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甲烷部分氧化H_(3+x)PV_xMo_yW_(12-x-y)O_(40)催化剂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09:40
热度:

甲烷部分氧化H_(3+x)PV_xMo_yW_(12-x-y)O_(40)催化剂研究【摘要】:甲烷的部分氧化是国际上公认的一个难题,人们普遍认为,其关键是寻找一种合适的催化体系,既

【摘要】:甲烷的部分氧化是国际上公认的一个难题,人们普遍认为,其关键是寻找一种合适的催化体系,既能提高甲烷的转化率,又能改善目标产物的选择性。过去几十年,甲烷的部分氧化主要集中在气固相和液相均相催化体系,气固体系因转化率和选择性无法同时提高,液相均相体系因反应需在强酸条件下反应对设备腐蚀严重,均无法进行大规模生产应用。本文试图探索一种以负载型多元复合杂多酸为催化剂的气液固三相体系,利用固体酸的强酸性及氧化还原性在稀硫酸溶液中进行甲烷部分氧化反应。 首先结合之前的研究成果,以PMo12-PW12-NaVO3为活性组分对杂多酸常用载体及负载方法进行了筛选并决定采用溶胶凝胶法进行负载,简单考察了溶胶凝胶法的负载条件后考察了多元复合杂多酸的H4PVMo4W7O40的催化活性,并发现其能改善甲烷部分氧化的转化率,实验比较了三种含V原子数不同的复合杂多酸,发现H5PV2Mo4W6O40催化活性最好。 对H5PV2Mo4W6O40进行催化剂表征证明其具有Keggin结构,负载后用甲烷的部分氧化。实验考察了水解温度、水解时间,水硅比、老化温度、负载率、催化剂焙烧温度及焙烧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5PV2Mo4W6O40负载率为20%,TEOS:乙醇:水摩尔比为1:4:10,在80℃下水解2h,60℃老化24h,350℃下焙烧4h时,甲烷部分氧化的单程转化率最好可达1.49%。 【关键词】:甲烷 溶胶凝胶法 多元复合杂多酸 部分氧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O643.3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前言9-13
  • 1.1 甲烷的来源及其转化利用现状9-11
  • 1.2 甲烷直接氧化制甲醇的研究前景11
  • 1.3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11-13
  • 第2章 文献综述13-26
  • 2.1 国内外甲烷部分氧化的研究进展13-22
  • 2.1.1 气相均相氧化体系13-15
  • 2.1.2 气固相催化氧化体系15-18
  • 2.1.3 液相均相氧化体系18-21
  • 2.1.4 其它体系21-22
  • 2.1.5 小结22
  • 2.2 杂多酸催化剂22-24
  • 2.2.1 杂多酸及其结构特征23-24
  • 2.2.2 杂多酸的理化性质24
  • 2.2.3 负载型杂多酸(盐)催化剂24
  • 2.3 复合杂多酸的制备24-26
  • 第3章 实验过程及分析方法26-34
  • 3.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26-27
  • 3.1.1 实验试剂26
  • 3.1.2 实验仪器26-27
  • 3.2 实验装置及操作流程27-30
  • 3.2.1 半连续气液固三相反应实验装置图27-28
  • 3.2.2 实验操作流程28-30
  • 3.3 实验数据采集及分析方法30-31
  • 3.4 KEGGEN型H_(3+X)PV_XMo_YW_(12-X-Y)O_(40)·NH_2O催化剂的制备31-32
  • 3.5 催化剂负载32-34
  • 3.5.1 浸渍法32
  • 3.5.2 溶胶凝胶法32-34
  • 第4章 多相催化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筛选34-47
  • 4.1 前言34
  • 4.2 载体的选择34-38
  • 4.2.1 载体的预处理35
  • 4.2.2 载体的筛选35-38
  • 4.3 负载方法的筛选38-41
  • 4.3.1 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工艺38-39
  • 4.3.2 溶胶凝胶法负载杂多酸催化甲烷部分氧化39-41
  • 4.4 水解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41-42
  • 4.5 TEOS:乙醇:水的摩尔比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42-44
  • 4.6 负载含P-Mo-W-V复合杂多酸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44-46
  • 4.7 小结46-47
  • 第5章 溶胶凝胶法负载H_(3+x)PV_xMo_yW_(12-x-y)O_(40)催化体系的优化47-65
  • 5.1 H_5PV_2Mo_4W_6O_(40)催化剂的表征47-51
  • 5.1.1 催化剂的元素分析47-48
  • 5.1.2 催化剂的热重分析48-49
  • 5.1.3 催化剂的FTIR表征49-50
  • 5.1.4 催化剂的XRD表征50-51
  • 5.2 含钒量(x=1,2,3)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51-53
  • 5.3 水解时间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53-54
  • 5.4 水解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54-56
  • 5.5 TEOS:乙醇:水的摩尔比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56-58
  • 5.6 老化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58-59
  • 5.7 催化剂负载量对反应的影响59-61
  • 5.8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61-62
  • 5.9 焙烧时间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62-64
  • 5.10 小结64-65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65-67
  • 6.1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65
  • 6.2 后续课题的研究展望及建议65-67
  • 参考文献67-73
  • 致谢7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甲烷气相均相选择氧化合成甲醇    张昕,贺德华,张启俭,朱起明

V_2O_5催化剂液相选择性氧化甲烷合成甲醇    张秀成,曹凯,陈立宇,韩玉英

天然气转化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    沈师孔;

溶胶-凝胶法制备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及其催化合成蒽醌    栾艳勤;王桂荣;郝苏霞;王延吉;赵新强;

页岩气是潜力巨大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闫存章;黄玉珍;葛春梅;董大忠;程克明;

离子液体用于甲烷直接转化的研究    王少君;张宇;马英冲;林励吾;

甲烷部分氧化制含氧化合物催化剂研究    刘磊

甲烷液相催化氧化制甲醇的工艺研究    陈自力

关于发展青海天然气化工的探讨    张兴儒

油气井中的湿硫化氢腐蚀与防护    严焱诚,陈大钧,薛丽娜

HPA/M_XO_Y杂多酸在合成异戊酯上的应用研究    田景芝;荆涛;李喆;

压力失控条件下盐岩储气库腔内压降规律解析    马林建;刘新宇;方秦;马淑娜;李二兵;

电催化氧化法降解水中玫瑰精B的试验研究    牟兴琼;董冰岩;王辉;翁晓峰;陈锋涛;俞三传;

自组装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磷钼酸膜修饰电极    魏培海;刘光增;张琦;石聪文;

分子筛负载杂多酸催化剂的研究    王少鹏;薛建伟;刘春丽;

LNG接收站建设    郭揆常;

双丙烯酸乙二酯的催化合成    黄军左,刘宝生

天然气制合成油的发展前景    蔺华林;韩生;吴锡慧;高峰;

醋酸丁酯的固载杂多酸催化合成    邝钜炽;林珠玲;陈雪莹;

烯烃与羧酸酯化反应中固体酸催化剂的应用    李琴;柳云骐;周永敏;胡成江;于菲菲;刘晨光;

Mn-Cr-O催化剂上苯甲醇气相无氧选择氧化制苯甲醛    马丽;张飞跃;张少龙;李景林;范闽光;李斌;

确立天然气燃气具基准气体的方法与实践    罗东晓;欧翔飞;

高适配性燃气具对推动天然气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罗东晓;赖元楷;

不同类型天然气对LNG、CNG生产的影响    郑欣;王遇冬;

LNG和CNG供应工艺生命周期能耗分析    张燕平;徐彦峰;孙明烨;

负载杂多酸催化乙酸/乙烯酯化合成乙酸乙酯    廖世军;余灯华;简弃飞;朱继芳;袁高清;杨兆禧;

Ni基催化剂上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的研究    张安杰

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前景    黄文明

岩石和瓦斯突出发生条件及机理研究    郭臣业

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技术研究及其过程分析    边海军

遵义—綦江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沉积特征及页岩气评价参数研究    白振瑞

固体酸催化剂上芳香族化合物区域选择性硝化反应研究    程广斌

炭化树脂负载杂多酸催化异丁烷与丁烯烷基化反应研究    张龙

含硫化氢气井酸化中的控硫控铁及酸化压裂技术研究    陈红军

煤层甲烷经合成气制液态烃的研究    徐东彦

异丁烷与丁烯烷基化的固体酸催化剂及工艺研究    何盛宝

Y沸石封装磷钨酸的制备、表征及催化环己酮氨肟化    曾湘

磷钼酸催化α-蒎烯异构化及加成反应的研究    柴坤刚

合成乳酸正丁酯的固体酸催化剂及催化精馏工艺研究    杜海明

UDS溶剂脱除天然气中CO_2和H_2S及抗发泡性能研究    刘露

甲烷部分氧化制含氧化合物的研究    刘念

4-硝基-N-氧化吡啶的合成及其中间体热力学性质的研究    张攀

磷钨酸催化氧化间二甲苯制间苯二甲酸的研究    吕海锋

生物乙醇流化床脱水制乙烯的磷钨酸改性催化剂研制及其工艺优化    刘可慰

低浓度煤层气液相催化氧化反应研究    雷鹏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法制备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Ni/SiO_2催化剂的研究    肖超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    魏伟,孙予罕,钟炳

激光促进磷酸盐表面甲烷直接氧化合成甲醇的研究    高峰,钟顺和

Mn改性Ni/K/MoS_2合成低碳醇催化剂反应性能研究    齐会杰,李德宝,马玉刚,李文怀,孙予罕,钟炳

甲烷氧化偶联制烯烃的热力学平衡限度    王凡;郑丹星;

微波加热在甲烷催化转化过程中的应用    徐云鹏,田志坚,徐竹生,徐金光,王军威,林励吾

甲烷直接转化的新进展    陈赓良

天然气制液态烃新工艺    沈师孔,余长春,代小平,李强,潘智勇,江启滢,张兆斌,徐继鹏

中石油的天然气化工发展现状及建议    孔繁华,吴冠京

合成气制低碳混合醇公升级模试    张侃,李文怀,孙予罕,钟炳,肖海成,李影辉,孔繁华

浆态床一步法二甲醚合成技术研发    王金福,任飞,王德峥,金涌

甲烷液相选择性催化氧化制甲醇的研究    曹凯

陶瓷化单板表层复合材料工艺和性能的研究    刘波

甲烷液相催化氧化制甲醇的工艺研究    李锋伟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李航;殷洁炜;王幸宜;尹屹梅;马紫峰;

钴基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耦合反应    莫流业,蒋晓原,康雪,陈娟娟,毛建新,郑小明

甲烷部分氧化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耦合制合成气Co系催化剂研究    郑小明,莫流业,井强山,费金华,楼辉

反应温度对甲烷部分氧化Ni/SiC催化剂催化行为的影响    孙卫中;武向阳;靳国强;郭向云;

Ni-Cu-Al_2O_3催化剂的活性相及作用机理    褚衍来,李树本,龚华,陈正石

锂和镧的添加对NiO/Al_2O_3甲烷部分氧化积炭的影响    刘盛林,熊国兴,缪清,张玉红,盛世善

焙烧温度对甲烷部分氧化反应Ni/SiC催化剂催化行为的影响    孙卫中;李换英;靳国强;郭向云;

微乳化法制备Ni/Al_2O_3催化剂及其在甲烷部分氧化反应中的高温稳定性和抗积炭性能    许珊,赵睿,王晓来

耦合甲烷部分氧化与二氧化碳重整的研究进展    纪红兵;谢俊锋;陈清林;林维明;

甲烷制备合成气工艺开发进展    王卫;王凤英;申欣;孙道兴;

Rh/SiO_2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的活性碳物种研究    吴廷华;谭丽;吴瑛;张奇能;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介孔Co-Al_2O_3催化剂的研究    刘瑞艳;张诺伟;黄传敬;翁维正;万惠霖;

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的Ni/Al_2O_3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研究    宋月芹;贺德华;

CO/Ce_(0.5)Zr_(0.5)O_2催化剂的制备及甲烷部分氧化研究    余长林;胡久彪;翁维正;陈喜蓉;舒庆;周小春;

甲烷部分氧化反应(POM)中高分散纳米Ni催化剂研究    常刚;侯玉慧;韩国彬;翁维正;夏文生;万惠霖;

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的原位Raman光谱表征    翁维正;李建梅;刘颖;黄飞扬;黄传敬;万惠霖;

等离子体还原法制备的Al_2O_3载Pt纳米粒子    祝新利;霍培培;刘昌俊;

钙钛矿型LaFeO_(3-λ)催化剂焙烧条件对甲烷部分氧化性能的影响    孔繁华;景志刚;李然家;代小平;余长春;张志翔;

用瞬变方法研究LaFe_xO_3的晶格氧甲烷选择氧化制合成气    代小平;吴琼;余长春;李然家;

焙烧温度对Rh/Al_2O_3催化剂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性能的影响    裴孝清;李建梅;翁维正;伊晓东;黄传敬;万惠霖;

化工前沿技术发展重点    邝生鲁 奚强(本文作者为武汉化工学院教授)

沙索公司开发新一代GTL工艺    钱伯章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La-Ni-O系催化剂性能的研究    郭翠梨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镍基催化剂的研究    邱业君

高温致密透氧膜材料和膜过程研究    汪波

高稳定性陶瓷透氧膜及膜过程研究    占闽川

透氧膜反应器焦炉煤气重整制氢催化剂研究    杨志彬

Ni金属催化剂催化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研究    洪学斌

煤热解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耦合过程中焦油的形成机理及组成分析    王鹏飞

甲烷部分氧化H_(3+x)PV_xMo_yW_(12-x-y)O_(40)催化剂研究    黄云

Ni基整体式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研究    滕云

甲烷部分氧化制含氧化合物催化剂研究    刘磊

甲烷部分氧化制含氧化合物的研究    刘念

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的密度泛函研究    彭勃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Co/Ca/Al_2O_3催化剂的研究    高晓晓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Co/Mg/HZSM-5催化剂的研究    张诺伟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Pt-Co/CaO-Al_2O_3双金属催化剂的研究    匡飞平

加压条件下甲烷、空气和水蒸汽转化制合成气的研究    江魁

甲烷CO_2重整与煤热解耦合过程的焦油生成规律    王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