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甲烷氧化菌素检测、生物合成及结构表征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08:51
热度:

甲烷氧化菌素检测、生物合成及结构表征【摘要】:甲烷氧化菌和甲烷单加氧酶作为重要的多功能微生物催化剂,应用潜力巨大,受到众多研究机构的关注。甲烷氧化菌素(mb)是甲烷氧化菌分泌的一种

【摘要】:甲烷氧化菌和甲烷单加氧酶作为重要的多功能微生物催化剂,应用潜力巨大,受到众多研究机构的关注。甲烷氧化菌素(mb)是甲烷氧化菌分泌的一种捕获Cu的小分子肽。目前国际上对mb的研究刚刚起步,但由于还没有分离纯化出高纯度的mb,因此对于mb还没有一个通用检测其含量的方法;另外,不同甲烷氧化菌所产生的mb的结构和组成也会有一定的差别,本论文主要研究了mb的检测方法建立、发酵合成及Methylosinus trichosporium3011菌种分泌的mb的初步结构特征。本实验的研究内容包括: 根据mb具有的铜结合特性,建立了一个液态快速检测mb含量的方法,最适体系为chrome azurol S(CAS)、Cu2+、助色剂、缓冲溶液的添加量分别为2mL、1mL、4mL和0.5mL,反应时间为15min,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605nm波长下检测mb的含量。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实用性强等特点,为mb发酵生产的研究提供依据。 采用CAS劈半平板法研究发现Methylosinus trichosporium3011(IMV3011)、 Methylosinus trichosporium OB3b(OB3b)、Methylococcus capsulatus3021(IMV3021)、 Methylomonas sp.GYJ3(GYJ3)这四种菌在使用nitrate mineral salt(NMS)培养基的情况下分泌mb的量相差不大,在一定量的Cu2+的培养基中,采用甲醇做为碳源时,菌种的生长速度加快,mb的分泌量也较甲烷做碳源时的大。 以甲烷、甲醇分别作为碳源液态培养IMV3011时发现,在Cu2+的浓度由0μM渐变到1.5μM的过程中,Cu2+浓度为0μM时,二者的单位细胞产mb的量最大。将甲烷与甲醇作碳源的培养结果进行比较后发现,Cu2+浓度为0μM时,甲烷培养液中的mb含量高于甲醇培养液的;而在Cu2+浓度达到1.5μM时,甲醇培养中的mb分泌的总量却高于甲烷培养的。Cu2+浓度从0μM增加到1.5μM的过程中,甲烷培养液中的mb产量变化量大于甲醇培养的。 由IMV3011菌株获得的mb能够促进包括其在内的4种甲烷氧化菌的颗粒性甲烷单加氧酶(pMMO)表达,表明不同的甲烷氧化菌同样能够吸收来自于IMV3011的mb捕获的铜,据此认为mb可能不具有菌属专一性。 采用固相萃取技术纯化mb,结果表明,mb的固相萃取法的条件为洗脱液为60%乙腈水溶液,样品流速为2mL/min,上样量上限为200mL 采用液质联用仪、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对mb的分子结构进行推测,结果表明,IMV3011菌分泌的mb分子量可能为846.1441,推测其分子式为C30H38N8O13S4 【关键词】:甲烷氧化菌素 分泌能力 甲炕氧化菌 分离纯化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Q9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20
  • 1.1 甲烷11
  • 1.2 甲烷氧化菌11-15
  • 1.2.1 甲烷单加氧酶13-15
  • 1.3 甲烷氧化菌素15-17
  • 1.3.1 甲烷氧化菌素的发现15-16
  • 1.3.2 甲烷氧化菌素的结构16-17
  • 1.4 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的意义17-18
  • 1.4.1 课题来源17
  • 1.4.2 甲烷氧化菌素的研究意义17-18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18-20
  • 2 甲烷氧化菌素的检测20-34
  • 2.1 引言20
  •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20-22
  • 2.2.1 实验仪器20
  • 2.2.2 实验材料20-22
  • 2.3 实验方法22-25
  • 2.3.1 CAS分光光度法的建立22-24
  • 2.3.2 劈半平板法检测甲烷氧化菌素24-25
  • 2.4 结果与分析25-32
  • 2.4.1 吸收光谱的测定结果与分析25-27
  • 2.4.2 甲烷氧化菌素线性关系确定结果27
  • 2.4.3 CuSO_4添加量的测定结果27-28
  • 2.4.4 络合时间的测定结果28
  • 2.4.5 助色剂HDTMA体积测定结果28-29
  • 2.4.6 缓冲体系用量的选择29
  • 2.4.7 共存离子的影响29-30
  • 2.4.8 工作曲线测定结果30
  • 2.4.9 样品分析结果30-31
  • 2.4.10 不同甲烷氧化菌在以甲烷为碳源情况下产mb的比较31-32
  • 2.4.11 甲烷氧化菌在不同碳源培养下分泌mb的比较32
  • 2.5 本章小结32-34
  • 3 铜离子浓度、碳源对甲烷氧化菌素产量的影响34-43
  • 3.1 引言34
  •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34-35
  • 3.2.1 实验仪器34-35
  • 3.2.2 实验材料35
  • 3.3 实验方法35-38
  • 3.3.1 甲烷氧化菌的培养35-36
  • 3.3.2 大孔树脂法纯化甲烷氧化菌素36
  • 3.3.3 MMO活性测定方法36
  • 3.3.4 甲烷为碳源下Cu~(2+)对IMV 3011生长及发酵的影响36-37
  • 3.3.5 甲醇为碳源下Cu~(2+)对IMV 3011生长及发酵的影响37
  • 3.3.6 甲烷氧化菌素种属专一性研究37-38
  • 3.4 结果与分析38-42
  • 3.4.1 气相色谱测定环氧丙烷标准曲线测定38-39
  • 3.4.2 甲烷为碳源下Cu~(2+)对IMV 3011生长及发酵的影响39-40
  • 3.4.3 甲醇为碳源下Cu~(2+)对IMV 3011生长及发酵的影响40
  • 3.4.4 甲烷氧化菌素种属专一性研究40-42
  • 3.5 本章小结42-43
  • 4 甲烷氧化菌素的纯化、结构表征研究43-52
  • 4.1 引言43
  •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43-44
  • 4.2.1 实验仪器43-44
  • 4.2.2 实验材料44
  • 4.3 实验方法44-46
  • 4.3.1 固相萃取法纯化甲烷氧化菌素44-45
  • 4.3.2 IMV 3011甲烷氧化菌素干粉液质、荧光光谱、紫外的分析45-46
  • 4.4 结果与分析46-51
  • 4.4.1 固相萃取洗脱体系的确定46
  • 4.4.2 固相萃取洗脱梯度的确定46-47
  • 4.4.3 固相萃取处理量的确定47
  • 4.4.4 固相萃取上样速度的确定47
  • 4.4.5 IMV 3011甲烷氧化菌素结构表征47-51
  • 4.5 本章小结51-52
  • 结论52-54
  • 参考文献54-5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8-59
  • 致谢5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碳源对固定化细胞生产柠檬酸的影响    王建龙,侯文华,周定

不同碳源对红边朱蕉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王爱民,刘文,傅中滇

不同的碳源、氮源及碳氮比对微生物溶磷的影响    刘晓芳,黄晓东,孔健

碳源和氮源对黑曲霉产木聚糖酶的影响    白爱枝;鲍秀珍;梁运章;潘仁瑞;

北冬虫夏草菌丝对不同碳氮源利用的研究    马国良;韩玉军;

生长调节物质、碳源和光周期对山薯试管薯形成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丰锋;叶春海;李映志;许维飞;

培养条件对毛栓菌木聚糖酶分泌的影响    柏玉洁;朱启忠;王旭;任延刚;

碳源和氮源对黑曲霉分泌β-葡萄糖苷酶的影响    赵林果;游丽金;倪浩;宗雅冬;余世袁;

复合污染的城市河道水在光催化氧化作用下的变化规律    邹贞;张永明;

碳源对琥珀酸放线杆菌发酵产丁二酸的影响及其代谢流量分析    刘宇鹏;郑璞;倪晔;董晋军;孙志浩;

区域碳源汇测算分析与模型拟合——以江西省为例    吴萍;李爱新;吴克宁;帅佳良;李芳颢;

催化燃烧法合成碳纳米线    王茂发;邹小平;程进;张红丹;任鹏飞;李飞;朱光;

碳源对裂蹄木层孔菌菌丝体生长及其液体发酵的影响    丁伟;冷蕾;赵晨;黄芳;宋爱荣;

LiFePO_4/C复合正极材料中的新型碳源研究    张伟;李娇妍;王红梅;刘玉文;

白灵侧耳菌丝生长对碳、氮营养需求的研究    万鲁长;单洪涛;黄春燕;张柏松;孙树凯;宇仁娥;

巴音布鲁克草原雷蘑的碳氮营养源研究    林辰壹;吴永霞;张娟;

以秸秆为缓释碳源的SRB处理AMD模拟研究    陈天虎;刘畅;王进;

稻草为碳源硫酸盐还原菌处理强酸性矿山排水的实验研究    苏宇;陈天虎;吕剑;王进;金杰;彭书传;

防腐剂纳他霉素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魏昭;亢春雨;苏旭东;樊喜福;马小燕;李英军;张会彦;张伟;

地下水N0_3~-污染微生物原位修复碳源的实验研究    汪家权;王晓丽;潘哲;胡明明;

CO2:二十一世纪的新碳源    施云海 房鼎业

建立以省为单位的“碳源-碳汇”交易制度    记者 史芳 杨振威

万元GDP净碳源量不断下降    李雪林

我国煤矿乏风甲烷氧化技术达世界水平    王羉声

如何开发碳源脱氮除磷?    筱薇

风排瓦斯化害为利    赵永新

逼出来的技术创新    赵华

日本发现天然气变甲醇廉价路线    唐茵

乳链球菌素发酵法生产的关键技术(上)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学院 郑建仙

点“气”成“金”    苏 林

Streptomyces sp.M-Z18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的碳源供给策略与过程调控研究    陈旭升

碳源对水稻土中铁还原特征和铁还原菌多样性的影响    易维洁

地下水硝酸盐原位生物修复固相碳源及磷源性能研究    张建美

大都市碳源碳汇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钱杰

剩余污泥作为低碳氮比生活污水补充碳源的脱氮试验研究    曹艳晓

碳氮比调节在对虾养殖中的作用及优化    高磊

以餐饮废油为碳源的鼠李糖脂发酵及其应用研究    章宏梓

甲苯氧化甲基化制苯乙烯催化剂研究    董新法

两种类型反应器内好氧颗粒污泥性能研究    周军

剩余污泥碱性发酵产生的短链脂肪酸作为生物脱氮除磷碳源的研究    佟娟

崇明湿地碳源/汇监测和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杨洋

以丙酸为碳源的反硝化除磷工艺运行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李观元

碳源种类对反硝化除磷系统的影响及反硝化聚磷菌(DPB)的分离    杨勇光

甲烷氧化菌素检测、生物合成及结构表征    闫超泽

甲烷氧化菌素的生物合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周琦琼

崇明湿地碳源汇信息共享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    林守祎

沼液无土栽培氮污染控制实验研究    孙雅丽

碳源、氮源及其他条件对VB_(12)发酵影响的研究    李业英

人工湿地对污染河水的净化效果及机理研究    赵建

三角紫叶酢浆草组培及碳源效应的研究    王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