时间变化的Schr?dinger方程19
  • 1.6 假设Ⅴ—Pauli互不相容原理19
  • 第二节 从头计算方法的三个近似19-22
  • 2.1 非相对论近似20
  • 2.2 Born-Oppenheimer近似20-21
  • 2.3 单电子近似21-22
  • 第三节 密度泛函理论22-23
  • 第四节 过渡态理论23-26
  • 4.1 传统过渡态理论23-25
  • 4.2 变分过渡态理论25-26
  • 第五节 内禀反应坐标理论26-28
  • 第六节 Gaussian 计算中分子总能量各项的意义28-29
  • 参考文献29-32
  • 第三章 二金属簇PdM~+(M = Cu,Ag)活化甲烷C-H键的密度泛函研究32-41
  • 第一节 引言32
  • 第二节 计算方法32-33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33-38
  • 3.1 反应物的性质33-35
  • 3.2 反应机理分析35-37
  • 3.3 能垒分析37
  • 3.4 PdM~+ + CH_4体系与PtM~+ + CH_4体系的势能面比较37-38
  • 第四节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1
  • 第四章 二金属簇NiM~+(M = Cu,Ag,Au)活化甲烷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41-52
  • 第一节 引言41-42
  • 第二节 计算方法42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42-51
  • 3.1 NiM~+(M = Cu,Ag)与CH4的反应机理43-46
  • 3.2 NiAu~+与CH_4的反应机理46-50
  • 3.3 与其他类似体系的比较50-51
  • 第四节 结论51-52
  • 参考文献52-54
  • 致谢54-55
  • 附录5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改性粉煤灰在污水深度处理中的研究    伍昌年;郑力菲;汤利华;凌琪;黄丹;

A B→C型反应中A B的平衡态处理    汪宏;

Origin软件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赵英国;

分子点群的不可约表示    赵秀芬

点群的一个应用    赵秀芬,刘宝瑞

神经网络在炸药晶体密度预测中的应用    王国栋;刘玉存;

程序升温液相反应技术    段雪,马力,王琪,彭少逸

程序升温过程的动力学特征    段雪,马力,王琪,彭少逸

HZSM-5催化剂上间二甲苯异构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李增和,刘秀英,马丽景,王雪梅,白守礼,张仁佑

对崔-Lawson氏种群增长模型的探讨(Ⅲ)    马钦彦

电子元件焊接中的钎料合金研制及钎料合金设计方法    冯武锋;王春青;

乳状液膜法从红土矿浸出液中富集镍的实验研究    姜承志;翟秀静;张廷安;侯平;

原子分子在δ-Pu上的吸附、离解与扩散过程研究    魏洪源

双鸭山矿区煤的自燃特性及预防技术基础研究    陈启文

煤活性基团与Ca~(2+)形成配合物的结构与表征    王雪峰

垃圾填埋气体热释放传输的动力学规律研究    刘磊

二恶英从头合成机理以及硫基抑制机理研究    邵科

臭氧在烟气中氧化降解多种污染物的机理研究    温正城

MCFB烟气净化系统的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研究    刘海蛟

金属离子掺杂的ZnO第一性原理计算及透明导电薄膜制备研究    谭红琳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在电催化反应以及电催化剂设计中的应用    欧利辉

蛋白质在不同界面的识别、吸附及稳定性研究    陈欣

农业废弃物热解特性的研究    唐京禧

多元缩合生成新型巴比妥酸盐衍生物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孙东贞

电厂循环水绿色水处理剂缓蚀阻垢性能的研究    王钢

Fe-C团簇输运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胡伟

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1的理论研究    孙馨

烷氧基硅烷和一氧化硅还原体系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    余秋雁

硅醇还原反应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    伍林

硅烯插入反应中的立体电子效应研究    金娟

双环氧乙烷类分子催化烯烃反应的理论研究    林晓倩

Horner-Wadsworth-Emmons反应机理的研究    杨飞

固氮酶金属簇纯化及分析装置的研制    黄河清

探讨合成新的金属原子簇化物的可能途径    薛万川,李庆远

原子簇化合物中钨含量的测定    邢永恒,李健秀,牛淑云,田元

含R_2dtc配体和V=O基的金属簇红外光谱研究    朱红平,陈昌能,杨瑜,邓玉恒,张琰湜,刘秋田

异核金属簇〔PhCH_2Me_3N〕〔FeCo_3(CO)_(12)〕对烯烃氢甲酸化反应的催化作用    罗玉忠,傅宏祥,张淑维,王云普,武楠,张爱民

金属原子簇LECo_3(CO)_n的催化作用和机理研究    罗玉忠,傅宏祥,薛舜卿,马玉源

聚合物固载化钌金属簇络合物四氢化十二羰基四钌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    何炳林,滕抗,孙君坦,李弘

铁羰基络合物制备的一氧化碳加氢催化剂的研究    吴金刚,黄友梅,翁善至,翟纬绪

高分子稳定金属纳米簇的合成及催化研究    刘汉范

担载的铂钴异核金属簇络合物催化剂的红外光谱研究    唐晓中,徐慧珍,黄友梅,瞿纬绪

金属簇X(X=Pt-Au和Au-Au)负载在TiO_2(110)完整表面上的覆盖度效应的理论研究    赵伟娜;陈文凯;

金属酶活性中心过渡金属簇的量子化学研究    黎健;

铜原子簇/树形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罗运军;谭惠民;徐厚才;

应用ABEEM模型研究Fe、Co、Ni金属簇状配合物电荷分布    崔宝秋;杨忠志;

一类异核金属簇合物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理论研究    李福君;吴克琛;刘彩萍;

分子筛负载金属簇合物的储氢性能研究    胡涛;孟长功;张红;李桃;刘瑞斌;邱介山;

金属钨簇氧酸盐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马小莉;郝朋飞;杨智;

以四核铜簇为基本构筑单元的链状化合物合成,结构和性质    楚文娟;樊耀亭;侯红卫;

某些炔碳金属有机功能材料组装及其光电性能调控    陈忠宁;魏巧华;高立彬;尹刚强;

C_3H_3N在Cu(100)表面化学吸附及吸附熵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夏树伟;徐香;夏少武;

中科院化学所“第四代催化剂”研究获重大突破    抉江

我首次实现纳米金属簇催化剂连续合成    本报记者 晏燕

二氧化硅稳定金属簇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邹伟

金属簇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    何坤欢

金属簇聚物与配位聚合物的水热合成与表征    段莉梅

簇基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构筑和性能研究    李允伍

过渡金属簇基功能配合物的构筑与磁性、光催化性质研究    姚如心

基于分子筛的主—客体组装研究    田野

茂基硫桥金属簇催化的共轭加成及烯丙基化反应    陶寅松

三缺位Keggin型杂多钨酸盐与过渡金属的配位组装、晶体结构和磁性研究    刘红

异同金属簇合物的合成与磁性研究    吴刚

新型含氮、氧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    邵奎占

高分子稳定钌纳米金属簇的制备及形貌研究    牛海军

负载纳米金属簇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任淑华

金属簇活化甲烷C-H键的密度泛函研究    刘凤霞

三线螺旋体的设计合成和催化性能    方煜

高分子稳定的贵金属钌纳米簇的制备与表征    于九龙

MOFs材料上吸附分离过程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吴永标

以三缺位Keggin结构阴离子为构筑块的夹心型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杜娟

新型钼氧砷酸盐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李丽丽

锰铜簇基金属有机材料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刘敏敏

钨磷酸盐、锡酸钠、钛酸钠新化合物合成与结构表征    任骁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