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竹节状甲烷鬃菌6Ac对厌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06:40
热度:

竹节状甲烷鬃菌6Ac对厌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研究【摘要】:EGSB是在UASB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的一种新型的厌氧反应器,广泛的应用于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接种厌氧颗粒污泥的反应器,可以

【摘要】:EGSB是在UASB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的一种新型的厌氧反应器,广泛的应用于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接种厌氧颗粒污泥的反应器,可以使有机物快速的降解,培养性质良好的颗粒污泥对EGSB在工程上的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很多学者对颗粒污泥的因素和形成条件进行研究,但厌氧反应器的启动过程往往需要2到3个月的时间,甚至长达一年之久,因此加快颗粒污泥的形成,缩短反应器的启动时间,培养性质优良的颗粒污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本文通过在中温条件下,向EGSB反应器中加入竹节状甲烷鬃菌6Ac来研究其对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以及其形成的颗粒污泥性质和反应器运行的情况。 竹节状甲烷鬃菌6Ac是中科院微生物所实验室从厌氧啤酒废水中分离出一种甲烷古菌,它是一种以乙酸为基质的产甲烷菌,并且验证了具有两种细胞形态:短杆(3~5um)和长链状(200um),同时证实了是细胞密度影响其形态的变化。甲烷鬃菌是一类以乙酸为基质的甲烷菌类群,是厌氧反应器中重要的功能菌,在污水处理反应器及自然环境中,甲烷鬃菌的形状通常为长丝状,有助于颗粒污泥结构的形成和维持。 在中温条件下(35±1)°C,利用实验室相同规模的反应器以接种厌氧絮状污泥为对照组(R1),R2组接种厌氧絮状污泥的同时加入6Ac长链菌,培养颗粒污泥。R1运行了142d,R2运行了167d,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有机负荷提高到11.1kgCOD/(m3d)时,R2反应器中COD去除率为85.9%,高于R1的75.0%。运行到46d时两个反应器均可观测到颗粒污泥,R2中污泥粒径大于0.1mm的颗粒污泥已经达到62.3%,28~46d,0.1~0.3mm颗粒的比例从10.0%增加到49.8%,对照组R1只从10%增加到33.3%,仍主要以絮状污泥为主。反应结束时,分别对R1和R2中颗粒污泥的外观形态进行检测,R1的表面主要是丝状菌,并有少量的球菌,结构松散,R2表面主要是由竹节状甲烷鬃菌组成。 6Ac长链菌其特殊的形状更容易附着在固体基质上,加强细胞与细菌之间的吸附作用,对颗粒污泥的形成机制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投加6Ac长链菌有利于促进颗粒污泥的形成,增强颗粒污泥的自我增殖并加强其稳定性,改进颗粒污泥的沉降性能,提高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加快EGSB的启动过程。 【关键词】:EGSB 有机负荷 颗粒污泥 竹节状甲烷鬃菌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172;X70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4
  • 1.1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概述10-13
  • 1.1.1 厌氧生物处理原理10-11
  • 1.1.2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11-13
  • 1.2 厌氧颗粒污泥及其形成13-21
  • 1.2.1 颗粒污泥的性质和结构13-15
  • 1.2.2 颗粒污泥的形成机制15-16
  • 1.2.3 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因素16-19
  • 1.2.4 厌氧反应器污泥颗粒化的研究19-21
  • 1.3 竹节状甲烷鬃菌的来源和性质21
  • 1.4 课题研究内容、意义及技术路线21-24
  • 1.4.1 研究内容和意义21-23
  • 1.4.2 技术路线23-24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24-35
  • 2.1 实验材料24-27
  • 2.1.1 实验装置24
  • 2.1.2 实验用水24-25
  • 2.1.3 接种污泥25-26
  • 2.1.4 接种菌26-27
  • 2.2 实验内容和运行方法27-28
  • 2.3 实验分析测试项目和方法28-33
  • 2.3.1 常规指标的测定28-29
  • 2.3.2 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测定29-30
  • 2.3.3 气体组分的测定30
  • 2.3.4 颗粒污泥粒径的测定30-31
  • 2.3.5 厌氧微生物形态外观的测定31
  • 2.3.6 产甲烷活性的测定31-33
  • 2.4 实验仪器和设备33-35
  • 第3章 反应器运行结果分析与讨论35-51
  • 3.1 EGSB 的启动35-38
  • 3.1.1 静态试验35-36
  • 3.1.2 反应器的启动运行过程36-38
  • 3.2 反应器的运行结果38-48
  • 3.2.1 有机容积负荷和 COD 去除率随时间的变化38-41
  • 3.2.2 产气量与产甲烷量随时间的变化41-43
  • 3.2.3 挥发性脂肪酸(VFA)随时间的变化43-46
  • 3.2.4 pH 随随时间的变化46-47
  • 3.2.5 碱度随时间的变化47-48
  • 3.3 本章小结48-51
  • 第4章 反应器中颗粒污泥性能分析51-68
  • 4.1 颗粒污泥基本特性分析51-55
  • 4.1.1 污泥浓度变化51-53
  • 4.1.2 颗粒污泥产甲烷活性53-54
  • 4.1.3 颗粒污泥沉降性54-55
  • 4.2 污泥粒径分布变化55-59
  • 4.3 形成后的颗粒污泥生物相研究59-64
  • 4.3.1 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果分析59-61
  • 4.3.2 扫描电镜结果分析61-64
  • 4.4 反应器运行过程中 6Ac 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64-67
  • 4.5 本章小结67-68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68-71
  • 5.1 结论68-69
  • 5.2 建议69-71
  • 参考文献71-75
  • 致谢75-76
  • 个人简历7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IC反应器处理制浆废水的新探索    党朝华;汤桂腾;

微量元素在厌氧生化处理中的应用    王长辉

二价金属离子对UASB颗粒污泥的影响    肖本益,王瑞明,贾士儒

投加颗粒活性炭加快UASB反应器内颗粒化进程的研究    周律,王宝泉,于泮池

新型高效生物处理技术——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孙剑辉,张波,彭云辉

UASB反应器中加入惰性载体促进颗粒污泥生成    王林山,吴允,张勇,王升荣

投加阳离子聚合物加速UASB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形成    李保石;佘宗莲;樊玉清;于晓静;

进水浓度对UASB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研究    竺建荣,夏晓红,胡纪萃,顾夏声

微生物絮凝剂作用下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特性    王劲松;

脉冲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应用    苏玉民,杨云龙,王增长,武丽文,李晋,范建,翟金慧

应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制药废水的研究    方玲玲;周元祥;

噻黄隆生产废水处理实验研究    周学明;

UASB处理蛋白废水的实验研究    俞珊珊;刘锋;马三剑;王秋云;

UASB工艺处理秸秆乙醇废水的厌氧研究    乔华军;蒋文化;姜涛;马三剑;

加压厌氧反应系统的实验运行研究    於胜洪;华喜萍;姜涛;蒋京东;

UASB反应器处理制药废水的实验研究    周宇昭;蒋文化;张晔;戴庆武;马三剑;

涤纶短纤维废水中试研究    周宇昭;

UASB-SBR工艺处理屠宰废水    刘绍根,黄显怀,赵峰

ABR反应器污泥颗粒化及影响因素    张在勤;杨百忍;

生物技术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丁爱芳;

不同阴离子在生物质发酵产氢中的作用研究    马欢;刘伟伟;王秀菊;刘士清;李建昌;张无敌;

EGSB工艺在啤酒废水处理改造中的应用    边伟伟;王国懿;王晶日;张华;

地下水N0_3~-污染微生物原位修复碳源的实验研究    汪家权;王晓丽;潘哲;胡明明;

EGSB反应器中毒后快速恢复活性    黄益平;夏伟;邹鑫;刘毅;徐景富;刘爽;

畜禽废水的处理方法及畜禽养殖的清洁生产    傅学起;谭海周;

浅谈中小型马铃薯淀粉厂污水处理方案    王子戡;徐考群;

半化学草浆废水处理和运行成本核算    张义华;张华东;

微量金属元素对农业废弃物厌氧消化的作用    潘云霞;

家畜粪便厌氧消化中CH_4和H_2S含量变化规律初探    刘德江;邱凌;李志华;高桂丽;裴智琴;

高效优势菌结合生物膜法处理采油废水的研究    唐运平;邹克华;鲍萍;隋峰;

常温下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    袁志宇

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及机理研究    张增胜

预处理后剩余污泥中温两相厌氧消化效能研究    李广

处理焦化废水微氧EGSB反应器启动和运行特性研究    耿炤宇

基于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特征的预处理研究    张胜利

新型IC-SBBR组合工艺在猪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吴永明

A-(O/A)~n-SMBR工艺强化城市污水反硝化除磷的试验研究    张传义

颗粒污泥用于污水生物除磷及剩余污泥中磷回收技术研究    黄宇

城市河道底泥营养盐释放及化学修复研究    黄建军

折流板管状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构建及产电特性研究    李贺

不同结构氧化锰矿物氧化硫化物动力学特点及影响因素    李倩

生产性IC反应器的启动及“酸化”研究    沈小华

旋流内循环厌氧反应器(EIC)处理酒精废水的试验研究    丁玉

一种新型厌氧化反应器的研制与启动试验研究    孙延格

改良UASB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模拟及启动性能研究    孙向鹏

厌氧折流板—好氧反应器处理染废水中试试验研究    呼冬雪

耐高渗(高糖)酵母菌株的选育    赵硕

同步除硫脱氮除磷微生物筛选及对矿区废水处理实验研究    任军俊

维生素C行业清洁生产分析及废水厌氧启动研究    孙润超

基于PLC控制的生活污水处理控制系统设计    姚白莹

Promoting sludge granulation by putting xonotlite into the UASB reactors during starting-up stage    

厌氧消化过程中Fe、Co、Ni对NH_4~+-N的拮抗作用    李亚新,董春娟,徐明德

微量元素在厌氧生化处理中的应用    王长辉

新型反应器-USSB处理有机废水的试验研究    肖利平,唐受印,戴友芝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    郭静,郑培福,杨秀文,田淑媛

UASB反应器常温下处理啤酒废水的生产性启动研究    陆正禹,刘志杰,胡纪萃,李静,俞毓馨 ,梁永明

ABR反应器处理制药废水的启动运行    邱波,郭静,邵敏,李朝辉,李武,姚武松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和应用    朱晓江,尹双凤,桑军强

低浓度污水厌氧污泥颗粒化促进技术研究    郭晓磊,胡勇有

不同有机负荷下好氧颗粒污泥的特性    王芳,杨凤林,张兴文,刘毅慧

酸性条件下耐酸产甲烷颗粒污泥的培养及特性    左剑恶,凌雪峰,顾夏声

高活性反硝化颗粒污泥的研究    陈忠余,黄钧,卢世珩,李毅军

氯苯对EGSB反应器内颗粒污泥性质影响的研究    左剑恶,肖晶华,王妍春

利用厌氧颗粒污泥处理氯代有毒有机物    吴唯民

UASB系统启动过程中颗粒污泥形成全过程的机理性分析    谢汉方,苏希

COD与DO对好氧颗粒污泥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的影响    阮文权,卞庆荣,陈坚

厌氧处理低浓度污水颗粒污泥的形成和生物特性研究    胡梅芬,李小明,曾光明,吴永明,廖德祥

高活性厌氧颗粒污泥稳定性及基质代谢和种间氢转移的研究    赵一章,邓宇,尹小波,张辉,唐一,连莉文

厌氧颗粒污泥的超微结构分析    傅山岗,李宗义

固定化微生物脱氮技术    杨麒,李小明,曾光明,谢珊,刘精今

UASB反应器的探讨    管锡珺;涂剑成;

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油田驱采出水的研究    孙晓君;王志平;刘莉莉;

好氧颗粒污泥处理系统    蔡伟民;

不同底物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    王志平;刘莉莉;蔡伟民;

铈离子在好氧颗粒污泥上吸附行为的研究    张丽丽;黄玉峰;方亮;蔡伟民;

ABR反应器成熟颗粒污泥的分形特征    王毅力;芦家娟;刘燕;

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啤酒废水的研究    刘莉莉;王志平;蔡伟民;

MBR系统污泥形态对膜污染的影响研究    李秀芬;马莉;华兆哲;陈坚;

IC厌氧技术处理造纸废水    崔延龄;

造纸黑液厌氧处理过程中颗粒污泥驯化条件的探索    张建民;李茹;

污水处理新技术通过鉴定    实习记者 卫晓莉

济南市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公告    

味精行业环保达标树立典范    记者 呼跃军

连铸污水处理化学除油器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金亚飚

双污泥系统颗粒污泥的培养及脱氮除磷性能    吴蕾

硝化颗粒污泥的培养及其与四环素相互作用研究    石义静

颗粒污泥SBR中试研究及颗粒污泥氧传质机理与胞外聚合物分析    张云霞

MBR和GSBR中微生物群落生态学研究    张斌

好氧颗粒污泥脱氮特性及其过程研究    王志平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系统的特性及调控研究    徐金兰

微氧状态下EGSB反应器除污染性能研究    刘晓

微氧状态下EGSB反应器除污染性能研究    刘晓

复合式厌氧氨氧化反应器除氮性能与动力学研究    高彦宁

高效厌氧反应器开发与应用研究    管锡珺

SBR中缺氧反硝化颗粒污泥特性研究    柳顺莲

生物造粒流化床颗粒污泥物理化学特性研究    邹林琳

膨胀颗粒污泥床处理PTA废水的试验研究    侯伟忠

UASB反应器的启动及厌氧颗粒污泥的特性研究    肖本益

玉米酒精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薛来平

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未培养和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的初步研究及新种的鉴定    肖义平

全程自养脱氮颗粒污泥培养及动力学研究    肖洋

序批式生物膜—颗粒污泥系统同步脱氮除磷研究    穆德颖

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及其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的研究    杨麒

SBR生物反硝化的试验研究    王浩

Baidu
map