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受污染水库源水三卤甲烷及前驱物去除技术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12:35
热度:

受污染水库源水三卤甲烷及前驱物去除技术研究【摘要】:当前,随着地表水水源受到的有机污染日益严重,仅依靠常规净水处理工艺已难以应对不断提高的水质标准,保证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在常规水

【摘要】: 当前,随着地表水水源受到的有机污染日益严重,仅依靠常规净水处理工艺已难以应对不断提高的水质标准,保证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在常规水处理工艺中,通过强化预处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饮用水水质,应对地表水源水所受到的污染危害。 本文以我省三座水库水源为对象,分析了其有机物组分特性与差异,结果表明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主要是亲酸(HPIA)和疏中(HPON),疏水性有机物的含量、三卤甲烷生成势(THMFP)和三卤甲烷生成活性(STHMFP)均大于亲水性有机物,为减少三卤甲烷(THMs)的生成应成为去除重点;虽然各水库水质有一定差异,但是三卤甲烷前体物特征基本相同,可以采用相同的处理技术去除前体物质,以控制三卤甲烷的生成;二龙山水库原水有机物呈季节性变化,冬季原水出现较长低浊水质期,夏季COD_(Mn)值略高于冬季,夏季的UV_(254)在各年中达到最大值,春季和冬季的UV_(254)值比较接近,夏秋季节是产生氯化消毒副产物的高发季节。 在此基础上,以二龙山水库原水为对象,为了改善常规净水工艺的进水水质,进行了几种组合混凝、预氧化、粉末活性炭吸附的强化预处理试验研究。采用聚合铝、聚合硫酸铁作为混凝剂,研究了混凝对浊度、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聚合铝的混凝效果好于聚合硫酸铁,混凝对污染物的去除率均较大,当聚合铝投加量为40mg/L时,浊度、UV_(254)、COD_(Mn)及THMFP的去除率分别为87.7%、38.9%、22.9%、49.2%。 高锰酸钾与液氯联合预氧化试验表明,当KMnO4投加量为1.0mg/L时,可使滤前水的COD_(Mn)比常规工艺降低15.6%,UV_(254)的去除率达23%,同时可使预氯化过程产生的THMs生成量降低55.19%,有效去除THMs主要前体物——疏水性有机物,THMFP总去除率可达35%;联合预氧化的优化配比参数为KMnO4/Cl2=1/2。 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合处理试验表明,高锰酸钾和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顺序一般对处理效果影响不大,但投加混凝剂快速搅拌后再投加粉末活性炭可取得较好的强化混凝的效果;对疏水性物质的去除效果大于亲水性物质,总THMFP去除率为12.47%;粉末活性炭对THMs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低于高锰酸钾对THMs的去除率;高锰酸钾和粉末活性炭联用时,THMs去除率明显提高,可由投炭量30mg/L时的30.18%升高到63.63%。 在常规净水工艺基础上,通过组合混凝、预氧化、粉末活性炭进行预处理并以二氧化氯消毒的生产性试验研究表明,该工艺可有效强化常规工艺的处理效果,提高出水水质,与常规工艺相比,出水剩余浊度去除率提高了5.9%,达到97.23%,COD_(Mn)去除率提高22.36%,TOC和UV_(254)去除率提高8.5%和9.1%,THMFP去除率提高11.3%。 【关键词】:有机物 联合预氧化 组合预处理 三卤甲烷 三卤甲烷前体物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U991.2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11
  • 第1章 绪论11-34
  • 1.1 课题背景11-12
  • 1.2 饮用水水源污染物强化去除技术12-18
  • 1.2.1 常规净水处理工艺及其局限性12-13
  • 1.2.2 饮用水水源污染物的强化去除技术13-18
  • 1.3 饮用水中三卤甲烷及其前体物的研究现状18-28
  • 1.3.1 饮用水中的有机物18-21
  • 1.3.2 消毒副产物的种类及危害21-25
  • 1.3.3 三卤甲烷的检测方法25-27
  • 1.3.4 饮用水中三卤甲烷的去除技术27-28
  • 1.4 消毒工艺研究现状28-33
  • 1.4.1 消毒工艺应用概况28-29
  • 1.4.2 常用消毒剂29-33
  • 1.5 主要研究内容33-34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34-42
  • 2.1 试验设备与材料34-35
  • 2.1.1 试验设备34
  • 2.1.2 试验材料34-35
  • 2.2 样品的分析方法35-40
  • 2.2.1 原水中天然有机物组分的提取35-38
  • 2.2.2 THMs 的测定38-40
  • 2.2.3 其他指标的测定40
  • 2.3 试验方法40-42
  • 第3章 典型微污染水源水有机物分级及若干特性的研究42-51
  • 3.1 有机物物质极性分析42-43
  • 3.2 有机物各组分分布43-45
  • 3.2.1 原水水质分析43
  • 3.2.2 有机物组分分布43-45
  • 3.3 各组分的三卤甲烷生成势、生成活性和SUVA45-50
  • 3.3.1 三卤甲烷生成势45-46
  • 3.3.2 三卤甲烷生成活性46
  • 3.3.3 SUVA46-50
  • 3.4 本章小结50-51
  • 第4章 组合预处理技术去除三卤甲烷及其前体物51-66
  • 4.1 高锰酸钾与液氯联合预氧化51-57
  • 4.1.1 联合预氧化对有机物的去除51-52
  • 4.1.2 联合预氧化对有机物各组分的影响52-54
  • 4.1.3 联合预氧化对三卤甲烷生成量的控制54-57
  • 4.2 粉末活性炭与联合预氧化去除三卤甲烷及其前体物57-64
  • 4.2.1 粉末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57-58
  • 4.2.2 高锰酸钾和粉末活性炭投加顺序试验58-59
  • 4.2.3 对三卤甲烷及其前体物的去除59-62
  • 4.2.4 对有机物组分的影响62-64
  • 4.3 本章小结64-66
  • 第5章 组合预处理小试试验66-78
  • 5.1 常规处理去除三卤甲烷及其前体物的效果66-70
  • 5.1.1 不同混凝剂对处理效果的影响66-68
  • 5.1.2 各处理单元的处理效果68-70
  • 5.2 组合预处理去除污染物效能70-73
  • 5.2.1 浊度和色度70
  • 5.2.2 有机物70-71
  • 5.2.3 THMs71-73
  • 5.3 消毒73-76
  • 5.3.1 单独投加氯与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73-74
  • 5.3.2 氯与二氧化氯组合的消毒效果74-76
  • 5.4 本章小结76-78
  • 第6章 组合预处理生产性试验78-87
  • 6.1 工艺流程78-79
  • 6.2 原水水质的季节性变化规律79-82
  • 6.2.1 浊度的变化79
  • 6.2.2 高锰酸盐指数的变化79-80
  • 6.2.3 氨氮的变化80
  • 6.2.4 UV_(254) 的变化80-82
  • 6.3 处理工艺比较82-86
  • 6.3.1 常规处理工艺对浊度和COD_(Mn) 的去除效果82-83
  • 6.3.2 各工艺处理效果比较83-86
  • 6.4 本章小结86-87
  • 结论87-89
  • 参考文献89-9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97-98
  • 致谢98-9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林英姿;姜明基;吴超;梁燕;

福州市自来水厂原水氯化消毒副产物的生成特性研究    袁希慧

我国水污染及饮用水源中有机污染物的危害    崔玉川,傅涛

饮用水中卤代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和影响因素的研究    李建渠,李灵芝

SBR法处理造纸废水研究    潘凛溥,方士,陈国喜,詹伯君

固相微萃取研究进展    陈猛,袁东星,许鹏翔,昌敦虎

一种理想的杀菌消毒剂—稳定性二氧化氯    阮复昌,莫炳禄,公国庆,卢燕玲,张民权

高锰酸钾与粉末炭联用处理微污染源水    姜成春,马军,王志军,张海龙,李圭白

高锰酸钾强化预氯化处理微污染原水    杨艳玲,李星,王晓玲,李圭白,张辉

五种消毒剂消毒饮水后形成三卤甲烷的研究    于柞斌,蔡心培,周英田

饮用水处理中粉末活性炭应用研究    范瑾初

控制饮用水处理工艺及配水管网中卤乙酸的研究    李爽,张晓健,刘文君,曹莉莉,王占生,张素霞,金维荣,姜颍,吴卫革

自来水二氧化氯消毒控制三氯甲烷研究    张胜权

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    商丹红

昆明市某水厂自来水致突变性研究    金志玉,马松科,王明树,王虹,庄静,陈景明,张佑隆,许大猷

西安市大气悬浮颗粒物污染现状及其有机提取物致突变性研究    于燕,张振军,张敬华

2007~2009年银川市二次供水水质监测结果与分析    虎明明;马启玲;张居慧;张菊红;张越明;

饮用水中土腥味和霉烂味的去除方法研究    吴德好

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强化混凝效果的研究    李瑞;凌琪;包金梅;

花生根茎白藜芦醇的开发研究    王建明;张良璞;周宏敏;

固相微萃取法提取果汁香气的影响因素及萃取条件的优化    王丽霞;钟海雁;袁列江;

SBR法处理亚胺法造纸废水研究    吕玉珍;王玉军;

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的研究    班睿;李玉美;黄荣茂;

瑶湖水环境承载能力计算及保护措施探讨    高桂青;欧阳球林;

人工快速渗滤技术及其水处理应用    崔康平;周元祥;许为义;彭书传;

河南省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体系架构研究    邢永强;

三维荧光结合二阶校正对城市污水中几种酚类污染物的残留分析    尹春玲;胡乐乾;赵丽娜;

电去离子过程的除盐机理及其传质促进    王建友;葛道才;

粉末活性炭—超滤膜联用工艺去除水体藻类的特性研究    许京晶;李伟英;桂学明;谢良杰;

矿区生态捆绑发展模式——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曹小星;延军平;

三峡库区农村井水水源卫生学调查    龚涛;叶孟良;

纳米多孔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内表面操控及液相吸附性能    王博;倪星元;张志华;沈军;周斌;吴广明;王际超;

城市境环地质研究的基本问题    王智济;

活性炭的成型、废气处理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黄伟容;肖泽辉;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宋兴良

基于GC/MS技术的脂肪酸代谢轮廓谱方法和应用研究    韩莉妲

水稻铬毒害和耐性的生理与分子机理研究    曾凡荣

环境污染人群健康损害评估体系研究    夏彬

热解稻壳炭基多孔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应用基础    李大伟

聚合氯化铁—腐殖酸(PFC-HA)絮体空间形貌的各向异性研究    于富玲

黄河兰州段环境激素污染水平及有机污染物的细胞毒性研究    丁国武

新型功能化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在金属离子分析中的应用    李振华

固定化脱氮菌群处理含氮污水的研究    肖晶晶

负载锰氧化物滤料对高锰地下水处理技术研究    李金成

HPLC-MS法对5种中药材中有机磷农药多残留检测研究    刘庆斌

氰戊菊酯暴露及雄激素合成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卵泡发育异常的关系    费娟

基于PLC与模糊PID的混凝投药复合控制系统的研究    李翠云

糠醛渣制备活性炭及其对糠醛废水脱色性能的研究    王东旭

猕猴桃冷冻破壁离心取汁工艺的研究    吴树青

饲料中四种FQs的LLE-HPCE及诺氟沙星MISPE-HPCE的研究    李慧

矿井水Fenton高级氧化除铁除锰效果及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姜中堂

臭氧/生物沸石处理湘江微污染水试验研究    郑思鑫

小球藻氯化形成卤乙酸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王娜

活性炭和膨润土强化SBR工艺脱氮性能研究    于群

淮河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的遗传毒性研究    江城梅,庄颖,赵红,王帮霞,田磊

东江流域水质评价    曾燕艳;范洪波;吕斯濠;陈洪伟;

高铁酸盐去除水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研究    梁好,韦朝海,盛选军,梁运莲

三氯乙醛前驱物的筛选及其生成影响因素探讨    张维清,邹惠仙

氯化及预氯化反应条件与卤代烃生成研究    钱益群;

成都市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变化研究    王丽花,张晓健

二氧化氯与氯联合消毒减少消毒副产物    唐非,谷康定,丁建东,汪亚洲,张水兵,王家玲

腐殖酸特性及其对三卤甲烷形成的影响    张永吉,武道吉,周玲玲,何文杰,韩宏大,李圭白

预氯胺化控制消毒副产物技术研究    陈杰,李星,杨艳玲,何文杰,韩宏大,李爱斌,陈伟仲,李圭白

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指标体系    陈超;张晓健;何文杰;韩宏大;

饮用水新型卤代含氮消毒副产物的控制对策    楚文海;高乃云;尹大强;

预氯化消毒副产物生成特性和去除机理研究    伍海辉

水中卤乙酸生成和去除特性的研究    万蓉芳

黄浦江上游原水深度处理后加氯方式的研究    范玉柱

给水管网中消毒副产物卤乙酸的研究    王杨

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氯化特性及净水工艺控制研究    王珂

加氯消毒过程中三种不同类型前体物生成消毒副产物研究    杨晓波

福州市自来水厂原水氯化消毒副产物的生成特性研究    袁希慧

我国若干城市饮水的致突变性表征    徐凤丹,宋瑞霞,范美云,张秀岭,周世伟,齐顺

高锰酸钾预氧化后地表水中三氯甲烷生成量的预测模型研究    张凤娥,罗虹,顾平

我国水污染及饮用水源中有机污染物的危害    崔玉川,傅涛

二氧化氯甲酚红测定法方法验证    陈代鸿,吴国辉,王正虹

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中二氧化氯的测定    李沅

某市自来水有机污染物的GC/MS鉴定与分析    刘世良,何尚浦,施侣元,张惠娟,李国光,张银华

固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有机锡和有机汞分析中的应用    刘稷燕,江桂斌

微波碱解法消除土壤样品多氯联苯测定中有机氯农药的干扰    何小青,李攻科,熊国华,张展霞

饮用水中二氧化氯的溴甲酚紫光度测定法    赵晓东,曾群英

碘化物-结晶紫-聚乙烯醇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自来水中痕量二氧化氯    刘希东

物理方法去除饮用水中三卤甲烷的研究    李欣,赵洪宾

供水管网中三卤甲烷变化研究    宁冉;袁一星;邓涛;

饮用水中三卤甲烷的形成与控制技术回顾与展望    孙卫玲,温丽丽,朱珺,赵昕,赵慧艳

THMs在生活饮用水消毒中形成机理及去除方法    胡浩平;

简易曝气法去除水中三卤甲烷的研究    于祚斌,蔡心培,周英田,李君文高明,张林,战威

滤后加氯不同因素对生成三卤甲烷的影响    于海波;王启山;朱文姝;

饮用水中氯消毒副产物的形成与去除    郭士权

腐殖酸特性及其对三卤甲烷形成的影响    张永吉,武道吉,周玲玲,何文杰,韩宏大,李圭白

饮用水中挥发性三卤甲烷(THM)_s测定方法的改进    柯天将

饮用水中三卤甲烷生成影响因素的研究    商丹红,王正萍,张志生

二氧化氯对水体中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有机质作用形成三卤甲烷特性    赵振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三卤甲烷    张超杰;袁园;周琪;

浅谈水厂用氯安全问题    傅丹霞;

饮用水处理中的臭氧氧化及其相关氧化工艺    曹仲宏;

消毒副产物在给水处理工艺和给水管网中的变化规律    王丽花;张晓健;齐宇;商文新;

溴酸盐离子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史亚利;蔡亚岐;牟世芬;

饮水消毒副产物对健康的潜在威胁    徐凤丹;

关于利用二氧化碳制取二氧化氯的研究    吴岳俊;聂忠仁;吴集成;

粉末活性炭在原水输水渠道中的冲刷研究    尹海龙;杨扬;徐祖信;李怀正;

粉末活性炭—超滤膜联用工艺去除水体藻类的特性研究    许京晶;李伟英;桂学明;谢良杰;

喝什么水更有利于健康    荆菁

年轻女性“卡时间”防癌    本报特约记者 吴志

含氯水洗澡容易患膀胱癌    樊心

膜技术助阵中国节水运动    周静

我们喝的水到底是不是健康水?    本报记者 赵雪 实习生 李维

活性炭在自来水供水中的应用    张素霞

警惕含氯水对肌肤的伤害    张文瑞

二氧化氯消毒剂推广应用加快    王繁泓

忧城市自来水二次污染    

本埠自来水水质达历史最好水平    实习生 衣鸿飞 记者  胡占富

饮用水氯化消毒副产物污染控制技术及健康风险评价的研究    张建英

土壤含水层处理技术去除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    薛爽

氯化消毒副产物暴露与CYP2E1和hOGG1基因多态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影响的研究    周文珊

饮用水中碘乙酸和碘仿的检测识别、遗传毒性和潜在致癌性研究    韦霄

氨基酸的氯化消毒副产物生成势及途径    李安

饮用水组合氯化消毒工艺研究    刘静

粉末活性炭循环流化床吸附脱除烟气中SO_2的实验研究    李兵

蓝藻细胞及藻类有机物在氯化消毒中副产物的形成机理与控制    方晶云

预氯化消毒副产物生成特性和去除机理研究    伍海辉

输配水系统水力与水质安全研究    赵明

氯及氯胺消毒中三卤甲烷生成特性及检测方法的研究    张伟伟

北京市中水三卤甲烷健康危险评价    王静芬

管网中基于余氯衰减的三卤甲烷动力学模型研究    郭诗文

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    商丹红

活性炭吸附技术去除水中三卤甲烷的应用研究    张娇

香港饮用水源(东江)水氯化消毒副产物产生的特征    董丽华

加氯消毒过程中人工管壁生物膜生成消毒副产物研究    刘昕

S市居民生活饮用水三卤甲烷乙酸类消毒副产物暴露评价    陈涵一

城市供水系统中卤乙酸检测方法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    吴维

三卤甲烷(Cl、Br、I)在高压及高温条件下的探索    刘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