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淹水稻田土壤甲烷排放对添加外源有机碳的响应及机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08:09
热度:

淹水稻田土壤甲烷排放对添加外源有机碳的响应及机制【摘要】:摘要:论文采用室内培养方法,以外源有机碳直接淹水为参照,研究模拟稻田土壤淹水条件下添加外源有机碳(猪粪、鸡粪和稻草)的CH

【摘要】:摘要:论文采用室内培养方法,以外源有机碳直接淹水为参照,研究模拟稻田土壤淹水条件下添加外源有机碳(猪粪、鸡粪和稻草)的CH4排放差异,并利用高锰酸钾氧化法进行易氧化有机碳分组,研究其CH4排放与易氧化有机碳组分之间的动态相关性,旨在明确添加外源有机碳对稻田土壤CH4排放的影响及其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外源有机碳加土淹水培养显著增加CH4排放量。其中,土+稻草处理CH4排放总量比土+鸡粪和土+猪粪处理分别增加了60.70%(P0.01)和86.97%(P0.01),各处理CH4排放主要集中在培养的前31天。 (2)单纯3种外源有机碳以CH4形式排放的碳量占其总有机碳量的比例(CH4排放系数)为1.23%-3.75%,土壤单独淹水的CH4排放系数更小,仅为0.09%。 (3)添加外源有机碳后,土壤Eh与CH4排放呈负相关,土壤温度与CH4排放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pH值的变化对CH4排放的影响不显著。 (4)稻田土壤氧化态有机碳中,仅AOC3.33和AOC16.7-3.33在大部分监测时间点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且分别于CH4排放通量关联性密切。对CH4排放通量和其影响因素之间进行逐步回归表明,土壤温度和易氧化有机碳AOC3.33是影响CH4排放通量的主要因素,其中AOC3.33对CH4排放的直接正向作用最强。 (5)总体结论:外源有机碳显著促进稻田土壤CH4排放,易氧化有机碳中的AOC3.33有机碳在淹水还原条件下的分解转化是影响CH4排放的关键,外源有机碳中AOC3.33含量可作为指示CH4排放的特征指标。图11幅,表14个,参考文献123篇 【关键词】:甲烷 土壤 外源有机碳 易氧化有机碳 淹水培养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S15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1 绪论9-15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9-10
  • 1.1.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首要途径9
  • 1.1.2 寻求有效的、兼顾水稻高产的减排增汇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9-10
  • 1.1.3 研究影响稻田甲烷排放的外源有机碳特征是减排甲烷的需要10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0-13
  • 1.2.1 外源有机碳与甲烷排放10-11
  • 1.2.2 外源碳施入土壤后的土壤有机碳转化规律11-12
  • 1.2.3 土壤有机碳组分与甲烷排放12-13
  • 1.3 研究设想13-15
  • 1.3.1 科学问题提出13
  • 1.3.2 研究目标13
  • 1.3.3 技术路线13-15
  • 2 材料与方法15-19
  • 2.1 供试材料15
  • 2.2 试验设计15-19
  • 2.2.1 试验处理15-16
  • 2.2.2 气体、土样和有机碳的采集16-17
  • 2.2.3 测定指标及方法17-18
  • 2.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18-19
  • 3 外源有机碳淹水培养的甲烷排放动态规律研究19-26
  • 3.1 外源有机碳淹水培养的CH_4排放通量19-20
  • 3.1.1 外源有机碳淹水培养的CH_4排放通量动态19-20
  • 3.1.2 外源有机碳加土淹水培养的CH_4排放通量动态20
  • 3.2 不同培养时间的CH_4累计排放量20-21
  • 3.2.1 外源有机碳直接淹水培养20
  • 3.2.2 外源有机碳加土淹水培养20-21
  • 3.3 外源有机碳的CH_4排放系数21-22
  • 3.4 讨论22-25
  • 3.4.1 外源有机碳淹水培养的CH_4排放22-23
  • 3.4.2 外源有机碳不同培养条件下CH_4集中排放的时间23-24
  • 3.4.3 稻田掩水培养下土壤和外源有机碳的CH4排放系数24-25
  • 3.5 小结25-26
  • 4 外源有机碳淹水培养下易氧化有机碳动态及其与甲烷排放关系研究26-34
  • 4.1 外源碳淹水培养下基质中易氧化有机碳动态特征26-29
  • 4.1.1 外源有机碳直接淹水培养下易氧化有机碳动态特征26-28
  • 4.1.2 外源有机碳加土淹水培养下易氧化有机碳动态特征28-29
  • 4.2 淹水培养下易氧化有机碳组分含量之间的关系分析29-30
  • 4.3 淹水培养下易氧化有机碳组分与CH_4排放量的关系分析30-31
  • 4.3.1 直接淹水培养下易氧化有机碳组分与CH_4排放通量的关系30-31
  • 4.3.2 加土淹水培养下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组分与CH_4排放量的关系31
  • 4.4 讨论31-33
  • 4.4.1 淹水条件下土壤或培养基质中易氧化有机碳与CH_4排放31-32
  • 4.4.2 外源有机碳淹水条件下基质中易氧化有机碳之间相互转化关系32-33
  • 4.5 小结33-34
  • 5 外源有机碳淹水培养下环境因素对甲烷排放的影响34-40
  • 5.1 外源碳直接淹水培养下环境因素与CH_4排放通量的关系34-36
  • 5.1.1 pH34-35
  • 5.1.2 Eh35-36
  • 5.1.3 温度36
  • 5.2 外源有机碳加土淹水培养下环境因素与CH_4排放通量的关系36-38
  • 5.2.1 pH36-37
  • 5.2.2 Eh37
  • 5.2.3 温度37-38
  • 5.3 讨论38-39
  • 5.4 小结39-40
  • 6 外源有机碳淹水培养下影响甲烷排放的多因素通径分析40-44
  • 6.1 外源碳直接淹水培养下CH_4排放通量与影响因素间的通径分析40-41
  • 6.2 外源碳加土淹水培养下CH_4排放通量与影响因素间的通径分析41-43
  • 6.2.1 加土淹水培养逐步回归方程的建立41-42
  • 6.2.2 高峰期CH_4排放通量及其影响因素间的相关系数和通径系数42-43
  • 6.3 小结43-44
  • 7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44-46
  • 7.1 主要结论44
  • 7.2 创新点44
  • 7.3 本研究中待解决的问题44-45
  • 7.4 研究展望45-46
  • 参考文献46-55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目录55-56
  • 致谢5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中国农田耕层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及控制因素    许信旺;潘根兴;汪艳林;曹志宏;

我国杭州地区秋季稻田的甲烷排放    戴爱国,王明星,沈壬兴,H.Schütz,W.Seiler,H.Rennenberg,吴海宝

不同施肥处理下双季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全年观测研究    石生伟;李玉娥;李明德;万运帆;高清竹;彭华;秦晓波;

水稻田甲烷的减排方法研究及评价    李晶,王明星,陈德章

稻田甲烷排放及产生、转化、输送机理    王明星,李晶,郑循华

1990~2000年中国稻田甲烷排放变化模拟    王平;魏丽;杜筱玲;张稳;黄耀;孙文娟;刘文英;

稻田CH_4的传输    上官行健,王明星,陈德章,沈壬兴

稻田CH_4排放和土壤、大气条件的关系    陈德章,王明星

土壤中甲烷的形成、排放及影响因素    孙文涛,肖千明,娄春荣,付仲鑫,李亮亮

提高稻草产沼气效率的C/N和C/P参数初步研究    喻爱和;刘昭兵;赵克勤;蔡立湘;纪雄辉;石丽红;

氮磷钾、小麦秸秆还田及播种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宋朝玉;张继余;王振华;李祥云;刘洪明;王圣健;高峻岭;

高产农田土壤有机质特征研究进展    王青贺;董培博;吉凡;王开爽;

稻田甲烷排放的研究进展    曹云英

麦玉轮作体系中秸秆钾对土壤钾库平衡的影响    董玉良,劳秀荣,孙伟红,张昌爱

土壤有机质分解与转化的驱动因素    关松;窦森;

氮肥施用量和节水灌溉对稻田甲烷排放量的影响    石英尧;石扬娟;申广勒;陈多璞;

秸秆还田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朱自学;刘天学;

土壤质地及环境因子对农田N_2O排放的影响    刘连杰;白红英;母国宏;丁琦;李西祥;

太湖地区典型水稻土土壤磷素径流流失及其吸持特征的研究    张红爱;

沼气发酵微生物研究进展    虞方伯;罗锡平;管莉菠;张妙仙;单胜道;

稻田甲烷排放监测技术研究    王秀珍;郑长春;黄敬峰;

川西亚高山人工云杉林土壤碳库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刘庆;赵春章;林波;程新颖;尹华军;陈劲松;周非飞;姜发艳;潘新丽;尹春英;

稻鸭复合生态种养对产甲烷菌种群数量的影响    邓晓;李勤奋;

水旱轮作条件下磷素渗漏淋失特征及对地下水体的影响    李学平;李甲亮;石孝均;

交替灌溉施肥对夏玉米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韩坤;张继涛;上官宇先;师日鹏;马巧荣;徐猛;王林权;

低温室气体排放水稻品种筛选的初步研究    傅志强;黄璜;朱华武;

四川盆地秸秆还田免耕对土壤养分及碳库的影响    陈尚洪;刘定辉;朱钟麟;舒丽;王昌全;

水稻秸秆腐熟对土壤微生物及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    顾金刚;李世贵;龚明波;冯新光;姜瑞波;

Temporal and micro-scale spatial variations of soil at the respiration in a mature desert shrub land Ordos Plateau,a semiarid area of northern China    金钊;

东北地区不同气候带落叶松林土壤呼吸比较研究    尤文忠;张慧东;邢兆凯;郭锦山;颜廷武;赵刚;魏文俊;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不同类型河滨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    沙晨燕

中国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    赖力

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氮素流失及温室气体排放特性的影响    刘玉学

新疆棉花长期连作土壤养分时空变化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韩春丽

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    戴天放

湘中南红壤地区土壤质量特征与退化红壤的肥力调控技术研究    刘杰

免耕方式对燕麦田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性状的影响    张志栋

吉林西部水田土壤碳库时空模拟及水稻生产的碳足迹研究    徐小明

等高绿篱—农业复合系统土壤CO_2和N_2O排放特征    莫琼

江汉平原油菜—水稻轮作制度下施肥效果及经济效益的研究    宁大伟

水稻—油菜轮作中钾肥效应及作物—土壤体系钾素动态变化研究    王亚艺

耕作方式及其转变对麦玉两熟农田土壤CH_4、N_2O排放和固碳能力的影响    田慎重

巢湖流域典型农田氮磷流失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熊金燕

冬闲田禾本科牧草饲草产量及对稻田生态功能的影响研究    史文娟

冬闲田豆科牧草饲草产量及对稻田生态功能的影响研究    连亚楠

砂姜黑土玉米秸秆碳、氮矿化特征研究    张丽娟

山核桃林地土壤养分现状与山核桃植物营养研究    张圆圆

集约经营毛竹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其与施肥的关系    叶耿平

土壤活性有机碳·养分有效性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赵明东;罗晓红;刘淑霞;

黄潮土长期轮作施肥土壤有机质消长规律的研究    张爱君,张明普

微生物介导的土壤甲烷循环及全球变化研究    冯虎元,程国栋,安黎哲

水稻品种以及施肥措施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邵可声,环境模拟和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分室,李震

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土壤呼吸的研究    周存宇,周国逸,王迎红,张德强,刘世忠,王跃思,孙扬

湿地甲烷释放研究进展    孟范平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质氧化稳定性动态变化及其与肥力关系的影响    韩志卿,张电学,王介元,陈洪斌

陆地碳循环研究进展    耿元波,董云社,孟维奇

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齐玉春,董云社,耿元波,杨小红,耿会立

华南亚热带山地土壤有机质更新特征定量研究    陈庆强,孙彦敏,沈承德,彭少麟,易惟熙,姜漫涛,李志安

稻田甲烷排放的研究进展    曹云英

浙江临安水稻田甲烷排放通量的观测研究    王木林,李兴生,程红兵,邵志清,刘奇俊

反刍动物甲烷排放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张运涛,方德罗

淡水甲烷排放    武书庚;

亚热带丘岗区稻田甲烷排放特征及减排技术的研究    谢小立,王卫东,谭云峰,谢克和, 上官行健,王明星,沈王兴,王若思

温度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于心科,李宁,李春园,邵波,王卫东,谢小立

减少农业甲烷排放的技术选择    林而达

控制稻田甲烷排放的农业技术选择    周毅,陶战,杜道灯

广州地区晚季稻田甲烷排放通量与施肥影响研究    杨军,陈玉芬,胡飞,王国昌,伍时照

稻田甲烷排放机理和调控技术    唐建阳,翁伯奇,黄毅斌,钟红梅,何萍,陈炳焕,欧阳华明

~(13)C标记玉米秸秆分解过程中有机碳变化规律研究    暴春平;郭岩彬;杨景娜;吴文良;孟凡乔;

微生物生物技术在控制畜牧业甲烷排放中的应用    马青山;余占桥;张日俊;

利用甲烷市场化机制 做好农业领域甲烷减排    孙玉芳;李景明;张岫英;

规模化猪场甲烷排放通量测量与分析    高新星;赵立欣;

日粮中添加茶皂素和豆油对羔羊肉用性能和甲烷排放的影响    茅慧玲;陈雪君;林嘉;刘建新;

营养因素对反刍动物甲烷排放影响的研究现状    娜仁花;董红敏;

反刍动物低甲烷排放的瘤胃调控和粗饲料合理利用    朱伟云;毛胜勇;

减排增汇发展低碳绿色农业    林而达;陈敏鹏;

我国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现状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高艳霞;李秋凤;曹玉凤;李春华;李建国;

我国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现状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高艳霞;李秋凤;曹玉凤;李春华;李建国;

越高产越环保    记者 张小军

欧盟加入甲烷市场化伙伴计划    尹杰

水稻田并非甲烷排放重要源头    记者 沈建华 刘文彬

曹广民:小草也成气候变暖疑凶    本报记者 吴洣麓

改变种稻习惯可为地球“降温”    首席记者 任荃

世界各国致力甲烷市场化    陈重宇

甲烷市场化:清洁能源造福人类    记者 王巧然

十九国联手推进甲烷市场化    张小青

打嗝的后果很严重    本报记者 冯卫东

耕作方式对土壤生态环境将有重要影响    记者 范建

肉牛甲烷排放与粪便肥料成分含量快速预测方法和模型的研究    樊霞

控制灌溉稻田甲烷排放规律及其影响机理研究    李道西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及地膜覆盖对棕壤有机碳组分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于树

闽江河口短叶茳芏湿地甲烷产生、氧化、传输与排放研究    黄佳芳

土地利用方式对棕壤及其微团聚体中有机碳、氮、磷库的影响    查春梅

微生物肥料在松嫩平原盐碱地造林中的应用研究    宋玉珍

典型草原草畜系统甲烷排放的研究    王晓亚

稻鸭共栖免耕减排甲烷机制及综合效益研究    甘德欣

我国典型低温区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土壤呼吸特征    廖艳

西北半干旱黄绵土区长期施肥的作物产量及土壤质量响应    俄胜哲

淹水稻田土壤甲烷排放对添加外源有机碳的响应及机制    霍莲杰

土壤颗粒态有机碳及其活性对不同耕作措施的响应    姬强

有机物料、温度和土壤水分对黑土有机碳分解的影响    张雷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黄绵土总有机碳及其组分动态的影响    王琳

有氧条件下中亚热带植物甲烷排放研究    高玉春

生物质炭对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分解和重金属形态的影响    匡崇婷

艾比湖地区生长季典型生态系统土壤甲烷排放通量分析    孙景鑫

RothC模型模拟我国典型旱地土壤的有机碳动态及平衡点    王金洲

中亚热带山地森林植物原位排放甲烷研究    杨燕华

奶牛养殖场甲烷的排放特征研究    袁慧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