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双吲哚甲烷化合物及新型异噁唑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11:35
热度:

双吲哚甲烷化合物及新型异噁唑衍生物的合成研究【摘要】:双吲哚甲烷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是很重要的一类杂环化合物,具有很好的生物及药理活性。它可以调节某些致癌的代谢产物,从而可以预防癌症。

【摘要】:双吲哚甲烷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是很重要的一类杂环化合物,具有很好的生物及药理活性。它可以调节某些致癌的代谢产物,从而可以预防癌症。例如目前发现其对于乳腺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它还具有抗真菌及抗肿瘤的作用。因而在药物的研发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些含有共轭双吲哚基骨架的氧化双吲哚甲烷化合物还被用作色度传感器。因此,双吲哚甲烷化合物的合成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很好的实用价值。 合成双吲哚甲烷化合物的方法有很多,一般采用质子酸或者路易斯酸催化。但是需要加入过量的酸,反应条件较苛刻,后处理时对环境污染。路易斯酸一般要求无水,且易被含氮底物捕获,因而其加入量远大于化学计量。高氯酸锂、些含稀土金属的催化剂或者离子液体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它们不但价格较贵,而且反应时间较长,产率较低。 微波已经被用于化学合成大量的化合物,可以明显减少反应时间,且副产物少等。无溶剂微波反应是一种可以有效的避免有机反应中有害溶剂的洁净技术。可以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产率,增加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后处理很简单。 本论文运用的是在无溶剂条件下,二氧化硅分散催化的微波合成方法。先采用10种芳香醛与吲哚反应,以85%-98%的产率得到了10种含有芳香基取代的双吲哚甲烷化合物。反应的收率较高,而且反应时间很短,只需要10分钟。在此基础上,由于异嗯唑衍生物在药理学上是很重要的活性药效团,本论文将含有异嗯唑环的的醛引入该反应体系,以94%-99%的产率合成了6种含有异嗯唑环的新型双吲哚甲烷化合物。由于异嗯唑衍生物和吲哚化合物本身都具有很好的生物及药理活性,因此,含有异嗯唑环的双吲哚甲烷化合物的活性可能会更好。同时,反应的产率很高,也证明了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普遍适用性。 1,3-偶极环加成是构建异嗯唑环的最好方法。本论文采用两次运用1,3-偶极环加成的策略,合成出18种含有两个异噁唑环的新型异嗯唑衍生物。第二次运用1,3-偶极环加成反应时,反应采用无水氯化锌作为催化剂,副产物很少,产率中等到好。杂环骨架一般都是药物或者类药物分子的中心结构,异噁唑环本身是很好的活性药效团,本论文合成出的新型异嗯唑衍生物,含有两个异噁唑环,该杂环骨架可能会有很好的生物及药理活性。后续可以测试此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以及引入如吡啶等药效团到该杂环骨架中,合成更多的具有较好生物活性的新型异嗯唑衍生物。 总之,本论文在微波无溶剂条件下,二氧化硅分散催化,合成出16种含有不同取代基的双吲哚甲烷化合物。并采用1,3-偶极环加成的方法,构建出含有两个异噁唑环的杂环骨架,合成出18种新型异嗯唑衍生物。 【关键词】:双吲哚甲烷化合物 微波合成 SiO_2分散催化 无溶剂 新型异噁唑衍生物 1 3-偶极环加成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O626.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4
  • 1.1 吲哚简介10-11
  • 1.2 双吲哚甲烷化合物简介11
  • 1.3 双吲哚甲烷化合物合成方法概述11-16
  • 1.4 异噁唑简介16-22
  • 1.4.1 异噁唑的结构及性质16-19
  • 1.4.2 异噁唑的合成方法19-22
  • 1.4.2.1 以二羰基化合物为原料合成19-20
  • 1.4.2.2 以氧化腈化合物为原料来合成20-22
  • 1.5 选择本课题的意义及创新点22-24
  • 1.5.1 本课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22-23
  • 1.5.2 本课题的创新点23-24
  • 第二章 实验准备24-28
  • 2.1 实验仪器24
  • 2.2 实验药品24-28
  • 第三章 双吲哚甲烷化合物的合成和表征28-44
  • 3.1 含有芳香环的双吲哚甲烷化合物的合成28-37
  • 3.1.1 合成原理28-29
  • 3.1.2 合成方法29-30
  • 3.1.3 含芳香环的双吲哚甲烷化合物的表征30-37
  • 3.2 含有异噁唑环的双吲哚甲烷化合物的合成37-43
  • 3.2.1 原料的合成路线38
  • 3.2.2 合成原理38
  • 3.2.3 合成方法38-39
  • 3.2.4 含有异噁唑环的双吲哚甲烷化合物的表征39-43
  • 3.3 本章小结43-44
  • 第四章 新型异噁唑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44-66
  • 4.1 合成原理44-45
  • 4.2 原料的合成45-49
  • 4.2.1 氯代肟的合成45-46
  • 4.2.2 异噁唑炔的合成46-49
  • 4.2.2.1 芳香肟的合成46-47
  • 4.2.2.2 异噁唑醇的合成47-48
  • 4.2.2.3 异噁唑炔的合成48-49
  • 4.3 目的产物的合成方法49-52
  • 4.4 含有两个异噁唑环的新型异噁唑化合物的表征52-64
  • 4.5 本章小结64-66
  • 第五章 结论66-68
  • 参考文献68-76
  • 致谢7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磷钨酸催化合成双吲哚甲烷衍生物    邢烨;解正峰;刘方明;

酸催化合成双吲哚烷基化合物的方法研究进展    李宁东;王胜;

医药抗癌苯并吡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李莎;张培卫;王翔;

双吲哚烷烃衍生物的绿色合成    李祥;

硝基或氯代Blebbistatin化合物的合成    孙兴芳;陈长宝;庄园;周杰;

吡咯及二氢吡咯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蔡超君,胡炳成,吕春绪

芳香族化合物的新的合成反应    谢健威;

脒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康永;王超;柴秀娟;

农药发现高效筛选新武器——自动合成、化合物输入、测试设计和过程管理    赵祖培

β(γ)-吡啶甲酰(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测定    薛思佳,柯少勇,段李平

取代脲类化合物合成研究进展    胡伟;谢建伟;许建帼;谢艳;徐丽丽;

肟类衍生物的合成与农药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宋宝安,刘新华,杨松,胡德禹,金林红,张玉涛

TiCl_4催化一锅法三组分合成β-氨基酮化合物    杨德利;李加荣;孙克宁;路红燕;刘明星;史大昕;

含氟活泼亚甲基类化合物的研究    朱士正,王彦利,金桂芳

全氟烷基炔酸酯砌块在含氟有机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    曹卫国;

Pd/MIL-101催化剂应用于水介质中吲哚化合物合成的研究    朱忠红;张昉;李辉;谢颂海;赵卿飞;李和兴;

线型和大环多吡咯化合物合成、性能与应用研究    丁煜宾;王跃强;卫平春;解永树;

结构功能区设计与无机能源化合物合成    王耀明;杨重寅;黄富强;

氨基酸手性树状化合物的合成    莫尊理;孙万虹;张立敏;陈红;刘艳芝;

N-取代含氟苯环和杂环4-氨基喹唑啉类化合物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刘刚;杨松;宋宝安;胡德禹;金林红;薛伟;张素梅;

HIV-1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刘新泳;

一种含氮杂环化合物合成方法问世    于洋 记者 李泳沩

改造结构 降低耐药    刘默 刘颖 刘登科

吡咯里嗪并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镇痛活性研究    宋宏锐

喹唑啉类化合物库的固相合成、生物活性筛选及钐试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章砚东

苯并氧杂蒽类化合物,4,4'-芳亚甲基—二(3-甲基—吡咯酮)类化合物以及手性噁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    贾旭东

基于c-Met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的设计与合成研究    叶连宝

以乙肝病毒衣壳蛋白组装过程为靶点的新型抗乙肝病毒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筛选    朱学军

基于ATP合成酶的新型抗结核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评价    刘平

基于脂肪酸合成酶结构的减肥药物的设计、合成和筛选    王晓奎

镓、铟硫属化合物溶剂热合成及配位修饰    李春英

烷氧基联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病毒活性研究    程森祥

新型二硒醚、硒醚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赵立伟

三唑肟醚、磷酰基肟酯及N-(芳氧乙酰基),N-[三氟氯菊酰基]肼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蒙柳

基于苝化合物的荧光开关分子的设计和合成研究    孔祥雪

含茚酮骨架化合物的合成与抑菌活性研究    李世学

水解动力学合成手性NAF的工艺考察及手性芳氧基哌嗪类化合物的合成、生物活性研究    王立云

具有生物活性的芪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修饰    高军峰

生物活性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分析方法研究    郭彦玲

海洋天然产物联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毛魏魏

烟酰胺类及尿素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李子琳

新型催化体系下多取代嘌呤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武鼎铭

手性芳氧基哌嗪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活性初步评价    黄珺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