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乙酸和硫酸盐对石油烃降解产甲烷过程影响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07:16
热度:

乙酸和硫酸盐对石油烃降解产甲烷过程影响的研究【摘要】:本实验以15℃、35℃和55℃三种不同温度的厌氧烃降解富集物为接种物,通过添加抑制乙酸营养型产甲烷菌生长的抑制剂NH4Cl和C

【摘要】:本实验以15℃、35℃和55℃三种不同温度的厌氧烃降解富集物为接种物,通过添加抑制乙酸营养型产甲烷菌生长的抑制剂NH4Cl和CH3F,探究在这三个温度的烃降解富集物中是否存在乙酸互营氧化过程。以35℃烃降解富集物为接种物探究不同浓度的硫酸盐对正十六烷的厌氧降解的影响。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DNA、采用不同的缓冲液维持pH,研究这些不同的处理手段对富集物中的群落结构是否造成影响。 研究结果如下:(1)五种方法得到的细菌和古菌的群落结构的组成比较相似,说明这几种提取方法对群落结构的组成影响不大,但是对某些片段的相对丰度会有一些影响。(2)发现PB组的乙酸降解产甲烷延滞期约40天,显著高于添加其他组的20-24天(p 0.05);添加NaHCO3/CO2组的乙酸降解转化为甲烷的比例为88.3±0.5%,显著高于其他组的77-81%(p 0.05);添加不同缓冲液组中的最大甲烷比生长速率都在0.46-0.57d-1(p0.05);添加NaHCO3/CO2的细菌群落变化明显,主要是一类未培养细菌(unclassified bacteria)、Spirochaetaceae科细菌和未培养WWE1类群的丰度分别增加到15.5±9.4%、7.3±4.6%和17.6±6.3%,而Synergistaceae科的细菌丰度降低到8.9±8.1%。AC+PB组中的古菌类群发生了明显变化,由Methanosaeta harundinacea相关的产甲烷古菌占主导(97±2%),而在添加HEPES、PIPES和NaHCO3和不加缓冲液组中同时存在两个种的氢营养型产甲烷古菌Methanosaeta harundinacea和Methanosaeta concilii,以及属于Methanobacteriales的氢营养型产甲烷古菌。(3)实验室富集的低温、中温和高温正十六烷烃降解产甲烷菌系Y15、M82和SK都可以利用乙酸生长,但是添加乙酸营养型产甲烷古菌的抑制剂NH4Cl和CH3F,Y15几乎全由Methanosaeta组成;M82的群落结构未发生显著变化,主要由Methanosaeta和Methanoculleus组成;而SK的古菌群落从Methanosaeta为主演替为Methanthermobacter为主。这些研究表明高温石油烃降解产甲烷过程中可能存在乙酸互营氧化产甲烷代谢过程。(4)发现中温产甲烷菌系M82可以在硫酸盐浓度为0.5-25mM条件下降解正十六烷烃产生甲烷,当硫酸盐浓度达到15-25mM,甲烷产生速率与甲烷产量显著降低。分析群落结构,发现不同硫酸盐浓度条件下,细菌群落结构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而0.5-10mM硫酸盐条件下,古菌群落结构相似,优势片段是T-RF495bp,而在15-25mM硫酸盐条件下,优势片段逐渐演替为186bp。中间代谢产物GC-MS分析发现Hex在M82菌系中降解途径和SO42-的浓度关系不大,这种代谢途径有可能是一种新的代谢途径。 【关键词】:乙酸互营氧化 产甲烷作用 硫酸盐 正十六烷烃 群落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Q221.11;Q939.9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5
  • 英文缩略表15-16
  • 第一章 绪论16-23
  • 1.1 研究背景16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6
  • 1.2.1 石油烃降解产甲烷过程中的乙酸降解产甲烷途径研究16
  • 1.2.2 硫酸盐胁迫下石油烃降解产甲烷菌群的响应机制研究16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6-23
  • 1.3.1 乙酸互营氧化途径的研究17-20
  • 1.3.2 硫酸盐对厌氧发酵的影响20-23
  • 第二章 石油烃降解产甲烷菌系 DNA 提取方法比较研究23-30
  • 2.1 实验目的23
  • 2.2 实验材料23-24
  • 2.2.1 样品富集物来源23
  • 2.2.2 主要试验仪器和试剂23-24
  • 2.3 实验方法24-25
  • 2.3.1 DNA 的提取及纯化24
  • 2.3.2 PCR 及产物纯化24-25
  • 2.3.3 酶切及产物纯化25
  • 2.3.4 T-RFLP 分析25
  • 2.3.5 统计分析25
  • 2.4 实验结果25-28
  • 2.4.1 DNA 浓度的测定结果25-26
  • 2.4.2 群落结构26-28
  • 2.5 讨论与结论28-30
  • 第三章 不同 pH 缓冲液对乙酸降解产甲烷菌群结构的影响30-38
  • 3.1 实验目的30
  • 3.2 材料与方法30-31
  • 3.2.1 富集培养30-31
  • 3.2.2 实验方案31
  • 3.3 分析方法31-33
  • 3.3.1 气体组分分析31-32
  • 3.3.2 VFA 分析32
  • 3.3.3 DNA 提取及纯化32
  • 3.3.4 PCR 及产物纯化32
  • 3.3.5 酶切及产物纯化32
  • 3.3.6 T-RFLP 分析32
  • 3.3.7 统计分析32-33
  • 3.4 结果与分析33-37
  • 3.4.1 不同缓冲液中的乙酸降解产甲烷趋势33-34
  • 3.4.2 T-RFLP 结果分析34-37
  • 3.5 讨论与结论37-38
  • 第四章 石油烃降解产甲烷过程中乙酸降解产甲烷途径研究38-54
  • 4.1 实验目的38
  • 4.2 材料与方法38-39
  • 4.2.1 试验材料38
  • 4.2.2 富集培养38
  • 4.2.3 实验方案38-39
  • 4.3 分析方法39-41
  • 4.3.1 气体组分分析39
  • 4.3.2 VFA 分析39-40
  • 4.3.3 DNA 提取及纯化40
  • 4.3.4 PCR 及产物纯化40
  • 4.3.5 酶切及产物纯化40
  • 4.3.6 T-RFLP 分析40
  • 4.3.7 16S 克隆文库的构建及测序分析40-41
  • 4.3.8 统计分析41
  • 4.4 结果与分析41-52
  • 4.4.1 乙酸降解产甲烷途径产气趋势图41-44
  • 4.4.2 群落结构结果分析44-52
  • 4.5 讨论与结论52-54
  • 第五章 硫酸盐胁迫下烃降解产甲烷富集物的应答54-64
  • 5.1 实验目的54
  • 5.2 材料与方法54-55
  • 5.2.1 试验材料54
  • 5.2.2 富集培养54
  • 5.2.3 实验方案54-55
  • 5.3 分析方法55-57
  • 5.3.1 气体组分分析55
  • 5.3.2 VFA 分析55
  • 5.3.3 DNA 提取及纯化55
  • 5.3.4 PCR 及产物纯化55
  • 5.3.5 酶切及产物纯化55
  • 5.3.6 T-RFLP 分析55
  • 5.3.7 16S 克隆文库的构建及测序分析55
  • 5.3.8 GC-MS 代谢产物分析55-56
  • 5.3.9 硫酸根浓度的测定56
  • 5.3.10 统计分析56-57
  • 5.4 结果与分析57-62
  • 5.4.1 不同浓度硫酸盐胁迫下的产气趋势图57-58
  • 5.4.2 硫酸根浓度的测定58
  • 5.4.3 GC-MS 代谢产物图谱58-60
  • 5.4.4 群落结构分析60-62
  • 5.5 讨论与结论62-64
  • 第六章 结论、工作不足与展望64-66
  • 6.1 结论64-65
  • 6.1.1 发现不同提取方法对乙酸降解产甲烷菌群结构影响的差异性64
  • 6.1.2 发现不同 pH 缓冲剂对乙酸降解产甲烷菌群结构的影响不同64
  • 6.1.3 发现了不同温度下的石油烃降解产甲烷途径不同64-65
  • 6.1.4 发现硫酸盐胁迫下石油烃降解产甲烷菌群的响应机制65
  • 6.2 工作不足与展望65-66
  • 6.2.1 不同 pH 缓冲液对乙酸降解产甲烷菌群结构的影响65
  • 6.2.2 石油烃降解产甲烷过程中的乙酸降解产甲烷途径研究65
  • 6.2.3 硫酸盐胁迫下烃降解产甲烷富集物的应答65-66
  • 参考文献66-78
  • 致谢78-80
  • 个人简历8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硫酸盐还原菌促进厌氧消化中丙酸转化的研究    夏涛;陈立伟;蔡天明;庄严;周立祥;

石油烃类污染物的微生物修复技术    宋华;

厌氧处理构筑物中SRB的生态学    任南琪,王爱杰,甄卫东

厌氧消化中硫酸盐毒性的控制    赵剑强,赵方周

高浓度硫酸盐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冯俊丽,马鲁铭

环境样品中DNA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陈竹;陈元彩;付时雨;詹怀宇;

厌氧处理废水过程中硫酸盐还原菌的生态特性    万由令,李龙海,甘欣欣

土壤微生物总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徐晓宇,闵航,刘和,王远鹏

硝酸盐抑制油田采出水中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研究    杨德玉;张颖;史荣久;韩斯琴;李光哲;李国桥;赵劲毅;

不同提取缓冲液对红树林土壤DNA提取品质的影响    蒋云霞;郑天凌;

月季总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邹利波;黄升谋;

植物总基因组DNA提取纯化方法综述    易庆平;罗正荣;张青林;

枸杞基因组DNA的提取及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张磊;任贤;

莴苣皮对铬离子吸附条件的优化    蒋新龙;

PCR-DGGE技术中不同DNA提取方法综述    高慧琴;刘凌;

公路交通对水稻土壤微生物种群和数量的影响    毛松英;李巧云;关欣;

不同植物根、茎、叶和种子的DNA质量比较    张海泉;符晓棠;张里占;

SO_4~(2-)对厌氧折流板反应器中颗粒污泥性能的影响    周兴求;伍健东;阮君;

油田水反硝化技术抑制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研究进展    孙宝魁;孙玉堂;张照韩;

UASB+射流曝气+MBR+UF+RO新技术处理PTA废水的工程运行及管理    曾波;

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离及其生理特性研究    阿丽娜;王黎;严巧凤;张皓;关婷;

3种DNA提取方法对养殖池塘不同生境菌群PCR-DGGE分析的影响    何夙旭;周志刚;姚斌;白东清;

牛粪沼气发酵过程中物质转化、微生物生理群变化及产甲烷菌多样性研究    汪婷;何健;赵子如;李顺鹏;

牛粪沼气发酵过程中产甲烷菌群落结构的RFLP分析    何健;汪婷;梅琴;李顺鹏;

香蕉枯萎病菌β-微管蛋白基因分子检测研究    彭军;梁昌聪;赵培静;黄俊生;

猪粪和土壤样品中微生物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吴银宝;史金才;蓝小花;陈文燕;

宏基因组学及其在骆驼胃肠道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斯日古楞;特木伦;明亮;伊丽;吉日木图;

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    张俊忠

TNT污染土壤的生物泥浆反应器修复机理研究    谯华

丹参栽培土壤适宜性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林贵兵

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    张俊忠

CSTR和ABR处理有机废水产氢产甲烷特征与效能    郑国臣

不同代谢类型细菌的产氢效能及作用机制研究    张露思

城镇生活垃圾与污水厂污泥一体化处理技术研究    吴正松

油藏原位与实验室模拟系统中的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    任红燕

添加延胡索酸二钠对湖羊瘤胃发酵和菌群结构的影响    周亚文

四种除草剂对蚯蚓生理生态的影响及其降解特征    刘嫦娥

东平湖浮游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李正华

同步除硫脱氮除磷微生物筛选及对矿区废水处理实验研究    任军俊

模拟油藏条件下激活剂运移与微生物生长调控实验研究    刘涛

碱度和碳源对硫酸盐废水处理效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张健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氮素矿化与微生物作用机理研究    陈开华

大豆和水稻中转基因成分的快速检测技术开发    杜正平

固定化污泥降解冰淇淋废水产氢及固定化载体的改进研究    施娟娟

酒精沼气双发酵耦联工艺技术中高浓度酒精发酵及抑制因子的研究    王欣

人工湿地植物根际微生物遗传多样性分析与功能鉴定    张珍妮

污水处理过程中短程硝化的微生物生态调控技术研究    安晓宇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的应用    乔德波;牛明芬;徐丽;赵明梅;袁雅姝;张玉龙;

微生物共代谢作用的研究进展    孙文杰,刘勇弟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中的DNA研究方法    张秀敏;王海祥;徐金娥;

环境对硫酸盐还原菌生长的影响    俞敦义,彭芳明,刘小武,郑家燊

硫酸盐还原菌诱发腐蚀的研究热点    付玉斌

环境DNA的提取和纯化方法的研究    范圣第,权春善

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的主要技术环节与问题分析    张鸿翔;李小春;魏宁;

油气藏埋存二氧化碳生物转化甲烷的机理和应用研究进展    魏小芳;罗一菁;刘可禹;帅燕华;

降解炼油废水菌株0297发酵条件的研究    严平;朱永光;吴斌;李旭东;廖银章;

净化三苯废气生物滤池中微生物的初步鉴定    侯晨涛;马广大;曹晓强;

褐煤本源菌生气特征及其作用机理    王爱宽

产氢产乙酸菌与产甲烷菌互养培养物的分离    刘聿太;王大耜;

有机废物沼气发酵的综述    杨秀山

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特性的研究    杨茂;程水源;

产甲烷菌的生理生化特性    祖波;祖建;周富春;汪林;

对高浓度硫酸盐废水厌氧处理条件控制的研究    罗丹;

甲烷菌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的作用(简报)    颜昌轩;

天然湿地土壤产甲烷菌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刘德燕;丁维新;

一株耐酸碱嗜热产甲烷菌的分离与系统发育分析    胡亚东;袁月祥;闫志英;廖银章;刘晓风;贺蓉娜;张洪森;官家发;朱联碧;

沼气两步发酵工艺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    张录;徐洁泉;吴衍庸;

FACE环境下不同秸秆与氮肥管理对稻田土壤产甲烷菌的影响    韩琳;史奕;李建东;岳进;谢宝华;朱建国;王鸽;

低温产甲烷菌的研究现状    宋素琴;张志东;顾美英;房世杰;

淹水和旱作稻田土壤中产甲烷菌的多样性分异    崔中利;王英;滕齐辉;张斌;曹慧;

瘤胃甲烷调控方法评述    刘开朗;王加启;卜登攀;李旦;赵圣国;于萍;

牛粪沼气发酵过程中产甲烷菌群落结构的RFLP分析    何健;汪婷;梅琴;李顺鹏;

PCR-DGGE技术在水牛瘤胃产甲烷古菌多样性探索中的应用    刘园园;王士长;

牛粪沼气发酵过程中物质转化、微生物生理群变化及产甲烷菌多样性研究    汪婷;何健;赵子如;李顺鹏;

稻鸭复合生态种养对产甲烷菌种群数量的影响    邓晓;李勤奋;

高原湿地甲烷产生的生物学机制及其分子生态学研究    田建卿;田建卿;王艳芬;东秀珠;吴宁;陈槐;

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对厌氧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种群结构的研究    左剑恶;邢薇;孙寓姣;

沼气池快速启动方法探讨    王存良;

日本期待收获巨量天然气    况叶

以开发出有机废料处理技术    记者 郑晓春

畜禽粪便处理方法    杨泽霖 方炎

人工制取沼气的条件    大荔县农技中心 韩薇 薛亚萍

生物工程能治造纸黑液    记者 邵丽华

沼气发酵的起动    省农村能源办

利用生物治理造纸黑液技术取得突破    程岩

为草浆造纸业提供可持续发展之路    记者 吴梅兰

我纸浆黑液处理获重大突破    记者 崔志坚

小小沼气“点”亮群众新生活    科宣

瘤胃产甲烷菌定量检测与微生物菌群调控研究    郭嫣秋

晋南牛和山羊瘤胃产甲烷菌多样性研究    裴彩霞

基于代谢网络的产甲烷菌的耐热性研究    陈璟

厌氧真菌与产甲烷菌共培养系统的建立及其代谢与菌群变化的研究    成艳芬

绞股蓝皂甙对山羊瘤胃菌群及微生物发酵特性和甲烷产量的影响    王新峰

水和乳化液对煤层产甲烷菌群活性影响研究    肖栋

厌氧烃降解产甲烷菌系的组成及其代谢产物的特征    周蕾

高温油藏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石油烃厌氧降解产甲烷体系构建研究    Mbadinga Serge Maurice

甲烷胞菌对低氢和互营生长在转录水平的响应    刘鹏飞

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乙酸累积的微生态机理研究    许科伟

猪后肠产甲烷菌群多样性及其与乙酸生成关系的研究    杨翠凤

低温沼气菌粉制备工艺的研究    牛爱华

耐冷产甲烷菌的筛选及其低温下促进秸秆发酵的试验研究    张雅南

造纸白泥强化生物质废物产甲烷研究    王钦庆

乙酸和硫酸盐对石油烃降解产甲烷过程影响的研究    麻婷婷

引种江南桤木对崇西湿地芦苇群落土壤中产甲烷菌及甲烷氧化菌群落的影响    刘佳苗

提高产甲烷菌活性的应用研究    吕映辉

厌氧产甲烷反应器出水的分子光谱表征    朱琼琼

铁氧化物强化纤维素类生物质产甲烷研究    时昌波

不同铁源强化蓝藻产甲烷过程的研究    薛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