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太湖地区稻田甲烷排放模拟的粒度效应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12:18
热度:

太湖地区稻田甲烷排放模拟的粒度效应研究【摘要】:全球气候变暖是人们正给予广泛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导致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持续增长也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所有的温室气体

【摘要】: 全球气候变暖是人们正给予广泛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导致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持续增长也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所有的温室气体中,CH4对温室效应的贡献仅次于C02,是第二大温室气体。稻田CH4排放是导致大气中CH4浓度不断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采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模型来模拟复杂的农业土壤痕量气体的排放过程。在模拟过程中使用栅格数据,将研究区离散化为性质均一的估算单元,有利于提高模拟精度。但在模拟时,过大的栅格单元会概化重要的属性信息,过小的栅格单元会降低模拟效率。因此,在模拟时选择适宜的模拟单元,对利用模型开展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采用DNDC (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模型,基于太湖地区1:50000土壤数据库转换集成的1km、2km、4km、8km、16km、32km和64km七种栅格粒度数据库,估算了1982-2000年19年间稻田CH4的排放量,研究了模型输入参数—土壤属性数据、单位面积稻田CH4年均排放量和稻田CH4排放总量,在单一栅格粒度和不同栅格粒度下的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模型输入参数—土壤属性数据,在单一栅格粒度和不同栅格粒度下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在单一栅格粒度下,太湖地区水稻土的土壤质地在太湖以西土壤粘粒含量最低,在太湖以东和东部偏南区域土壤粘粒含量较高,在太湖以北和以南以及上海市境内土壤粘粒含量居中;与土壤质地的空间分异不同,土壤容重在太湖以东土壤容重最低,在研究区的西南部和上海西南部土壤容重较高,在太湖以北、以西、上海东部和浙江省北部土壤容重含量居中;土壤pH值则由内陆往沿海方向逐渐变化,表现为在太湖地区自西向东土壤pH值逐渐增大,研究区北部和浙江省中部的土壤pH值最适宜CH4的产生,上海、江苏省最北部和浙江省北部较适宜CH4的产生,上海沿海的区域以及研究区西南角等抑制CH4的产生;而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异呈现出自东西两端向中偏东部和中部以南区域逐渐增加的趋势,表现为在太湖以东、上海以西和浙江省土壤有机碳的含量较高,在太湖以北和上海市的中北部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居中,在江苏省的西部土壤有机碳的含量较低。 在不同栅格粒度下,太湖地区水稻土4种土壤属性的描述统计结果表明,土壤质地、容重和有机碳主要呈现出3种变化趋势;土壤pH值,主要呈现出2种变化趋势。随着栅格粒度从1 km到64 km的逐渐增大,水稻土栅格图斑的土壤特性呈现出不断被概化的趋势。 单位面积稻田CH4年均排放量和CH4排放总量,在单一栅格粒度和不同栅格粒度下的变异特征表明:在单一栅格粒度下,从区域尺度来看,单位面积稻田CH4的年均排放量,呈现出由南向北、自西向东逐渐上升的趋势,研究区域的西南地区、太湖偏东地区和西北角地区的单位面积CH4年均排放量较少,中部地区的排放居中,东部和北部地区的排放较高;从不同地形区来看,单位面积稻田CH4的年平均排放量从小到大依次排序为低山丘陵区低洼圩田区太湖平原区冲积平原区;从县域尺度来看,川沙的单位面积CH4年平均排放量最大为204 kg C/(hm2·a)、临安的最小为3 kgC/(hm2-a),有54%的县单位面积CH4年排放量在100~200 kg C/(hm2-a)之间,且这些县多数分布在江苏省和上海市境内,单位面积水稻土CH4的年平均排放量在上海市各县相对较大,在浙江省各县相对较小。 在不同栅格粒度下,各栅格粒度的面积误差率,在16 km栅格粒度处有明显的转折点,表现为从1 km到16 km栅格粒度的面积误差率最低为0.09%、最高为2.28%,变幅极小,而在32 km和64 km栅格粒度处的面积误差率则急剧上升,分别为19.93%和42.14%,面积误差很大;从研究区区域尺度来看,水稻土CH4排放总量的尺度转折点也明显出现在16 km栅格粒度处,过大的栅格单元引起的面积误差直接导致从16km到32 km和64 km栅格粒度处的CH4排放总量迅速增加。从县域尺度来看,1 km到16 km 5种栅格粒度下单位面积水稻土CH4的年均排放量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有46%的县的单位面积CH4年均排放量在8 km和16 km 2种栅格粒度下与1 km、2km、4 km 3种粒度下模拟结果差异明显。 综合考虑空间数据量和模型运算周期,以1:50000土壤数据库为基础,在区域尺度上,16 km栅格粒度是最适宜于区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估算的模拟粒度;在县域尺度上,4 km栅格粒度是最适宜于县域单位面积稻田温室气体年排放量估算的模拟粒度。 【关键词】:太湖地区 水稻土 栅格粒度 效应 DNDC模型 CH_4排放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S51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1
  • 第一章 绪论11-28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第二节 稻田甲烷排放及影响因素12-16
  • 1 稻田甲烷排放12-14
  • 2 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因素14-16
  • 第三节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模型16-25
  • 1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模型16-17
  • 2 DNDC模型17-25
  • 第四节 不同制图比例尺的粒度效应25-26
  • 第五节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26-28
  • 1 研究目的26
  • 2 研究内容26-27
  • 3 技术路线27-28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28-39
  • 第一节 区域概况和行政区划28-29
  • 第二节 自然环境状况29-33
  • 1 气候29
  • 2 地形地貌29-31
  • 3 植被31-32
  • 4 水文32
  • 5 土壤32-33
  • 第三节 数据来源33-35
  • 1 土壤空间数据33
  • 2 土壤属性数据33-34
  • 3 气象数据34-35
  • 4 农作物种类和农业数据35
  • 第四节 研究方法35-39
  • 1 土壤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集成方法35-36
  • 2 矢量数据转栅格数据的方法36
  • 3 DNDC模型参数设置36
  • 4 模型验证36-38
  • 5 研究所用硬件设备和软件38-39
  • 第三章 太湖地区1:50000土壤栅格数据库的建立39-47
  • 第一节 土壤矢量数据库的建立39-42
  • 1 土壤空间数据库的建立39-40
  • 2 土壤属性数据库的建立40-41
  • 3 土壤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集成41-42
  • 第二节 土壤栅格数据库的建立42-47
  • 1 矢量数据到栅格数据的转换42-45
  • 2 栅格数据的叠加匹配45-46
  • 3 模型所需数据的集成46-47
  • 第四章 模型输入参数的空间分异特征47-58
  • 第一节 土壤质地的空间分异特征47-49
  • 1 单一栅格粒度的空间分异特征47-48
  • 2 不同栅格粒度的空间分异特征48-49
  • 第二节 土壤容重的空间分异特征49-51
  • 1 单一栅格粒度的空间分异特征49-51
  • 2 不同栅格粒度的空间分异特征51
  • 第三节 土壤pH值的空间分异特征51-54
  • 1 单一栅格粒度的空间分异特征51-53
  • 2 不同栅格粒度的空间分异特征53-54
  • 第四节 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异特征54-56
  • 1 单一栅格粒度的空间分异特征54-55
  • 2 不同栅格粒度的空间分异特征55-56
  • 本章小结56-58
  • 第五章 太湖地区稻田甲烷排放模拟的粒度效应58-68
  • 第一节 单一栅格粒度单位面积稻田CH_4年排放模拟特征58-62
  • 1 区域尺度单位面积稻田CH_4年排放的分布特征58-60
  • 2 不同土区单位面积稻田CH_4年平均排放量的分布特征60-61
  • 3 县域单位面积稻田CH_4年排放的分布特征61-62
  • 第二节 稻田甲烷排放模拟的粒度效应62-66
  • 1 七种栅格粒度由小变大的面积误差62-63
  • 2 栅格粒度对太湖地区区域稻田CH_4排放总量估算的影响63-64
  • 3 栅格粒度对太湖地区县域尺度单位面积稻田CH_4年排放估算的影响64-66
  • 第三节 稻田甲烷排放模拟的适宜粒度选择66-67
  • 本章小结67-68
  • 第六章 全文总结68-79
  • 第一节 结论68-69
  • 第二节 创新点69
  • 第三节 不足之处69-71
  • 1 模型数据库的动态更新69-70
  • 2 更细栅格的模型粒度效应研究70-71
  • 参考文献71-79
  • 致谢79-8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GIS中面状要素矢量栅格化的面积误差分析    陈建军;周成虎;程维明;

论水稻土肥力进化与土壤质量——以太湖地区为例    徐琪

中国南京与美国德克萨斯稻田甲烷排放的比较(英文)    黄耀 ,蒋静艳 ,宗良纲 ,Ronald L.Sass ,Frank M.Fisher

我国杭州地区秋季稻田的甲烷排放    戴爱国,王明星,沈壬兴,H.Schütz,W.Seiler,H.Rennenberg,吴海宝

稻田土壤中甲烷产生率的实验研究    上官行健,王明星,R. Wassmann,H. Rennenberg,W. Seiler

太湖流域单季稻的甲烷排放研究    熊效振,沈壬兴,王明星,郑循华,王跃思,李晶

生物地球化学的概念与方法──DNDC模型的发展    李长生

景观指数的粒度变化效应    赵文武,傅伯杰,陈利顶

中国农田的温室气体排放    李长生,肖向明,S.Frolking,B.MooreⅢ,W.Salas,邱建军,张宇,庄亚辉,王效科,戴昭华,刘纪远,秦小光,廖柏寒,R.Sass

稻田CH_4的排放规律    上官行健,王明星,沈壬兴

太湖流域实时洪水预报调度系统研究    朱琰

土壤性质和冬季水分对水稻生长期CH_4排放的影响及机理    徐华

江苏省土壤数据库与信息系统的构建研究    姜小三

水稻叶片对甲烷传输速率的影响    曹云英,许锦彪,朱庆森

臭氧与镉污染对冬小麦花后光合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李勇;李彩虹;蒋高明;

GIS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梁明;祝杰;

高产农田土壤有机质特征研究进展    王青贺;董培博;吉凡;王开爽;

稻田甲烷排放的研究进展    曹云英

水稻根系对甲烷传输速率的影响    曹云英,许锦彪,朱庆森

农田CO_2释放初步研究    杨书运,王凤文,徐得泽,张庆国,方文宝

白土化土壤的肥力状况及其改良利用    于群英,熊冠庭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影响的研究进展    杨尚英;

温室效应及其防治对策    范彩玲;高向阳;朱保安;

基于GIT的信息融合在农业信息中的应用    杨为民;李龙澍;

河南省1:20万土壤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在农业地质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张雷;吴克宁;吕巧灵;李刚;

稻田甲烷排放监测技术研究    王秀珍;郑长春;黄敬峰;

基于MODIS数据的土壤信息提取与识别    侯淑涛;杨凤海;苏安玉;唐军利;

利用ArcGIS软件对济南市二调数据进行拓扑关系检查    吉福龙;

一种Dijkstra算法的优化及其实现    李晓年;朱翊;王崇倡;

浙江省岩溶碳汇估算    王加恩;康占军;梁河;胡艳华;谢少娟;

GIS专业人才培养:传承与创新    柯长青;王结臣;刘永学;

DNDC模型在农田氮素渗漏淋失中的应用    李虎;王立刚;邱建军;

测绘工程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践教学探讨    余旭;

徐州市城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遥感监测与分析    周兴东

保护性耕作对旱区小麦—菘蓝轮作土壤生态及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杨江山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吴启涛

不同类型河滨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    沙晨燕

城市绿地配置的量化方法研究    童滋雨

中国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    赖力

GIS支持下的城市地价空间分布与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苏斌

应急案例知识库系统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李欣

地理信息数据结构处理优化应用研究    王晓理

辽宁省能源消耗及碳排放规律研究    田徵

等高绿篱—农业复合系统土壤CO_2和N_2O排放特征    莫琼

北京市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信息系统构建与应用    段联

煤矿井下火灾事故人员逃生可视化技术研究    武炜

基于OpenGL的三维可视地理信息系统初步设计    梁鹏帅

基于3S技术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研究    周建辉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镇网络地价评估模型研究    徐小任

合肥环城公园不同群落类型碳贮量特点    吴珊珊

ArcSWAT在淅川县丹江口库区的应用研究    魏冲

基于WebGIS的作物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罗艺

臭氧与镉胁迫对冬小麦生理生态特征及品质的影响    李勇

资源环境信息分类编码及其与地理本体关联的思考    何建邦,李新通,毕建涛,曹彦荣

矢量GIS中属性数据的不确定性分析    刘文宝,邓敏,夏宗国

长江中游稻田土壤有机碳计算机模拟    童成立,吴金水,向万胜,刘子勇,蒋平,刘守龙

粒度效应对城—乡过渡区景观格局分析的影响    国庆喜,肖少英

对地理信息分类编码的认识与思考    何建邦,李新通

华东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时空格局动态模拟研究    于永强;黄耀;张稳;孙文娟;

长江三角洲的地貌发育    陈吉余 ,虞志英 ,恽才兴

地理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    陈述彭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区域土地利用决策的研究    黄杏元,倪绍祥,徐寿成,高文

矢量数据在多尺度栅格化中的精度损失模型探讨    杨存建,张增祥

稻麦农田氮素供应动态模型研究    姜军

太湖地区黄泥土的粘闭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张佳宝,赵诚斋

太湖地区水稻土非交换性铵的含量及其在培养中的变化    陈德立,朱兆良

太湖水产资源调查及其增殖途径探讨    蔡仁逵;

太湖地区持续农业的发展战略与对策    杨林章,徐琪

太湖地区农科所发展农业科技产业化    陶若伦

太湖地区种植制度的演变及其对当前种植结构调整的意义    陆建飞

太湖地区水稻土的质地及其调节    邓时琴,徐梦熊

怎样合理规划农村居民点?——从太湖地区农村居民点规划看环境因素的重要性    张玉竹;

江苏太湖地区几种种植制度的能量转换状况    江苏太湖地区农田生态协作组

太湖地区水稻土的粘闭及其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张佳宝,赵诚斋

基于位置信息的多信道Ad-Hoc网络MAC协议研究    应瑛;章坚武;

太湖地区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思路    石春荣;

太湖地区水稻品种中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多样性研究    敖雁;崔小芬;刘巧权;王建平;乔中英;许如根;

稻田甲烷排放监测技术研究    王秀珍;郑长春;黄敬峰;

湖南稻田甲烷排放及其对不同管理措施的响应    秦晓波;李玉娥;万运帆;廖育林;

太湖地区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现状分析    马湘泳;张妙玲;

太湖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与害虫发生演替及治理技术回顾与展望(摘要)    沈国清;杨代凤;陈茂林;李沛元;丁宗泽;

太湖地区稻麦高产的氮肥适宜用量及其氮素的淋洗特点    王德建;林静慧;

太湖地区土壤中氮、磷的空间变异研究    朱红霞;陈效民;方堃;庾亮;

太湖地区负向同心环状构造及其对找矿的意义    余官娣;

“用行动让老百姓放心!”    章莹

治理太湖,每年投入100亿    记者 过国忠

太湖蓝藻敲响了警钟    新华社记者 郭奔胜顾瑞珍 孙闻

苏州太湖开发破茧成蝶    戚敏朱金龙

省领导高度肯定我市太湖应急治理成效    贾俊康

让太湖美景重回江南大地    江山

太湖排污新标准将实施3成企业面临“关停并转”    张辉

江苏出台太湖排污新标准    郭奔胜

江苏铁腕治污 加速恢复太湖环境    李玉芳

我省召开防汛会商电视电话会议    沈府农周静文 陈晓春

太湖地区水稻土有机碳演变模拟的尺度效应研究    张黎明

太湖地区稻麦轮作体系氮肥适宜用量及提高其利用效率的研究    晏娟

航天发射安全控制决策的空间信息分析与处理研究    郭茂耘

太湖地区土壤-作物系统氮素利用的综合研究    林忠成

基于GIS&RS的水库洪水预报模型研究与应用    张承明

基于模型和GIS技术估算1955-2005年中国稻田甲烷排放    王平

太湖梅梁湾和胥口湾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和多溴联苯醚的沉积记录研究    林海涛

土壤环境中硝态氮运移的特点、模型描述及其在太湖地区乌栅土上的应用研究    陈效民

水环境与农业水资源利用    高升荣

太湖地区典型农田土壤氮磷时空变异及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朱红霞

Voronoi图栅格算法研究    刘妮玲

基于栅格的空间连接和查询优化研究    潘红岩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水生蔬菜栽培与利用研究    曹颖

太湖地区设施菜地氮优化管理与淋失阻控对策    陆扣萍

长期施肥对太湖地区黄泥土碳、氮、磷库特征及迁移性的影响    张英

唐宋时期太湖地区水利问题研究    王文昌

试论明清太湖地区种植业结构之变迁    王静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农业生态模式研究    赵荣

铁炉渣对控制水稻田甲烷排放的关键过程分析    李鹏飞

稻田甲烷排放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活性初步研究    许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