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大兴安岭山地樟子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以满归地区为例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06:09
热度:

大兴安岭山地樟子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以满归地区为例【摘要】:基于树木年代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大兴安岭满归地区樟子松年轮宽度年表,分析了标准化年表与该区主要气候因子(温度

【摘要】:基于树木年代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大兴安岭满归地区樟子松年轮宽度年表,分析了标准化年表与该区主要气候因子(温度和降水)之间的相关关系,揭示了气候因子对树木径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年4—8月的各月平均温度是研究区樟子松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4—8月各月温度的不断升高对樟子松径向生长产生了不利影响.利用4—8月平均温度的变化模拟樟子松径向生长变异(1958—2008年),发现随着区域气候暖干化趋势的加强,该区樟子松生长将呈现出衰退的特征.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樟子松 宽度年表 气候变暖 径向生长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035,30600093)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资金项目(200804001)资助
【分类号】:P461.7
【正文快照】: 随着区域温度的升高和降水的减少,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呈现显著的暖干化趋势,且极端温度和降水的出现频率也显著增加[1].区域温暖化和干旱化会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2],区域的生态和环境也会发生一定变化.这种温度升高还会对树木的径向生长产生影响,从而改变区域森林生态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植被分布的可能影响研究    陈育峰,李克让

利用树轮资料重建长白山区过去气候变化    邵雪梅,吴祥定

气候变化对三北防护林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姜凤岐;于占源;曾德慧;朱教君;

生态分区的原则、方法与应用——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分区图说明    李博,雍世鹏,曾泗弟,崔海亭

中国东北森林生长演替模拟模型及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延晓冬,赵士洞,于振良

黑龙江漠河兴安落叶松与樟子松树轮生长特性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王丽丽,邵雪梅,黄磊,梁尔源

大兴安岭北部樟子松树木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王晓春;宋来萍;张远东;

鄂尔多斯东胜地区土地覆盖的景观格局    王再岚;智颖飙;李政海;张荷亮;EMMY Komada;刘玉虹;马文红;张建平;

树木年轮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进展    柴正礼;姚孟春;张小全;朱建华;侯振宏;王晓春;

黑河230 a以来3~6月径流的变化    王亚军,陈发虎,勾晓华

科尔沁沙地榆树生长与水文气象因子的关系及气候重建    马龙;刘廷玺;寇志强;康春凤;

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多年冻土与寒区环境考察和研究进展    常晓丽;金会军;何瑞霞;杨思忠;于少鹏;吕兰芝;郭东信;王绍令;康兴成;

科尔沁沙地典型区域地表环境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    马龙;刘廷玺;

树轮记录的过去384a乌鲁木齐河源7月温度变化    陈峰;袁玉江;魏文寿;王丽丽;喻树龙;李杨;张瑞波;范子昂;

基于GIS的喀斯特森林生态仿真系统的构建    汪杭军;方陆明;喻理飞;陈培金;

气候变化对贡嘎山森林原生演替影响的模拟研究    霍常富;程根伟;鲁旭阳;范继辉;肖飞鹏;

利用树木年轮重建小五台山地区1895年以来2—5月份的降水量    魏本勇;李亚楠;严晓丹;方修琦;朱海峰;李吉利;

我国过去千年地表温度序列的初步重建    初子莹;任国玉;邵雪梅;刘洪滨;

刺槐光合生理特征与固碳能力研究    郑元

长白山典型树种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    高露双

基于TREE-RING模型的小兴安岭红松树轮生长气候响应研究    尹红

若干生态参数数字图像测量方法研究    祁有祥

基于FVS-BGC的森林生长收获模拟系统应用研究    段劼

白扦的树木年轮生态学研究    梁尔源

东北东部山区天然次生林生态空间构建机制的研究    张洪军

中国新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    周应华

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演替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张凤华

北京西山地区森林土壤中CO_2、N_2O和CH_4气体的排放通量及动态研究    孙向阳

新疆西部伊犁地区北天山南坡树木年轮气候重建与分析    张录

新疆天山中部北坡头屯河及三屯河流域树木年轮气候研究    秦莉

气候变化对川金丝猴栖息地的影响研究    彭红兰

长白山北坡1500年来林线变迁及环境演化    刘红梅

福建省生态地理区划及气候变化对其影响的研究    王新秀

黑龙江红松年轮气候响应及与变暖关系探讨    及莹

中国北方大尺度植被格局研究    张莉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区域生态系统响应机制及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王钦涛

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主要树种径向生长和更新研究    谭留夷

长白山东坡长白落叶松生长和气候因子关系的研究    徐倩倩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450a冬季温度序列的重建与分析    袁玉江,李江风

利用树轮资料重建长白山区过去气候变化    邵雪梅,吴祥定

漠河樟子松树轮指数与标准化植被指数的关系研究    何吉成,王丽丽,邵雪梅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发展趋势研究    李英杰;陈棣;李连玉;

末次冰消期东亚和挪威海气候事件的对比    周卫建,安芷生,S.C.Porter,D.Donahue,A.J.T.Jull

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森林的预测问题    蒋有绪;

气候变化对油松地理分布影响的研究    郭泉水,徐德应,阎洪

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进展:IPCC第四次评估综合报告解析    秦大河;罗勇;陈振林;任贾文;沈永平;

用树轮密度及宽度资料重建新疆吉木萨尔县的季节降水和最高温度    张志华,李骥

中国近百年来的温度变化    丁一汇,戴晓苏

气候变暖利弊说    王奉安

气候变暖 弊多利少    李玉玺 ,杨华伟

气候变暖是人自作自受    

吉林省气候变暖与农业生产    潘铁夫

气候变暖大自然对人类的警告    吴大成

万物乱流 气候变暖的全球观察    岑伯宁;

气候变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刘锋章,晋丽丽,牟曙光

气候变暖——敲向人类的警钟    义成

气候变暖原因新说    胡承明;

气候变暖及其对我国的社会影响    张利平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王宝鉴;黄玉霞;宋连春;张强;韩兰英;

气候变暖对河南粮食安全形势影响分析    王淑香;

气候变暖对河南干旱气象灾害的影响及其对策    许孟会;

气候变暖对鲁西南冬小麦播种期的影响    张翠英;

浙江省汛期旱涝趋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钟元;顾骏强;滕卫平;雷媛;

气温变暖对西北西风带冬季气温的影响分析    郭江勇;陈少勇;高蓉;郭忠祥;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山冰川旅游地的适应战略    王世金;

城市热岛效应和迁站对54218站温度的影响    程玉琴;张少文;徐玉强;

气候变暖对中国西北主要农作物的影响    韩永翔;董安祥;王卫东;

北京极端天气事件的格兰杰检验    张秀丽;

气候变暖加速土中碳进入大气    钱铮

本世纪末全球半数人或因气候变暖忍饥挨饿    记者 任海军

吁应对气候变暖,尼内阁拟上山开会    

1700名英国科学家联合声明支持气候变暖结论    张静

410对3:“气候变暖派”大反攻    本报首席记者 郑若麟

应对气候变暖的有效策略    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 张燕

欧洲连遭严寒或因气候变暖    记者 李学梅

欧洲连遭严寒或因气候变暖    记者 李学梅

欧洲连遭严寒或因气候变暖    记者 李学梅

欧洲连遭严寒或因气候变暖    记者 李学梅

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美国问题研究    龚莹

全球变暖条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张怀坤

基于GIS的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时空变异研究    杨凤海

论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制度选择    张乾红

城市化区域气候变化脆弱性综合评价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    王原

气候变暖对辽宁农业生产的影响与对策    金文岩

气候变暖背景下北半球陆面过程响应特征预估分析    蒋晓武

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水稻、玉米生产影响的研究    周丽静

武汉城市气候变化对用电用水的影响研究    王珂

国际气候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甘恢运

西北地区农作物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王志伟

气候变暖对东北玉米生产影响的研究    贾建英

中国近半个世纪气候冷暖与干湿配置关系的研究    苏明峰

石羊河流域气候变化及其对雨养农业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康淑媛

山西岚县1957-2007a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研究    兰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