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影响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09:50
热度:

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影响研究【摘要】:本文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为实验藻种,研究了两种常见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

【摘要】:本文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为实验藻种,研究了两种常见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二氯甲烷和1,2-二氯乙烷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急性毒性效应。 藻种经分离纯化和同步培养后,通过细胞数和吸光度相关性分析,确定了以680 nm处吸光值(OD680)换算藻细胞数,从而计算得到二氯甲烷和1,2-二氯乙烷对蛋白核小球藻的96 h半抑制浓度(96h-EC50),评价这两种毒物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二氯甲烷和1,2-二氯乙烷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毒物浓度的增大,这种抑制作用越发的明显,表现出一定的浓度和时间相关性。二氯甲烷和1,2-二氯乙烷抑制蛋白核小球藻生长的96h-EC50分别为550.1 mg/L和276.0 mg/L,1,2-二氯乙烷的毒性要稍强于二氯甲烷。当2种毒物联合作用时,使用几种不同的联合毒性评价方法来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二氯甲烷和1,2-二氯乙烷联合作用于蛋白核小球藻时,两种毒物发生拮抗作用。 在分析蛋白核小球藻生物量变化的基础之上,对在毒物影响下藻细胞内叶绿素a的含量、抗氧化酶的活性、膜脂过氧化产物的积累程度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蛋白核小球藻的叶绿素a含量随毒物浓度增加而迅速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随毒物浓度升高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钟形曲线”。丙二醛(MDA)的含量随毒物浓度升高而急剧上升,膜脂过氧化加剧,表明毒物通过产生活性氧自由基引起生物大分子的氧化损伤可能是其对蛋白核小球藻产生毒性效应的原因之一。 此外,通过藻细胞微观结构的观察,发现在毒物胁迫下蛋白核小球藻的亚显微结构受到影响,其细胞膜、蛋白核、叶绿体和细胞核等细胞器的结构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蛋白核的形状变的很不规则,而且其周围的淀粉鞘也出现了与其分离的现象;原本排列规则的叶绿体片层结构被破坏;藻细胞外出现了从细胞内渗出的细胞质。此外,细胞质中出现了许多的电子稠密颗粒,它们很有可能是过氧化物酶体。 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VOCs在淡水环境的污染控制和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对利用藻类进行环境监测、水体生态风险评价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二氯甲烷 1 2-二氯乙烷 蛋白核小球藻 毒性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X173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绪论11-27
  • 1.1 研究背景11-25
  • 1.1.1 VOCs介绍11-13
  • 1.1.2 氯甲烷的性质13-14
  • 1.1.3 1,2-二氯乙烷14-16
  • 1.1.4 生物与环境监测16-21
  • 1.1.5 微藻在水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21-22
  • 1.1.6 藻类对有机污染物监测的研究现状22-25
  • 1.1.7 蛋白核小球藻25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25-26
  • 1.2.1 研究目的25-26
  • 1.2.2 研究内容26
  • 1.2.3 课题的创新之处26
  • 1.3 课题来源26-27
  • 第二章 藻类的培养和检测方法27-34
  • 2.1 实验藻种27
  • 2.2 化学试剂27-28
  • 2.3 主要仪器及设备28
  • 2.4 蛋白核小球藻培养基配方28-29
  • 2.5 藻类的培养29-31
  • 2.5.1 藻种的分离纯化29-30
  • 2.5.2 藻类的接种培养30
  • 2.5.3 藻类的同步培养30-31
  • 2.6 测量指标的确定31
  • 2.7 吸光度与藻细胞数的相关性31-34
  • 第三章 蛋白核小球藻生物量水平上对毒物的反应34-45
  • 3.1 引言34-35
  • 3.2 实验方法35-36
  • 3.2.1 氯甲烷和1,2-二氯乙烷的单一毒性35-36
  • 3.2.2 两种毒物的联合毒性36
  • 3.3 结果与讨论36-44
  • 3.3.1 二氯甲烷对蛋白核小球藻的单一毒性36-38
  • 3.3.2 1,2-二氯乙烷对蛋白核小球藻的单一毒性38-40
  • 3.3.3 氯甲烷和1,2-二氯乙烷对蛋白核小球藻单一毒性的比较40-42
  • 3.3.4 氯甲烷和1,2-二氯乙烷对蛋白核小球藻的联合毒性42-44
  • 3.4 结论44-45
  • 第四章 蛋白核小球藻生物大分子水平上对毒物的反应45-54
  • 4.1 引言45-46
  • 4.2 实验方法46-49
  • 4.2.1 藻类暴露于毒物下的实验方法46
  • 4.2.2 叶绿素的提取与含量的测定46-47
  • 4.2.3 粗酶液的提取47
  • 4.2.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47-48
  • 4.2.5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48-49
  • 4.2.6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49
  • 4.3 结果与讨论49-53
  • 4.3.1 叶绿素含量变化的测定49-50
  • 4.3.2 SOD活性的测定50
  • 4.3.3 CAT活性的测定50-52
  • 4.3.4 MDA含量的测定52-53
  • 4.4 结论53-54
  • 第五章 蛋白核小球藻微观形态对毒物的反应54-62
  • 5.1 引言54
  • 5.2 实验方法54-55
  • 5.3 结果与讨论55-61
  • 5.3.1 光学显微镜下藻细胞的微观形态55-57
  • 5.3.2 电子显微镜下藻细胞的微观形态57-61
  • 5.4 结论61-62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62-64
  • 6.1 结论62
  • 6.2 建议62-64
  • 参考文献64-70
  • 致谢70-7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藻类生物技术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前景探讨    况琪军,胡征宇,赵先富,马沛明,陈珊

小球藻处理废水研究进展    胡月薇,邱承光,曲春波,史贤明

Zn~(2+)对滇池藻类生长的影响    刘晓海;段刚;高云涛;杜刚;铁金刚;王伟;

汾河太原段水体浮游藻类生态位的研究    孟东平;王翠红;辛晓芸;张金屯;

污染底泥修复研究探讨    彭祺;郑金秀;涂依;陈博;

印染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    刘华丽

蛋白核小球藻与单甲脒的相互作用    阎海,叶常明,赵武善

酚类化合物抑制斜生栅藻生长的毒性效应    阎海,叶常明,雷志芳

甲黄隆、氯黄隆、苄嘧黄隆及其降解产物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的效应    韦丽萍,孙越,于红霞,王连生,冯建舫

农药对藻类的生态毒理学研究Ⅱ:毒性机理及其富集和降解    沈国兴,严国安,彭金良,严雪

原生动物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徐忠东;张雁;王伟;陶瑞松;

PCR-DGGE技术在环境微型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    吴利;余育和;冯伟松;

我国无公害食品发展现状及其开发前景    冯建国

转正义基因番茄类囊体膜脂不饱和度对抗旱性的影响    黄霄;杨秀梅;刘训言;孟庆伟;

微生物在生物脱氮过程中的作用    鲍立宁

湖南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    燕惠民;

中水处理对植物叶片质膜透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张炜鹏;

外源水杨酸对小麦幼苗生长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黄守程;刘爱荣;陆宝川;

几种理化因子对一株野生丛粒藻生长的影响    谢仁荣;

硫酸亚铁铵对香樟叶片黄化的影响研究    刘赟;韩浩章;王晓立;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研究现状及其控制对策    盛敏勇;周俊;

不同阴离子在生物质发酵产氢中的作用研究    马欢;刘伟伟;王秀菊;刘士清;李建昌;张无敌;

桂花花芽分化过程中几种营养物质和激素的变化    高莉萍;蔡璇;邹晶晶;王彩云;

浅谈微生物絮凝剂(MBF)物质组成和应用    刘涛;

贮藏温度和成熟度对番木瓜冷害影响研究    王则金;胡亮;童金华;陈纯;

氮掺杂ZnO纳米晶表面改性及其抗菌性、紫外防护性研究    郑敏;吴佳卿;许乐;殷骏;

若尔盖高寒湿地单细胞藻类的培养、分离与鉴定    陈曦;张洪勋;王艳芬;余志晟;

铅胁迫对大叶黄杨铅积累量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李永杰;李吉跃;蔡囊;

不同养殖类型水体浮游动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    许宝红;肖调义;金红春;张婷;李德亮;陈开健;杨昌珍;刘寅初;

红三叶苗期抗旱性初探    何玮;范彦;徐远东;

旋唇纲、寡膜纲和前口纲纤毛虫原生动物研究    伊珍珍

自然和人为因子对黄、东海几种桡足类优势种生理活动的影响    徐东晖

两种赤潮藻对锰的生理生态响应    曹春晖

固定化微生物净化低浓度SO_2烟气研究    黄兵

指状许水蚤与赤潮微藻相互作用的实验生态学研究    周媛

源自内生真菌的倍半萜类新颖高效抑菌化合物的衍生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程敬丽

人工湿地处理城镇污水和猪场废水研究    李淑兰

陕西省农业非点源污染评价与控制研究    陈勇

毒死蜱降解细菌的筛选、降解特性及其固定化研究    段海明

大蒜连作障碍形成机理及EM缓解效应的研究    刘素慧

丹江口库区代表性水源地农村水污染控制措施的研究    王华玲

从水动力和营养角度探讨汉江硅藻水华发生机制的研究    王培丽

柚皮纤维素的制备、琥珀酸酐改性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罗均

武汉市内湖富营养化周年变化规律的监测及初步讨论    杨文静

高效产胞外酶菌株的筛选及其对鱼塘水体有机N、P的转化作用    鲜莹

β-丙氨酸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及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王晓燕

纳米硅胶表面分子印记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毒死蜱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陆庆

烟道气微生物脱硫反应器研究    马岩岩

松嫩平原部分地区湖泊、泡沼藻类植物的初步研究    隋丰阳

刺苦草根状茎酶促褐变机理研究    魏光锋

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致突变性研究    李毅民,胡燕平,李彦红

生态位理论及其测度研究进展    李,朱金兆,朱清科

电磁场对小球藻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机理分析    王海英,曾晓波,郭祀远

截污工程完成后武汉东湖自然净化速率探讨    姜建国,沈韫芬

揭开武汉东湖蓝藻水华消失之谜    刘建康,谢平

应用水网藻净化水源水质的初步试验    陈汉辉

几种染料抑制斜生栅藻生长的毒性效应    党亚爱,王国栋,辛宝平,杨敏

八种农药对鱼种和大型溞急性致毒的研究    翟良安;姚爱琴;李纪芳;赵小春;叶雄平;倪朝辉;张树纯;

溴氰菊酯对鱼类毒性的研究    翟良安;姚爱琴;赵小春;叶雄平;倪朝辉;张树纯;

用固定化细菌处理印染废水的中试研究    王孔星;张秀文;谢裕敏;庞学军;赖林翰;黄晓维;简浩然;

蛋白核小球藻与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相互作用研究    阎海,雷志芳,颜文红,叶常明

蛋白核小球藻与单甲脒的相互作用    阎海,叶常明,赵武善

蛋白核小球藻脂溶性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及成分分析    江红霞,郑怡,林雄平

多氯联苯对蛋白核小球藻和斜生栅藻生长影响的研究    聂湘平,蓝崇钰,林里,黄铭洪

蛋白核小球藻光驯化的快速光曲线变化    韩志国;欧阳昊;林娴;雷腊梅;韩博平;

溴氰菊酯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的毒性效应    姜彬慧;张雪娇;姜莉;林颖;

蛋白核小球藻凝集素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    郑怡,余萍,刘艳如

蛋白核小球藻对碘的生物富集作用    郑江;

蛋白核小球藻在光胁迫下的超补偿现象    刘宁宁,段舜山

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影响研究    吴石金;俞翔;吴尔苗;陈建孟;

氯霉素类抗生素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李霞;陈菊芳;吕颂辉;岑竞仪;

纳米碳管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效应及其机理    龙志峰;陈佳俊;林道辉;

高含油量、高生物量微藻的筛选及发酵试验的初步研究    贺国强;邓志平;陈三凤;

高含油量、高生物量微藻的筛选及发酵试验的初步研究    贺国强;邓志平;陈三凤;

异丙甲草胺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作用研究    刘惠君;熊明瑜;谢飞;

蛋白核小球藻rbcS部分基因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孙雪;马斌;周成旭;

利用Phyto-PAM研究不同环境因子对微囊藻(蓝藻)和小球藻(绿藻)相互竞争的影响    常锋毅;潘晓洁;康丽娟;刘永定;李根保;李敦海;

挥发性有机氯化物对呼吸道之毒理作用    詹铭焕;

卤化物促进剂对M-1催化剂聚合性能的影响    何书艳;王亚双;张明辉;付义;赵增辉;

温度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光合产氢的影响    张磊;桑敏;李爱芬;张成武;

随飞船上天的小生灵们    本报记者 李琇玮 左赛春

“神舟二号”有什么    李琇玮

“代号溶剂”害人不浅    孟庆普

低“三苯”胶粘剂是否就是环保产品?    

亚洲二氯乙烷价格年底转暖    周兴

欧盟 拟增加对二氯甲烷等的销售和使用限制    中国WTO/TBT-SPS中心供稿

二氯甲烷反倾销期终复审立案    记者 刘方斌

中东将主导全球二氯乙烷市场    华宇

进口二氯甲烷反倾销正式立案    姚宗

二氯甲烷上涨空间不大    吕俭

新农药硫肟醚的环境化学行为研究    欧晓明

不同营养条件下萘和菲对小球藻的毒性效应及机制研究    孔庆霞

木薯酒精废糟培养小球藻工艺及灵芝生物转化小球藻的研究    杨从发

小球藻异养/光诱导切换过程的分子响应及其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范建华

以高油脂产率为目标的小球藻光自养培养工艺优化与初步放大    韩菲菲

黄毛耳草碱的研究    张敬新

甾体皂苷的平行合成研究    侯书杰

Ⅰ. 阿拉伯糖苷类化合物的合成 Ⅱ. 寡糖合成研究及麝香兰苷寡糖的合成    郁建兴

浅层地下水中石油类特征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研究    王威

一溴二氯甲烷的微核效应及对细胞增生的机制探讨    廖静

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影响研究    俞翔

三种农药在蛋白核小球藻中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张兴川

高密度高品质蛋白核小球藻制备工艺的优化及初步放大    谢明

典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蛋白核小球藻和四尾栅藻的毒性效应及机制    卓静

异养蛋白核小球藻营养成分分析和免疫活性功能评价    胡月薇

胁迫条件下蛋白核小球藻产油过程生理生化及油脂合成关键基因表达规律的研究    崔演斌

生物毒性典型污染物对藻类荧光响应规律的研究    徐小惠

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对小球藻的毒性作用研究    张雪娇

四种典型水生高等植物复合抗藻效应研究    梅慧

蛋白核小球藻培养方式的比较及其叶黄素的提取检测    桂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